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我刚上高一。因为上学早,我比周围的同学都小。我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娃娃衫、七分裤,就跑去报到了。在教室门前,被一个穿白衬衫的大男生拦住:“喂,小朋友,你找人?”小朋友?我愣了愣,确定他是对我说话,然后摇摇头:“我来报到。”我故意把最后两个字咬得很重,以显示我的身份。
“白衬衫”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惊奇,我知道那惊奇来自何处,他看我太小了呗。果然,他问:“你多大了?”我反问:“你管这个干什么?”“白衬衫”微笑地说:“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
果然,人不可貌相。他看我像小朋友,我看他也不像老师。纯白衬衫、浅蓝色牛仔裤、运动鞋,整个人站在讲台上,显得过分瘦削。他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被在座的女生打趣。“白衬衫”就欠欠身子,把脸别过去,还是藏不住他发红的脸颊。他站在那里,像一株委屈的竹子。
他叫俞可,教我们几何,平时总是带着三角尺和圆规,出现在我们面前。不过是刚毕业的大男孩,他腼腆,羞涩,书生气,经常被班上的捣蛋鬼气得手足无措,或是被那些开朗、成熟的女生打趣得无言以对,但是他对教书是很上心的。
那时的我,是懵懂的小屁孩,因为年纪小,女生们不带我玩。我只好自娱自乐,从城东区的老图书馆借来很多闲书,慢慢看着,时不时写些酸文假醋的小文,按着杂志地址投过去。希望被慧眼识珠的编辑发现,把我的文章变成铅字。
一次几何课,因为惦记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就把书放在几何课本旁边,看几眼三毛,再瞟一眼黑板。正看到精彩的地方,俞可走下来了。他就站在我身边,手放在《撒哈拉的故事》上。糟了,八成要把我的书没收了。俞可只是用手指点点那本书,用一种很随意的口气说:“注意了,刚才你桌上落了一只虫子。”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心中还是很感谢他的。不想,放学的时候,他把我留下来了。“你喜欢看书?”他问,还没等我回答,他自己又说:“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吧。”他说这话的口吻,完全不像一个老师,更像一个长我几岁的哥哥。
我带着点惭愧的口气告诉他,我在偷偷写文章,然后给杂志社寄去。我以为他会笑话我,他只是静静听了我的话,然后讲起了自己的理想。他喜欢建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但是出生在农村的他,因经济条件所限,只能读师范院校。他选择了数学,借着三角尺和圆规画出简单几何图形,并在心里把它们升腾为建筑图形。
怪不得呢,他的图画得又好又快,在粉笔线条背后,藏着他的理想。我壮起胆子问:那你想过去实现这个理想吗?他很坚定地说:“当然,即使现在没有条件,有朝一日,也要实现的。”我又问:“怎样才能实现呢。”“挣钱,去读建筑学的研究生。”他没有丝毫犹豫就说出来了,“去东南大学,那里的建筑系很有名的。”
东南大学,我重复着这四个字,但我并不知道这个学校在哪里。俞可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继续说:“在南京,那个有很多梧桐树的城市。”
听到这句话,我俯下身,从地上拾起一片树叶。正是一枚梧桐树叶,初秋,梧桐树叶已经转黄,形状如小小的手掌,上面清晰的叶脉如手掌上的纹线。“喏,你看,这就是梧桐树叶吧。”我把这枚叶子递给他:“若干年后,我们在东南大学相见吧,到时请赠我这枚梧桐树叶,而我,也会赠你我发表的文章。”俞可笑了,他的笑是那么孩子气。他点点头,说:“好的,我们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吧。”
以后的日子,仍是呼啦啦如风吹一般往前走。但我已经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儿了,我心中,有了自己的目标,发表很多很多文章。转眼间,我就升高二了,但是俞可不再教我们班了。有人说,他带班的成绩不好,领导安排他只教高一新生。我的心中,有小小的难过:他的几何图画得那么好,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筑师,而不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
再见俞可,就是在校园里匆匆打个招呼,他仍旧随身带着三角尺和圆规。他给我一个清朗的笑,孩子气的笑,但也只是一个笑容,没有多余的话。很快,我的高中岁月就过去了,我上了大学,真的开始了写字生涯。陆陆续续写了十几万字,发在不同的杂志上。
今年五一,我去了南京,在东南大学校门口的书报亭,买到了最新一期刊有我文章的杂志。我漫步校园,百年历史的东南大学,植有很多很多的梧桐树,枝叶把天空都遮掩成了翠绿色。来来往往的学生,在我身边走过。我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我在等待一个人,走上前,赠我一枚梧桐树叶,一枚来自2002年秋天的梧桐树叶。然后,我也会双手捧上我的文章,对他说:你瞧,我并没有失约。
过往的学生啊,你们可曾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浅色牛仔裤的建筑系的大男生,如若见到,请告诉他,有一个女孩在此等候。她穿过了十年的历历光阴,来到了这里,为了完成那个秋天他们的约定,关于理想和坚持的约定。
编辑 梁宇清
“白衬衫”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惊奇,我知道那惊奇来自何处,他看我太小了呗。果然,他问:“你多大了?”我反问:“你管这个干什么?”“白衬衫”微笑地说:“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
果然,人不可貌相。他看我像小朋友,我看他也不像老师。纯白衬衫、浅蓝色牛仔裤、运动鞋,整个人站在讲台上,显得过分瘦削。他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被在座的女生打趣。“白衬衫”就欠欠身子,把脸别过去,还是藏不住他发红的脸颊。他站在那里,像一株委屈的竹子。
他叫俞可,教我们几何,平时总是带着三角尺和圆规,出现在我们面前。不过是刚毕业的大男孩,他腼腆,羞涩,书生气,经常被班上的捣蛋鬼气得手足无措,或是被那些开朗、成熟的女生打趣得无言以对,但是他对教书是很上心的。
那时的我,是懵懂的小屁孩,因为年纪小,女生们不带我玩。我只好自娱自乐,从城东区的老图书馆借来很多闲书,慢慢看着,时不时写些酸文假醋的小文,按着杂志地址投过去。希望被慧眼识珠的编辑发现,把我的文章变成铅字。
一次几何课,因为惦记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就把书放在几何课本旁边,看几眼三毛,再瞟一眼黑板。正看到精彩的地方,俞可走下来了。他就站在我身边,手放在《撒哈拉的故事》上。糟了,八成要把我的书没收了。俞可只是用手指点点那本书,用一种很随意的口气说:“注意了,刚才你桌上落了一只虫子。”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心中还是很感谢他的。不想,放学的时候,他把我留下来了。“你喜欢看书?”他问,还没等我回答,他自己又说:“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吧。”他说这话的口吻,完全不像一个老师,更像一个长我几岁的哥哥。
我带着点惭愧的口气告诉他,我在偷偷写文章,然后给杂志社寄去。我以为他会笑话我,他只是静静听了我的话,然后讲起了自己的理想。他喜欢建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但是出生在农村的他,因经济条件所限,只能读师范院校。他选择了数学,借着三角尺和圆规画出简单几何图形,并在心里把它们升腾为建筑图形。
怪不得呢,他的图画得又好又快,在粉笔线条背后,藏着他的理想。我壮起胆子问:那你想过去实现这个理想吗?他很坚定地说:“当然,即使现在没有条件,有朝一日,也要实现的。”我又问:“怎样才能实现呢。”“挣钱,去读建筑学的研究生。”他没有丝毫犹豫就说出来了,“去东南大学,那里的建筑系很有名的。”
东南大学,我重复着这四个字,但我并不知道这个学校在哪里。俞可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继续说:“在南京,那个有很多梧桐树的城市。”
听到这句话,我俯下身,从地上拾起一片树叶。正是一枚梧桐树叶,初秋,梧桐树叶已经转黄,形状如小小的手掌,上面清晰的叶脉如手掌上的纹线。“喏,你看,这就是梧桐树叶吧。”我把这枚叶子递给他:“若干年后,我们在东南大学相见吧,到时请赠我这枚梧桐树叶,而我,也会赠你我发表的文章。”俞可笑了,他的笑是那么孩子气。他点点头,说:“好的,我们都坚持自己的理想吧。”
以后的日子,仍是呼啦啦如风吹一般往前走。但我已经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儿了,我心中,有了自己的目标,发表很多很多文章。转眼间,我就升高二了,但是俞可不再教我们班了。有人说,他带班的成绩不好,领导安排他只教高一新生。我的心中,有小小的难过:他的几何图画得那么好,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筑师,而不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
再见俞可,就是在校园里匆匆打个招呼,他仍旧随身带着三角尺和圆规。他给我一个清朗的笑,孩子气的笑,但也只是一个笑容,没有多余的话。很快,我的高中岁月就过去了,我上了大学,真的开始了写字生涯。陆陆续续写了十几万字,发在不同的杂志上。
今年五一,我去了南京,在东南大学校门口的书报亭,买到了最新一期刊有我文章的杂志。我漫步校园,百年历史的东南大学,植有很多很多的梧桐树,枝叶把天空都遮掩成了翠绿色。来来往往的学生,在我身边走过。我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我在等待一个人,走上前,赠我一枚梧桐树叶,一枚来自2002年秋天的梧桐树叶。然后,我也会双手捧上我的文章,对他说:你瞧,我并没有失约。
过往的学生啊,你们可曾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浅色牛仔裤的建筑系的大男生,如若见到,请告诉他,有一个女孩在此等候。她穿过了十年的历历光阴,来到了这里,为了完成那个秋天他们的约定,关于理想和坚持的约定。
编辑 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