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剖“软诺”联姻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消息传来,业界唏嘘。因为,诺基亚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曾几何时,它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而这位在200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成的手机霸主,曾市值6万亿欧元、手握110亿欧元流动资产的行业巨头,如今却仅仅价值54.4亿欧元,甚至只沦为微软的一个业务单元!
唏嘘之后,我们开始梳理,拥有148年历史的诺基亚何以会败?微软收购原因几何?二者联姻是否真是“强强联合”?剖开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未来,又可能会面对什么……
诺基亚因何而败?
有人说,诺基亚死在了老大心态和看不到趋势。真是这样吗?1990年底,诺基亚董事长欧里拉就提出,行动电话就是把网路放进每个人口袋的产品;1996年,诺基亚推出智能手机的概念机,比苹果的iPhone早了10年以上;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2007年诺基亚率先在全球推出行动网路品牌OVI,比苹果的App Store早了1年;同年,诺基亚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地图供应商Navteq,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竞争在服务……早已看到趋势,为何还是走向败局?
首先,追求成本与极致效率的态度,让诺基亚连续犯下失误。
芬兰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亚尔柯博士称:“诺基亚是个很追求高效的公司,非常的成本导向,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只是,走得太远了。”诺基亚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供应链,强调最精密的成本与风险控制。但结果却是,这些帮它隔绝竞争对手的高墙,却困住了它自己!
比如,诺基亚舍弃了触控风潮,因为它的高成本风险——以iPhone4使用的触控面板单价推估,一部手机至少多花10美元成本,对一个年销售4亿部手机的公司而言,成本太高!
然后,战略上的摇摆,令其最终错失良机。
在安卓系统兴起之际,诺基亚仍抱着落后的塞班系统不放,因其曾在市场有近8成的成功纪录。等到安卓风行了,诺基亚才决定与英特尔开发Megoo系统,但随后的组织改组又令新系统的开发行程大延,错失自建系统的良机。而后诺基亚为追赶其他品牌,选择加入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生态。遗憾的是,Windows Phone迟迟落后于其他系统,最终导致诺基亚跌出第一手机阵营。
最后,阴谋论者说,害死诺基亚的是埃洛普。
这位前微软高管在2010年9月移动互联变革之际加入了诺基亚,在Symbian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以及传统功能机已全都摇摇欲坠时,仍然坚持“不会改变目前的策略”,最终导致诺基亚以“跳楼价”卖给微软。随后埃洛普再度“回归”微软,并直接成为史蒂夫·鲍尔默的二把手。这种奇妙且曲折的来回就职履历,实在让外人觉得有刻意安排之嫌。
当然,这些都是坊间传说,不足为信,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至少诺基亚没有找对接班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微软为啥要买?
分析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可说是蓄谋已久。在其认定移动世界将是决定微软未来的战略时,就开始向这个领域布局。
其布局分为操作系统与硬件,除了构建操作系统领域的生态系统外,硬件方面则是学习苹果和三星模式,最终实现软硬结合的端到端方案。硬件上,找战略合作伙伴或收购潜在对象是最便捷的方式。
于是,2011年2月微软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从合作开始,诺基亚就不遗余力地支持微软的移动战略,成为Windows Phone的最主要支持者。但诺基亚毕竟是一个手机业巨头,有太多的包袱和市场要去平衡,虽然支持微软系统,但也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继续推出自有系统的各种功能机上。诺基亚仍然坚持机海战术的策略,未免让微软有些失望。
在过去几年,Windows Phone系统的增长十分缓慢,除了诺基亚坚定支持外,其他公司对于该系统都处于张望态度,推出的机型数量少,更多地把精力放到安卓系统上。
目前看,安卓市场趋于饱和,再要增长的难度很大。IOS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降低。而黑莓的败落已经无法挽回,微软看到了Windows Phone崛起的机会。
因此,微软需要把诺基亚从战略伙伴改造成自己的孩子,以便诺基亚能够全力支持Windows Phone系统。
在一次采访中,微软CEO史蒂夫·鲍默尔还列举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三个原因:减少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法律和后勤障碍;建行品牌投资的决策过程;增加商业利润(之前,微软从每款售出的诺基亚Windows Phone手机获得的收入不足10美元,并购后将增加40美元的利润)。
收购诺基亚当然还有其他好处,比如:微软将获得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以及可观的欧洲市场份额;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个被人熟知并热爱的品牌,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诺基亚拥有众多手机领域专利;诺基亚仍然有能力在硬件创新方面同苹果和谷歌一较高下……
既然价格便宜,为什么不买呢?
差生联盟能否逆袭学霸?
当年诺基亚与微软在WP上的合作,被业内一些人称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一的联盟”,这次“软诺”联姻,更被嘲笑是“两个差等生终于在一起了”。
实际上,虽然二者各自的表现都不佳,而谷歌+摩托罗拉的前例也被证明成果极差,但从微软与谷歌的诉求来看,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更多是为了应对专利战争,其时已有大把的厂商围绕在安卓周围,谷歌甚至不会对摩托罗拉有太多的倾向性。而在微软周围,除了诺基亚外,其他厂商大多三心二意。因此,微软会更加倚重诺基亚,只要两家公司更好地整合,WP从开放系统转为封闭并非不可能,甚至可能出现一个缩小版的苹果模式。
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是这个长期计划的重要一步,但绝非最后一步。事实上,微软在收购诺基亚之前就定位“设备+服务”,将诺基亚作为旗下的品牌,微软的这一战略将更为完整。由此可见,虽然这场并购终结了诺基亚作为独立手机品牌的历史,但从微软将自己的前途下注在诺基亚身上来看,未来,与其说微软将造就一个新的诺基亚,不如说诺基亚将成就一个新的微软。
接下来,要看微软如何围绕软件+硬件的已有资源,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进来。
当然,收购诺基亚还不足以解决微软仍将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
1.微软移动操作系统仍然缺乏竞争力。虽说目前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已积累起一部分用户基础,但其引以为豪的“磁贴”界面和封闭的生态系统还是有待改进。
2.目前大多数应用开发者使用的都是IOS、安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仍属于小众系统,而这也恰恰是这一系统应用生态环境恶劣的最主要原因。
3.微软要如何安置诺基亚的人员以及扭转亏损?
无论未来面对的问题还有多少,至少这次收购对于诺基亚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微软来说,起码,不是一件坏事。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消息传来,业界唏嘘。因为,诺基亚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曾几何时,它几乎就是手机的代名词!而这位在200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成的手机霸主,曾市值6万亿欧元、手握110亿欧元流动资产的行业巨头,如今却仅仅价值54.4亿欧元,甚至只沦为微软的一个业务单元!
唏嘘之后,我们开始梳理,拥有148年历史的诺基亚何以会败?微软收购原因几何?二者联姻是否真是“强强联合”?剖开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未来,又可能会面对什么……
诺基亚因何而败?
有人说,诺基亚死在了老大心态和看不到趋势。真是这样吗?1990年底,诺基亚董事长欧里拉就提出,行动电话就是把网路放进每个人口袋的产品;1996年,诺基亚推出智能手机的概念机,比苹果的iPhone早了10年以上;2004年,诺基亚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2007年诺基亚率先在全球推出行动网路品牌OVI,比苹果的App Store早了1年;同年,诺基亚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地图供应商Navteq,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竞争在服务……早已看到趋势,为何还是走向败局?
首先,追求成本与极致效率的态度,让诺基亚连续犯下失误。
芬兰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亚尔柯博士称:“诺基亚是个很追求高效的公司,非常的成本导向,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只是,走得太远了。”诺基亚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供应链,强调最精密的成本与风险控制。但结果却是,这些帮它隔绝竞争对手的高墙,却困住了它自己!
比如,诺基亚舍弃了触控风潮,因为它的高成本风险——以iPhone4使用的触控面板单价推估,一部手机至少多花10美元成本,对一个年销售4亿部手机的公司而言,成本太高!
然后,战略上的摇摆,令其最终错失良机。
在安卓系统兴起之际,诺基亚仍抱着落后的塞班系统不放,因其曾在市场有近8成的成功纪录。等到安卓风行了,诺基亚才决定与英特尔开发Megoo系统,但随后的组织改组又令新系统的开发行程大延,错失自建系统的良机。而后诺基亚为追赶其他品牌,选择加入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生态。遗憾的是,Windows Phone迟迟落后于其他系统,最终导致诺基亚跌出第一手机阵营。
最后,阴谋论者说,害死诺基亚的是埃洛普。
这位前微软高管在2010年9月移动互联变革之际加入了诺基亚,在Symbian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以及传统功能机已全都摇摇欲坠时,仍然坚持“不会改变目前的策略”,最终导致诺基亚以“跳楼价”卖给微软。随后埃洛普再度“回归”微软,并直接成为史蒂夫·鲍尔默的二把手。这种奇妙且曲折的来回就职履历,实在让外人觉得有刻意安排之嫌。
当然,这些都是坊间传说,不足为信,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至少诺基亚没有找对接班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微软为啥要买?
分析认为,微软收购诺基亚可说是蓄谋已久。在其认定移动世界将是决定微软未来的战略时,就开始向这个领域布局。
其布局分为操作系统与硬件,除了构建操作系统领域的生态系统外,硬件方面则是学习苹果和三星模式,最终实现软硬结合的端到端方案。硬件上,找战略合作伙伴或收购潜在对象是最便捷的方式。
于是,2011年2月微软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从合作开始,诺基亚就不遗余力地支持微软的移动战略,成为Windows Phone的最主要支持者。但诺基亚毕竟是一个手机业巨头,有太多的包袱和市场要去平衡,虽然支持微软系统,但也把很大的精力放在继续推出自有系统的各种功能机上。诺基亚仍然坚持机海战术的策略,未免让微软有些失望。
在过去几年,Windows Phone系统的增长十分缓慢,除了诺基亚坚定支持外,其他公司对于该系统都处于张望态度,推出的机型数量少,更多地把精力放到安卓系统上。
目前看,安卓市场趋于饱和,再要增长的难度很大。IOS的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降低。而黑莓的败落已经无法挽回,微软看到了Windows Phone崛起的机会。
因此,微软需要把诺基亚从战略伙伴改造成自己的孩子,以便诺基亚能够全力支持Windows Phone系统。
在一次采访中,微软CEO史蒂夫·鲍默尔还列举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三个原因:减少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法律和后勤障碍;建行品牌投资的决策过程;增加商业利润(之前,微软从每款售出的诺基亚Windows Phone手机获得的收入不足10美元,并购后将增加40美元的利润)。
收购诺基亚当然还有其他好处,比如:微软将获得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以及可观的欧洲市场份额;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个被人熟知并热爱的品牌,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诺基亚拥有众多手机领域专利;诺基亚仍然有能力在硬件创新方面同苹果和谷歌一较高下……
既然价格便宜,为什么不买呢?
差生联盟能否逆袭学霸?
当年诺基亚与微软在WP上的合作,被业内一些人称为“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一的联盟”,这次“软诺”联姻,更被嘲笑是“两个差等生终于在一起了”。
实际上,虽然二者各自的表现都不佳,而谷歌+摩托罗拉的前例也被证明成果极差,但从微软与谷歌的诉求来看,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更多是为了应对专利战争,其时已有大把的厂商围绕在安卓周围,谷歌甚至不会对摩托罗拉有太多的倾向性。而在微软周围,除了诺基亚外,其他厂商大多三心二意。因此,微软会更加倚重诺基亚,只要两家公司更好地整合,WP从开放系统转为封闭并非不可能,甚至可能出现一个缩小版的苹果模式。
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是这个长期计划的重要一步,但绝非最后一步。事实上,微软在收购诺基亚之前就定位“设备+服务”,将诺基亚作为旗下的品牌,微软的这一战略将更为完整。由此可见,虽然这场并购终结了诺基亚作为独立手机品牌的历史,但从微软将自己的前途下注在诺基亚身上来看,未来,与其说微软将造就一个新的诺基亚,不如说诺基亚将成就一个新的微软。
接下来,要看微软如何围绕软件+硬件的已有资源,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用户进来。
当然,收购诺基亚还不足以解决微软仍将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
1.微软移动操作系统仍然缺乏竞争力。虽说目前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已积累起一部分用户基础,但其引以为豪的“磁贴”界面和封闭的生态系统还是有待改进。
2.目前大多数应用开发者使用的都是IOS、安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仍属于小众系统,而这也恰恰是这一系统应用生态环境恶劣的最主要原因。
3.微软要如何安置诺基亚的人员以及扭转亏损?
无论未来面对的问题还有多少,至少这次收购对于诺基亚是一件好事;而对于微软来说,起码,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