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藏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感想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mer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藏翻译是现今藏区民族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翻译学科建设的经验不足,汉藏翻译本身的发展也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所以汉藏翻译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自己几年学习汉藏翻译的经验,提出了目前汉藏翻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几点不足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感想。
  【关键词】汉藏翻译的教学体系;汉藏双语水平;翻译实践
  【中图分类号】H214 【文献标识码】A
  一、汉藏翻译教学体系不健全
  (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汉藏翻译专业的教学大纲首先要符合翻译以及翻译教学的特点,其次要符合本民族翻译教学的实际情况。
  从普通高等民族院校藏文专业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翻译课程只有笔译,并且只在三、四年级开课。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两方面都不涉及翻译课程,与要达到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也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需要。对于多数学校的学生来说,要真正达到大纲要求的翻译能力标准,时间操作比较困难。据调查了解,多数学生认为本科高年级的翻译课上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印象比较浅淡,没有获得明显的技能提高,毕业后很难直接从事职业的翻译活动。 因为翻译课的目的仅是提高学生“译”的技能,而不是培养职业译者。
  建设本科汉藏翻译专业,首先要统一汉藏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规范全藏区翻译专业本科的教学活动。为了规范和指导高等民族院校汉藏翻译专业建设,保证汉藏翻译专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而又可操作的汉藏翻译专业的本科教学大纲,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份权威的翻译专业教学大纲可供参考。虽然翻译教育事业正在我国蓬勃发展,但是汉藏翻译教学内容要涉及汉藏翻译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专门的汉藏翻译人才培养,不仅要包括汉藏翻译理论、翻译技能、翻译职业准备等,还应涵盖与汉藏翻译实践和研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综合各种手段,全方位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翻译教学大纲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质、内容和方法。
  教学大纲确定之后,就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各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了,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二)汉藏翻译教学的层次不完善
  其他学科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完整体系的教学层次,每层都具有科学的教学体系,但是汉藏翻译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层次。导致汉藏翻译的教学效果完全跟不上藏区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没法满足当地紧缺汉藏双语翻译人才的需求。目前,藏区民族院校的汉藏翻译还没健全本科的相关师资队伍建设,更何况是硕士跟博士的师资建设。虽然现在几所民族院校设立了漢藏翻译的本科和硕士的学位,但还处于初级设立阶段,既没有丰富的办学经验,也没有远大的教学目标,一切都在摸索的阶段,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根据对国内外翻译教学现状的了解,反观汉藏翻译教学的现状,觉得汉藏翻译教学要想稳步健康地发展,首先必须对教育体系的构架有一个全盘设想,对各个层次的汉藏翻译教学准确定位,尽量与国内外翻译教学体制接轨,再根据这个定位分别制定和实施各自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符合发展要求,获得社会同行的认可。
  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汉藏翻译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坚实的双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掌握多种文本的笔译技能,重点培养适应各种场合的中级口译人才。毕业生能胜任政府部门、新闻宣传文化传播单位、出版单位、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翻译公司等部门的笔口译及相关文字交际与沟通工作。
  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翻译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是,对藏区现在相对比较落后的现代文化发展情况来讲,汉藏翻译专业硕士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招生对象为有良好的汉藏双语基础、具有一定口笔译实践经验的学生。课程内容要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 课程安排突出口、笔译技能的教学与实践,同时安排必要的理论课程,与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有所不同的是,翻译专业硕士突出强调学生的汉藏翻译实操能力。笔译方面要能用汉藏双语翻译各种高级别文字资料、政府文献、各种专业技术资料,口译方面要能承担各种场合的交替传译工作和大型会议的同声传译工作。此外,毕业后还要能胜任高等学校汉藏翻译专业各种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胜任汉藏双语口笔译翻译实际工作的高级汉藏翻译复合型人才。
  (三)欠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各层次的翻译教学对各种类型课程教师的要求不同,教师的提高与培训就会有不同的目标与方式。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讲,藏区民族院校的翻译教师很多都不是专业的翻译教育教学工作者,大多数因为需求在后来自学研究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又因为学校师资的需求从事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说,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学习汉藏翻译这门学科,都属于积累或是经验之谈,没有过多的理论基础作后盾。所以翻译教师的师资培训可以根据本教学单位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而定,可以精心设计组织各层次翻译教师的集中培训或学术组织等。
  根据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申请条件,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口笔译实践经验,师资团队中的大部分应该拥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业翻译从业人员,这些师资在翻译技能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体会和理解,通过教学过程逐渐传达给学生,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应的各种职业双语翻译的能力。目前翻译硕士专业项目刚刚起步,对师资的要求与培训还在摸索中,转变传统语言教学中对翻译师资要求的理念非常关键,认识到位了,才能在做法上有所改进、有所创新。
  (四)汉藏翻译的教材过于陈旧
  教材是教学的内容也是课程的目标,传统的翻译教材多从语言的层次入手,从单词、单句入手,介绍翻译的种种机器如增词、减词、断句、重组、正译、反译、直译、意译等,后来增加了篇章翻译,增加了各种文体的翻译,依然没有脱离语言层次的羁绊。目前,高等民族院校的汉藏翻译专业及方向的学生普遍所使用的教材是《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实用汉藏翻译教程》《汉藏互译教程》等。这些教材同藏族传统的《声明要领二卷》和《正字学·智者生处》相比确实详细,涵盖的内容也相对比较丰富,它们简单分析了汉藏双语的词和句子、语法等,还相对清晰地列出了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等,与西方和内地的翻译理论相比,我们的这些所谓详尽的教材也只长篇大论地介绍了汉藏翻译的基本理论以及单词和词组、单句和复句的翻译方法之外,没有过多地介绍不同文体需要采用不同翻译方法的问题,涉及的部分也除了几个例子之外欠缺理论的说明,大部分例句也只涉及到词和句子的翻译,段落或短文的例子更是少之又少,列出的几处例子也大多数都摘自传统的“贤愚经”和“红楼梦”,或是唐宋时期的诗词等之外,现今社会发展所需的公文、科技等的译文几乎没有列出。从近几年几位从事汉藏翻译教学的老师和职业汉藏翻译者编写的汉藏翻译书来看,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只包括了汉藏语法分析和不同的文体和风俗习惯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之外,没有过多关于汉藏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方面的内容。目前这样的教材已经无法解决现行社会的问题,也无法满足当代藏区社会进步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远离当前实际的教材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没有办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会导致学习汉藏翻译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汉藏翻译教学的发展,更关系到藏区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为编写出与时代同步、抒发新风、写社会所需的汉藏翻译教材而努力奋斗。   二、汉藏翻译专业学生的汉藏双语水平参差不齐
  就自己几年的汉藏翻译学习的经验而言,有些学汉藏翻译的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清楚就开始编造译文,以至于造成了许多误译。理解原文是翻译的一个重要过程,要反复认真分析才能圆满完成这一重要步骤。如果原文理解错了无可厚非的是译文也肯定会出现问题,理解原文是表达译文的前提。但是现今学翻译的学生通常没有完全理解透原文就开始按照词典一字一句地对译,完全不会分析语法和词语的多义问题。要是整片文章的结构没有完全烙在心里,只能算是停留在死译或硬译的层面上。这时要巩固汉语及汉文化基础,要是原文理解透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用译文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译文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母语,照例说,比起第二语言,母语对自己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表达原文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自己母语习惯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要合乎母语的语法、用词、句式等习惯表达法。这是作为学习翻译专业的人要学好自己母语的关键。
  汉藏翻译专业学生的双语水平参差不齐会导致不能完全正确理解原文或不能用译语正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在藏区,造成这种问题的客观原因有两种,这两种是藏区的社会分布与生活环境所导致。当下许多学习汉藏翻译的学生也存在这两种问题:一是由于一部分学生从小生长在牧区,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接触汉语及汉文化,所以他们的汉语基础相对藏语来说比较薄弱,也就是说,这类学生的藏语水平远远高于汉语水平。 二、还有一部分学习汉藏翻译的学生恰恰相反,因为从小在农区或市区长大,所以他们的汉语水平又远远高于藏语水平,原因是他们生长的农区或市区有很多汉族人生活,他们能常常接触到汉族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惯等,离城市不是很遥远,所以他们从小被周围的大环境影响得比较多,从而也就对大环境下的大文化相对接近一点,因此他们的母语水平也就相对比较薄弱一些。这两个问题造成了学校藏汉翻译学生的汉藏双语基础不扎实,没有流畅的写作能力。以上这两个问题是整个藏区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的,我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这种经历了上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除非在整个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逐漸有所改变,其他的我们暂时无能为力,所以在招收汉藏翻译专业学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必须按照每个课程所需的语言文化基础来招生,才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很多人认为只要会讲两种语言就能胜任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其实不然,光是会讲两种语言并不能胜任翻译,要从事翻译仍必须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只会讲两种语言一般是利用他的第二种语言知识来进行口头交际,而翻译者却是用那种知识为读者和写作者服务,使他们能够通过一种文体进行交流。译者的任务不是去讲解,而是来复述,因而,他是一个被动的使用双语的人。通常不会要求以自己的第二种语言来创作他正在翻译着的信息。所以,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要有过硬坚实的双语文化基础。
  三、翻译专业学生缺少实践机会
  翻译是一门以实践为目的的学科,因此多学理论知识不如多进行实践有更大的进步,平日在课堂和课外的实践有助于翻译实践的进步,学校和院系领导应该争取为汉藏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更长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我们不但能切实地融入社会,而且能在实习单位了解到目前汉藏翻译的发展现状,通过与职业翻译人员的比较,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或在汉藏翻译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能得到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机会对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未来目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实习的单位大多数从事新闻和报纸等的翻译,新闻和报纸的涵盖面极广,各种各样的文体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对各种文体的翻译方法也能起到例行实践的训练,况且能把自己翻译的一些小短文和新闻内容刊登在某报纸和新闻页面上,对自己的翻译实践也能起到鼓励的作用。所以现今各类藏区民族院校的领导及老师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习汉藏翻译的学生提供较长的翻译实践机会是非常至关重要的。不能说理论没有用处,只能说对于汉藏翻译这样重实践的学科来说,实践的进步远远大于理论的学习,也不是说要完全放弃理论的学习,更恰当地说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要相结合,而且对于本科和硕士阶段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比理论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在学校学习的阶段争取较长的实习机会来充实自己,弥补自己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以便在进入社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适应所要面对的种种翻译工作,不至于在翻译工作中落到无从下手的境地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
  藏区汉藏翻译教学具有优良的传统与鲜明的特色,各院校的教学硬软件设施也已具备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但是随着藏区双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对汉藏双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很难适应当前形式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汉藏翻译这块领域尽量寻求创新,在翻译这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健全的学科来弥补与完善汉藏翻译的种种不足,才能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慢慢强大这门与藏区发展同步的学科。
  本文提出了汉藏翻译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感想,同时也力所能及地提出了自己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办法,希望能对今后汉藏翻译教学的改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许均,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2]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34-135.
  [3]海友尔·阿布都卡迪尔.汉语——维吾尔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双语教育研究,2016(3).
  作者简介:完么草(1989-),女 ,藏族,青海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汉藏翻译。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和结构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建筑工程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住房安全,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很有必要.本文系统地分析土建
【摘 要】AIRBUS将其广泛的飞机专业知识与航空公司收集的大量数据相结合,为他们尽可能的提供了预测维护需求并最大化其运行效率。  近年来,飞机越来越复杂,通过无数参数产生大量数据,特别是有了A380和A350 XWB以来。与此同时,运营效率从来没有对航空公司如此重要。 航班更频繁,目的地数量增加,由于计划外维护而延误或取消航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航空公司造成影响更严重。航空公司主要股份现在是通过将
高校绿色通道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入学的重要措施,然而,它对困难生身份只是形式审查,从而导致产生资助风险。本文拟探讨其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措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经济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这就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人们也能够看到城市中存在的发展机遇,在虹吸效应的效应下大批人口涌入城市,虽然这能够为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互动机制的创新,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of reader service interact
由南庄镇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共同创办的专业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南庄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发
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根雕艺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逐渐地提升,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的根雕艺术在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实行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本文就是
毋庸置疑,创始人对企业是有感情的,正是因为有这份感情,你要更加对企业负责仟.平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一定要让氽业更加健康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