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益繁盛复杂,学校教育的难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我在工作中如何转化生呢?
一、后进生类型
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停滞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的差异。因而,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优、良、中、差各类现象的学生群体,我把它比作手有五指,参差不齐,如按能力划分:冷静型、暴躁型;按情感划分为:自卑型、自傲型;按性格划分为:品质型、成绩型、体质型、艺术型、劳技型:按情绪划分为:内向型、外向型;按成因划分为:基础型、信里障碍型等等。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复杂多变的规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后进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相互联系的方面。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我们认为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象的侵蚀和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影响是其重要原因。同时,某些文学作品中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性生活的露骨描写,对一些电影、电视、录像等不加选择、不加批判的引进以及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东西的污染,学校、家庭缺乏及时教育引导,甚至放任自流也是其原因。
三、后进生转化途径
(1)满足差生自尊心理需要
心理学讲,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自尊的需要。后进生多数本来也有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了暂时学习上的失败。这时,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怒斥、讽刺、挖苦或以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中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来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转化后进生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注意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心理压力也大,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和关心,所以要和他们多接触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2)亲近并感化学生
教师要想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烦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除此而外,对他成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员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未来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由于总纠缠、交织在一起,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蹦出一些闪亮的火星,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比如某学生,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到了我班以后,我便如此感化他。他常常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只等到毕业,我就去当兵了。”看到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怪难过地对他说:“即使当兵,你也要尽量学点东西,到部队以后好有点奔头儿。”后来,他终于坐下来,确实学了一些……我想,这种感化法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做工作,天天盼着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再设法敷衍一下强得多了。这固然要耗费教师的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已任的人民教师来讲,也不过是“忠之属也。”
(3)充分信任、循循善诱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于肯定,并及时给于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工作中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在讨论、接触中将思想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發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他们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
(4)针对后进生不同心理特点而进行
"个别治疗"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原因有共性,也有看武侠小说入迷而无心学习,有的因早恋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等,教师都要象知心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一方面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另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5)多加激励,促其转化
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后进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他们会在学习上也能象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措施。
一、后进生类型
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停滞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的差异。因而,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优、良、中、差各类现象的学生群体,我把它比作手有五指,参差不齐,如按能力划分:冷静型、暴躁型;按情感划分为:自卑型、自傲型;按性格划分为:品质型、成绩型、体质型、艺术型、劳技型:按情绪划分为:内向型、外向型;按成因划分为:基础型、信里障碍型等等。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复杂多变的规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后进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对立的统一,都包含着相互联系的方面。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后进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我们认为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现象的侵蚀和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影响是其重要原因。同时,某些文学作品中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性生活的露骨描写,对一些电影、电视、录像等不加选择、不加批判的引进以及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东西的污染,学校、家庭缺乏及时教育引导,甚至放任自流也是其原因。
三、后进生转化途径
(1)满足差生自尊心理需要
心理学讲,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自尊的需要。后进生多数本来也有很高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但由于兴趣、爱好、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了暂时学习上的失败。这时,如果家长或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怒斥、讽刺、挖苦或以失望、不理睬、歧视等态度对待他们,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中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来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转化后进生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注意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心理压力也大,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和关心,所以要和他们多接触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2)亲近并感化学生
教师要想感化学生,必须经常亲之近之,决不能因为你气我,不服从我,我就离你远远的,我的办法是,你越看不上我,烦恶我,我越接近你,越亲近你,我不相信这块冰就融化不了。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到他的心灵深处,了解到他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除此而外,对他成为差生的原因,家庭各成员对他的影响,以及他未来的打算等等都了如指掌。由于总纠缠、交织在一起,心灵与心灵相碰撞,时常蹦出一些闪亮的火星,渐渐师生之间也“铁”起来了,几乎无话不谈。比如某学生,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到了我班以后,我便如此感化他。他常常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只等到毕业,我就去当兵了。”看到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怪难过地对他说:“即使当兵,你也要尽量学点东西,到部队以后好有点奔头儿。”后来,他终于坐下来,确实学了一些……我想,这种感化法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做工作,天天盼着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再设法敷衍一下强得多了。这固然要耗费教师的许多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以“塑造人类灵魂”为已任的人民教师来讲,也不过是“忠之属也。”
(3)充分信任、循循善诱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做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于肯定,并及时给于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全面发展。在做转化工作时,教师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成为他们可依赖可信任的朋友。在工作中应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在讨论、接触中将思想教育的着眼点由结论灌输转向正确思想方法的形成,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考,反省,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和發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他们能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
(4)针对后进生不同心理特点而进行
"个别治疗"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原因有共性,也有看武侠小说入迷而无心学习,有的因早恋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等等,教师都要象知心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一方面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另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5)多加激励,促其转化
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后进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他们会在学习上也能象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