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绘本转为美术手工造型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u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绘本教学在促进低年级学生艺术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美术教师充分关注到绘本教学艺术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特点,探索“绘本阅读 美术手工造型能力培养”这种跨学科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研究能力。本文主要从将绘本转为手工造型的研究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绘本;手工造型;研究与探索
  将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去粗取精、优中选优。同时,利用情境式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心理的持续健康成长。当然,在选择绘本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动态,选择合理的绘本,并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手工造型。具体而言,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绘本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充分应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将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影像作品和图像作品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在教师为学生营造的绘本场景中进行学习,实现有效的转化。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广阔的场景和更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为学生的绘本学习带来更丰富的形式和更多样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前进的引导之下能够与绘本中的人物和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绘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以《米莉的帽子变变变》为例,通过创设绘本情景,以米莉生日为她挑选一顶特别的帽子作为本课导入,播放动画绘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绘本的图画中米莉根据不同场景而变化出的不同的帽子,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自己是米莉又会变化出怎样的帽子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将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学生的绘本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精读绘本
  创设问题情境是运用连环画、闯关游戏和交互式问答等方式精读绘本,通过精读绘本,学生能够在制作手工造型的过程中有依据可循。当然,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结合教育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文本的细读与精读,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和对绘本的理解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发掘绘本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对绘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当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进行文本的精读与细读,从而使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头脑中的经验能够得到转化,进一步为学生带来知识面的拓展与延伸。当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当关注到绘本中的德育意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之下,感受到绘本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阅读绘本并将绘本故事与手工作品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例如,在《米莉的帽子变变变》这个绘本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事物。在绘本的讲解开始之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文本的细致阅读,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制作手工模型,通过生活废弃物装饰帽子,引导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触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一绘本中既能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培养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自主创编绘本,实现绘本教学的针对性
  在以往的绘本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对国内外的优质绘本进行筛选并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关注到绘本教学对学生的针对性,要让学生在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绘本教材,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获得绘本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起对绘本的兴趣。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都是教师可以选择和应用的绘本素材,教师在编订绘本时就应当关注到这一特点,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更加地积极主动。在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本校教师就选择了自主编订绘本的形式,让学生将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十二生肖过大年》就是本校教师自编自选的绘本,这一绘本从整体上来看,选择了中国特色的水墨画形式,绘本的主要人物包括十二生肖,同时,通过十二生肖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对中国春节的各种习俗有深刻的了解。在将这一绘本转化为手工造型的过程中,教师选择让学生剪窗花,写对联,同时制作十二生肖的卡通人物。借助这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地积极主动,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的方式实现了手工品的制作,对春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通过绘本剧,实现绘本表演
  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绘本的观察与学习实现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充分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绘本剧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绘本剧表演,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绘本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让班级内的气氛更加积极活跃。
  在进行绘本剧表演时,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储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改变,通过对绘本的改变,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并将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融入其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興趣所在,从而在日后的绘本选择中有依据可以遵循。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的生活,以生活情境为依据实现学生知识经验的拓展与延伸,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要以鼓励与表扬的态度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提升,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绘本的内容,击破重难点,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姚颖.绘本课程教学的融合与创新——记第二届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J].小学教学研究,2018(25):12-14.
  [2]姚颖.中国当代小学绘本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94-99 121.
  [3]朱玉函.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2):71-75.
  [4]袁小红.小学绘本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刊,2013(21):175-17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在教育改革中,班主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影响深远。初中教育在高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农村学生的家长外出务工为多,留守儿童的现象普遍,不少学生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心理敏感。因此,需要有效的管理策略确保学生顺利过渡这段特殊的教育时期。农村初中班主任可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用适当的方式教
【摘要】教育是人为之物,实现人的价值取向。教育需要智慧点化,蕴藏着方法与策略。班主任对班级建设之教育性有明确意识,对班级的管理方式要行之有法,巧施妙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性  班主任如星辰,远观是一盏指路明灯,近看似一团燃烧的火焰;班主任如百合,绽开如一朵飘香的花,凝聚似一个个丰收的果实。对每个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来说,班级就像其用心血和智慧创造的一个“生命”。而这“生命”的
【摘要】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读史、明史,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当前新版教材、新式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笔者试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上)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以学科核心素养引领,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
【摘要】以“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物理观念,自主构建物理模型,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关键词】探究;物理模型;模型分析;核心素养   一、引言  基于建构主义的“模型教学”对教和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二是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远超其他学龄段学生的活力,这种活力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导致学生不专心听讲、课堂教学缺乏纪律等问题的出现,但是如果教师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将学生的这种活力与好奇引导到学习上面,构建出自由、生动、个性化的课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学会实践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针对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不能紧紧盯着文化成绩。英语作为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关乎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对高中生的人格意识培养具有深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的整体局势趋于一体
《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微课短小精悍,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微课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特别是疫情期间,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积极引用线上课堂教学中。好的微课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微视频资源以动态形式展现各种知识与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引入微课
【摘要】德育的培养对于处在小学学龄的学生而言,会影响其终生的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學对于身处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而言,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概念,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德育渗透  
【摘要】在德育背景下,借助文化德育完成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可以为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创造条件,也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德育全面发展,小学学校以“文化德育”为导向,将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在整体德育体系,强调德育实践的必要性,可以有序培育小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对后续的养成教育更加有效。  【关键词】德育背景;小学文明礼仪;礼仪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是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一来,很多教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有集中识字、随文识字等方式。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不同,随文识字借助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记、理解以及运用生字,富有趣味性,弥补了集中识字同一时间段大量识字的枯燥缺点。同时,随文识字和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学生随着课文脉络识字,可以在识字中品读课文。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可以互相融合,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