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写村史见证家乡发展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9月,上海莘光村西李队农民李锦祺拥有了一个门牌号:上海水清路298弄21号,并同时拥有一个城镇户口。
  19年后,68岁的李锦祺写出4本沉甸甸的村史,但仍然后悔为消失的村庄记录太晚。
  这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不知道,被自己称为“水清二村”“佳佳花园”“景和茗苑”的这块土地,有过一个村庄叫“莘光”。
  西瓜田里受启发
  有时闭上眼睛,身处楼房的李锦祺,会听到几十年前的声音:天蒙蒙亮时,院子里的养鸡房传来公鸡打鸣声;宽阔的田埂上,拖拉机轰隆隆地开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村里有人第一个买上自行车,得意地摁出一连串清脆的车铃声……
  他还听到19岁那年夏天的夜晚,风吹过西瓜田发出的沙沙声。和他一起看守瓜田的老人,每夜都会絮絮叨叨地说起村里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却听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祖上有着这样有趣而迷人的轶事。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李锦祺开始留心村里的一草一木。渐渐地,他开始喜欢和村里人聊天,聊到有意思的人和事,就用心记一记。比如,西李人爱生双胞胎,62户人家中,最多时有6对双胞胎;比如,西李男人爱朝外跑,不愿在农村干活,而西李女人却不肯外嫁,宁可在村庄招“上门女婿”……
  当时,从1961年开始稳定建置的莘光大队有10个生产队,李锦祺所在的叫“西李”,顾名思义,也就是“位于西边,多数姓李”——村里共有62户人家,其中60户人都姓李。
  李锦祺的曾祖父是个文化人,曾经整理过李氏家谱,但随着1949年的一把大火,李氏家谱化为灰烬。借着收集村史,李锦祺开始一点点地认识、集纳家族和西李的传统。
  根据传说,李锦祺推算出,公元1790年,自己的祖先就从浦东迁来莘光。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地图上,莘庄只是个无名小镇,属清朝36保(华亭乡)。据莘光家族史推算,那时,李锦祺的祖先已经在这里居住,共有七八个村庄,约几十户人家。
  收集村史的工作,就这么开始了。“我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李锦祺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
  记录生活的苦与乐
  年轻时,李锦祺做过赤脚医生、大队会计。戴着眼镜的他,和自己的曾祖父一样,也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
  说起从前的日子,他笑说,最大的感受是,村里的小孩都会唱“今年望似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
  身处其中的李锦祺,记载下村民为改变贫困付出的朴素努力。一村之隔的生产队名叫“马家塘”。与老实的西李队人相比,马家塘的社员头脑更加活泛。胆大的村民,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敢偷偷种一些蔬菜和葱,偷偷踏着自行车到上海市区的菜场去卖。最多时,马家塘每天有83个农民,在天亮之前去卖葱。人们一度把马家塘叫作“葱家塘”。
  他还记下一桩趣事:1961年,两个热心的村干部为故去的独居老人守灵,由于当时农村尚未通电,两个村干部摸黑烧饭,结果误把桐油当成食用油,上吐下泻。
  生活不全是快乐。他沉痛地记录下一桩伤逝:1983年10月7日,大队油粮员总出纳李友根“车误致死”。
  那本是一个平常的下午。李友根和李锦祺说要去银行取款,却在差一点就进村时,因横穿马路被汽车撞倒身亡。原本开朗健谈的李友根,去世时才43岁,留下80多岁的母亲和3个未成家的子女。
  那年,村里还有一个7岁的娃娃,也因为车祸死亡。李锦祺咀嚼出生命的无常,也想到,那些普通人一旦离开,也便再没有什么人记得他们,似乎一点痕迹都不留下。于是,他更想为一些普通人“立传”,至少,记住他们的名字。
  随着一页一页的记录,许多年的时光在李锦祺的笔下流过去。他也渐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不变的是,他从未想过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莘光。
  城市化建设轰轰烈烈
  李锦祺的村史,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莘光社会各业人员之最》一章中,不乏琐碎的记录,但从中不难一窥时代的缩影与变迁。比如村里第一个造楼房的人、第一个开拖拉机的女人、第一个养长毛兔的人、村子里担任赤脚医生时间最长的人……
  在村史中,有个章节叫“莘光大事记”。李锦祺五易其稿,记录下莘光从1949年到2005年,56年间的“大事”:
  1962年9月,全公社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实现了点灯不用油的愿望;
  1968年10月25日,莘庄镇上的知识青年首次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8位青年分到10个生产队插队落户;
  1983年初,莘东大队杨家湾生产队杨全余一家6口人承包了生产队60亩土地,成为全县种粮大户……
  微观的记录背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轰轰烈烈。1992年4月,上海市政府同意莘庄镇横沥巷东面开发,莘光村的部分土地划入规划范围,此后,莘光村的农民开始陆续动迁。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莘光划入闵行区管辖区域。
  1993年,李锦祺记下的大事是:莘光村成立股份制公司,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年底,莘光股份公司第一次分红,每一股分得640元现金。
  1996年11月,莘光撤队工作开始,首批撤掉了3个生产队。1999年,闵行区政府发布贯彻《上海市撤村、撤队集体资产处置暂行方法》的实施细则。莘光的10个生产队,在五年内全部撤光。
  同样的风,吹过的已不是同样的土地。
  淡薄的人情
  昔日莘光的土地上,很快建起20多个大大小小的居住小区,成立了13个居委会。
  1994年9月,西李队第一期30户居民迁入水清二村,李锦祺住进整齐划一的六层居民楼。原先的莘光村人,也陆续住进“平阳一村”“佳佳花园”“丽华公寓”……
  他同时领到一个城镇户口,被统一安排进闵行农村劳动力安置单位——兴达公司下属工厂工作。   住进楼房的李锦祺,在新鲜感消失之后,渐渐觉得有些不适应。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他不能再去串门了。
  他怀念从前在村里时,一吃完晚饭,就家家户户地串门。远远地,老朋友在小院听到他的喊声,就赶紧为他打开门。一直聊到夜幕低垂,再心满意足地回家。
  而现在,虽然住在楼上楼下,村民都变成邻居,但一关起门,每家都是一个独立隔断的小天地。
  久而久之,李锦祺发现,很多满地跑的娃娃,他已经不知道是哪家的了。年轻人看到他,头一仰,跟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李锦祺感到不可思议:这要是在注重传统秩序的西李队,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些原先在村庄里无话不谈的老友,也仅在家里有红白喜事时才会聚在一起。“只剩下各自的亲情,乡情都消失了。”李锦祺摘下眼镜,叹口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从前淡薄了许多。”
  1996年6月,兴达公司解散,52岁的他被“退职”。以后7年,他每月只能从公司领到270元的生活费。为了自谋出路,他去小区和公司做过两年门卫。
  终日守着别人的大楼,偶尔,李锦祺会想起田间自给自足的日子,“种好地,只管嘴巴吃饱就行了”。
  他越来越心疼自己忙着读书的孙女,“以前在农村,考不上学,大不了回家种地,现在考不上学,连地都没得种”。
  年轻人对村史不感兴趣
  2004年7月,李锦祺正式退休,每月能领到725元退休金,时间也比以前宽裕了许多。于是,他加快了撰写莘光村史的步伐。
  李锦祺说,自己写的,更多的是对一些平凡人、平凡事的记录。他想忠诚地记录过去与现在的原貌,“证明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他把4本记录分别命名为《莘光记忆》(分为家族史资料和村史资料)《晚霞》《乡魂》。
  这些年,他陆续把4本资料自费印刷了几十本,发放给原先的莘光村人看。很多老一辈人,都从李锦祺的记录里找到或重新认识自己的先人。82岁的老人张士明,甚至请李锦祺帮忙搜集家谱——父亲过世得早,母亲改嫁,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亲生父亲的名字。
  但几乎没有年轻人问李锦祺借族谱看。即使送出去的族谱,也可能被随意丢掷在一边。李锦祺掩饰不住失望:“等我们这一代人都去了,谁会记得莘光的历史呢?”
  “你觉得莘光村还在吗?”有人问李锦祺,他肯定地说,“当然在”。
  李锦祺心里很清楚,已经用了50年的“莘光”一词,现在仅仅用在莘光实业公司、莘光学校、莘光农贸市场上,如果有一天,这些单位不再用“莘光”二字,那么,连同“莘光”这个词,也将在历史上消失。
其他文献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了7年时间,三易体裁七改其稿,终于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传承中华魂》,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文学剧本。  这位老人不是作家,甚至一辈子都很少和语言文字打交道。他是一名退休的数学教师,叫刘正 ,是子洲县周家硷镇前湾村人。  日前的一个中午,我到刘正昉老人的家里对其进行了采访。冬日里的暖阳透过玻璃窗户,照在老人古铜色的脸上,散发出金色的光。老人盘膝坐在炕沿上,给我们讲述他和他的书
期刊
他不打牌、不抽烟,退休后唯一的爱好就是模拟建筑物。儿时在江边堆的泥沙城堡容易被水冲毁,他想了一个办法将美景永远保留下来,而且废物利用,不用去旅行就可以环游世界。  “去做你最爱的事情,兴趣会产生激情,激情带来快乐。”“生活中有没有兴趣,全在于你有没有给它足够的重视。”这两句话写在他随身带的笔记本里。  建城堡、修高楼、造三峡……他用手中的水泥一点一点“滴”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将从小的兴趣
期刊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张籍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千多年来,书信在中华文化里充当着集文学、美学、历史、情感、书法、礼仪、信笺为一体的文化载体。然而随着电话与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家书正淡出我们的生活。21世纪初,费孝通、季羡林、白庚胜等数十位文化名人发起了抢救家书行动。陈立言,一位71岁的老人,40多年来将他人“弃若敝帚”的
期刊
痴迷熨斗20多年  张世铎本职为医务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用收藏来调剂自己的生活。20多年前,张世铎无意间得到一个断柄的、类似于“水舀子”的青铜器。由于搞不懂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他就找了许多专家来鉴定这个物件,最后专家告诉他,这是个汉代的熨斗。这下子可让张世铎有些兴奋了,原来古代老祖宗们就使用熨斗了,而且当时的熨斗是这个样子的。后来,张世铎又接连在收藏市场中发现了一些这样的青铜熨斗,许多卖家也
期刊
说起皮影,大多数人首先会想起舞台上的唱、念、道白,和驴皮制做的生、旦、净、丑。但是唐山市民蔡承泽却结合皮影、漫画和国画,画出了“皮影画”。近日,我们采访了这位年过古稀的皮影迷。  从迷皮影到画皮影  今年77岁的蔡承泽家住唐山市东大里社区。与好多老人一样,蔡承泽闲来无事也喜欢画上两笔。  在蔡承泽的画中,不但有女起解、三击掌、打渔杀家等戏剧名段,还有外国友人、农村新生活等新颖题材。但是与其他的画作
期刊
如今是电脑高度普及的时代,用电脑打字成为生活与工作的必需。大家所熟知的输入法有五笔和拼音,但只需敲击几个数字就能搞定的输入法,你见过吗?“数字键1,代表笔画‘横’,2代表‘竖’,3代表‘撇’……用0~7这8个数字,就能代表汉字的全部笔画了,很方便!”家住乌市桂林路社区的李春生老人介绍了自己发明的八笔画输入法。  72岁的李春生祖籍江苏宜兴市,是一名中学退休职工。1960年来到新疆农八师136团工作
期刊
王少志、邱云兴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在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开庭审理。据检方指控,案件中的受害者一共有13人,被诈骗的金额为221万多元,而事实上,警方初始调查时,发现的受害人多达106人,总金额高达700余万元。对于检方所称的老人提着75万元现金来投资一事,王少志的辩护律师声称这是“造假”,他认为老人根本不可能有如此胆量。案件并未当庭宣判。  检方:老人提75万现金上门  据检方指控,2
期刊
第一天,3元变成了30元;第二天,10元变成了100元。“大师”微笑着说:“菩萨显灵,赐你富贵!”听到这话,刘老汉兴奋不已,第三天,他凑了23.8万元交给“大师”,想变出更多钱,结果全成了冥币。  2013年6月8日下午,刘老汉来到桂林市芦笛菜市一个地摊看风湿病,摆摊师傅一边给他拍打,一边跟他聊天。聊着聊着,摆摊师傅说刘老汉被“女鬼缠身”,不仅他会倒霉,家人也会受牵连。刘老汉欲求解救之法,摆摊师傅
期刊
婆婆一人在家,孤单寂寞,为了生活,我们没更多时间陪她老人家,也曾想着家里养只狗,但遭到了婆婆的强烈反对。  老公朋友去外地发展,一只叫灵灵的狗无法带去,于是,我们自作主张,把灵灵带回了家。  “你们干嘛把它弄家里来!”见我们带只狗回来,婆婆便不高兴地说。“这是同事的,他全家都搬外地去了,这只狗一时没法带去,我们暂实帮他养。”老公陪着笑容说:“我知道你老人家最愿意帮人了,所以,我没经你同意就把它带回
期刊
有一个缉毒警察来到一个农场,检查农田里是否种植了可以加工成毒品的作物。  农场主客气地接待了这个警察,并指着不远处一块用栅栏围着的空地叮嘱警察说:“你可以随便检查,只是请您不要进入那块地……”  还没等农场主说完,那个警察就打断了农场主的话:“我是奉联邦政府之命而来,我有权检查我认为可疑的所有地方,你听清楚了吗?”  说完,警察就傲慢地从口袋里掏出检查证在农场主面前晃了晃。  “好吧,”农场主无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