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正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道德。
一、融入真情实感的“体验性教学”
通情才能达理。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无可非议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情感之于品德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投入到对象中。例如,在教学《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上,如利用学生课前对身边劳动者调查汇报,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结论——劳动者很辛苦,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怎样让学生去体验劳动的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设计模仿餐厅服务员送餐活动,让学生左手端盘,手臂呈九十度角,盘子离胸前15厘米。右手放在背后,面带微笑,来来回回的送餐,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真切体验,这劳动的辛苦以及尊重服务员情感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之于品德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为此,情感的培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的情感脉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品德课变得更富有感染力,从而促使学生在爱学、乐学中接受教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的“真实性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果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不能体现儿童的需要,儿童就无法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无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无法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无法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正如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避免出现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导致了他们只知道享受爱,不知道付出,没有一点体谅父母心的情况。我先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一天的家。一整天下来,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想到父母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该有多辛苦。学生在周记中,纷纷写道,“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也是不容易的,仅仅一天的时间,买、汰、烧,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的。爸爸妈妈天天如此,还加上白天上班,在单位忙个不停。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 等我再上《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感觉得心应手,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发自内心的。学生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從学生的心中滋生蔓延。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使自己设计的活动既贴近儿童生活,又有意义。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效率性教学”
品德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陶行知指出:“智育注重自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会学习才能有创造。提高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按主体教育的观点,学生只有获得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自主学习”的条件。如在教学《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我走到学生课桌边,“不小心”地把学生的铅笔盒碰到了地上。我一边说“对不起”一边俯下身子,把掉在地上的文具盒建起来,擦干净后递给学生说:“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学生咧开嘴笑了:“没关系,老师!”随后,老师有相机问那个学生:“现在,你的铅笔盒又重新放在了桌上,有什么感受?”该学生不仅表扬了老师的举动有礼貌,还说出了自己受到别人礼貌对待后的幸福感。所有的学生都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自主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所,应该释放更大的空间,容纳师生互动生成的东西。课程改革倡导的开放性教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深入思考和自我体验的机会。我们应如陶行知老先生说的:“打开‘鸟笼’,把学生‘放飞’到社会这个‘天空’之中。”因此,作为品德老师,我们要善于打破固有的、程式化的框架,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和教学观,努力探索,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一、融入真情实感的“体验性教学”
通情才能达理。情感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无可非议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情感之于品德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投入到对象中。例如,在教学《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上,如利用学生课前对身边劳动者调查汇报,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结论——劳动者很辛苦,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怎样让学生去体验劳动的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设计模仿餐厅服务员送餐活动,让学生左手端盘,手臂呈九十度角,盘子离胸前15厘米。右手放在背后,面带微笑,来来回回的送餐,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真切体验,这劳动的辛苦以及尊重服务员情感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之于品德课,犹如情感之于艺术。为此,情感的培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的情感脉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品德课变得更富有感染力,从而促使学生在爱学、乐学中接受教育。
二、联系生活实际的“真实性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如果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不能体现儿童的需要,儿童就无法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无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无法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无法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正如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避免出现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导致了他们只知道享受爱,不知道付出,没有一点体谅父母心的情况。我先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从早上的买早点、买菜,到中午、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一天的家。一整天下来,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想到父母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该有多辛苦。学生在周记中,纷纷写道,“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也是不容易的,仅仅一天的时间,买、汰、烧,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的。爸爸妈妈天天如此,还加上白天上班,在单位忙个不停。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 等我再上《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感觉得心应手,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发自内心的。学生对爱父母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從学生的心中滋生蔓延。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使自己设计的活动既贴近儿童生活,又有意义。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效率性教学”
品德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陶行知指出:“智育注重自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会学习才能有创造。提高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按主体教育的观点,学生只有获得大量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获得“积极自主学习”的条件。如在教学《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我走到学生课桌边,“不小心”地把学生的铅笔盒碰到了地上。我一边说“对不起”一边俯下身子,把掉在地上的文具盒建起来,擦干净后递给学生说:“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学生咧开嘴笑了:“没关系,老师!”随后,老师有相机问那个学生:“现在,你的铅笔盒又重新放在了桌上,有什么感受?”该学生不仅表扬了老师的举动有礼貌,还说出了自己受到别人礼貌对待后的幸福感。所有的学生都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自主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场所,应该释放更大的空间,容纳师生互动生成的东西。课程改革倡导的开放性教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深入思考和自我体验的机会。我们应如陶行知老先生说的:“打开‘鸟笼’,把学生‘放飞’到社会这个‘天空’之中。”因此,作为品德老师,我们要善于打破固有的、程式化的框架,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和教学观,努力探索,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