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健文:用“转弯”抒写生命的华章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时是雄鹰,飞到英国搏击长天,
  三十年修身历炼,完成惊人蜕变;
  连锁餐饮店遍地开花时,
  走进电视台大显神通,
  机缘巧合又投身旅游,再创新高;
  异国他乡,他爱我巍巍中华,
  何谓赤子,他是有力的回答;
  他是精彩的“不倒翁”——郑健文。
  
  郑健文先生,香港人,在英国立业,爱国教育伴随他从小学走到中学,像一支永恒的火炬,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不可磨灭,让他身处异乡,始终情系中华。不仅英国,整个欧洲都留下他团结华人,奔走不停的足迹。他的所作所为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人更亲切地称之为永远的“不倒翁”。因为他似乎总在忙,忙着为海外华人造福,忙着在社团的“前线”“冲锋陷阵”,不曾停歇。
  他很认真地说,如果不是五年前癌症复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退出。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不平凡的付出。他是祖国的好儿郎,舍己为人,青春无悔;功在桑梓,此生无憾。
  
  事业:三个转弯绚烂至极
  人生向来没有平坦的康庄大道,郑健文便用“转弯”抒写生命的华章。那是1976年,他18岁,还是做梦的年纪,已经远赴英国,开始人生旅程。第一个驿站是父亲的中餐馆,在那里,他日日与厨师为伍,夜夜与梦想作伴。
  “初生牛犊不怕虎”,经历了最初“人生地不熟”的磨合期之后,一切变得按部就班,那颗年轻的心却越发不安。两年后,他来到里斯特自立门户,拥有了第一间自己的餐馆。
  由于头脑灵活,经营有方,生意日渐红火,到1992年,“郑家园”的名号已经闯出名堂,连锁店开了十多家,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但他却在这时选择放弃。原因何在,他列出两点:其一,劳工短缺;其二税务压力。
  这两项当然对他如日中天的事业构不成太大威胁,真正让他命运改写的是欧洲首间中文电视台——欧洲东方卫视(简称CNE),该创台台长姚永蓓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点燃了他的儿时梦。
  郑健文先生有这样的自信:如果当初仍坚持“守住厨房”,现在做出二十家快餐店的成绩也说不定。可是,华人前辈们如此讨生活的发家之路,他愿意承继,但更想超越,这才下定决心转型。
  然而,这个当口,郑健文先生的父亲被查出癌症,“百善孝为先”,他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机会,在病床前守了整整两年才接受邀请进入电视台工作。
  CNE现在早已演变为凤凰卫视欧洲台,当时的它却远不如现在这样光鲜亮丽。那个时候,欧洲市场上已经存在两家竞争对手,一是为法国电视台提供转播节目的中央电视台,二是从香港无线公司引进节目的英国中文电视台。CNE刚刚建立,又面对激烈的角逐,举步维艰的境况不难想象。郑健文先生在其中担任营运总监,开创观众群、拉广告赞助、将节目推向市场,这些都是不小的难题。他是那种面对挑战就热血沸腾的人,虽然最初对这一行还不甚了解,但硬是凭着那股子“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韧劲一路摸索,闯过重重难关。自然,他没有辜负期望,五年下来,他所在的CNE也同样成长为一支精悍的队伍,在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为华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郑健文先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入电视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为华人服务。”他的确是这么做的,他先后开发了荷兰、德国、法国等市场,策划多档节目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真情暖流连万家》专门为华人社区的老人送去关爱,《欧华创业录》则将欧洲各国华人企业的感人事迹推而广之,这些节目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也使他的传媒事业风生水起。可以说,CNE如若论功行赏,他的那份大奖必不可少。
  在此期间,CNE与国内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广东、江苏六个省市台结成友好台,同样是他从中穿针引线,接待考察团,安排得周到热情,让远方来客宾至如归。
  刘墉先生曾撰文写道,“取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舍是一门哲学,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从餐饮到电视台,成功并非偶然,郑健文先生敢于“舍”,亦有能力“得”,有如经历了一个漂亮的“转弯”,令人折服。
  1999年,还在电视台时,郑健文先生又因《欧华创业录》与德国飞扬旅游公司结缘,再次受到邀请与其合作。他百感交集,儿时的传媒梦已经了去,旅游梦向他敞开大门,难道又要放弃重头再来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短暂的考虑后,他果断改变人生航向,再次“转弯”,合资成立英国飞扬旅游有限公司,事实证明,他做出的选择是对的。旅游业的前景良好,发展空间也大,加之他已经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基础,经营“飞扬”同样顺风顺水。
  即便离开电视台,“为华人服务”的初衷仍然没有改变。身为飞扬旅游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他多次安排接待了大陆所有媒体从中央到省市政府及商业机关,为他们的出国旅游及公务考察提供“一条龙”式高质量服务,更积极“搭桥铺路”,促进两国经贸合作。与此同时,还将“飞扬”打造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和欧洲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之一。
  回望绚烂至极的过去,他的每一个脚印都有迹可循,和他的为人一样,稳重而踏实。
  
  社团:团结华人 凝聚爱国力量
  身为炎黄子孙,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生活在蓝眼睛高鼻梁的白种人周围,异乡的孤寂感让这个年轻人的爱国心一天天澎湃起来,如何将华人联合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呢?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久久盘旋,直到1978年终于成形并付诸实践。
  最开始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青年会,筹办中文学校。那时,孩子们上课,家长们也凑拢来,大家聚在一起举办各种活动,醒狮队、乐队、球队等被他们组织得有模有样。
  不曾想,青年会迅速壮大,郑健文先生这时才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还不够,既然住在里斯特,也便是当地的一份子,若善用政府的资源获得帮助,或许会给社团带来更大的转机。
  恰逢1987年华人妇女会成立,他们便开始向市政府寻求资助。1989年,里斯特华人社区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经常举行移民、法律、税务、劳动等各种讲座,为华人排忧解难,急人之所急,急人之所需。从此,这里成为里斯特华人、青年会、中文学校、老人康乐会、马来西亚等各种联会的聚散地,为里斯特华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郑先生亦凭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服务华人的热情成为其中的侨界代表。他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处处替人着想,才能得到拥护。
  既然希望形成一股强大的爱国力量,他的脚步自然不会仅仅停留于社区。1984年,他参加英国华人联合总会进入体康乐组,在这里,他亦全力以赴,1988年即升为该会副会长,为全英国的华人干实事,谋福祉。他经常参与统筹召集全英各支部及属会,关心慈善事业、关注祖国形势、促进两国各领域合作。
  为祖国庆生、迎送新旧大使、纪念香港回归等各项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主持,总少不了他“蜜蜂”一样忙碌的身影,每当活动圆满结束,他的笑容总是格外灿烂,是的,只要活动圆满成功,他便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1991年,为了改变国人在国外开餐馆的刻板印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魅力,团结全欧华人,建立健康形象,凝聚强大力量,他克服没有政府支持的压力,创办了华裔歌手大赛,取得空前成功。从此每年一届,从英国、法国、荷兰开始,覆盖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直到在整个欧洲推广开来,使之从一个简单的比赛发展成为一年一度欧洲华人乐坛盛事,欧洲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欧洲的华人有200万,若团结一心,力量该不可小觑。1992年,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在一群有识之士的发起下成立。该会宗旨力在加强欧洲华人社团彼此间的了解与合作,促进欧洲与中国的互助互利,争取旅欧华人的共同利益,为提高华人在欧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而努力。后来,郑先生成为第十二届欧华会年会的执行主席及秘书长,以此为依托,为广阔的华人圈倾力奉献青春和热血,目前欧华会已发展得非常完善并成为世界最大的跨国联盟组织之一。
  第十二届欧华联会召开了英中企业和欧中华人经贸洽谈会;在侨务座谈会上与会者团结华侨华人就如何融入主流社会作了深入讨论,更与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一道掀起了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新高潮,还曾与世侨会合办“邓小平百年诞辰书画展”,当晚的郑州之夜文艺晚会和闭幕礼上亦为中国妇联的“母亲水窖工程”筹得近十二万元,这些活动社会反映良好,博得大众肯定。这其中,郑先生在秘书长职位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曾受到多次赞扬,在欧华会第二次联会上,更有人来信夸奖他,“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有着永不泯灭的事业心和爱心”。
  多年来为华人奔走效劳的他虽不求回报,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和尊重。郑先生回忆,许多华侨有事不敢报告大使馆,却对他委以重任。而他,也乐于助人,为自己的同胞解除烦忧。
  谁说好事不出门?他的事迹便被广泛传唱。1996年,他被中国驻英使馆推荐,成为广东省外交流协会首届理事,2002年再获担任中国侨联青年委员。2003年,又被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聘请为该会的副会长。
  付出三十年,郑健文先生无愧于“充实”二字。他感言:海外华侨华人特点各不相同,如何将有权、有名或有财的各界社会人士聚集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反应快,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都要强。作为社团领导,要“甘于人后”,当然,不是充当“尾巴”,而是在整个团队的背后充当“推波助澜”的力量,不被名利所牵绊,踏实做人。
  他言行一致,总是在操劳,却从不急于表功,把微笑留给别人,把辛苦留给自己。
  
  褪尽繁华趋于平淡
  五年前,无情的肝癌再次缠身,他没有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而是回到魂牵梦萦的香港,积极配合治疗,勇敢地和病魔作斗争。
  褪尽繁华,生活趋于平淡,但从他的脸上,似乎找不到“急流勇退”后的寂寞,相反,他依旧乐观,还很满足地说:这样也很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
  虽退居修养,但他并未完全退出社会的舞台,仍担任着内地多个省市和新界乡议局的顾问等职务,无论哪里有需要,只要力所能及,他依然会伸出援手。
  2006年,广东发生水灾,他在医院接受治疗,自己被病痛折磨还牵挂着灾民安危,在手术的前一刻还打去电话关心灾情和赈灾情况,殷殷的桑梓情,令人感动。“好人一生平安”,可喜的是,他已打败癌症,取得胜利。祝愿郑先生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康健,望他在丰盈的人生之路再写新的华章!
  
  郑健文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
  第十二届年会组委会执行主席
  英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
  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
  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总会副会长
  欧洲华裔新秀歌唱比赛执行主席
  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
  河南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
  新界乡议局海外顾问
  世界华人协会常务理事
其他文献
他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界精英,  他是一位久负盛名的侨界活动家,  他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亲民会长” 。  他所追求的“爱国心” 、“奉献心” 、  “平常心” 、“无愧我心”给人们留下  深刻的印象,  他为香港,为国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香港金轮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钦贤先生,三十多年来,坚持商业兴港,在发展公司业务,扩大就业,振兴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和领导侨界各社团的建设,成为香港社
期刊
时代的大潮,拍击着“传统”的海岸,  他是一位弄潮儿,创新变革,立于潮头;  家族事业的重担,压在年轻的肩膀上,  他是一位坚毅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他是重诚守信的行业领袖,  奉献为乐的慈善之士。  几十载的执着守望,  成就的不仅是“感光材料大王”的花环。  更有感情的窖香与责任的凝聚。  富而兼济,士以弘毅,  这是孙大伦博士的真实写照,  在这位惜缘豁达的风范长者心中,  笃定的,始
期刊
【本刊讯】3月22日,藉着第15届香港国际电影视的东风,国际音乐多媒体集团隆重召开了其“9D音乐——会走动的音乐”面市之新品发布会。  国际音乐多媒体集团总裁邓康仕先生带领公司团队成员向媒体及各界人士郑重发布了其“9DMMG”的面市信息,并邀请到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汤伟奇、诗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裕丰等主持了此次发布会。  会上,国际音乐多媒体集团负责人邓梁凤仪邀请来宾聆听了由其团队制作出品的《道
期刊
日本地震,中国显大国风范  3月11日,日本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地震及海啸袭击,加上严重核泄漏,使日本遭受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在灾难面前,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给予高度关切,也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3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向日本提供100万元人民币援助;3月13日晨,中国国际救援队飞赴日本;3月14日,中国首批救援物资从上海运抵东京,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决定向日本提供价值3000万元人
期刊
排水消防,  事业行程千万里,  勤勉、坚定显男儿本色;  参政议政,  环保、教育民之根基,  仁厚四海,涓涓细流不停歇;  父亲教诲埋心间,  乐善好施,以享人生之幸福。    在供排水和消防工程业内,简国梁先生躬耕于此,为众多人的生命安全树立了一道屏障;参政议政,环境保护是他关注的焦点;社团服务,教育和慈善是他重视的领域。简国梁先生注重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和影响,企业文化亦是他努力打造的品牌,
期刊
曾是园丁,爱岗敬业,桃李满门;  身处澳门,白手起家,奋力开拓;  情繋家乡,捐资助学,搭建桥梁;  他既是澳门勤勤恳恳的建设者,  也是家乡台山的杰出代表;  他就是余英宏先生!    台山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目前常住人口有100万,旅外乡亲有130万,澳门毓英集团董事总经理余英宏先生就出生于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余先生现年74岁,本可尽享天伦之乐,但他却不服老,至今仍活跃在商界疆场上,为家乡
期刊
放眼全球,节能减排乃大势所趋,  民心所向;  是他,脚步铿锵,踏响了时代的跫音,  在科技创新的大道上,潜心钻研,  大显身手,  二十五年,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信念始终如一;  热爱祖国,他用行动说话,  将希望播种在自主创新的麦田里,  日以继夜浇灌智慧,挥洒汗水,  任凭日晒雨淋,风吹霜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他一往无前;  他,
期刊
二十多年,他以数字为镜,  见证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他以数字为语言,  讲述着各行各业的变化;  他以数字为证,  印证着他的热情和执着、  付出和责任!  从不奢望“会当凌绝顶”,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只求用心,  只要尽力。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和所得的会计,今天,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行业越来越举足轻重,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师更是扮演着
期刊
耐心、恒心、信心  坚持不懈、矢志不移乃为耐心  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名为恒心  百折不挠、胸有成竹是为信心  孔浩光(繁光)先生十余年练功生涯  诠释了“三心”的真正含义  他,乐于助人  他,推广孔教  他,关爱青年  知足常乐的他书写着属于他的惬意人生    练功生涯:执着而坚定   孔浩光(繁光)先生是“自然疗法念力气功治疗师”。很多人都熟知,念力气功乃佛家气功,练功时非常强调意念与毅力,没
期刊
建筑行业二十载,矢志不渝  历经多少风雨,始终斗志昂扬  他是智者,含蓄其锋芒  他是成者,不争而善胜  他从未畏惧困难  困难便从此黯然失色  他从未放弃拼搏  成功便因此源源不断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从事建筑行业的黎培璧先生,从顺德移居澳门后,便开始了一段为事业打拼的历程。  黎培璧先生语气平和,对于曾经遭受的磨难和挫折,始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