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攀登梵净山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生已登临了全国的一些名山大岳,如泰山、黄山、庐山、华山、衡山、峨嵋山等等。若要问我攀登哪座山足以炫耀于人,那么,我的回答是近日方才攀登的我黔中大地的梵净山。
  在长假里,二儿子一家三口自驾车旅游,邀我同行,主要目的地是距省城400多公里的梵净山。我作为已经退休的老爷子和刚上小学的小孙女,一个63岁,一个6岁,一老一小能潇洒走一回吗,就连我自己也没有充分的把握。此前早知登临此山之难,近又从互联网上的材料中得知,梵净山被誉为“武陵之源,名岳之宗,地球和人类之宝”,素有“武陵第一山”之称,其最高峰金顶海拔2572米。从山脚到顶峰需行经万步云梯,共8000余级(一说是9700多级)。攀登到山顶宿地一般人得需4个多小时,体力不支者可乘坐当地的竹滑竿。我虽徒步攀登过前述几座名山,但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而毕竟是年过花甲的爷爷辈了,而且前不久参加单位上组织的体检,医生告知说我血压偏高。行前因事不能参与出游的老伴一再嘱咐我不要“习冲”,实在爬不动了就坐滑竿。但我还是暗自下决心,除非意外,坚持步行上下山。只是这次登山特意带了根手杖,小孙女见了还调皮地出个谜语叫我猜,迷面是“小时四只脚,大了两只脚,老来三只脚”。岁月不居,时序如流,我已成了“三只脚”的老者了。
  我们驱车抵达山脚,上午10时开始登山。行经数十级石梯,到了山门,即见山道两旁挤满了候客的滑竿。事后获悉,他们是分别来自江口、印江、松桃三个县的农民,总共有400多个精壮汉子,分组依次轮流从事这一行当。其抬费日常大约是100~150元,逢到旅游黄金周生意兴旺则涨到近200元了,自然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且说轮到份上的几名滑竿见我人一家有老有小,笑喀嘻地口口声声喊着“老板”迎上前来兜揽生意。虽然我们一再谢绝,脚不停步,但他们忠在必得,一直尾随我们。一副空滑竿一人杠竿架,一人杠座椅,一旦有客,合二而一抬上就走。我并非出于节约不坐滑竿,实在是想乘此机会锻炼一番。
  我们一行攀登了近千级,起先还蹦蹦跳跳的小孙女已经体力不支,加之几名滑竿还在跟随不舍、媳妇也就讲好了两副滑竿的价钱,母子俩乘坐上去,不久即遥遥领先消失在头顶茫茫的林海中了,我则和儿子继续攀登。
  比起”自古一条路”的华山来说,梵净山的”万步云梯”或许算不上十分险要。且两旁茂盛成荫的乔木,盘根错节的藤萝也使人增加了不少安全感,然而,石梯的级数近万步这是其他名山所远不及的,且也不乏陡峭之处。一个多小时后我已是气喘嘘嘘心跳怦怦,拄杖暂息的次数逐渐加多,攀登到4500级的回香坪时,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随身携带的一块毛巾则沿途数次拧出如注的汗水。我似乎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了。途中不断地有从山上返回的滑竿揽生意,我想即使如蜗牛爬行,也要“会当凌绝顶”,就算是给这辈子攀高峰画上个句号吧!同行的儿子驾车两天,也累得够呛,但他也下定决心要奉陪我这当老子的到底。他将我的随身行囊接了过去,我们父子俩小憩了一番后,一如既往前行。说来也怪,熬过了最为吃力的四五千步后,余后的路程虽依然如故,但攀登起来却不是十分费劲了。最后我们终于在下午两点半到让了宿地万宝岩,媳妇和孙女早在近两个小时前就在当地用过午饭等我们,由此可见滑竿行进速度之快,而我用了4个半小时到达也聊可自慰了。
  在我们父子吃过中饭休息时,媳妇和孙女上蘑菇石和金顶游览梵净山的最为壮观奇妙之处,我休息了一个小时后也跟不去欣赏拍照,登顶四望,眼前有景道不得,不禁想起陶渊明的两句诗“凌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回首来路,则李太白一一联佳句最为贴切:“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是日夜在山上住了一宿小赘,次日原路下山,经过也不再详述,仅只说一句,莫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三代四口人没有一人坐滑竿,全是步行,也用了4多小时。
  梵净山的自然生态美景美不胜收,而史令我心里美滋滋和引以为自豪的是我这60多岁的老头子未曾服老,我那6岁实则还差20天的小孙女在下山途中洒满一路歌声笑声,不知是否令那些坐在滑竿上同行的大学生们汗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诚哉斯言,自然,我的两腿将近一周还有些酸疼,但是值得。
其他文献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由贵州省老年妇女书画艺术协会主办、贵州豪力实业公司协办的“贵州省首届中老年妇女书画展”于去年12月15至17日在南明区老干活动中心举行。此次书画展,共展出200多位中老年妇女作者的书画作品217件,还有部分雕塑、剪纸等民间工艺品,是一次规模较大、群众性强,又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展览。  200多位作者,绝大多数是离退休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84岁。她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
期刊
在贵州省平塘县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经常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进进出出,打扫卫生,整理桌凳,清理书报……他就是平塘县的离休干部蔡维先。  蔡维先今年77岁,是1986年从平塘县副县长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刚离休时,他身心显得轻松,可渐渐地他感到无聊起来,感受到没事做也是一种痛苦。于是,他常常跑到离退局读书看报,帮离退局做事,并表示不要一分报酬。从那时起,离退局便成了他离体后的新单位,他俨然成了离退局不领
期刊
最近,71岁的诸暨农行离休干部楼宇然撰写的《笔耕不懈献余热》一文,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中华优秀论文。楼宇然50年来,真可谓是勤奋写作志不移,他已在各类报刊台累计发表各类文搞1500余篇。  他在1997年1月10日写的《请鲁迅“三谈香港”》一文,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1995年7月15日撰写的《浅议国民经济信息化》文章,被编人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编辑、中央文献出版杜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
期刊
本刊讯 贵州省军区后槽干休所的离休老红军、老八路,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传播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奉献余热和爱心,10多年来,作革命传统报告400场次,听众达26万人次,被群众誉为“新时期的播火者”。  他们坚持深入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与青年一代谈理想、话人生、赞改革,以自己的赤诚、热情、知识和经验,帮助教育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八爱”、“五远离”、“三不”、“三
期刊
贵阳市人事局今年已继续订1000份《晚晴》杂志,将分别免费赠送给该市市属机关、事业单位70岁以上的退休干部阅读,丰富他们日益需求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他们延年益寿,身心健康。该局此举早桩全国引为美谈。本刊于去年10月曾赠予锦旗,以表示本刊编委会对该局的敬意。  今年积极订刊的还有省军区各干休所和沿河县离退休局。    读应昌老来稿感百  林钟美    新年伊始,接读湖南何应昌老先生寄给编辑部的《赠
期刊
韶山日出照东方,桔子州头启首航。  五井杜鹃红烂漫,延安灯塔放光芒。  进京西柏双约法,立国中南四海扬。  百十诞辰寰宇庆,天骄一代万年芳。
期刊
(一)承恩老丈著《西游》,树我猴王美誉留。不负先生深刻意,刀山火海愿相酬。  (二)紧箍咒令老孙愁,师父回心把咒收。顾虑全消勤奉献,澄清王宇誓方休。  (三)甲中轮值老孙来,喜见鲜花遍地开。祝我中华奔富路,全民幸福暖胸怀。  (四)重到当年火焰山,葡萄美酒佐丰餐。何需再借芭蕉扇,大道轻车任往还。  (五)猿声两岸已无闻,不见川江狭谷深。喜我儿孙迁福地,移民政策暖俺心。  (六)台湾属我大中华,两岸
期刊
怀念伟人毛泽东,导航掌舵指前程。  三山推倒兴华夏,万象更新百业隆。  传统继承颂毛公,雄文五卷记心中。  与时俱进谱新篇,锦绣江山万代红。
期刊
母亲60多岁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不讲吃不讲穿,惟一的爱好就是下跳棋,那五彩斑澜的世界好像一个磁场,以其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母亲。在母亲的眼中,它远离了尘世,带给人们的是一份静谧与和谐。一旦进入了这个世界,便会忘记红尘中的一切烦恼和杂念。每次与母亲对弈,我都惊诧母亲的那份专注之情。她总是凝神于每一个棋子,仿佛那是她的全部。  说起母亲下跳棋的历史,已有好些年头了。那还是 80年代初,一次,父
期刊
新春瞭望  杜必成    羊去猴来新里程,  神州大地遍欢腾。  奔康致富蒸蒸上,  除困图强日日兴。    港澳回归天地广,  台弯别扭瓮中挣。  荒唐台独吱吱叫,  力扫尘埃势必行。    水谓歌头,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李 馨    漫漫夜长路,回首几千冬。雄鸡一唱惊晓,点染旆旌红。舵手灯塔指引,北战南征告捷,浴血铸丰功。华夏谱新页,旭日正瞳瞳。  东方艳,凯歌越,国昌隆。雨风几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