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育,而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调动多种积极因素,激发学习兴趣,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实行多元化,突出现代意识和中国特色,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感受塑造形象
感受是人内心受到刺激释放出来的情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感受与人的经历、知识、修养是分不开的,在美术课上,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先欣赏一些带有装饰性的、符合学生理解范围的作品,学生能通过日常的积累去理解它,激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想要表现它的欲望。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首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例如:本人在初二美术《独具魅力的面具》一课教学中,先复习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图,然后把学生上次用16开纸临摹的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图作业一一分发下去,要求学生用手把作品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外輪廓线撕去并盖在脸上,检查其作业比例绘画得是否标准。紧接着再提出设问“如果你必须戴上自己亲手设计的面具参加一个盛大的化妆舞会,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面具?”及展示多款色彩鲜艳的面具,学生看到、体会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展示后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本人认为在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二、给予充分的肯定
肯定对学生说是最大的鼓励,是对学生作品的认可和赞同,给予充分的肯定,会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活力,发挥潜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搞了一个实验。他交给老师一份名单,并称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要求保密。结果名单上的学生在8个月后成绩明显提高,在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的核心就是鼓励、肯定。在临摹优秀作品时,可以先不考虑形的准确性。能抓住一点,认真刻画,态度端正把某一部分以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就是一副好作品,应该鼓励他。如在临摹风景画时,有个学生只画了一棵小树,虽然看上去不太准确,但有层次,一笔一画富有个性,是线、画结合就行,我给了高分,结果后来他临摹起来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从画中可以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以后我把这种情况暗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感想独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挖掘想象力
想象力是形象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缺乏想象力,那就不会有潜力可开发,创新能力就很有限。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没有火箭的产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凭借科学真理,就会创造新的产品。同样艺术更需要想象,怎样挖掘呢?可以先通过一些简单的画面,让他们填空,说出道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最后进行调整修改,得到的作品就富含想象力。如在欣赏时,可以自由畅想,在绘画时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画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达到和谐,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就是一副好作品,又如,室外写生课,让学生们观察周边的物体时,首先让学生说出物体的样子,即形状与结构,再让学生在观察实际的同时,说出如何构图绘画,让学生自己“采粉酿蜜”,作品不求统一固定模式,但求学生自己思维创作,结果作业完成教好。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是起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旧观念中,美术教育只是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是次要的。而新的思想抓住了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绘画时,老师做必要的技术讲解,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组成画面,只要得到优美和谐,就是一副好作品。学生能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艺术熏陶,学生的积极性调到起来了,他们就会由此及彼,把全身心投入到肯定,他会以主人公的态度对待生活,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这就得到了美术教育的要求。
一、以感受塑造形象
感受是人内心受到刺激释放出来的情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感受与人的经历、知识、修养是分不开的,在美术课上,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先欣赏一些带有装饰性的、符合学生理解范围的作品,学生能通过日常的积累去理解它,激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想要表现它的欲望。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首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例如:本人在初二美术《独具魅力的面具》一课教学中,先复习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图,然后把学生上次用16开纸临摹的人面部的五官比例图作业一一分发下去,要求学生用手把作品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外輪廓线撕去并盖在脸上,检查其作业比例绘画得是否标准。紧接着再提出设问“如果你必须戴上自己亲手设计的面具参加一个盛大的化妆舞会,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面具?”及展示多款色彩鲜艳的面具,学生看到、体会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展示后立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本人认为在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二、给予充分的肯定
肯定对学生说是最大的鼓励,是对学生作品的认可和赞同,给予充分的肯定,会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活力,发挥潜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搞了一个实验。他交给老师一份名单,并称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要求保密。结果名单上的学生在8个月后成绩明显提高,在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的核心就是鼓励、肯定。在临摹优秀作品时,可以先不考虑形的准确性。能抓住一点,认真刻画,态度端正把某一部分以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就是一副好作品,应该鼓励他。如在临摹风景画时,有个学生只画了一棵小树,虽然看上去不太准确,但有层次,一笔一画富有个性,是线、画结合就行,我给了高分,结果后来他临摹起来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从画中可以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以后我把这种情况暗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感想独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挖掘想象力
想象力是形象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缺乏想象力,那就不会有潜力可开发,创新能力就很有限。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没有火箭的产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凭借科学真理,就会创造新的产品。同样艺术更需要想象,怎样挖掘呢?可以先通过一些简单的画面,让他们填空,说出道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最后进行调整修改,得到的作品就富含想象力。如在欣赏时,可以自由畅想,在绘画时可以借助想象的翅膀,画出自己想象的内容,达到和谐,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就是一副好作品,又如,室外写生课,让学生们观察周边的物体时,首先让学生说出物体的样子,即形状与结构,再让学生在观察实际的同时,说出如何构图绘画,让学生自己“采粉酿蜜”,作品不求统一固定模式,但求学生自己思维创作,结果作业完成教好。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是起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旧观念中,美术教育只是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是次要的。而新的思想抓住了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绘画时,老师做必要的技术讲解,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组成画面,只要得到优美和谐,就是一副好作品。学生能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艺术熏陶,学生的积极性调到起来了,他们就会由此及彼,把全身心投入到肯定,他会以主人公的态度对待生活,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这就得到了美术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