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双创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zde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双创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外在需求。在双创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尝试“以课程为核心、双创项目为驱动”的融合机制,并从教学内容、项目设计和实施、平台应用等三个方面归纳融合的内容与方式,最后提出融合成效的评价办法,为双创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关键词 双创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合发展;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3-0048-04
  在创新型经济时代下,高职人才培养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驱动,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高职毕业生不但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更能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1]。因此,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2]。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3]。
  一、双创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融合的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四个方面: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以及实践模拟。围绕这四个内容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普及性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意识的课程;第二层次相当于提高班,是对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技巧的培训课程;第三层次则是以项目或活动为引导与驱动,教学与实践结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指导。
  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必须首先确保专业课教学的主导与核心位置。在不影响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适时适量加入双创教育第一层次的普及性内容以及第二层次的技能技巧性内容。然而仅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双创相关知识,这只能叫“加入”,不能叫“融入”,学生会对此类“加入”内容与形式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以项目为驱动,加强实践模拟教学,实现学创一体[4]。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与专业及创新创业两者相关的实践,项目教学就是突破口。开展把专业课程实践与双创实践模拟两者相结合的项目,以此为驱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适时适量加入双创知识就不再“生硬”。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把双创实践模拟与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模拟项目,以项目为驱动,指导学生理、实、创一体化,促进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在探索形成融合机制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统筹考虑教学内容、项目实施、实施平台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归纳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与路径。
  二、双创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式
  (一)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内容为主,兼顾创新创业知识。在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以及实践模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向所学专业知识靠近,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头脑风暴,拓展创新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创新创业奠定扎实的技能基础。在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应用项目教学法作为主驱动力外,还探索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解决课时有限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教师利用校园SPOC课平台,进行翻转课堂以及混合式教学。建立课程教学公众号,安排学生撰写公众号推文,编写或原创与专业知识相关或与创新创业项目相关文章,选拔学生进行公众号管理与维护。这一举措将教学从课内转到课外,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网络技术手段等。
  (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1.项目设计原则
  一是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基础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植入的双创项目面向社会经济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所需岗位来设计项目任务。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项目的训练对社会环境、创业环境、个人发展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二是侧重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的岗位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意识;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练习项目的设计应该将二者的不同转化为同一目标,侧重于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的岗位型创新创业教学,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也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5]。
  三是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激发思维创新或技术创新。有的專业课程适合技术创新,如计算机、电子等工科类专业课程;有的专业课程适合思维创新,如管理、财经等文科类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项目的具体设计应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与优势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或技术创新。
  2.项目设计类型
  一是按项目目标分型。按项目所要达到的创新创业实践模拟的目标,可分为创新思路型项目、深度体验型项目。
  创新思路型项目,具体见图1。教师根据市场需求、专业课程特点,对训练项目提出具体要求,由学生分组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制定创新创业实施步骤并进行实践。创新思路型项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验证创业思路的可行性。
  
  深度体验型项目,见图2。创新创业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才能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创新创业过程,锻炼学生双创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深度体验型项目由教师主导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学生分组并安排在双创项目中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是让学生深度体验创新创业过程。   
  二是按项目主导分型。按设计项目的主导人可分为学生主导型、教师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三种。
  学生主导型。教师根据专业课程学习内容、课程特点及市场需求提出项目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时间计划,学生按要求自主设计创新创业练习项目内容、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按方案开展实施。例如,上述创新思路型项目就适宜由学生团队主导设计,充分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主导型。教师利用已有社会和教学资源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设计并指导创新创业练习项目,搭建项目实施框架,安排学生到项目中进行实践。上述深度体验型项目一般是由教师团队主导设计,学生到项目的各职能组中进行实践,深度体验创新创业过程。
  企业主导型。从与专业相关的企业中引进已有的创新创业项目,企业为主导,教师为桥梁,在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一类项目通常也是深度体验型,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得到企业导师的指导,会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环境认知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体验和提高。
  上述三种主导方式在项目设计中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交叉应用。
  3.项目组织形式
  平行分组型。学生平行分组,每组的任务和职能一致,各组分别独立完成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组合。一个小组为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独立练习单位,小组成员内部自行分工安排实践任务。小组与小组之间没有必然关联,相当于平行竞争。
  职能分组型。按创新创业项目的需要,按不同的职能来分组,各组任务不同,需协同合作完成项目。例如,某个项目中需要分技术组、宣传组、策划组、财务组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项目总方案和每组的工作任务,再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报名情况划分职能小组,教师安排组长负责职能组的任务统筹安排。各组既要独立完成任务,又需协同配合达成项目总目标。职能组相当于一个公司里各部门的职能与关系。
  平行组与职能组这两种组织形式也应根据项目的规模、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组合,在双创项目中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组织形式,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组织形式。
  4.项目指导方式
  项目指导方式可以是全面性课堂内授课方式指导,也可以是针对性课堂外小组会议式指导;可以面授指导,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指导。在项目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应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指导工作更轻松、更高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梯队式”指导方法。
  教师通过组织各组学生组长参加小型会议式指导与培训,让其率先成长,再由这些学生组长带领和指导自己的团队成员实施任务,即教师指导学生组长,学生组长指导团队成员的“梯队式”指导。这種指导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教师对组长的指导与培训,指导面小,有针对性,指导效率高,效果好。教师一般会选拔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有较好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责任心的学生成为组长。担任组长的学生因为责任在身,会更认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学习、思考和实践。教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指导,效果更显著。另一方面,学生组长在指挥小团队成员实施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需要把知识内化后呈现给团队成员,安排团队成员具体工作,处理团队成员间的关系,跟进项目进程,带领团队成员应对处理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真正得到体验与锻炼。当然,项目指导也不能全依赖“梯队式”指导方法,学生组长二级阶梯指导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将全面性指导与针对性指导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指导效果。
  (三)借助平台具体实施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植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果仅以课堂为平台,项目训练就不能完全达到创新创业实践模拟的效果,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十分有限,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借助学校已有平台拓宽学生施展的时间与空间。
  一是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为平台。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双创项目申请办公空间,这为学生把参加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从有限的课内转移到相对宽松的课外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二是以校园第二课堂为平台。专业课程教学时间有限,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后,课堂教学时间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利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校园第二课堂活动辅助课程教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营造更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学生开展双创活动[6]。指导学生成立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创新创业社团,指导学生在社团中继续开展创新创业练习项目。三是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以赛促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和指导学生用专业课程学习中参与的创新创业练习项目的成果去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促使专业教师加强教学与双创指导。
  三、双创教育与高职专业课程融合效果的综合评价
  (一)结合项目进行评价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与改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既要能评价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又要能评价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因此考核评价要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即评价方式包含理论考试和项目实践评价[7]。项目实践评价主要是评估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一是阶段性工作评价。根据项目进展不同阶段进行汇报。项目初期,进行市场调研报告,汇报市场调研的途径、对象、调研结果、结果分析等;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分析项目背景、项目定位、项目建设及管理、项目投资及利润分析、项目前景分析等。项目中期,让学生就期间所开展的工作内容、具体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进行详细的情况汇报,汇报可包括书面报告、现场汇报、视频或图片展示等。在评价阶段性汇报中,教师不仅要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更要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及时发现项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自我评价和互评。   二是項目成果评价。这一项的评价标准要根据项目具体成果而制定评价方式。例如,通过创业项目是否盈利来评价成果;通过创业项目的客户数量来评价成果;通过创业项目的影响力来评价成果。由于创新创业本就艰难而复杂,因此项目成果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不宜用单一标准来衡量评价。
  (二)结合信息化学习及双创平台表现进行评价
  前面提到,因为教学内容更多,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平台,那么在考核评价中,学生SPOC学习情况、参与公众号管理与维护、混合式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互动、参加与课程相关的双创社团活动、双创竞赛等,都应该纳入到考核评价的体系中,予以适当加分,促使学生能够认真主动地参与学习,也为教师能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锁冠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8(7):2-4.
  [2]兰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合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4-46.
  [3]谭建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12):59-62.
  [4]张绍丽,郑晓齐.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00-104.
  [5]郑志慧,王宏伟.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某民办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7-8.
  [8]毛淑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2):60-63.
  [9]张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16):24-25.
  [10]熊亚,李敏杰.高校转型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教育融合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7(10):193-194.
  [11]刘波.高校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68-71.
  Abstract
其他文献
摘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课程体系中的老牌专业,一直在语言文字应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其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改变,只有结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正视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重新调整,有倾向地推进相应课程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下素养教育乏力、能力培养疲弱之现状。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改
摘 要 工程博士教育着眼于培养能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是一个国家应用型教育的最高层次,直接反映着国家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高水平。美国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早并已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以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3所高校为例,分析美国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发现,美国高校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具有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体
摘要 承袭原有的二级学院(专业)教学工作及业绩对标考核指标体系,参考C职院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T职院二级学院(专业)考核性诊改指标体系,形成“建标-实施-诊断-改进”的运行机制。事前,对比标杆院校,确定T职院的发展目标。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并逐级分解,将各项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教师,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质量保证的责任主体;事中,采用一页纸年度工作计划报表,实时监控各项任务进度,及时发现工作执行过程
摘要 视频博客(Vlog)同时具备日记和自媒体的性质。通过对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中一位中职学生博主所发布的视频主题进行分析,发现Vlog覆盖到了中职学生校内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多类研究主题都能提供有价值的素材。通过对该博主所发布的视频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发现其作为研究素材的三方面价值:研究素材的真实性,自我汇报的结构性,同质群体的聚集性。结合分析对Vlog作为教育学研究素材的学术性调试提出了四点建议:客
摘 要 翻转课堂是“互联网 ”时代产生的高效教学模型,学生课前网上学习定期推送的資源,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知识技能的深化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高度黏性、易用、实用的微信公众平台能明显改善个性化学习机制,构建基于此的翻转课堂模型,并以“PPT设计”教学为例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设计、在线资源设计以及教学实践,结合平台数据与学生访谈调查,发现微信公众平台在课前翻转学习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翻转
摘要 新时代,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快速推进,成人教育知识顺势而为、顺时而动。作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深层基底,成人教育知识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支撑。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探寻是新时代成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逻辑起点。循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路径,西方知识观先后经历自然神圣的古代知识观,科学实证的近现代知识观,以及“属人”的后现代知识观。在此基础上,动态、多元审视发展着的成人教育知识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建设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愈发重要。师资培养体系不对接、对教师职业发展重视不够、教师长期的胜任信心不足、社会认同度低等是造成以G校为代表的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如下几方面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和从业积极性: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提高职教教师准入门槛;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拓宽教师科研空间;完善教师培训和晋升机制,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完
摘 要 综合运用Bicomb和VOSviewer两种软件,对CNKI期刊数据库中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458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2014年以来现代学徒制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文献呈爆发式增长趋势;高职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学徒制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外学徒制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工匠精神研究和现代学徒制现
摘 要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在老工业基地亟待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通道,也需要职能部门整合资源、通力合作、协同共治,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良性发展。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队伍;人才开发;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G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 高职院校肩负着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使命。以山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分析其工匠精神培育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具有较为浓厚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在育人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工匠精神的渗透;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满意度较高,学校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较好,且校园文化和课程教学对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实践操作的影响则没有达到显著程度。基于研究发现,建议从校园工匠文化建设、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