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风的,调舵的,还有几个期盼的。
停工
月色惨白,在已停工的塔吊旁,一幢幢庞大的西式洋房投下一片浓重的阴影。
古树冠盖如云,枝干上时常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发出聒噪,但那天夜里,一切都寂然无声,张明心中莫名其妙地升起一种不祥。
张明很晚才从工地步行回家。自从这个名为“海上高原”的投资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基本宣告失败以后,张明便很少出门。张明去工地时,已是黄昏,守门的老王低着头在窗下拔草,擦肩而过时,他对他点点头。不过老王似乎并没看见他,仍然佝偻着身子,嘴里念念有词。
如此场景,很难看出,张明在主管“海上高原”之前,曾一度是海创集团最出风头的人。
在关于是否投资“海上高原”的那场重要会议中,身为集团董事会执行副总裁的张明,在讨论进入白热化时,最终将自己重要的一票投给了赞成派,这让赞成派最大的领导,集团总裁兰胜当即将其升为项目负责人,全面指挥工作。
但工程启动后,却一路不顺:先是拆迁出了问题,由于对拆迁补偿条件不满,出现了不少钉子户,有人还将事情捅上了媒体;销售也不顺,有网友曝光小区附近有医疗废品处理站,竞争对手趁机煽风点火;集团好不容易才在论坛上将流言压了下去,但楼盘销售却陷入极大的困境……
集团开始出现各种流言,不是说要破产,就是有大变动,甚至有人放言张明已卷款跑路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三个月前。
阴沉沉的午后。在施工方经理的陪同下,“海上高原”施工监察组由张明带队进入施工工地。面对眼前这套即将进入最后程序的小洋楼,失望涌上了张明的心头。
“一面墙居然出现了两种色泽的粉刷;卫生间的地漏高低不均造成积水;门框上的油漆也不均匀;合同里承诺包阳台的条款无法实现……”面对如此施工态度,张明一怒之下让秘书写下十多条负面考核指标,到兰胜面前狠狠地参了一本。
张明其实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又分家,导致了内部相互推诿、扯皮,直至失控。
在副总刘宝鸣心中,对张明这个近两年迅速爬升的“少壮派”有种天生的对立情绪。除了有利益冲突外,关键是“投资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成为导火索”。比如,张明认为投资“海上高原”在部分项目的程序上存在争议,应该让他放开手脚去干;而刘宝鸣则质疑张明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隐瞒,不符合公司披露制度……
当初,刘宝鸣见董事长对投资一事已下决心,明白再反对就是不识时务。于是,他依旧按照曾经的套路,将自己熟悉的施工方、装修公司塞了进去,在执行过程中占了大头。
但是,这群“老革命”在施工中遇到了“新问题”,面对不少新的设计方案显得极不适应,再加上包工头从中大肆渔利、工人施工马虎等,直接导致了工程进度陷入瓶颈。
面对业主的质问,张明表示:“无论数量多少,只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负责到底,凡是造成客户损失的,我们一定会赔偿。”
考察完后第三天下午,“海上高原”的项目部即“快刀斩乱麻”,一口气清退了4家不达标的装修队伍,并从上海抽调4家装修公司进行维修。
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简单的走马换将,但在张明看来,毕竟施工队中有大部分都是刘宝鸣曾经的队伍,此次清退4家合作公司,导火索已经埋下,虽然董事会上,大家相安无事,但小道消息在公司里已经传开了,都说张明已向刘宝鸣的山头宣战……
当然,刘宝鸣也是这样认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下野
兰胜赶上了1990年代房地产的热潮,在C市成功投资第一家江景别墅后,企业迅速做大,5年后成功上市。
庞大的财富让海创跌入了某种虚妄的中心,在兰胜担任董事长后,便开始醉心于各种“剑走偏锋”的投资方式:海创曾将一块城乡结合部的公社田区买下,将鱼塘改建为“拓展训练基地”,山坡则顺理成章成为了游乐场,其他部分则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前来搞摄影、雕塑--此举为这座缺乏艺术细胞的城市赢得了巨大的人气。兰胜为此得意地宣布:只要是海创圈下的地,赚不回10倍的钱,我主动下课。
直到一天清晨,海创的员工们尚未从“海上高原”的美梦中完全清醒过来,就在集团最大的那块电子公告屏上看到了消息:“9点半于会议中心举行全员大会,请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务必准时到场……”
那天是海创成立后最盛况空前的日子,所有员工都涌向集团最大的会议中心,因为海创还从未开过这么大的山寨版“批斗大会”。
在简短的决议宣读之后,张明被免去了集团执行副总裁、“海上高原”项目负责人的职务,他的样子在不少对头看来,实在太可笑了,谁也没想到长相英俊、为人傲慢的张明老总也有失意的时候……
主席台上的兰胜宣读完决议后,埋下头看了1秒钟自己握着茶杯的双手,而就在这短短的1秒里,他似乎觉得过了1天:前日,自己正在考虑怎么给张明开口时,张明意外地出现在门口,他一笑,紧接着递上一份休三个月长假的申请,还附有一份工作交接单。本来,自己终于能如释重负地在心里缓一口气,但不知怎么的,拿着自己刚签字的工作联系单,感觉它却被手心的汗水弄得粘粘的,上面“免去张明执行副总裁,视情况另有任用”等字也被弄得皱巴巴的。
出局方知当局迷
只有张明最了解兰胜此时的心态。
兰胜不是拼命三郎式的老总,他不会像许多创业之初的老总那样尽可能多花时间投入到客户中。他是一位极具儒帅风度的人,成功地把握住了亲和力的密码,这似乎是他的一张王牌。
可在“海上高原”开工前一周,他在那10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做出了一个令他终生后悔的决定:面对桌上的项目工程分析单,以及以张明为首的开发公司发回的资金报表,尽管上面很准确地告诉他,如果工程要达到成功,意味着开盘后前三个月时间里必须保证销售出至少二分之一的内容,否则,在小到广告投入,大到工程材料等多重资金压力下,极可能会有资金断裂的危险。
兰胜不假思索地签下了“批准执行”——他的本意是不要让担心成为负担。“化腐朽为神奇”,“不吃眼前亏”,这些都曾是兰胜父辈的法宝,却在那一刻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一签,兰胜把这“剑走偏锋”的自信故事讲砸了。
但,强烈的自尊心让兰胜第一次对责任有所感悟:他仿佛看到激起的唾沫几乎要把自己淹死。
兰胜给张明发了一条短信:“我虽然快50岁了,但对于大事情的处理,还是显得很青涩。请你多担待。”
用“青涩”来形容知天命之年的兰胜,无论如何看上去都不妥当。张明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写完这条信息,兰胜仿佛觉得有无数只蚂蚁从字里行间爬出来,心里更是纠结一种挥泪斩马谡的凄然。
按理说,马谡失守街亭本是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当失街亭的消息传到军中时,诸葛亮当着众人的面说:“马谡呀马谡,你坑害了我全军了。”表示他出乎意料,其实是给大家做样子看。你想想,假如马谡能够守住街亭,说明自己指挥有方,知人善任,功劳少不了自己的;假如失掉了街亭,就拿马谡问罪,这样,战败的责任自
然由马谡来承担。尽管可能诸葛亮并不想这么做,但作为大军统领,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威信与风度……
观风的,调舵的,还有几个期盼的
那条短信,张明一直没有删。他觉得,如果不出意外,这条短信他会保存一辈子。
没有理由,至少没有可以告诉旁人的理由。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夏末的一个晚上,张明刚刚从欧洲度假回来。每月3万元死工资,挂职总监。养老似的生活让他好不惬意。
张明打开MSN,发现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给他发来一则笑话:一日早朝,王安石出列:“臣有奏,OO××(以下省略1万字)。”刚说完身后跪下一片叫到:“臣沙发”、“臣板凳”、“臣地板”、“臣顶”、“臣也顶”……最后几人面带笑容不语,宋神宗见状怒击龙椅:“不许纯表情回帖。”
张明嘴唇微微上扬,回复到:那面带笑容不语的,是司马光派的。
那边立马回来一消息:其实,我一直认为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悲剧的意义特现实。在这两面大旗下,整个帝国的士大夫阶层公开决裂为两个派别,他们将道义之争上升为权力之争,让帝国人才像野兽一样互相撕咬。直到帝国官场完全失去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最后只能裹挟在这邪恶中,大踏步地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
张明大笑。那边又冒出一句话:估计王安石那一派的人,在他被罢官后,也很痛苦吧。
张明沉默许久,终于敲过去几个字:观风的,调舵的,还有几个期盼的。
编 辑 陈 玮
E-mail:chw@caistv.com
停工
月色惨白,在已停工的塔吊旁,一幢幢庞大的西式洋房投下一片浓重的阴影。
古树冠盖如云,枝干上时常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发出聒噪,但那天夜里,一切都寂然无声,张明心中莫名其妙地升起一种不祥。
张明很晚才从工地步行回家。自从这个名为“海上高原”的投资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基本宣告失败以后,张明便很少出门。张明去工地时,已是黄昏,守门的老王低着头在窗下拔草,擦肩而过时,他对他点点头。不过老王似乎并没看见他,仍然佝偻着身子,嘴里念念有词。
如此场景,很难看出,张明在主管“海上高原”之前,曾一度是海创集团最出风头的人。
在关于是否投资“海上高原”的那场重要会议中,身为集团董事会执行副总裁的张明,在讨论进入白热化时,最终将自己重要的一票投给了赞成派,这让赞成派最大的领导,集团总裁兰胜当即将其升为项目负责人,全面指挥工作。
但工程启动后,却一路不顺:先是拆迁出了问题,由于对拆迁补偿条件不满,出现了不少钉子户,有人还将事情捅上了媒体;销售也不顺,有网友曝光小区附近有医疗废品处理站,竞争对手趁机煽风点火;集团好不容易才在论坛上将流言压了下去,但楼盘销售却陷入极大的困境……
集团开始出现各种流言,不是说要破产,就是有大变动,甚至有人放言张明已卷款跑路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三个月前。
阴沉沉的午后。在施工方经理的陪同下,“海上高原”施工监察组由张明带队进入施工工地。面对眼前这套即将进入最后程序的小洋楼,失望涌上了张明的心头。
“一面墙居然出现了两种色泽的粉刷;卫生间的地漏高低不均造成积水;门框上的油漆也不均匀;合同里承诺包阳台的条款无法实现……”面对如此施工态度,张明一怒之下让秘书写下十多条负面考核指标,到兰胜面前狠狠地参了一本。
张明其实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又分家,导致了内部相互推诿、扯皮,直至失控。
在副总刘宝鸣心中,对张明这个近两年迅速爬升的“少壮派”有种天生的对立情绪。除了有利益冲突外,关键是“投资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成为导火索”。比如,张明认为投资“海上高原”在部分项目的程序上存在争议,应该让他放开手脚去干;而刘宝鸣则质疑张明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隐瞒,不符合公司披露制度……
当初,刘宝鸣见董事长对投资一事已下决心,明白再反对就是不识时务。于是,他依旧按照曾经的套路,将自己熟悉的施工方、装修公司塞了进去,在执行过程中占了大头。
但是,这群“老革命”在施工中遇到了“新问题”,面对不少新的设计方案显得极不适应,再加上包工头从中大肆渔利、工人施工马虎等,直接导致了工程进度陷入瓶颈。
面对业主的质问,张明表示:“无论数量多少,只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负责到底,凡是造成客户损失的,我们一定会赔偿。”
考察完后第三天下午,“海上高原”的项目部即“快刀斩乱麻”,一口气清退了4家不达标的装修队伍,并从上海抽调4家装修公司进行维修。
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一场简单的走马换将,但在张明看来,毕竟施工队中有大部分都是刘宝鸣曾经的队伍,此次清退4家合作公司,导火索已经埋下,虽然董事会上,大家相安无事,但小道消息在公司里已经传开了,都说张明已向刘宝鸣的山头宣战……
当然,刘宝鸣也是这样认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下野
兰胜赶上了1990年代房地产的热潮,在C市成功投资第一家江景别墅后,企业迅速做大,5年后成功上市。
庞大的财富让海创跌入了某种虚妄的中心,在兰胜担任董事长后,便开始醉心于各种“剑走偏锋”的投资方式:海创曾将一块城乡结合部的公社田区买下,将鱼塘改建为“拓展训练基地”,山坡则顺理成章成为了游乐场,其他部分则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前来搞摄影、雕塑--此举为这座缺乏艺术细胞的城市赢得了巨大的人气。兰胜为此得意地宣布:只要是海创圈下的地,赚不回10倍的钱,我主动下课。
直到一天清晨,海创的员工们尚未从“海上高原”的美梦中完全清醒过来,就在集团最大的那块电子公告屏上看到了消息:“9点半于会议中心举行全员大会,请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务必准时到场……”
那天是海创成立后最盛况空前的日子,所有员工都涌向集团最大的会议中心,因为海创还从未开过这么大的山寨版“批斗大会”。
在简短的决议宣读之后,张明被免去了集团执行副总裁、“海上高原”项目负责人的职务,他的样子在不少对头看来,实在太可笑了,谁也没想到长相英俊、为人傲慢的张明老总也有失意的时候……
主席台上的兰胜宣读完决议后,埋下头看了1秒钟自己握着茶杯的双手,而就在这短短的1秒里,他似乎觉得过了1天:前日,自己正在考虑怎么给张明开口时,张明意外地出现在门口,他一笑,紧接着递上一份休三个月长假的申请,还附有一份工作交接单。本来,自己终于能如释重负地在心里缓一口气,但不知怎么的,拿着自己刚签字的工作联系单,感觉它却被手心的汗水弄得粘粘的,上面“免去张明执行副总裁,视情况另有任用”等字也被弄得皱巴巴的。
出局方知当局迷
只有张明最了解兰胜此时的心态。
兰胜不是拼命三郎式的老总,他不会像许多创业之初的老总那样尽可能多花时间投入到客户中。他是一位极具儒帅风度的人,成功地把握住了亲和力的密码,这似乎是他的一张王牌。
可在“海上高原”开工前一周,他在那100多平方米的书房里,做出了一个令他终生后悔的决定:面对桌上的项目工程分析单,以及以张明为首的开发公司发回的资金报表,尽管上面很准确地告诉他,如果工程要达到成功,意味着开盘后前三个月时间里必须保证销售出至少二分之一的内容,否则,在小到广告投入,大到工程材料等多重资金压力下,极可能会有资金断裂的危险。
兰胜不假思索地签下了“批准执行”——他的本意是不要让担心成为负担。“化腐朽为神奇”,“不吃眼前亏”,这些都曾是兰胜父辈的法宝,却在那一刻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一签,兰胜把这“剑走偏锋”的自信故事讲砸了。
但,强烈的自尊心让兰胜第一次对责任有所感悟:他仿佛看到激起的唾沫几乎要把自己淹死。
兰胜给张明发了一条短信:“我虽然快50岁了,但对于大事情的处理,还是显得很青涩。请你多担待。”
用“青涩”来形容知天命之年的兰胜,无论如何看上去都不妥当。张明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写完这条信息,兰胜仿佛觉得有无数只蚂蚁从字里行间爬出来,心里更是纠结一种挥泪斩马谡的凄然。
按理说,马谡失守街亭本是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当失街亭的消息传到军中时,诸葛亮当着众人的面说:“马谡呀马谡,你坑害了我全军了。”表示他出乎意料,其实是给大家做样子看。你想想,假如马谡能够守住街亭,说明自己指挥有方,知人善任,功劳少不了自己的;假如失掉了街亭,就拿马谡问罪,这样,战败的责任自
然由马谡来承担。尽管可能诸葛亮并不想这么做,但作为大军统领,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威信与风度……
观风的,调舵的,还有几个期盼的
那条短信,张明一直没有删。他觉得,如果不出意外,这条短信他会保存一辈子。
没有理由,至少没有可以告诉旁人的理由。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夏末的一个晚上,张明刚刚从欧洲度假回来。每月3万元死工资,挂职总监。养老似的生活让他好不惬意。
张明打开MSN,发现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给他发来一则笑话:一日早朝,王安石出列:“臣有奏,OO××(以下省略1万字)。”刚说完身后跪下一片叫到:“臣沙发”、“臣板凳”、“臣地板”、“臣顶”、“臣也顶”……最后几人面带笑容不语,宋神宗见状怒击龙椅:“不许纯表情回帖。”
张明嘴唇微微上扬,回复到:那面带笑容不语的,是司马光派的。
那边立马回来一消息:其实,我一直认为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悲剧的意义特现实。在这两面大旗下,整个帝国的士大夫阶层公开决裂为两个派别,他们将道义之争上升为权力之争,让帝国人才像野兽一样互相撕咬。直到帝国官场完全失去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最后只能裹挟在这邪恶中,大踏步地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
张明大笑。那边又冒出一句话:估计王安石那一派的人,在他被罢官后,也很痛苦吧。
张明沉默许久,终于敲过去几个字:观风的,调舵的,还有几个期盼的。
编 辑 陈 玮
E-mail:chw@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