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丰富内涵,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活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切身感悟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培养习惯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阅读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改善不足,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获得成长,让学生从心底喜爱上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一味地讲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理解领会文章的内涵,单纯的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创设能让学生轻松融入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教材。
例如,我在教授《晏子使楚》时,从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影视片段,为学生播放,学生观看后被晏子的机智果敢、临危不惧、捍卫国家尊严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被晏子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觉着晏子是一个大英雄,于是想要对晏子有更多的了解,便积极地投入到了课文教学中。又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伦敦烟雾事件的相关照片和报道,烟雾的过渡排放,导致大气全部被浓雾覆盖,令人胸闷窒息,短短几日,数千人因此丧生,我还为学生播放了近年来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学生看到人类破坏环境,猎杀动物的图片,深受感染,了解了地球被破坏带来的巨大危害,明白了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我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
二、联系生活,增加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
例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课堂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曾经做过哪些事件得到了父母的赞赏或者惩罚,有哪些惩罚和批评是自己无法理解的,当时有怎样的感悟,学生迅速回忆,热情高涨,这时,我引入了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小主人公写的同一篇文章得到了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和反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类似经验,产生了情感共鸣,增加了情感体验。又如,我在教授《新型玻璃》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玩具和玻璃工艺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思考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想象新型玻璃的用途,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感受到了玻璃的生活实用价值,对课文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在阅读中摘抄优美语句,积累语文素材;引導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自主探究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深刻的语句段落进行标注,及时抒发自己的体会,生活阅读感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鲸》时,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利用各种工具查询文章中遇到的陌生字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从网络上搜索鲸鱼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对鲸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阅读文章后的疑惑和感想,这样,我通过让学生预习的方式,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在教授《穷人》后,我让学生写一篇不限题材和题目的文章,在文章中融入学习课文后的感悟,学生通过写作,将学习的内容提炼升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语言,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勇敢的表达,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设计适宜学生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重视阅读的力量,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任务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春阳中心校 郑丽.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N]. 科学导报,2019-01-22(B02).
[2] 吴立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79+10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培养习惯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阅读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改善不足,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获得成长,让学生从心底喜爱上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一味地讲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理解领会文章的内涵,单纯的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创设能让学生轻松融入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教材。
例如,我在教授《晏子使楚》时,从网络上下载了相关的影视片段,为学生播放,学生观看后被晏子的机智果敢、临危不惧、捍卫国家尊严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被晏子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觉着晏子是一个大英雄,于是想要对晏子有更多的了解,便积极地投入到了课文教学中。又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伦敦烟雾事件的相关照片和报道,烟雾的过渡排放,导致大气全部被浓雾覆盖,令人胸闷窒息,短短几日,数千人因此丧生,我还为学生播放了近年来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学生看到人类破坏环境,猎杀动物的图片,深受感染,了解了地球被破坏带来的巨大危害,明白了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我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
二、联系生活,增加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联系生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
例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课堂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曾经做过哪些事件得到了父母的赞赏或者惩罚,有哪些惩罚和批评是自己无法理解的,当时有怎样的感悟,学生迅速回忆,热情高涨,这时,我引入了课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小主人公写的同一篇文章得到了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和反映,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类似经验,产生了情感共鸣,增加了情感体验。又如,我在教授《新型玻璃》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玩具和玻璃工艺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思考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想象新型玻璃的用途,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感受到了玻璃的生活实用价值,对课文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在阅读中摘抄优美语句,积累语文素材;引導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自主探究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深刻的语句段落进行标注,及时抒发自己的体会,生活阅读感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鲸》时,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利用各种工具查询文章中遇到的陌生字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从网络上搜索鲸鱼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对鲸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阅读文章后的疑惑和感想,这样,我通过让学生预习的方式,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在教授《穷人》后,我让学生写一篇不限题材和题目的文章,在文章中融入学习课文后的感悟,学生通过写作,将学习的内容提炼升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语言,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勇敢的表达,从阅读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设计适宜学生的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重视阅读的力量,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任务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春阳中心校 郑丽.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N]. 科学导报,2019-01-22(B02).
[2] 吴立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7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