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学创新与社会进步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20世纪初叶中国人对现代世界历史最深刻最简洁的总结,认为这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最基本要素。话虽精辟,但落实下来却远非易事。专制制度固然与这二位“先生”无缘,但有了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就能自动接踵而至吗?
  今天,世界上可能无人不知科学的重要性。没有科学,不但不会有以太空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不会有全球性的快捷与方便,恐怕连70亿人口也难以养活。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科学的确太重要了!世界有哪个国家不想成为科技强国?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科学发展靠什么呢?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那么,世界上人人都有智慧,为什么科学创新的水平却相差天壤?
  就本质而言,科学如同生命树一样,有其自身成长的条件,固然不能扭曲摧残,但也无法拔苗助长。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作为思想的结晶,智慧的升华,从来都是寓于浓烈的兴趣之中,是在强大的好奇心驱动下饶有兴趣的探索。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典型代表。
  科学作为高尚的、圣洁的追求,其发展绝对需要平等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以实现对人的尊重,对思想的尊重。唯其如此,人的思想活力、人的智慧潜能才有可能得到释放与发挥。这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所在,近代科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发展起来。
  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笼罩全社会的神权与君权发起了挑战,结束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时代,提升了人的价值,掀起了人文主义、人本思想的巨大浪潮,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自16世纪以来,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昏睡在专制或部落社会之中时,欧洲却前赴后继涌现出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欧洲,在17世纪到19世纪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从而使欧洲获得了空前的经济技术大发展,其精神以势不可挡之势传播至全世界。
  所以,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人类的历史还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虽然乱象纷呈,但进步的脉络却十分清晰,这就是从奴隶到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一个权力不断得到制约,人民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其集中代表就是人权思想,代表了300年来人类自身理性的逐渐觉醒,并洪流般地涌向全球。
  但是有了民主共和,科学就能接踵而至吗?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尽管人们总喜欢将赛先生与德先生放在一起,但二者绝非孪生兄弟,科学无法自动到来。这是因为,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全面提升与激发人的社会进步过程,要远比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艰巨、深刻、复杂得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受大量的因素制约,如,国民素养、文化背景、社会机制、发展水平等。而推进与提高这些因素,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民主只是激活国民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历史从未给出标准一致的答案,各有各的模式。但文艺复兴所显示的原理是一样的,无法回避的。
  国民精神影响科学创新,历史上比比皆是,无一例外。
  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持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1300-1920),虽然毗邻欧洲,但由于封建意识和封建统治十分顽强,未能随文艺复兴而与时俱进,最后分崩离析。而这一点与它在经济技术上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印度是一个很有人文特色的快速发展国家。印度人口压力很大,气候环境条件欠佳,特别是酷热对人的积极性非常不利,资源也不丰富。而且,民族、宗教和贫富问题也很多。但印度又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金融活跃,城乡自由,市场诚信,人们淡化物欲,追求简朴,讲求道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权。这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和意识,一直在继承,从未受到自我摧残。在这样的国民素养和社会氛围中,在现代科技的激励下,印度的GDP虽然不高,但却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以相对较少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获得快速的GDP增长,意义深远,发展有后劲。
  中国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起民主共和。此前的70多年,由于国民愚昧、创造乏力和科技落后,饱受列强蹂躏,其规模之大,惨痛之烈,刺激之深,在人类历史上难觅其左。但此后的100年,虽以“德赛二先生”为标志的举国共识,唤醒了国人,而作为“灵魂”与“动力”的国民科技创造力却始终未获大幅提高。这段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在这片延续了2000多年官本位意识相当浓厚的土地上,提升国民创造力是何等的复杂艰巨!今天,中国的GDP虽已获得飞速增长,现代化已有长足进步,但在科技上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并且发展本身还付出了难以治愈的巨大资源代价,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所带来的物质繁荣,在一定条件下,还极易诱发出人性中之负面,包括钱欲横流、急功近利、道德不振等,沖淡乃至嘲笑对志趣的艰苦追求。这真是创新路上的最大悲剧!但要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以创新引领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远非易事。只有那些干扰国民志趣与创造力发挥的一切负面因素得到改变,这个历史重任才能实现。
  今天,科学发展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已远非启蒙运动时代可比,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相应地更为艰巨复杂。因此,哪个国家能创造条件加速国民创造力的提升,哪个国家便会拥有巨大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最高分水岭。
  现在,让我们放眼看一下,如果有了民主共和就立即有了科学富强,那么,今天世界上那些热火朝天的竞选国家岂不早就都成为科学强国了吗?可见,民主共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科学。因而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世界性大问题。
  进步一创新一自然,实际是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割的整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看,应当说都比较明显。关键是社会进步,尊重权利,激发民众,释放潜能。这一点无论如何无法绕开,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语)
  今天的世界,一边是社会进步与科学创新之艰巨漫长,一边是资源与环境的迅速耗蚀。因此,这将是全球性的空前大决赛,背水一战,不进则退!以耗蚀国土健康为代价的GDP,终将“被自然所报复”(恩格斯语意),乃至淘汰;以社会进步和科学创新为增长点的GDP,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欢迎。大自然不管你有多少困难,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也不管你以何种名义,顺昌逆亡,绝无商量。何去何从,一切由人们的理性、智慧与勇气来决定。
  科学无法呼之即来,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艰辛漫长,时不我待,时不我待!浅议科学创新与社会进步丁照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20世纪初叶中国人对现代世界历史最深刻最简洁的总结,认为这是实现民富国强的最基本要素。话虽精辟,但落实下来却远非易事。专制制度固然与这二位“先生”无缘,但有了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就能自动接踵而至吗?
  今天,世界上可能无人不知科学的重要性。没有科学,不但不会有以太空技术为标志的人类文明,不会有全球性的快捷与方便,恐怕连70亿人口也难以养活。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科学的确太重要了!世界有哪个国家不想成为科技强国?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科学发展靠什么呢?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那么,世界上人人都有智慧,为什么科学创新的水平却相差天壤?
  就本质而言,科学如同生命树一样,有其自身成长的条件,固然不能扭曲摧残,但也无法拔苗助长。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作为思想的结晶,智慧的升华,从来都是寓于浓烈的兴趣之中,是在强大的好奇心驱动下饶有兴趣的探索。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典型代表。
  科学作为高尚的、圣洁的追求,其发展绝对需要平等自由和包容的氛围,以实现对人的尊重,对思想的尊重。唯其如此,人的思想活力、人的智慧潜能才有可能得到释放与发挥。这是科学发展的生长点所在,近代科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发展起来。
  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向笼罩全社会的神权与君权发起了挑战,结束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时代,提升了人的价值,掀起了人文主义、人本思想的巨大浪潮,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自16世纪以来,当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昏睡在专制或部落社会之中时,欧洲却前赴后继涌现出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所在。
  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欧洲,在17世纪到19世纪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从而使欧洲获得了空前的经济技术大发展,其精神以势不可挡之势传播至全世界。
  所以,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人类的历史还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虽然乱象纷呈,但进步的脉络却十分清晰,这就是从奴隶到专制到民主共和,是一个权力不断得到制约,人民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其集中代表就是人权思想,代表了300年来人类自身理性的逐渐觉醒,并洪流般地涌向全球。
  但是有了民主共和,科学就能接踵而至吗?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尽管人们总喜欢将赛先生与德先生放在一起,但二者绝非孪生兄弟,科学无法自动到来。这是因为,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全面提升与激发人的社会进步过程,要远比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艰巨、深刻、复杂得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受大量的因素制约,如,国民素养、文化背景、社会机制、发展水平等。而推进与提高这些因素,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民主只是激活国民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历史从未给出标准一致的答案,各有各的模式。但文艺复兴所显示的原理是一样的,无法回避的。
  国民精神影响科学创新,历史上比比皆是,无一例外。
  处于同一个历史时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持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1300-1920),虽然毗邻欧洲,但由于封建意识和封建统治十分顽强,未能随文艺复兴而与时俱进,最后分崩离析。而这一点与它在经济技术上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印度是一个很有人文特色的快速发展国家。印度人口压力很大,气候环境条件欠佳,特别是酷热对人的积极性非常不利,资源也不丰富。而且,民族、宗教和贫富问题也很多。但印度又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金融活跃,城乡自由,市场诚信,人们淡化物欲,追求简朴,讲求道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人权。这些良好的传统习俗和意识,一直在继承,从未受到自我摧残。在这样的国民素养和社会氛围中,在现代科技的激励下,印度的GDP虽然不高,但却有相当高的科技含量,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以相对较少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获得快速的GDP增长,意义深远,发展有后劲。
  中国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起民主共和。此前的70多年,由于国民愚昧、创造乏力和科技落后,饱受列强蹂躏,其规模之大,惨痛之烈,刺激之深,在人类历史上难觅其左。但此后的100年,虽以“德赛二先生”为标志的举国共识,唤醒了国人,而作为“灵魂”与“动力”的国民科技创造力却始终未获大幅提高。这段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在这片延续了2000多年官本位意识相当浓厚的土地上,提升国民创造力是何等的复杂艰巨!今天,中国的GDP虽已获得飞速增长,现代化已有长足进步,但在科技上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并且发展本身还付出了难以治愈的巨大资源代价,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其所带来的物质繁荣,在一定条件下,还极易诱发出人性中之负面,包括钱欲横流、急功近利、道德不振等,冲淡乃至嘲笑对志趣的艰苦追求。这真是创新路上的最大悲剧!但要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走上以创新引领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远非易事。只有那些干扰国民志趣与创造力发挥的一切负面因素得到改变,这个历史重任才能实现。
  今天,科学发展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已远非启蒙运动时代可比,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相应地更为艰巨复杂。因此,哪个国家能创造条件加速国民创造力的提升,哪个国家便会拥有巨大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最高分水岭。
  现在,让我们放眼看一下,如果有了民主共和就立即有了科学富强,那么,今天世界上那些热火朝天的竞选国家岂不早就都成为科学强国了吗?可见,民主共和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科学。因而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世界性大问题。
  进步一创新一自然,实际是交织在一起而无法分割的整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看,应当说都比较明显。关键是社会进步,尊重权利,激发民众,释放潜能。这一点无论如何无法绕开,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泽民语)
  今天的世界,一边是社会进步与科学创新之艰巨漫长,一边是资源与环境的迅速耗蚀。因此,这将是全球性的空前大决赛,背水一战,不进则退!以耗蚀国土健康为代价的GDP,终将“被自然所报复”(恩格斯语意),乃至淘汰;以社会进步和科学创新为增长点的GDP,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欢迎。大自然不管你有多少困难,不管你有多少理由,也不管你以何种名义,顺昌逆亡,绝无商量。何去何从,一切由人们的理性、智慧与勇气来决定。
  科學无法呼之即来,科学之树的成长壮大,艰辛漫长,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核心素养下,教师从“几何形体”“空间观念”“运动变化”三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26-01  “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什么是“核心素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进入知识经济阶段,生产手段不再以机械设备、加工材料为主,新技术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以知识作为生产工具。知识经济是知识与经济的高度统一,其快速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管理及运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新的领域和课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把握财务会计结构框架,给予传统会计全方位的革新,变革应用会计信息系统,从整体的财务会计环境变化出发,拓展了财务会计原本的意义
近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开启了我区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纪元
科学共同体里的成员的个人收益是按什么来计算的?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熟悉其实却很陌生的问题,如果一旦探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内在隐含的机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了解的
【摘 要】本文从必要性、意义、主要内容及具体步骤等方面阐述中职卫校病理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通过构建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病理课程的平台,提高中职病理学教学效能。  【关键词】中职卫校 病理学 多媒体 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48-02  病理学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医学
【摘 要】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石油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企业工作方向和效益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提升石油企业的信誉和口碑有重要的意义。在对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石油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具体包括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以及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并积极总结出相关创新措施,为促进石油企业的深入发展助力。  【关键词】石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途径;企业管理  一、引言
【摘 要】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不断产生,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规范性研究法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进行研究,既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又分析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同时明确公司治理内部与外部的责任分配,以及企业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法案与展望,为我国今后企业发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养育了我国70%的人口,它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我国农村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还有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加大农村经济的管理力度,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最佳应对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真正实现
在科研中,我们都知道思想(也有说是想法)很重要,没有好的想法或者思想,就谈不上好的科研,但是思想或者想法从哪里来,怎么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思想,这是个未解决的问题。我相信即便爱因
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这次主办“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研讨会,这么多科学家、学者到会,几位80多岁高龄的院士、学者都坚持参加了会议的全过程,对我们的工作是鼓励,也是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