《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字典。它不仅是卓越的语言文字学专著,也是记录古代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说文》正文共收录和玉有关的字140个,其中玉部126个,珏部3个,土部、石部各2个,金部、宀部、白部、斗部、几部、心部、艹部各1个,涉及内容涵盖了玉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人类原始的蒙昧阶段,曾有过漫长的石器时代。大约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人类有了对特定石头的崇拜。而这种崇拜,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其对象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崇拜的主要对象是玉石。自此以后,玉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矿石,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平添了大量的社会内涵。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时代,先民就利用岫玉打制成的石片充当实用工具。到了新石器时代,已能制作非实用工具的玉器,兴隆洼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及良渚文化遗址均有发现。这些精美的玉器多为神器,掌握在巫的手里,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史前的‘巫玉’(神器)阶段”{1}。《说文》:“,巫,以玉事神。从玉声。”异体作,从巫。字既可以从巫,又可以从玉,说明巫之事和玉之用是紧密相连的。玉神器的形制与当时的实用工具极为相似,以致区别二者的标准仅在于玉器是否具有实用痕迹,由故宫博物院院藏这一时期的出土文物,可见一斑,如下图所示:
  其中,玉斧刃部锋利,具备了实用的可能性,显示出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玉铲制造精致,无砍砸使用痕迹,是玉礼器。
  我国通常所说的玉实为“软玉”,其硬度等物理性能并不优于其他石头。它所以引人注意纯为形质的美感,或许亦正以此走上了有别于一般石制工具的道路。
  进入文明时代之后,三代及秦汉时期是玉文化的又一个高峰,被称为“礼玉”阶段,玉的所有人由巫转向王及贵族,玉的品格由单纯的神性转向神人合一{2}。随着“礼玉”把玉由神性引向人性,玉的人格化趋势愈加明确,逐渐发展出把玉之美同君子之德相类比的“玉德”之说。《说文》中说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專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这一时期的玉器承担着瑞信和祭祀两种功能,“三礼玉论”中的“六瑞”和“六器”正是这种变化的产物。玉和玉制品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如此重要,汉语中关于玉文化的词必然量大,自然汉字中有关字的多就不奇怪了。
  《说文》中的涉玉字按其含义可分为两大类:玉石和玉器。
  一、玉石
  《说文》中所载玉石类字的内涵非常丰富,略可概括为:美玉、美石和珍宝三类。
  (一)美玉
  《说文》记录了玉作为一种天然矿石所具有的物理属性的方方面面。
  玉之类:璙、璵璠、瑾瑜、、珣玗琪、璐、琳、
  。其中璵璠、瑾瑜、珣玗琪是古代较为重要、记录较为详细的玉名。璵璠,鲁国宝玉,《说文》引孔子赞美曰:“美哉璵璠。远而望之,奂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一则理胜,二则孚胜。”瑾瑜,产自钟山,即今内蒙古境内蛮汉山,《山海经·西山经》:“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珣玗琪,产自医无闾。珣玗琪、医无闾是音译词,前者为玉名;后者为山名,在今辽宁省境内。《说文》:“医无闾之珣玗琪,《周书》所谓夷玉也。”
  玉之声:球、玲、玎、瑝、琤、瑲、瑣,许慎皆训为“玉声”。球、玲、玎三字指玉声之美妙。琤,玉佩相击之声,李商隐《燕台·春》:“香眠冷村琤琤珮。”瑲,有节奏的鸣玉之声,《魏书·阳固传》:“乘玄虬之弈弈兮,鸣玉鸾之瑲瑲。”瑣,细碎的玉声,段玉裁注:“谓玉之小声也。”瑝,响亮的玉声,段玉裁注:“谓玉大声也。”玉之声常被作为礼仪制度的成分,《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玉之光:《说文》:“瑛,玉光也”;“瑩,玉色”,段玉裁注:“谓玉光明之貌。”《韩诗外传》卷四:
  “良玉度尺,虽有千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瑩。”
  玉之色:《说文》:“瓊,赤玉也”;“瑳,玉色鲜白”;“璊,玉色也”;“碧,石之青美者”,实指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颜师古《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注:“碧,谓玉之青白色者也。”《说文·白部》:“皦,玉石之白也”。古人辨玉重色而不重质,有五色和九色之说,如《潜确类书》云:“玉有五色。白、黄、碧俱贵。……亦有赤玉,红如鸡冠者最贵,而世少见。绿玉,深绿色者为佳,澹者次之。甘青玉其色澹者而带黄。菜玉非青非绿色,如菜叶者最下。墨玉价亦不高。”玉色鲜明饱满叫作玼(cǐ),《说文》:“玼,玉色鲜也。”玉之色亦被用来作为礼仪制度的成分,《礼记·玉藻》:“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葱衡。”称幽称葱即指玉色。
  玉之纹理:指玉料表面的花纹,古人称之为玉英华。《说文》:“璱,玉英华相带如瑟弦”,“瑮,玉英华罗列秩秩。”璱指花纹细密,瑮指花纹排列有序。
  玉有瑕:玼(cī),玉的斑点。《说文》:“瑕,玉小赤也”,本指有赤色斑点的玉,后负面引申,表示玉之病。桂馥义证:“玉尚洁白,故小赤为病。”又:“珛,朽玉也。”亦指有瑕疵的玉。
  玉之雕琢:琢、琱、理表示治玉之方法,《说文》皆训为:“治玉也”。琢,打磨玉料。琱,在玉上雕刻、镂空,颜师古《汉书·酷吏传序》注:“琱,谓刻镂也。”理,依照玉的纹理治玉,朱骏声《通训定声》:“顺玉之文而剖析之。”厱,即厱诸,治玉工具,《说文·厂部》:“厱诸,治玉石也。”徐锴系传:“石可以切玉也。”
  (二)美石
  《说文·玉部》中共收录表示美石的从玉字28个:璑,三采玉,指玉不同的质地品级,三采为侯所用。玤、玪、璓、碝、玖、、玽,石之次玉。、珢、璁、、璅、璡、、、、、琂、璶、琟、瑦、瑂、璒、
  ,瑎,石之似玉 。珉、琨,石之美。美石字从玉是由文字形体的相对稳定和玉文化不断发生历时变化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古人确定属玉的标准是一个从模糊、宽泛、多样到清晰、严格、统一的过程,一些早期被认为是玉的矿石到了后来,就被排除在“真玉”之外,只能称作似玉或美石。玉的标准变了,而文字的形体却固定流传下来。这种变化还造成了同一个字的含义古文献的记载却不一样的情形,《说文》说解琨为“石之美者”,瑶为“玉之美者”。然《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瑤、琨、篠、簜。”孔传:“瑶、琨皆美玉。”屈原《离骚》:“望瑤台之偃蹇兮。”注云:“石次玉,名曰瑶。”这种石之似玉或玉之类石的亦玉亦石种种,亦被用在礼仪制度上,如《说文》释“瓒”:“三玉二石也。从玉赞声。《礼》:‘天子用全,纯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其称《礼》指《周礼》,古人依据不同的爵位,规定不同的用玉质地品级,天子使用品质最高的纯玉,其他贵族依爵位次之,瓒为侯爵所用。
  其中,、璅、璡、、、、、琂、璶、琟、瑦、瑂、璒、、及表示美玉的璥、琠、、、珦、共21个字其他典籍未有记载。尽管这些字后世不再使用,但在其初时,仍在日常通用之列,《说文》收字是有一定选择的,要么为日常用字,要么为六艺文字。至于不再使用,则是认识和语言发展的结果。认识方面:随着人们抽象概括能力由低到高,人们认识到,同类事物用同一个概念来表达就可以了,原来含义具体而微的名称可以用仂语的形式表示,这样一来,就淘汰了原来的一部分词,那些表示这些词的文字自然也就不用了。语言方面:汉以后,汉语逐渐由上古时期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用合成词的增加来满足思维和交际的需要,或者使旧有的词也改用新的形式,合成词的增加并不带动词素的增加,反而可能递减。在新的情势下汉字是记录词素的,常用字的使用率提高了,记录语言所需文字的数量减少了。这样就使一部分字越来越生僻,逐渐排除在使用范围之外。
  (三)珍宝
  许多质地并不是玉石的珍宝,只因为某些特征似玉,古人制字时也选择以玉为相应字的形符。这是典型的汉字泛文化现象,说明玉文化对整个古代文化,尤其是珍宝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包括:珍珠,常和玉并称,古人称为水精。琅玕,似珠者,即绿松石,古人认为其为树,《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贝壳,其美丽者称为珧或珕,其制品可装饰刀剑,珧为天子所用,珕为士所用。玫瑰,李善、段玉裁皆以为火齐珠;而章鸿钊更认为火齐即云母,其著《石雅》称:“所谓薄如蝉翼、重沓可开、光耀照映、黄赤如金、明莹可为灯者,殆非云母无足当之。则火齐即云母无疑。”珊瑚,《说文》称“生于海,或生于山”,系指二物:生于海者为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物质;生于山者为状似珊瑚的某种矿石,即孔雀石,古人又名青琅玕、绿青。琉璃,梵语青色宝的音译词,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汉语,主要指青金石,汉以前称为璆琳。西周时期,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偶然发明了人造琉璃。受尚玉之风的影响,人造琉璃最高的审美标准就是类玉。金属中品质之高者,亦以玉名且以从玉之字为之标名,将今之黄金称为璗,白银称为璙。
  从以上数例来看,古代尚玉之风盛行,玉属范围相当广泛,乃至将珍珠、琅玕、玫瑰、贝壳、珊瑚、琉璃甚至金属都纳入以玉的天然特性为标准的审美体系。
  二、玉器
  玉石一旦经过人为加工,进入人类社会就具有礼俗文化特征。从《说文》来看,其礼俗内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瑞信玉器
  古代天子班瑞玉于诸侯以为命圭。《说文·珏部》:“班,分瑞玉。”《玉部》:“瑞,以玉为信也。”六瑞是瑞信玉器的主体,指王及五等诸侯在朝聘时所执的六种玉制符信,即不同形制的圭和璧。这些瑞玉皆有以五彩丝绳制成的彩色垫板,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郑玄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盖以四镇之山为瑑饰,圭长尺有二寸。桓圭,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信当为身,声之误也。身圭、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缛耳,欲其慎行以保身,圭皆长七寸。谷,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或以谷为饰,或以蒲为瑑饰,璧皆径五寸。”
  天子位尊,朝聘时又搢珽圭,执瑁圭。珽,长三尺,天子搢于腰间。《礼记·玉藻》:“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瑁,方四寸,其下斜刻,状似犂冠,如下图。朝聘时,天子以瑁圭覆盖诸侯所执之圭,大小相当,是本所赐,如有不同,则诸侯之圭是伪作,犹如合符。天子升座时,侍臣不能直接接触天子,要用瑗引导。《说文》:“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
  六瑞之外,《说文》中还收录有圭类瑞玉:琬和琰;璧类瑞玉:环和玦;印信类瑞玉:玺、钮、卩。琬,上端呈圆形的圭,象德,郑玄《周礼·考工记·玉人》注:“琬,犹圆也,王使之瑞节也。诸侯有德,王命赐之,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琰,《说文》:“璧上起美色也。”此其一义,琰更多表示有尖锋的圭,用于征讨不义,《周礼·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环和玦是佩戴在身上的瑞玉。环,孔径和边径相同,如下图(左),表示首肯、吉兆。玦,有缺口的环,如下图(右),表示决断、拒绝、凶兆。《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与所佩玉玦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即意谓决断。
  玺,篆书作壐,《说文·土部》:“王者印也。”籀文作,从玉。秦以前贵族的金玉银铜印章都可以称为玺,秦以后专指以玉为材料所制的皇帝的印章,称为玉玺。印章上端的印鼻称为钮,《说文·金部》:“印鼻也。”古文作,从玉,说明钮和玺一样,不仅以金制,也以玉制。钮往往雕成各种不同的形式,用以别尊卑,有瓦钮、龟钮、虎钮、狮钮等。卩即符节,亦为凭证之物,不同的等级和事务使用不同的形制,质地有殊,《说文·卩部》:“瑞信也。守国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使山邦者用虎卪,士邦者用人卪,泽邦者用龙卪,门关者用符卪,货贿用玺卪,道路用旌卪。”
  (二)祭祀玉器
  古人对祭祀十分讲究,以玉祭祀的方式就有:焚玉、沉玉、埋玉。焚玉,是尞祭的一项内容。古人认为,焚烧的烟气可以直达天廷,因此,把玉、帛、牺牲等祭品投入火中焚烧,进行尞祭。金文“寮”字作
  “”,偏旁从“尞”,上从“木”,下从“火”,中殆玉璧等祭品之象,此为燎祭之写真。埋和沉分别是祭祀山林和川泽的祭名,玉也是祭品之一。埋玉称为瘗,《山海经·北山经》:“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据《左传》记载,晋军将渡黄河,以一对宝玉祭河,“沉玉而济。”
  六器是主要的祭祀玉器,祭享天地四方,其颜色有严格的规定。《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郑玄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像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璧、琮、圭、璋、琥、璜之形制如下图所示:
  实际上,璧、琮、圭、璋、琥、璜等玉器的用处并不仅限于朝聘和祭祀,它们各有许多不同规格的造型,用途广泛,如牙璋或用于发兵,琮或用于献享夫人,琥或可当作酬币使用等等。
  《说文》中还收录了表示古人祭祀行祼礼所用的玉礼器:瑒、瓒;祈求风调雨顺的玉礼器:瓏。
  祭祀时以香酒灌地求神称为祼,灌酒的玉礼器为瓒及瑒。瓒有二义,《说文》所称为含有杂质的玉。另一义指祼礼时用的玉制酒勺勺柄,有圭瓒和璋瓒。瑒即鬯圭,祭祀时用以酌灌鬯酒,段玉裁注:“祼圭谓之瑒圭。瑒读如畅。《鲁语》谓之鬯圭,用以灌鬯者也。”
  瓏是雕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玉器,《说文》:“祷旱玉。”龙,甲骨文作或,字形与出土的玉龙形似,如故宫博物院院藏红山文化大玉龙(下图)。古人认为龙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逢旱则以玉龙祭祀祈雨。
  玉器既是瑞信,又是神圣的法器,因此,使用玉器,一定要庄重严肃,不允许有丝毫的轻率和亵渎。《礼记·曲礼》:“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
  (三)丧葬玉器
  古代在死者口、耳中放置珠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尊敬与缅怀,同时希望借助玉的灵性,使尸骨不朽。放在口中的玉称为琀,按照地位等级,天子用珠,诸侯用玉,大夫用璧,士用贝。汉代玉琀常常制成蝉形,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能够蜕壳而重生,道家也常常以蝉蜕比喻羽化仙去,制成蝉形,象示人死之后能够重生或成仙。放置在耳中的是瑱,瑱本是古人垂在冠冕两侧用以塞耳的玉坠,进而发展为丧葬用玉的一种,《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充耳而设瑱。”以玉敛尸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产生了,在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的一个墓葬,发现了一个玉箍、一个玉镯、两个玉璧、两个玉龟等随葬玉器。春秋时期,我国已形成完备的玉殓尸套件,在春秋时吴国王室墓,出土了由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组成的玉殓尸套件。如下图(左)。汉代以玉殓尸达到顶峰,形成包裹全身的金缕玉衣,如下图(右)。依据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
  (四)佩饰玉器
  《说文》中记录的佩饰玉器种类较多,有:衣帽玉饰、杂佩、刀剑玉饰、车马玉饰、酒具玉饰和家具玉饰。
  弁和冕是古代贵族常用的两种帽子。弁的结缝处所饰之玉,称为璂;冕的前后垂玉瑬、玉璪,两旁悬玉瑱。璂、瑬、璪的规格皆有严格的规定。《诗·鸤鸠》:“其弁伊骐。”骐为之异体,贾公彦疏:“韦弁、皮弁则侯伯璂饰七,子男璂饰五,玉亦三采,孤则璂饰四,三命之卿璂饰三,再命之大夫璂饰二,玉亦二采。”《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孔颖达疏:“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藻即璪。瑱又称作珥,表示用在耳部的玉饰。《释名》:“瑱,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充、塞也,塞耳亦所以
  止听也。”
  杂佩一般有八块玉构成,分为三部分:最上面为两块横玉,称为双珩,以贯珠相连;中间是下珩连接的琚、瑀,瑀在中央,圆形,两旁为琚,方形,亦以贯珠相连;最下面是瑀连接的冲牙,琚连接的双璜,亦以贯珠相连。各种玉佩件在佩者行止之时,相互撞击,发出美妙的玉声,称为鸣玉。《礼记·玉藻》:“君子行则鸣佩玉。”左图为佩之
  一,现馆藏山东省博物馆。
  刀剑上饰玉,不但增强了美观,而且显示了威仪,象征着身份、地位。刀剑玉饰主要用在四个部分:剑首、剑格、璏、珌,如湖南省博物馆玉剑饰示意图所示,见下图。剑首呈圆饼形;剑格呈菱形,中间有孔,以便剑柄穿过;璏是剑鞘侧面的玉制附件,呈长方形,片状,两端向下卷,佩剑时,以带穿璏而系于腰间;珌是刀鞘末端的装饰,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两侧内凹,中部向两面凸起。与珌相对,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为琫,《说文》称“佩刀上饰。天子以玉,
  诸矦以金。”
  古代车盖弓端伸出的爪形部分,常以玉为饰。《说文》:“瑵,车盖玉瑵。”不仅车辆以玉为饰,在车笭间还有专门藏玉的皮箧,称为。《说文·珏
  部》:“车笭间皮箧。古者使奉玉以藏之。”
  斝,《说文·斗部》:“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从吅从斗,冂象形。与爵同意。或说斝受六斗。”依《说文》第一义的解释,琖和斝都是玉制或以玉装饰的盛酒器玉爵,不过时代不同,名称有异而已。其实,第二义更为根本,斝本是殷代和西周初期青铜制贮酒器,供盛酒与温酒用,和爵不同。只是
  随着语言的发展,后借指酒杯,方始有第一义。
   几,是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分为五个等级,玉几是以玉装饰的矮桌,为天子专用。《说文·几部》:“,踞几也。象形。《周礼》五几:
  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
  玉器乃玉石在人类社会的延伸,其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说文》中所收录的表示玉器的文字为我们揭示玉器文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标;“三礼”、《山海经》等古典文献记录了大量的汉代以前的玉器文化,尤其是“三礼玉论”,有了完备的玉器文化理论,使玉器文化更加系统、完整;考古出土的文物则为研究玉器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使玉器文化更加真切直观。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玉文化及表示玉器之字。
  汉代以后,玉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在适当保有“礼玉”特质的同时,逐步向民(玩赏)玉转变。民玉阶段玉器创作题材生活化、世俗化,制作工艺繁复、精细,和之前“良材不雕,大玉不琢”的审美标准大大不同。玉成为神圣、吉祥、高雅、优美的象征,几乎人人心向往之。在文学作品中,玉常常作为象征性线索出现,如《霍小玉传》、《红楼梦》等。汉语中,正是由于玉文化的影响,原来玉部字及其他相关字所表示的单音节词,在合成词的天地里往往蜕变为常用词素,大量的新生合成词的初义或引申义和玉的文化理念往往直接或间接相关。自然,书面交际中玉和从玉之字必然频繁出现。同时,日常应用中人们亦喜用尚用玉及从玉之字,将玉的种种象征意蕴同样加之于玉及玉部字上,许多人名、店铺名都往往着意用之,仿佛这些文字能带来幸运和
  吉利。
  所可注意者,或是受了玉德文化的启发,玉和从玉之字所表示的词或词素在新的情势下有了一种泛美的含义,世间万物,只要用它们来形容或修饰就立刻感染了玉文化的美的意象,变得雅致温润、晶莹美妙起来。单以玉而论,《汉语大词典》收词数百,都有美或以为美的意蕴。清人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再如窗户称玉牖、美酒称玉液、河水称玉河、棋盘称玉局等等,品类不一,似乎无不可以玉言。传统的阴阳学说以玉性属阴,所以玉的文化意象常常同月亮及女性关联,关于月者如明月为玉娇、弯月为玉弓、满月为玉盘、月宫又称为玉宫等等;以玉之美形容女性的词有玉人、玉颜、玉面、玉容、玉肌、玉指、玉手、玉甲、亭亭玉立、如花似玉、软玉温香、冰肌玉骨、粉妆玉琢、桃花玉面、香销玉殒等等。玉有时用以表示尊崇,即如君主之脚足称玉趾、容颜称玉面、语言称金口玉音、旨意称玉旨、身体称玉体等等;再如仙人称玉友、仙女称玉京人、仙境称玉山岑、仙犬称玉犬、仙池称玉池、仙药称玉
  液金浆等等;皆为此类。
  总而言之,玉文化由巫玉而礼玉而民玉,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其影响所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如果说在前两个阶段,玉之用局限于少数人,那么在后一阶段,玉之好已遍布民间。现今社会,玩好之物无虑千百,但唯有玉石玉器能够掀起吾民心头之深层波澜。这三个阶段的玉文化和玉文化意识是层累地叠加的,新成分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成分的消失。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这笔文化遗产,对于正确理解中华民族
  的发展史是有好处的。
  
  注释
  {1}杨伯达《巫一玉一神泛论》,《中原文物》2005年第4期
  {2}参见杨伯达《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之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中华书局,1987
  [4]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0
  [5]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李恩江《汉字结构解析》,黄山书社,2006
  [7]陆宗达《介绍许慎的〈说文解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
  [8]杨伯达《西周至南北自制玻璃概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5期
   (通讯地址:47300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混养池比赛对策》是一位老钓友的经验之谈,文章对职业钓手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对休闲钓比赛会有很多启发。 “Mixed pool game strategy” is an old Diaoyu experien
本文介绍活塞合金zL108等温挤压工艺和挤压活塞的性能,并与重力铸造和液态模锻活塞作了对比。固态挤压活塞综合性能很好,对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很有意义。 This article descri
我们最近到江苏省无锡县做了一次调查,感受颇深,觉得有好多问题值得深思。 无锡县地处苏南中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的乡镇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开始进入“腾飞
y-130/39-2型电站锅炉使用八年以来,未发现异常现象。但经检查发现降水管与汽包连接的角焊缝处存在严重未焊透。为了消除此隐患,对此缺陷进行修复处理。本文主要介绍此焊缝的
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了密云水库。她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蓄水量达43.75亿立方米、最大水面188平方公里,是首都主要饮用水源基 More than 50 years ago, P
欢欢的故事森林里生活着一只小鹿,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又顽皮,天天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他在玩的时候,一张纸片飞了 Huanhuan story a deer living in the for
一、前言为了提高船舶舾装效率,降低船舶造价,压缩舾装周期,国内外船厂主要采用预制、预装和集成安装工艺。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为数控绘图和数控弯管创造了条
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杰出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成为清朝一代大画师。摹古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石涛
天涯若比邻──本刊对外交流本刊自今年第一期起改版以来。已逾半年。由于文稿内容进一步充实.不仅获得众多读者的爱护和赏鉴,且也有助于国内摄影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开展对境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对于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型赛事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