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移植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的应用价值.方法 肾移植术后尿瘘行多次手术失败的患者21例,年龄23~55岁,平均32岁.尿瘘瘘口部位:肾盂2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11例,输尿管末端坏死6例.肾盂瘘切除瘘口后局部修补再用带蒂大网膜移植覆盖,输尿管瘘、输尿管膀胱吻合瘘或输尿管长段坏死者在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对端吻合或与膀胱再植后用带蒂大网膜包绕于吻合口.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20例(95%),失败1例(5%).手术时间75~120 min,平均95 min.术中失血100~550 ml,平均310 ml.失败原因为伤口感染导致大网膜坏死而切除移植肾.随访1~7年,尿瘘无复发,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及尿路感染,肾功能正常.结论 利用大网膜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带蒂大网修补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瘘取材方便,组织修复快,尿瘘复发率低,一次成功率高。

其他文献
患者,女,5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1个月入院.无血尿、腰痛、发热等症状.查体无阳性表现.血尿常规、肾功能正常。
期刊
作者评价在前列腺癌预防试验(PCPT)中观察到的PSA急剧变化和高级别前列腺癌之间的联系能否解释PCPT中服用非那雄胺者高级别前列腺癌发现率高于服用安慰剂者这一现象。回顾2006年2月1日以前发表的文献和国际会议资料,从中寻求证据解释PCPT结果,
期刊
目的 探讨球海绵体肌瓣修补女性复杂性膀胱阴道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女性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11例,均有瘘修补失败史,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瘘口直径3.0~5.0cm.经腹会阴途径修补,瘘口周围瘢痕组织经腹彻底切除.会阴部切口,自阴道前壁和尿道后壁之间分离至瘘口,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侧瘘口.沿大小阴唇之间纵行切开,游离球海绵体肌,避免损伤会阴外动脉血供.经小阴唇底部打一隧道,将球海绵体肌瓣通过隧道,阴蒂端经膀
患者,女,49岁.因反复右腰部疼痛4个月,于2006年2月27日入院.无血尿、消瘦、发热等病史.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及叩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KUB及IVU示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右侧重复肾占位.CT提示右肾明显增大,右肾上部可见14.1 cm×12.1 cm囊实性肿块影,密度不均,外周可见不规则的钙化影,动脉期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65~88 HU,实质期仍明显强化,CT值67~10
期刊
儿童精神性尿频为白天尿频、夜间排尿正常,无泌尿系畸形和感染及神经系统异常的病症,常持续数月后自愈.但长期尿频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应采取积极治疗。
期刊
作者比较采用多尼尔Lithotripter S电磁振荡波源治疗肾结石时发射60次/min和120次/min 2种冲击波频率是否会影响碎石效果。104例单纯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60次/min组50例(A组),120次/min组54例(B组)。单次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价碎石效果。患者行KUB检查,记录残留结石大小。失访4例,A组1例,B组3例。
期刊
期刊
2007年10月11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第八届委员会在郑州成立.那彦群教授继续当选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充分表达了中华医学会领导和泌尿外科前辈对以那彦群教授为首的第七届委员会工作的肯定,充分体现了全国泌尿外科同道对第七届委员会的信任和支持,这种肯定和信任是对CUA第七届委员会的最高奖励,是CUA第八届委员会最珍贵的财富。
期刊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90%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美国发病率男性占第4位,女性占第9位;在我国男性占第8位,女性占第12位,在泌尿系肿瘤中位居首位[1].每年新诊断的膀胱肿瘤中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占25%,20%~30%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将发展为浸润性或转移性癌。
期刊
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我们在58例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OMNI自动拉钩,术野暴露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