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让城市更精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yn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来自海内外各界的有识之士相聚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参加“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首先,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在这里举办以“生态城市创造和谐未来”为永久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打造一个探索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宣传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国际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不但展现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更有助于汇聚全球智慧,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我们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按照联合国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行动。在中国政府颁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提出了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按照中国去年公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其中,仅降低能耗这一项,今后5年就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
  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也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示范项目,其建设目标是努力实现“三和三能”,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复制推广的样板和典范。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坚持以生态理念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我们更应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实的步伐,推进城市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借此机会,针对生态城市发展,我提出以下主张。
  一是以科学规划来引领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拓展人类发展空间和生存质量为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生态要素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不断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建立和谐共生的发展关系。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合理确定城镇布局、城市规模、基础设施配置和城市绿地系统等,协调好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同时,还要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
  二是以绿色产业来带动生态城市发展。经济活动仍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产业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为支撑,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具体做法一是要本着集群化、集约化、集成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以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其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要求,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整个产业部门的“绿色化”。
  三是以科技交流来促进生态城市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生态城市建设需要世界各国把科学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的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技术的传播不应以国划界,应充分交流发展。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既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又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呼吁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开放市场,降低人为的技术转让壁垒,尤其要加强低碳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确保发展中国家用得上、用得起低碳技术,中新天津生态城就是国际间科技交流的一个典范。只有在生态建设上相互帮助,携力推进,才能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四是以创新环境来支撑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具体来说就要建立至少四大支撑体系。建立以节能环保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示范,进一步加快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加强对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和投资引导,研究制定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跟踪、指导和约束;建立促进低碳消费的市场体系。加快资源品价格改革,建立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平台,用市场化手段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绿色产品供求双方的联系,引导低碳绿色消费;建立培养“绿领”的人才体系。“绿领”是指从事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工作的劳动者,是生态城市的主要建设者,大力培养“绿领”人才将为发展绿色提供不竭动力。
  天津滨海新区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同时也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示范区,发展绿色经济的领航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先行区。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为契机,以打造“绿色滨海”为目标,构筑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制定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具有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以此指导和规范新区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计划,采用低碳环保新技术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引进绿色金融、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低碳产业,努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高标准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依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优势,大力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加快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投入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建设了覆盖全区的自行车换乘网点,引导居民绿色出行。鼓励居民使用低碳、无害、健康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观念。打造绿色宜居环境,严格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综合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大力实施污水回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湿地保护,在盐碱荒滩上构筑了一座生机盎然、天蓝水清的绿色新城。一个绿色经济的示范之城、环境友好的和谐之城、生态优美的宜居之城、创新汇聚的活力之城正在迅速崛起,这里不但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更展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连心,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决心与魄力。
  让我们勇敢应对各方面的困難和挑战,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低碳绿色的光明之路,创造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房屋建筑的关注度加大,如何实现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要求,成为国家的房屋建筑环保的基本要求以及企业施工时降低能耗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环保;技术  1、节能技术的作用  1.1推进行业发展,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节能环保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诸多用户的使用及支持
“别人认为训练自闭症儿童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在我看来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看着星宝们经过我的训练正常地走向社会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工作的意义,能够和他们一起成长是
期刊
市场低迷无疑会给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带来影响。消费者在观望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也在观望?严勤巧妙地回避了“观望”一词。“企业应该结合政策导向、市场趋势作良性、理
期刊
证明了闭Lindel(o)f映射逆保持1*-次仿紧性,作为推论,完备映射逆保持1*-次仿紧性.
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基本功能是为学校的事业和发展服务。文章从提高服务能力、紧盯学校目标、掌握学科动态、报道学术新闻、协办
关于“智慧设计”的理念,现时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学、大学里大行其道.它力图告诉人们,进化的路线是由上帝之手画就的.在基督教基要主义者中间,这种观点最近传播的尤其广泛,他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话题。在建筑领域,将现代节能减排技术引入建筑排水设计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点之一。现代建筑给排水系统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消耗水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在这方面,节能减排的理念可以融入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中。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具有节能意识。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建筑给排水系统入手,构建更加科学的给排水系统,促进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