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小学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许多地区素的质教育却依然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研究应试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阻碍,了解、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世纪和谐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形成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K8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196-01
我国政府很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先进的教育,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全民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应试教育阻碍实现素质教育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正处在积极探索和建设之中。但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社会环境、应试教育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其中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一些学校对待素质教育态度积极,行动迟缓,认为可以说说不可真做,就是真做也不在主课中做。一些家长竞争目标不断提高,竞争重心不断偏移,不仅想让孩子上大学,而且想上好大学,从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上各种校外辅导班。素质教育难登教育之门,传统观念为其存在之源,社会意识为其盛行之由。
二、小学素质教育应对应试教育问题的策略
要提高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完备的外部环境、前提条件和实施场所。
1.社会应当引导方向,推广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改变对学校和人才的评价观念,不再给学校必须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同时不能放任一切权利,不致于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给学生减负、减课业、给学生权利。社会要从法律上确认学校与家长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解开学校、教师的手脚。提高民族素质,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关键是要社会转变教育观念。
2.家庭内注重素质教育,家长改变思想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求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要求家庭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小学生在家里的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与此同時家长更要改变思想,在为儿童选择学校时不只是一味地看学校成绩、升学率等,要注重该学校的教师素质、文化底蕴等。家庭的改变亦是应对应试教育持续的关键之一。
3.小学校园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场所,是应对应试教育的关键
小学校园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的学生作为目标。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1)学校自身,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再者,要改革小学的办学体制,形成基础教育多样化的办学格局。
(2)现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老师要以身作则,有终身教育的意识、责任意识。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为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3)学校要构筑高效率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人的创造思维发展的重要过程。教育要在内容上、方法上和各个环节上由单一走向多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确定科学的教育目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育,例如多媒体、网络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启发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全面发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和发展性,提高课上的实际利用率。
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前期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前布置观察作业。2.课上期盼。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对一种事物的研究点出发,可以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从而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使学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月的主动者。3.质疑期盼。质疑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所教授内容的需要提出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者发动学生提出与讲授内容有关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答。4.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专家认为,首先应该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
为此,有必要采用刚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现代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课堂教学,重视加强素质教育,力争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形成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K825.4 文献标识码:K8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196-01
我国政府很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先进的教育,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全民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应试教育阻碍实现素质教育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正处在积极探索和建设之中。但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社会环境、应试教育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其中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一些学校对待素质教育态度积极,行动迟缓,认为可以说说不可真做,就是真做也不在主课中做。一些家长竞争目标不断提高,竞争重心不断偏移,不仅想让孩子上大学,而且想上好大学,从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上各种校外辅导班。素质教育难登教育之门,传统观念为其存在之源,社会意识为其盛行之由。
二、小学素质教育应对应试教育问题的策略
要提高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完备的外部环境、前提条件和实施场所。
1.社会应当引导方向,推广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改变对学校和人才的评价观念,不再给学校必须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同时不能放任一切权利,不致于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给学生减负、减课业、给学生权利。社会要从法律上确认学校与家长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解开学校、教师的手脚。提高民族素质,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关键是要社会转变教育观念。
2.家庭内注重素质教育,家长改变思想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求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要求家庭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小学生在家里的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与此同時家长更要改变思想,在为儿童选择学校时不只是一味地看学校成绩、升学率等,要注重该学校的教师素质、文化底蕴等。家庭的改变亦是应对应试教育持续的关键之一。
3.小学校园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场所,是应对应试教育的关键
小学校园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的学生作为目标。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1)学校自身,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再者,要改革小学的办学体制,形成基础教育多样化的办学格局。
(2)现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老师要以身作则,有终身教育的意识、责任意识。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为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3)学校要构筑高效率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人的创造思维发展的重要过程。教育要在内容上、方法上和各个环节上由单一走向多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确定科学的教育目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育,例如多媒体、网络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启发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全面发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和发展性,提高课上的实际利用率。
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前期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前布置观察作业。2.课上期盼。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对一种事物的研究点出发,可以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从而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使学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月的主动者。3.质疑期盼。质疑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所教授内容的需要提出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者发动学生提出与讲授内容有关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答。4.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专家认为,首先应该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
为此,有必要采用刚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现代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课堂教学,重视加强素质教育,力争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