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大银行首发上市申请(IPO)于7月26日过会。这家老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在2008年6月即递交了上市申请,期间两年时间踟蹰不前,此次在农行发行尘埃落定后,又闪电上市,处处给市场以出其不意之感。
两年多的时间里,光大银行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信贷投放规模增加、新业务得到拓展外,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双双攀升,2008年和2009年,光大银行净利润分别为73亿元和74亿元。
但这些不是延滞光大银行IPO的因素,而是相反。
2008年席裹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新老股东关于公司控制权之争,才是光大银行上市的两大关键掣肘力量。
在金融危机阴霾消减、控制权之争让路于上市大局之后,光大银行突然启动上市之路。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市场对光大银行打赢这场利益攸关的上市之战,不存疑虑,7月过会、8月挂牌,应不会再有意外。
但令市场存疑的是,多年来光大银行盈利水平低下,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一直排名居后,这种状况在上市之后能有多大程度改变?暂时搁置的控制权纠葛会否暗流再起?管理结构的弊端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司上市以后的运营效率?
因此,对这家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唯一注资拯救的中型银行而言,上市绝非其改革的终点,而是资本市场与光大银行自身共同承接的新一轮大考。
万全准备
7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10年第112次工作会议正式通过了光大银行的首发申请。7月22日晚间,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及光大银行行长郭友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根据光大银行当晚在证监会网站上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若不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首发拟至多发行61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395.35亿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光大银行本次发行将不超过70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404.35亿股。
光大银行披露的材料介绍,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2009年末,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39%,不良贷款率为1.25%;目前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是大型银行应保持在11%以上,中小银行在10%以上。
经研究员初步测算,光大银行若完成首发,资本充足率将至少提升到13%以上,将大大缓解目前对资本的渴求。
据光大银行披露,光大银行后续还将有一系列的融资计划;在完成上市后,该行将通过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并择机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此外还在积极准备和论证海外上市及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工作,进一步补充核心资本。
由于市场状况欠佳,此前农业银行上市就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唐双宁着重强调了将有可能采取稳定股价的措施,即启用绿鞋机制(超额配售选择权)。
从光大银行高管们自信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尽管其上市护航力量远不及农行,相关方面还是为成功首发上市做好了万全准备。
五年补漏
从2004年开始,光大银行的工作重心关键词就离不开“引资”、“上市”这两个词。当年,光大银行首次报出45.8亿元的亏损,按五级分类对不良贷款进行计提准备时,不良贷款高达265亿元,不得不计提96亿元之巨的损失准备。光大银行由此成为困难户。
一同陷入危机的还有其母公司光大集团,而光大集团的沉疴也正是光大银行窟窿的一部分。
成立于1983年的光大集团以贸易起家,此后的发展思路与中信集团颇为相似,业务范围涉及金融、贸易、服务等多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光大集团开始向金融业倾斜,成立光大信托,并进行了激进的资本运作,导致到上世纪末开始陷入外债缠身的困境。
由于光大集团的外债是由光大银行进行担保,而且两者存在着数额庞大且复杂的关联交易,光大银行由此受其所累。此外,整体接收中国投资银行及经营不善,均被认为是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到2005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91亿元,核心净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及每股净资产均已变为负值。即便将2005年和2006年的经营利润弥补亏损后,光大银行的核心净资本仍未回到正值以上。
事关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的共同救助,光大集团最后选定的求助对象为汇金公司。2006年底,双方的注资重组初步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根据光大银行2006年末的资本缺口计算,距离业内中等水平6%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至少需要注资200亿元。这一金额正是汇金公司敲定的注资规模。此外,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也将给光大实业注资50亿元。
这一注资方案在2007年11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后并得到银监会核准,汇金公司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光大银行新发行的200亿股普通股,入股后成为光大银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70.88%。
光大银行与光大集团的债权债务重组也在2007年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光大银行、光大集团、光大财务公司共同签订的《债权债务重组协议》约定,集团总公司和财务公司归还关联贷款本金,并解除光大银行为其债务提供的全部担保责任和质押,光大银行则免除上述所有贷款的全部欠息。截至本次上市申报前,光大银行仅对光大集团欠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8亿元表内利息承担担保责任。
在解决与母公司的账务问题及汇金注资后,光大银行于2008年将大量的不良贷款资产打包出售。经公开竞价,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16.44亿元的总价购买了光大银行账面余额为142.06亿元的不良资产。这部分不良资产中,80%以上为2005年以前发放的不良贷款。
由于2008年证监会暂停IPO审批,光大银行原定以IPO来补充资金的方案不得不调整为先引入战略投资者。
2009年7月,光大银行总共引入了包括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等8家境内战略投资者,合计发行约52亿股,募集资金约115亿元。此时8家战略投资者认购股份的价格已经较汇金进入时溢价1.2元/股。
光大银行还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发行次级债筹集近160亿元的资金。至此,经过多年补漏,光大银行已经扫清了上市的多个障碍:处置了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39%;2009年、2008年和200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6.43亿元、73.16亿元和50.39亿元,2007年至2009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业绩短板
2005年光大集团的工作会议上就开始提到上市计划。无论是个中坎坷,或是近期的马不停蹄,都绕不开光大银行自身的业绩短板。
7月22日晚间披露招股说明书后,兴业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光大银行盈利能力不强,各项关键指标均落后于上市银行。
其中2009年的净息差只有1.95%,低于目前所有的上市银行;这主要是因为其贷款收益率较低,仅为4.72%,特别是对公贷款的收益率远远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此外,光大银行的零售贷款在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也较高,从而拉低了贷款收益率。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在光大银行的存款结构中,低成本的个人存款比例较低,只占16.3%,而成本较高的保证金存款占比11.8%,这使得其存款付息率达到了1.69%的高水平,进而推动付息负债率达到了明显超过同业的1.86%。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保荐机构的汇报材料显示,光大银行存在多项短板:受限于资本不足,光大银行近年来发展规模较慢,同业排名逐渐落后;主营业务发展缓慢,资产结构以对公业务为主,对私业务较先进银行仍处于较低水平;收入组成以利息收入为主,非息收入占比偏低;渠道建设有待加强;人均业务效率低于同业水平;收益率水平、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资产回报率水平都处于同业偏低水平,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该份报告选取的行业比较对象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及兴业银行。近年来,上述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做大,光大银行则仍然停留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未能上市,导致在这一阵营的差距越拉越大,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在靠后位置。此外,经汇金入股及后续增发后,光大银行的总股本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每股收益很难短时期内提高。
该份报告列举出的光大银行的优势,是新兴业务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较强的网点和客户基础、较先进的IT系统以及强大的股东背景(汇金公司)等。
接近光大银行的知情人士指出,光大银行与原中国投资银行合并后,拥有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好的网点布局,网点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及发达经济城市,然而这样“大”而“全”的网点布局并没有给光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招商、民生、中信、浦发、兴业和华夏等商业银行赶超了光大,甚至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商行都提出了赶超光大的口号。光大银行光‘大’是不行的。”上述知情人士说。有业内人士说,许多商业银行到异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第一年要赶超的目标就是光大银行,“事实上也能做到。”
江南证券金融研究所特约顾问杜丽虹博士表示,目前以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为了突破存贷比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整体的风险资本回报率。这类银行要突围的路径在于模式的创新,发展对公中间业务。
然而,据光大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光大银行对公业务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同类银行的普遍问题而已,在光大银行的信贷文化中,“光做‘大’企业,但大企业与公司的资本金不匹配,结果是大的企业做不进去,中小企业又怕风险,从而长期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尴尬境地”。
分行问题
光大银行全行30多家分行中,在当地市场占有率排名能进前6名的几乎没有,即使在内部排名靠前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家一级分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靠前。
记者采访了光大银行部分分行的内部人士,这些人士透露,“凡是被评为先进行,几年后必然成为问题行”。
唐双宁2007年上任后曾专门召开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会议,对当年审计署和银监会通报的多起内部案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当时的会议记录显示,光大银行在2007年前三年共查处了大的违纪、违法案件24起,其中重特大案件6起,处理人员众多,仅涉及分行一级领导就达到27人次。
2004年前,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一直是光大银行内部的明星分行,2004年底因为不良贷款原因,原行长褚发清辞职,2005年初光大银行原西安分行行长徐伦忠接替褚担任深圳分行行长,仅半年时间,徐因为调离西安分行之后,其在任职期间的问题在半年内陆续暴露出来而被免职,原昆明分行行长吴福林临危受命,接下深圳分行这个烫手山芋。半年3次换帅,导致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所有问题都彻底暴露出来,不良资产高达几十亿元。
吴福林在任两年,无法救深圳分行于水深火热之中,光大银行总部又调任原福州分行行长朱慧民前往深圳救火,朱慧民在福州分行期间,福州分行也是年年先进,朱一调离福州,福州分行马上就沦为后进。如此换帅救火,不但深圳分行仍处在救火补漏之中,其他分行也因此而问题频出。
另一个案例是郑州分行。2006年前,郑州分行也是光大银行系统内红极一时的先进分行,该分行行长董建敏也因此被升任到光大证券担任党委书记。但在调任不到三个月内,其光大证券的任职还在公示期间,董的继任者就曝出郑州分行几十亿元的不良资产,董建敏随即被免去光大证券党委书记一职,调回郑州分行,待岗清收不良贷款,半年之内几乎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轮回了一圈。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指出,光大银行分行领导缺乏晋升通道,往往在一个地方任职多年,有的积累了不规范的问题,光大银行只能通过内部轮换的制度来防范风险,但这种轮换制度导致继任者不可能去承担前任的问题,必然要在短期内把前任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因此导致分行在换帅过程问题集中爆发。这种一“爆”了之的做法,有损业务的连续性和在客户心中的形象。
2007年以后,光大银行仍然存在着多家分行问题频出的现象。光大银行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作为被告或被告方第三人的尚未了结的诉讼及仲裁案件共计51件,涉及金额约3亿元。
一位南宁监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2009年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发生一件重大违规事件,该行以内部费用的方式给中层以上的干部每人配备一辆奥迪车,总共大概配发20多辆。此事后来被内部员工举报,总行经过内部审计后,也只在内部批评了事,并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无独有偶,2009年,南宁分行也一度是系统内部的先进分行。
接近光大银行管理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分行大案频出,但甚少诉诸于法律,惩戒不严是导致类似案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证监会公布光大银行上会前一周,光大银行曾召开分行会议。总行要求分行配合A股发行的战略配售工作,在客户中洽谈投资者,标准是投资金额在1.5亿元以上的,着重向客户强调光大银行作为中型股份制银行的成长性和前景。
控制权之争
光大集团虽然是光大银行的母公司,但自汇金公司注资后,几年来却一直只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且持股份额与第一大股东汇金公司相去甚远。
招股书显示,汇金公司目前直接和间接持有光大银行64.31%的股份,光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仅为11.66%。
近几年来,两大股东为争夺控股权的角力一直被视为光大银行上市的主要障碍之一,此次虽然让位于上市进程,但仍然是光大银行未来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汇金公司持有多家大型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的股权,但光大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非政策性、规模偏小的银行。从一开始,这场结合就充满着火药味,在涉及光大银行事务上的强硬立场,被视为近年来汇金公司行事风格的典型代表。
汇金公司与其他股东的矛盾第一次爆发,是在注资之前。
2007年8月,汇金公司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光大银行做出了审计报告,截至当年8月,光大银行的每股净资产仅0.5元。汇金公司的注资价格为1元/股,因此,汇金公司要求原股东先缩股50%后再注资。
但光大银行不少老股东入股时,入股价格都高于1元/股,且数年来分红寥寥无几。因此,汇金公司提出的缩股方案遭到了老股东的一致反对。汇金公司注资一事从当年8月一直搁置到11月,但仅仅两个月后,汇金公司与老股东再度爆发矛盾。
2008年1月,光大银行积极备战当年上半年上市,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公司上市、发行次级债、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等议案。然而,在上述议案顺利通过后,光大银行上市仍然无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财经国家周刊》获得的一份光大集团年度工作会议记录上显示,截至2007年底,光大银行累计亏损80多亿元,在利用2007年的净利润45.7亿元弥补亏损后,仍有37亿元的缺口。如果新老股东共同缩股弥补该缺口,则可以达到相关法律关于拟上市公司须盈利的要求,可立即启动上市程序;否则,如果用公司未来利润来弥补,上市工作或将推迟至2009年。
为解决历史亏损问题,光大银行斯时准备了三个方案,即新老股东共同缩股,动用资本金填亏;以2008年上半年利润填补;申请国家特批。最终,由于国家特批难度较大,新增利润弥补时间太长,新老股东共同缩股成为弥补亏损的首选之策。
光大银行的这一选择出自中金公司为其设计的上市方案,如果要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上市申请,光大银行必须在2008年4月前完成缩股。然而,1月29日的股东大会上却未能提交新老股东共同缩股的议案。
尽管光大银行在股东大会前已经与汇金公司多次沟通,但汇金公司最后仍以缩股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这次缩股要求。光大银行也因此错过了2008年上半年上市的黄金窗口期。
缩股风波被认为是光大银行新老股东磨合期分歧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光大银行董事会的变革开始引起光大集团更大的担忧。
在汇金公司注资后,汇金公司有权向光大银行派出6名股权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其中6名股权董事均供职于汇金公司,且大部分都有深厚的金融背景。董事会调整后,光大集团方面在董事会仅占4席。
与上市计划一拖再拖相比,汇金公司与光大集团方面的矛盾更多体现在股权比例悬殊上,汇金公司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光大集团整个体系内多家企业的控制权,尤以光大银行为甚。
在此次上市前,汇金公司持股59.82%,其控股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公司名列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两者合计持有64.31%;而光大集团及其控股的光大控股在光大银行的合计持股比例,仅为11.66%。
2007年汇金公司注资同时,汇金公司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还注资50亿元组建了光大实业集团公司(下称“光大实业”),剥离了光大集团境内实业资产以及境外资产。这些,导致了后来由光大集团翻牌成立的光大金融控股集团(下称“光大金控”)有名无实,其所控制的资产规模远远不及汇金公司拥有的实际权益。
据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透露,光大集团原本希望在上市前完成股权划拨,将汇金公司持有的光大银行股权划转给光大金控,以使光大金控能够名副其实。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一直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光大”,而与汇金的股权问题如何解决,“矛盾将在上市后体现。”
市场人士分析,此次光大集团将股权之争暂时搁置,让位于上市工作的推进,与其目前渴求资本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光大银行甚至很快会面临无款可贷的局面。
光大银行方面承认,一方面,按照既定战略,该行将在未来三年面临较大的资本缺口,既有的业务发展需求将无法满足。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原来采用的补充资本渠道已经难以再采用,包括自身留存利润规模有限且补充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快速的业务发展需求;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余额已经超过了银监会要求的25%的额度上限,再次通过次级债来补充附属资本已没有空间;另外,2009年曾采用的私募融资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复制。
因此,通过公开发行上市成为光大银行当前为数不多且最佳的选择之一,除了可以快速募集到资本补充较大额度的核心资本,还能为后续资本补充打开新的渠道。
两年多的时间里,光大银行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信贷投放规模增加、新业务得到拓展外,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双双攀升,2008年和2009年,光大银行净利润分别为73亿元和74亿元。
但这些不是延滞光大银行IPO的因素,而是相反。
2008年席裹全球的金融危机和新老股东关于公司控制权之争,才是光大银行上市的两大关键掣肘力量。
在金融危机阴霾消减、控制权之争让路于上市大局之后,光大银行突然启动上市之路。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市场对光大银行打赢这场利益攸关的上市之战,不存疑虑,7月过会、8月挂牌,应不会再有意外。
但令市场存疑的是,多年来光大银行盈利水平低下,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一直排名居后,这种状况在上市之后能有多大程度改变?暂时搁置的控制权纠葛会否暗流再起?管理结构的弊端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司上市以后的运营效率?
因此,对这家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唯一注资拯救的中型银行而言,上市绝非其改革的终点,而是资本市场与光大银行自身共同承接的新一轮大考。
万全准备
7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10年第112次工作会议正式通过了光大银行的首发申请。7月22日晚间,光大集团、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及光大银行行长郭友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根据光大银行当晚在证监会网站上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若不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首发拟至多发行61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395.35亿股;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光大银行本次发行将不超过70亿股,发行后总股数不超过404.35亿股。
光大银行披露的材料介绍,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2009年末,光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39%,不良贷款率为1.25%;目前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是大型银行应保持在11%以上,中小银行在10%以上。
经研究员初步测算,光大银行若完成首发,资本充足率将至少提升到13%以上,将大大缓解目前对资本的渴求。
据光大银行披露,光大银行后续还将有一系列的融资计划;在完成上市后,该行将通过发行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并择机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此外还在积极准备和论证海外上市及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工作,进一步补充核心资本。
由于市场状况欠佳,此前农业银行上市就经受了巨大的考验,唐双宁着重强调了将有可能采取稳定股价的措施,即启用绿鞋机制(超额配售选择权)。
从光大银行高管们自信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尽管其上市护航力量远不及农行,相关方面还是为成功首发上市做好了万全准备。
五年补漏
从2004年开始,光大银行的工作重心关键词就离不开“引资”、“上市”这两个词。当年,光大银行首次报出45.8亿元的亏损,按五级分类对不良贷款进行计提准备时,不良贷款高达265亿元,不得不计提96亿元之巨的损失准备。光大银行由此成为困难户。
一同陷入危机的还有其母公司光大集团,而光大集团的沉疴也正是光大银行窟窿的一部分。
成立于1983年的光大集团以贸易起家,此后的发展思路与中信集团颇为相似,业务范围涉及金融、贸易、服务等多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光大集团开始向金融业倾斜,成立光大信托,并进行了激进的资本运作,导致到上世纪末开始陷入外债缠身的困境。
由于光大集团的外债是由光大银行进行担保,而且两者存在着数额庞大且复杂的关联交易,光大银行由此受其所累。此外,整体接收中国投资银行及经营不善,均被认为是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到2005年,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91亿元,核心净资本、核心资本充足率及每股净资产均已变为负值。即便将2005年和2006年的经营利润弥补亏损后,光大银行的核心净资本仍未回到正值以上。
事关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的共同救助,光大集团最后选定的求助对象为汇金公司。2006年底,双方的注资重组初步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
根据光大银行2006年末的资本缺口计算,距离业内中等水平6%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至少需要注资200亿元。这一金额正是汇金公司敲定的注资规模。此外,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也将给光大实业注资50亿元。
这一注资方案在2007年11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后并得到银监会核准,汇金公司以每股1元的价格购买光大银行新发行的200亿股普通股,入股后成为光大银行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70.88%。
光大银行与光大集团的债权债务重组也在2007年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光大银行、光大集团、光大财务公司共同签订的《债权债务重组协议》约定,集团总公司和财务公司归还关联贷款本金,并解除光大银行为其债务提供的全部担保责任和质押,光大银行则免除上述所有贷款的全部欠息。截至本次上市申报前,光大银行仅对光大集团欠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8亿元表内利息承担担保责任。
在解决与母公司的账务问题及汇金注资后,光大银行于2008年将大量的不良贷款资产打包出售。经公开竞价,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16.44亿元的总价购买了光大银行账面余额为142.06亿元的不良资产。这部分不良资产中,80%以上为2005年以前发放的不良贷款。
由于2008年证监会暂停IPO审批,光大银行原定以IPO来补充资金的方案不得不调整为先引入战略投资者。
2009年7月,光大银行总共引入了包括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等8家境内战略投资者,合计发行约52亿股,募集资金约115亿元。此时8家战略投资者认购股份的价格已经较汇金进入时溢价1.2元/股。
光大银行还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发行次级债筹集近160亿元的资金。至此,经过多年补漏,光大银行已经扫清了上市的多个障碍:处置了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39%;2009年、2008年和200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6.43亿元、73.16亿元和50.39亿元,2007年至2009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业绩短板
2005年光大集团的工作会议上就开始提到上市计划。无论是个中坎坷,或是近期的马不停蹄,都绕不开光大银行自身的业绩短板。
7月22日晚间披露招股说明书后,兴业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光大银行盈利能力不强,各项关键指标均落后于上市银行。
其中2009年的净息差只有1.95%,低于目前所有的上市银行;这主要是因为其贷款收益率较低,仅为4.72%,特别是对公贷款的收益率远远低于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此外,光大银行的零售贷款在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也较高,从而拉低了贷款收益率。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在光大银行的存款结构中,低成本的个人存款比例较低,只占16.3%,而成本较高的保证金存款占比11.8%,这使得其存款付息率达到了1.69%的高水平,进而推动付息负债率达到了明显超过同业的1.86%。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保荐机构的汇报材料显示,光大银行存在多项短板:受限于资本不足,光大银行近年来发展规模较慢,同业排名逐渐落后;主营业务发展缓慢,资产结构以对公业务为主,对私业务较先进银行仍处于较低水平;收入组成以利息收入为主,非息收入占比偏低;渠道建设有待加强;人均业务效率低于同业水平;收益率水平、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资产回报率水平都处于同业偏低水平,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该份报告选取的行业比较对象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及兴业银行。近年来,上述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不断做大,光大银行则仍然停留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未能上市,导致在这一阵营的差距越拉越大,各项盈利能力指标均在靠后位置。此外,经汇金入股及后续增发后,光大银行的总股本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每股收益很难短时期内提高。
该份报告列举出的光大银行的优势,是新兴业务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较强的网点和客户基础、较先进的IT系统以及强大的股东背景(汇金公司)等。
接近光大银行的知情人士指出,光大银行与原中国投资银行合并后,拥有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好的网点布局,网点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及发达经济城市,然而这样“大”而“全”的网点布局并没有给光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招商、民生、中信、浦发、兴业和华夏等商业银行赶超了光大,甚至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商行都提出了赶超光大的口号。光大银行光‘大’是不行的。”上述知情人士说。有业内人士说,许多商业银行到异地开设新的分支机构,第一年要赶超的目标就是光大银行,“事实上也能做到。”
江南证券金融研究所特约顾问杜丽虹博士表示,目前以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为了突破存贷比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整体的风险资本回报率。这类银行要突围的路径在于模式的创新,发展对公中间业务。
然而,据光大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光大银行对公业务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同类银行的普遍问题而已,在光大银行的信贷文化中,“光做‘大’企业,但大企业与公司的资本金不匹配,结果是大的企业做不进去,中小企业又怕风险,从而长期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尴尬境地”。
分行问题
光大银行全行30多家分行中,在当地市场占有率排名能进前6名的几乎没有,即使在内部排名靠前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家一级分行,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靠前。
记者采访了光大银行部分分行的内部人士,这些人士透露,“凡是被评为先进行,几年后必然成为问题行”。
唐双宁2007年上任后曾专门召开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会议,对当年审计署和银监会通报的多起内部案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当时的会议记录显示,光大银行在2007年前三年共查处了大的违纪、违法案件24起,其中重特大案件6起,处理人员众多,仅涉及分行一级领导就达到27人次。
2004年前,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一直是光大银行内部的明星分行,2004年底因为不良贷款原因,原行长褚发清辞职,2005年初光大银行原西安分行行长徐伦忠接替褚担任深圳分行行长,仅半年时间,徐因为调离西安分行之后,其在任职期间的问题在半年内陆续暴露出来而被免职,原昆明分行行长吴福林临危受命,接下深圳分行这个烫手山芋。半年3次换帅,导致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所有问题都彻底暴露出来,不良资产高达几十亿元。
吴福林在任两年,无法救深圳分行于水深火热之中,光大银行总部又调任原福州分行行长朱慧民前往深圳救火,朱慧民在福州分行期间,福州分行也是年年先进,朱一调离福州,福州分行马上就沦为后进。如此换帅救火,不但深圳分行仍处在救火补漏之中,其他分行也因此而问题频出。
另一个案例是郑州分行。2006年前,郑州分行也是光大银行系统内红极一时的先进分行,该分行行长董建敏也因此被升任到光大证券担任党委书记。但在调任不到三个月内,其光大证券的任职还在公示期间,董的继任者就曝出郑州分行几十亿元的不良资产,董建敏随即被免去光大证券党委书记一职,调回郑州分行,待岗清收不良贷款,半年之内几乎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轮回了一圈。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指出,光大银行分行领导缺乏晋升通道,往往在一个地方任职多年,有的积累了不规范的问题,光大银行只能通过内部轮换的制度来防范风险,但这种轮换制度导致继任者不可能去承担前任的问题,必然要在短期内把前任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因此导致分行在换帅过程问题集中爆发。这种一“爆”了之的做法,有损业务的连续性和在客户心中的形象。
2007年以后,光大银行仍然存在着多家分行问题频出的现象。光大银行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作为被告或被告方第三人的尚未了结的诉讼及仲裁案件共计51件,涉及金额约3亿元。
一位南宁监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2009年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发生一件重大违规事件,该行以内部费用的方式给中层以上的干部每人配备一辆奥迪车,总共大概配发20多辆。此事后来被内部员工举报,总行经过内部审计后,也只在内部批评了事,并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无独有偶,2009年,南宁分行也一度是系统内部的先进分行。
接近光大银行管理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分行大案频出,但甚少诉诸于法律,惩戒不严是导致类似案件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证监会公布光大银行上会前一周,光大银行曾召开分行会议。总行要求分行配合A股发行的战略配售工作,在客户中洽谈投资者,标准是投资金额在1.5亿元以上的,着重向客户强调光大银行作为中型股份制银行的成长性和前景。
控制权之争
光大集团虽然是光大银行的母公司,但自汇金公司注资后,几年来却一直只占据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且持股份额与第一大股东汇金公司相去甚远。
招股书显示,汇金公司目前直接和间接持有光大银行64.31%的股份,光大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的股份仅为11.66%。
近几年来,两大股东为争夺控股权的角力一直被视为光大银行上市的主要障碍之一,此次虽然让位于上市进程,但仍然是光大银行未来要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
汇金公司持有多家大型银行、证券公司及保险公司的股权,但光大银行是其中唯一一家非政策性、规模偏小的银行。从一开始,这场结合就充满着火药味,在涉及光大银行事务上的强硬立场,被视为近年来汇金公司行事风格的典型代表。
汇金公司与其他股东的矛盾第一次爆发,是在注资之前。
2007年8月,汇金公司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光大银行做出了审计报告,截至当年8月,光大银行的每股净资产仅0.5元。汇金公司的注资价格为1元/股,因此,汇金公司要求原股东先缩股50%后再注资。
但光大银行不少老股东入股时,入股价格都高于1元/股,且数年来分红寥寥无几。因此,汇金公司提出的缩股方案遭到了老股东的一致反对。汇金公司注资一事从当年8月一直搁置到11月,但仅仅两个月后,汇金公司与老股东再度爆发矛盾。
2008年1月,光大银行积极备战当年上半年上市,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公司上市、发行次级债、不良资产处置方案等议案。然而,在上述议案顺利通过后,光大银行上市仍然无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财经国家周刊》获得的一份光大集团年度工作会议记录上显示,截至2007年底,光大银行累计亏损80多亿元,在利用2007年的净利润45.7亿元弥补亏损后,仍有37亿元的缺口。如果新老股东共同缩股弥补该缺口,则可以达到相关法律关于拟上市公司须盈利的要求,可立即启动上市程序;否则,如果用公司未来利润来弥补,上市工作或将推迟至2009年。
为解决历史亏损问题,光大银行斯时准备了三个方案,即新老股东共同缩股,动用资本金填亏;以2008年上半年利润填补;申请国家特批。最终,由于国家特批难度较大,新增利润弥补时间太长,新老股东共同缩股成为弥补亏损的首选之策。
光大银行的这一选择出自中金公司为其设计的上市方案,如果要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上市申请,光大银行必须在2008年4月前完成缩股。然而,1月29日的股东大会上却未能提交新老股东共同缩股的议案。
尽管光大银行在股东大会前已经与汇金公司多次沟通,但汇金公司最后仍以缩股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这次缩股要求。光大银行也因此错过了2008年上半年上市的黄金窗口期。
缩股风波被认为是光大银行新老股东磨合期分歧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光大银行董事会的变革开始引起光大集团更大的担忧。
在汇金公司注资后,汇金公司有权向光大银行派出6名股权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其中6名股权董事均供职于汇金公司,且大部分都有深厚的金融背景。董事会调整后,光大集团方面在董事会仅占4席。
与上市计划一拖再拖相比,汇金公司与光大集团方面的矛盾更多体现在股权比例悬殊上,汇金公司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光大集团整个体系内多家企业的控制权,尤以光大银行为甚。
在此次上市前,汇金公司持股59.82%,其控股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公司名列光大银行第四大股东,两者合计持有64.31%;而光大集团及其控股的光大控股在光大银行的合计持股比例,仅为11.66%。
2007年汇金公司注资同时,汇金公司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还注资50亿元组建了光大实业集团公司(下称“光大实业”),剥离了光大集团境内实业资产以及境外资产。这些,导致了后来由光大集团翻牌成立的光大金融控股集团(下称“光大金控”)有名无实,其所控制的资产规模远远不及汇金公司拥有的实际权益。
据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透露,光大集团原本希望在上市前完成股权划拨,将汇金公司持有的光大银行股权划转给光大金控,以使光大金控能够名副其实。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一直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光大”,而与汇金的股权问题如何解决,“矛盾将在上市后体现。”
市场人士分析,此次光大集团将股权之争暂时搁置,让位于上市工作的推进,与其目前渴求资本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光大银行甚至很快会面临无款可贷的局面。
光大银行方面承认,一方面,按照既定战略,该行将在未来三年面临较大的资本缺口,既有的业务发展需求将无法满足。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原来采用的补充资本渠道已经难以再采用,包括自身留存利润规模有限且补充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快速的业务发展需求;而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余额已经超过了银监会要求的25%的额度上限,再次通过次级债来补充附属资本已没有空间;另外,2009年曾采用的私募融资也难以在短时期内复制。
因此,通过公开发行上市成为光大银行当前为数不多且最佳的选择之一,除了可以快速募集到资本补充较大额度的核心资本,还能为后续资本补充打开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