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我早早起床等电话,朋友要带我们去活佛的家乡感受土族神秘古老的圈圈席。八点钟我们驱车途经互助县城,沿着乡村公路向北行驶,便来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这里就是仙米寺第五世郭芒·嘉央丹增嘉措活佛的家乡——互助县五十镇奎浪村。深秋时节的山村秋意正浓,农家炊烟,地里的羊群,天空缭绕的云雾,难得的自然和宁静,让人心旷神怡。站在村边高处的农家妇女们朝我们望着笑着,喜鹊在枝头叫,孩子们嬉闹玩耍,好一幅祥和的山村美景,使人感到山村静与美相映,这真是一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啊。
祈福圣地佑宁寺
我们从奎浪村出来,进入一个小山沟里,约走了几公里路程,就看到了左边依山而建的寺院。佑宁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五十乡境内,距西宁五十多公里,是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当地土族、藏族、蒙古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也是青海省内一处很有吸引力的旅游风景区。寺院的楼宇殿堂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寺与山浑然一体,镀金的经堂屋顶,金黄灿灿,显得十分壮观。走过大经堂,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便到了山腰的各个殿堂。站在这里,犹如置身于云雾之中,有飘飘欲仙的感觉。造型奇特的古树与殿堂交相輝映,更增添了寺院的庄严、肃穆和恬静的气氛。站在佑宁寺山顶看见远处的山顶上还是白雪皑皑,林木苍翠,长青的针叶松参天挺拔,一片高原特有的风景。
佑宁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藏语全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据有关资料记载,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下诏修复,并赐额“佑宁寺”。佑宁寺在历史上,以规模大、历史长、名僧多而闻名于甘青地区。佑宁寺在当地的影响曾经一度超过塔尔寺,被誉为“湟北诸寺院之母”。据史书记载,清代康熙年间,佑宁寺达到鼎盛时期,建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二千多个院落,僧侣七千余人,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并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望着正在修复中的佑宁寺和忙碌着的僧人们,读着寺院辉煌悠久的历史,感悟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因时间晚了,没能上到山高处细细参观就返回了奎浪村。
绚丽多彩的土族服饰
村道上,穿着七彩袖衣服的阿姑们就像一片彩霞在来回飘移。我们下车跟随朋友来到一处院内,这是一个靠山向阳的土木结构的庭院。房屋为平顶,屋顶的右上角建有一间佛堂,院子当中有一方槽,方槽中间高竖嘛呢旗杆,旗杆顶端有木刻吉祥物,杆上悬挂印有平安经的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土族人把村前村后的靠山视为神山。村庄有寺庙,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
院里房里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热情的主人把我们让到屋里。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素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对来访的客人竭诚相待,十分热情。我们还没有在沙发上坐稳,就给我们端上滚烫的熬茶、酥油、糌粑(青稞炒面)、白糖、馍馍,把一小方块金黄的酥油放到我们碗里,让我们趁热喝,第一次在土族人家做客很好奇,看酥油在碗里慢慢融化浮在热茶上面,朋友让我们一边吹去热茶上面浮的酥油一边喝,喝差不多再把糌粑和白糖放到碗里搅拌着吃,我端起碗吹一下酥油喝一口热茶,可喝的时候酥油又退回来粘到嘴唇上,朋友看我喝的吃力,就挖了一勺糌粑放到我碗里,真怪了,糌粑把酥油和茶水隔开了,我端起碗要喝,朋友说再不能吹着喝,再吹会把糌粑吹到脸上,我悄悄观察别人怎么吃酥油糌粑,他们在碗中加糌粑白糖,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吃,我也在碗里加糌粑和白糖,用筷子搅拌好拿手捏了一块酥油糌粑放到嘴里,哇,真香啊,朋友告诉我们,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粉。酥油糌粑具有酥油的芬芳,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是充饥御寒的好食品。
我一边吃着香甜的酥油糌粑,一边欣赏在院里房里忙碌的阿姑阿吾们绚丽多彩的土族服装。土族服饰别具一格,精美的刺绣、多彩的花袖衫、古朴大方的款式,承载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传统的男子服装是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两公分见方的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头戴织锦镶边的卷檐毡帽。土族男人服饰最具特色的就是白毡帽,是用精选的羊毛擀制而成,形似元宝。其中青壮年的毡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称之为“鹰嘴啄食”。部分地区的男子还戴一种翻边尖顶帽,顶端有一绺红穗,更显得别致、飘逸。中老年男装朴素庄重;青少年男装精干、得体、鲜艳。
土族妇女的服饰更为鲜艳。通常的装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两条袖子是用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据说这几种颜色带有象征意义,如蓝色表示天,红色表示太阳,其它色表示彩虹;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绣有花、鸟、蜂、蝶、彩云等花纹图案;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裙子和长裤。裤子的颜色依年龄的不同而异。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土语称“扭达”,样式复杂,各地不一。过去有“三叉头”“干粮头”“羊腔头”等八九种。现在繁多的头饰已不多见,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简便头饰:已婚妇女梳两根发辫,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以美观大方的织锦镶边卷檐毡帽,显得雍容华贵;未婚姑娘通常梳一根或三根辫子,扎红头绳,系一块海螺片,头戴一条绣花头巾,显得活泼、秀丽。每当喜庆节日,能歌善舞的土族青年男女,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把庭院、山乡点缀得五彩缤纷,犹如山花一般,让人感受到她们身上的那种激情和喜悦。
围坐成圈吃筵席
我们来到院里,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大多聚在院里和院外准备吃宴席,在院里和大门口宽阔处,用木板支起口字型的长条桌,从两头往中间依次排列,最中间的位置为上席,然后依次往两头类推,最后一个为下席。大家团团而坐,亲密无间,围坐成圈吃着宴席。这种吃宴席形式我平生第一次见,头道饭是酥油糌粑、油炸麻花、花卷、馄锅等,待各种面食放到长条桌上后,跑堂阿吾们提起茶壶,在宴席中间内穿梭不停,一边给客人们不停地敬酥油茶,一边吆喝着让大家吃。第二道饭土语叫哈郎,意思是油面包子。包子中有肉包子、糖包子和油面包子三种。其中,油面包子是土族独有,这种油包子的馅儿是用麦面、植物油、大油或羊油拌合而成,并调入精盐、花椒粉、葱花等,做成包子蒸熟后,要趁热吃,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第三道饭是羊肉熬饭。把宰杀后的整只羊,肢解成若干小块,放在大锅中煮熟,将土豆、凉粉、粉条和羊排一起做成羊肉熬饭待客。我奇怪地问:“吃宴席怎么不用桌子和凳子,坐在地上?”同去的朋友答道:“这就是土族最古老的圈圈席,也称马蹄席,现已不多见了”。
说起圈圈席,朋友向我介绍这与土族的历史紧密相联。土族原本是个游牧民族,为了纪念祖先,后人无论遇有喜事还是丧事,在屋内院里院外摆设圈圈席。圈圈席设席时,地上铺厚厚一层麦草,用木板支成“条桌”,凡大小宾客在“条桌”外围盘坐就餐,场面甚是壮观。饮食分三道饭。头道是各种油炸点心,倒上香甜的奶茶,而茶壶、酒壶上系有一撮白色羊毛,寓意吉祥之意。第二道饭叫走进土族人家,品味酩馏酒的醇香,体验三道茶里的深情,感受不一样的土族文化。第三道饭是全羊席。无酒不成席,尤其在互助酒乡,设宴待客,更是少不了酒。酿酒在互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土族人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他们酿造的青稞酒名叫酪馏,酒精度一般在三十度左右,口感清醇爽冽,风味纯正自然。到土族人家吃席,从筵席开始到终结,酒不间断,直到把客人喝得东倒西歪,才算喝好。当酒喝到一定程度,大家都放开了,歌声就起来了,歌声带着醉意,把人们就进入美丽的梦幻之乡!(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祈福圣地佑宁寺
我们从奎浪村出来,进入一个小山沟里,约走了几公里路程,就看到了左边依山而建的寺院。佑宁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五十乡境内,距西宁五十多公里,是青海较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当地土族、藏族、蒙古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也是青海省内一处很有吸引力的旅游风景区。寺院的楼宇殿堂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寺与山浑然一体,镀金的经堂屋顶,金黄灿灿,显得十分壮观。走过大经堂,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便到了山腰的各个殿堂。站在这里,犹如置身于云雾之中,有飘飘欲仙的感觉。造型奇特的古树与殿堂交相輝映,更增添了寺院的庄严、肃穆和恬静的气氛。站在佑宁寺山顶看见远处的山顶上还是白雪皑皑,林木苍翠,长青的针叶松参天挺拔,一片高原特有的风景。
佑宁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藏语全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据有关资料记载,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雍正十年(1732年)雍正帝下诏修复,并赐额“佑宁寺”。佑宁寺在历史上,以规模大、历史长、名僧多而闻名于甘青地区。佑宁寺在当地的影响曾经一度超过塔尔寺,被誉为“湟北诸寺院之母”。据史书记载,清代康熙年间,佑宁寺达到鼎盛时期,建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二千多个院落,僧侣七千余人,信徒众多,香火旺盛,并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望着正在修复中的佑宁寺和忙碌着的僧人们,读着寺院辉煌悠久的历史,感悟着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因时间晚了,没能上到山高处细细参观就返回了奎浪村。
绚丽多彩的土族服饰
村道上,穿着七彩袖衣服的阿姑们就像一片彩霞在来回飘移。我们下车跟随朋友来到一处院内,这是一个靠山向阳的土木结构的庭院。房屋为平顶,屋顶的右上角建有一间佛堂,院子当中有一方槽,方槽中间高竖嘛呢旗杆,旗杆顶端有木刻吉祥物,杆上悬挂印有平安经的经幡,以避邪除灾,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土族人把村前村后的靠山视为神山。村庄有寺庙,是全村宗教活动的中心。
院里房里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热情的主人把我们让到屋里。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素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对来访的客人竭诚相待,十分热情。我们还没有在沙发上坐稳,就给我们端上滚烫的熬茶、酥油、糌粑(青稞炒面)、白糖、馍馍,把一小方块金黄的酥油放到我们碗里,让我们趁热喝,第一次在土族人家做客很好奇,看酥油在碗里慢慢融化浮在热茶上面,朋友让我们一边吹去热茶上面浮的酥油一边喝,喝差不多再把糌粑和白糖放到碗里搅拌着吃,我端起碗吹一下酥油喝一口热茶,可喝的时候酥油又退回来粘到嘴唇上,朋友看我喝的吃力,就挖了一勺糌粑放到我碗里,真怪了,糌粑把酥油和茶水隔开了,我端起碗要喝,朋友说再不能吹着喝,再吹会把糌粑吹到脸上,我悄悄观察别人怎么吃酥油糌粑,他们在碗中加糌粑白糖,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吃,我也在碗里加糌粑和白糖,用筷子搅拌好拿手捏了一块酥油糌粑放到嘴里,哇,真香啊,朋友告诉我们,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粉。酥油糌粑具有酥油的芬芳,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是充饥御寒的好食品。
我一边吃着香甜的酥油糌粑,一边欣赏在院里房里忙碌的阿姑阿吾们绚丽多彩的土族服装。土族服饰别具一格,精美的刺绣、多彩的花袖衫、古朴大方的款式,承载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传统的男子服装是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两公分见方的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头戴织锦镶边的卷檐毡帽。土族男人服饰最具特色的就是白毡帽,是用精选的羊毛擀制而成,形似元宝。其中青壮年的毡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称之为“鹰嘴啄食”。部分地区的男子还戴一种翻边尖顶帽,顶端有一绺红穗,更显得别致、飘逸。中老年男装朴素庄重;青少年男装精干、得体、鲜艳。
土族妇女的服饰更为鲜艳。通常的装束是身穿斜襟上衣,两条袖子是用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据说这几种颜色带有象征意义,如蓝色表示天,红色表示太阳,其它色表示彩虹;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绣有花、鸟、蜂、蝶、彩云等花纹图案;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穿裙子和长裤。裤子的颜色依年龄的不同而异。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土语称“扭达”,样式复杂,各地不一。过去有“三叉头”“干粮头”“羊腔头”等八九种。现在繁多的头饰已不多见,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简便头饰:已婚妇女梳两根发辫,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以美观大方的织锦镶边卷檐毡帽,显得雍容华贵;未婚姑娘通常梳一根或三根辫子,扎红头绳,系一块海螺片,头戴一条绣花头巾,显得活泼、秀丽。每当喜庆节日,能歌善舞的土族青年男女,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把庭院、山乡点缀得五彩缤纷,犹如山花一般,让人感受到她们身上的那种激情和喜悦。
围坐成圈吃筵席
我们来到院里,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大多聚在院里和院外准备吃宴席,在院里和大门口宽阔处,用木板支起口字型的长条桌,从两头往中间依次排列,最中间的位置为上席,然后依次往两头类推,最后一个为下席。大家团团而坐,亲密无间,围坐成圈吃着宴席。这种吃宴席形式我平生第一次见,头道饭是酥油糌粑、油炸麻花、花卷、馄锅等,待各种面食放到长条桌上后,跑堂阿吾们提起茶壶,在宴席中间内穿梭不停,一边给客人们不停地敬酥油茶,一边吆喝着让大家吃。第二道饭土语叫哈郎,意思是油面包子。包子中有肉包子、糖包子和油面包子三种。其中,油面包子是土族独有,这种油包子的馅儿是用麦面、植物油、大油或羊油拌合而成,并调入精盐、花椒粉、葱花等,做成包子蒸熟后,要趁热吃,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第三道饭是羊肉熬饭。把宰杀后的整只羊,肢解成若干小块,放在大锅中煮熟,将土豆、凉粉、粉条和羊排一起做成羊肉熬饭待客。我奇怪地问:“吃宴席怎么不用桌子和凳子,坐在地上?”同去的朋友答道:“这就是土族最古老的圈圈席,也称马蹄席,现已不多见了”。
说起圈圈席,朋友向我介绍这与土族的历史紧密相联。土族原本是个游牧民族,为了纪念祖先,后人无论遇有喜事还是丧事,在屋内院里院外摆设圈圈席。圈圈席设席时,地上铺厚厚一层麦草,用木板支成“条桌”,凡大小宾客在“条桌”外围盘坐就餐,场面甚是壮观。饮食分三道饭。头道是各种油炸点心,倒上香甜的奶茶,而茶壶、酒壶上系有一撮白色羊毛,寓意吉祥之意。第二道饭叫走进土族人家,品味酩馏酒的醇香,体验三道茶里的深情,感受不一样的土族文化。第三道饭是全羊席。无酒不成席,尤其在互助酒乡,设宴待客,更是少不了酒。酿酒在互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土族人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他们酿造的青稞酒名叫酪馏,酒精度一般在三十度左右,口感清醇爽冽,风味纯正自然。到土族人家吃席,从筵席开始到终结,酒不间断,直到把客人喝得东倒西歪,才算喝好。当酒喝到一定程度,大家都放开了,歌声就起来了,歌声带着醉意,把人们就进入美丽的梦幻之乡!(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