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山陆岛交通码头工程水域平面布置

来源 :水运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工程建设于岛礁地形,水域波浪掩护条件差、潮流强劲、泥沙含量高,对建设陆岛交通码头极为不利.如何掩护港池、归顺水流、减少淤积是该工程水域平面布置的重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分析建港条件,结合模型试验结果提出密排桩防波堤和码头水工建筑物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该工程在建设期间经受了台风、寒潮等考验,挡浪效果明显,解决了建设难题,也为相似岸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其他文献
采用70%乙醇制备花椒和辣椒提取物,探讨不同浓度或比例组合的花椒-辣椒复合物对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考察其经模拟胃液消化后对两种酶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显示,花椒提取物抑制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62.3、125.6 μg/mL,抑制效果显著优于辣椒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553.5、1267.2 μg/mL).Lineweaver-Burk分析表明花椒提取物以混合型竞争性方式抑制酶活,而辣椒提取物则为非竞争性抑制.不同浓度或比例的花椒-辣椒复合物对脂肪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呈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QuEChERS提取、滤过型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净化技术,快速、准确的多兽残前处理方法,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猪肉中兽药残留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试样用2.5%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滤过型多壁碳纳米管小柱净化,Accucore VDX色谱柱梯度分离,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基质标准曲线法定量.同时以电喷雾离子源正模式和负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采集分析.结果:猪肉中25种兽药残留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6~0.9999,检出限
针对枯水期葛洲坝三江吃水受限问题,提出了兼顾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的葛洲坝三江下引航道扩挖思路及建设方案.综合考虑新通道设计代表船型及三江引航道交通流,分析计算三江引航道尺度需求,研究三江下引航道挖深后对葛洲坝枢纽通过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对航运效益影响.工程实施后,葛洲坝枢纽年通过量大约可提高669.8万t,实现直接经济效益3.35亿元/a.
针对极端海况下海堤外坡坡度对波浪溢流量的影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水槽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外坡坡度下的波浪溢流量,剖析海堤外坡坡度对波浪溢流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0.6
京杭运河穿黄工程场地覆盖层深厚,上跨方案的渡槽水位与两岸地面高差达30 m以上.针对渡槽两端的高水头船闸多级分散错层式省水池,提出了墙背高填式、墙背低填式两种闸池布置方案.利用ABAQUS软件分别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闸池沉降、闸室底板弯矩在施工期、使用期的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高填土对闸室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在天然地基条件下,两种布置方案闸池沉降均较大,墙背高填土下曳力、边载产生底板负弯矩,基本上抵消了土压力产生的正弯矩,导致两种方案底板弯矩差异不大,且始终由负弯矩控制.2)地基处理方法是
搜集实测资料分析2016—2019年大通站流量、北槽中站流速等长江口水文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年,大通站径流年总量与往年平均值接近,年内最大月均流量出现在7—8月,最小值出现在10月—次年2月.2)北槽高、低潮位和潮差月平均值年内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8—10月;3个不同位置测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南槽东月平均潮位最高且潮差最大.3)北槽落急流速月平均值大于涨急且在6—8月达到峰值,涨急流速在6—8月达到低谷;落潮月平均流速大于涨潮,涨潮月平均流速在7月份达到最小;落潮历时月平均值大于涨潮且在6
为研究人字闸门支枕垫块表面冲蚀分布规律,截取部分支枕垫块模型,进行模型简化,对比分析不同粒径、质量流量、上游水压对支枕垫块冲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字闸门枕垫块磨损快于支垫块磨损,较大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上游缝隙入口处,中等粒径沙粒冲蚀区域分布较为均匀,较小粒径沙粒冲蚀区域主要在下游缝隙出口处;沙粒粒径对支枕垫块磨损位置分布的影响较大,质量流量与上游压力对支枕垫块磨损位置分布的影响次之.
针对船闸泄水非恒定流引起的流速变化,尤其是限制性中间航道内的水力要素与非恒定流流量变换、中间航道尺度之间的关系,依托百色通航枢纽中间限制性航道,通过系统物理模型试验探究船闸非恒定流泄水过程与限制性中间航道内流速变化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船闸流量迅速下泄过程中,消能不充分、下泄流量迅速增加以及有界域边界限制是非恒定流泄水波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导致中间航道内流速波动;分段泄水曲线可通过减小泄水峰值达到减小最大流速和最大回流流速的目的;在长中间通航航道受沿程能量消耗的影响,中间渠道下游流速波动远小于上游,该特
为满足生态需求,生态礁群内需要营造具有特定要求的水动力环境,且结构内部不能淤堵.在淤积型潮间带,需要通过合理的礁体布置,并在波浪作用下实现.针对生态礁体格栅面迎浪对齐摆放、中空面迎浪对齐摆放和交错摆放3种布置方式,通过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生态礁体场内水流形态、流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波浪作用下,礁体结构内外侧流场均呈三维特征,礁体群内各点流速衰减总体上呈均匀递减的形态.2)在平常波浪条件下,中空迎浪对齐摆放方式流速衰减至0.5~1.0 m/s,较好地符合了生态礁体场内流速的要求.
沥青铺面以沥青混合料面层-水泥稳定碎石(水稳)基层结构为主,而境外欠发达地区通常缺乏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自建水稳拌合站亦相对困难,水稳的施工质量、进度往往难以保证.为解决该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稳替代材料.综合分析适用性、原材料供应等因素,选择级配粒料为替代材料,并合理分析转换系数、优化级配粒料层厚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确保质量、进度、成本可控.以南亚某港口项目采用沥青-级配粒料铺面结构为例,介绍该型铺面结构在境外欠发达地区的应用.实施效果表明:级配粒料压实性好,沥青表面无裂缝、车辙,道路无明显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