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人物形象考点的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日常古诗文教学自觉融入人物形象考点作一探讨。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融入;人物形象;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84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考点进行教学不能刻意和生硬,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就是为高考服务,教师要制定合适的策略,将考点巧妙地融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
  下面我们就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人物形象概括这个考点来探讨。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中所刻画的形象。人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四类:1.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分析;2.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3. 简要分析(概括)诗中刻画的形象;4. 诗歌的某一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结合考题特点,鉴赏人物形象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把握诗歌中的形象(以《氓》为例):
  一、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有助于了解人物形象
  诗人在诗里所塑造的形象、寄寓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内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诗的形象和主旨思想经常与诗人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卫风·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生产力相当落后,妇女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立,人格上形成对男子的附属关系,男子一旦变心,就可以无所顾及地将妻子抛弃。当时作为封建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女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父母的干涉和习俗的责难,进一步形成对妇女的精神桎梏。《卫风·氓》这首诗正是反映了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还原人物形象存在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二、分步骤诵读,初步感知形象
  赏析诗歌必须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便无思路可言。《氓》出自《诗经》,距今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让学生读懂很重要。课堂分步骤诵读可以这样进行:第一遍扫清字词障碍。在教师的提示下掌握本文的一些重要词语,例如四个通假字,匪:通“非”,不是。于:通“吁”,感叹词。说:通“脱”,摆脱,脱身。泮:通“畔”,边岸。第二遍疏通文意。抽学生讲述本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知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被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甘心贫困,日夜操劳,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的故事。第三遍读出自己的感悟。例如“三岁为妇,靡室勞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学生能够诵读此句初步感知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形象。
  三、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形象特点
  诗人塑造人物形象通常采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行为来表现,当我们抓住了诗句中的关键词句,体验分析后,就容易把握其形象特点。下面是讲学《氓》的一个片段:
  师:通过同学们对情节的概述,我们发现文中的女主人公坎坷的经历,那么这位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品读文本,并注意下列问题,一会儿请大家发言。
  (品读文本要求,你在诗中什么地方读出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和情感?请你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进行诵读)
  生:痴情
  师:你从哪儿读出“痴情”的?
  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语句,让学生通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个关键句的理解,和“泣涕涟涟”“载笑载言”的理解,一步步走进文字,从而体会女主人公“痴情”的性格和形象。
  四、抓住描写,仔细体味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时,要仔细体会诗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的描写,特别是细节的描写。教师执教时先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让学生分析体会。
  五、分析手法,加以联想,定格形象
  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都是为塑造形象和表达感情服务,因此,从诗歌运用的创作手法中是可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师:“诗歌所运用的手法都是为塑造形象和表达感情服务,请你分析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举一例说明。”
  生: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生: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女子容貌的衰老和夫妻感情的淡漠。
  生:“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是对比。表现女主人公容貌前后的变化,还表现夫妻感情前后的变化。
  教师小结定格形象,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广泛的自然景物,她天天接触,异常熟悉,一草一树都会引起她的感触。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这就是“比兴”手法,从中我们体会到诗人由“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到“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的变化过程。再讲对比手法,一看句法的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士的“变心”和女的“坚贞”两个不同形象的对比。二看前后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
  坚持一定能成功,因为坚持的路上人很少。语文教师,特别是乡镇高中语文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人物形象考点,对古诗文的教学一定大有帮助,这样便能有足够的时间提高乡镇高中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中学 535000)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真总结国际和国内的实践经验教训,并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基本概念1.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通常用“S”表示.S> 10g为易溶;S<1g为微溶;S<0.01g为
摘要:环境描写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有助于对小说文本的理解,掌握小说的内容,因而探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说;环境描写;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81  一、环境的种类及其定义  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出‘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主问题,成了实现课堂开放的一把金钥匙。怎样才能构建高质量的主问题,以实现教学的开放呢?现撷取自己的几个教学案例,试说一二。  一、依托文本,体现话题的整体性  高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学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和谐统
本文梳理了课文备课和教学中探讨的三个作品特点:构思上严谨创作,内容上思辨的现实主义,主题上凸显人民的力量;扼要介绍了主要的教学设计内容,如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及与作品主
“山清水秀”是一个常用词,也是一个容易写错的词,请看例子:①坐拥山青水秀,汇聚三衢财富。(某楼盘促销广告)②面对山青水秀,真心始终再会遇红日,光 “Shan Shui Shui Xiu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在历年的高考中,三角函数作为重要考点一般至少有一道大题和两道小题,难度中等,并且大题中的三角函数题往往出现在前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理念、体制与机制三个方面对政府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学校教育中,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小学应该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