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式培训 定单式就业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于都是赣州市人口第一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群体大、数量大,总人口95万多人,外出务工人员占三分之一。但是务工人员特别是贫困农户家庭的务工人员文化不高、技能偏低,就业质量也差,绝大部分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技能要求低、简单机械性生产行业,“蓝领”技术人员和“白领”管理人员等能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产生重要影响的微乎其微。近年,于都县扶贫部门专门针对贫困农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对这些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破解了非农就业岗位所要求的劳动力素质、劳动者技能之间的现实矛盾。
  
  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上世纪90年代起,于都县扶贫部门与全国各贫困地区一样,越来越把开展科技扶贫、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到了扶贫开发实践的主体地位。在当时的背景和环境下的扶贫科技培训工作,立足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项目,偏重于开办针对贫困农户的种养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种养技术。通过培训,项目的成功率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增产增收的效果也比较理想。步入“十五”时期,扶贫开发方式和政策性资源的投向有了较大的变化,新阶段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中,财政扶贫资金全力投入用于支持扶贫重点村规划的基础设施项目,扶贫贷款受体制的影响,很难直接到达贫困户,直接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家庭增收的项目锐减。而且在农业比较收益太低无法承载家庭收入增长的重任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青壮年劳力流向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务工。扶贫部门在许多贫困乡村开办种养技术培训班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往往是一些留守家中带小孩的,由乡村干部组织来的中老年人。“听的激动、看的感动、回去不动”,很多参训者都说:“即使我们学到了科技,也知道搞什么样的生产经营,但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了,我们都这个年岁了,养几只鸡,种点菜能过日子就行了,再说搞项目没有资金和政策支持。”
  2005年底,于都县扶贫办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组织了一次全县范围开展的农村外出劳动力结构、分布、就业岗位、务工收入情况的调查摸底,较全面地弄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状况,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全县9镇14乡356村,总人口95万余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人,农村人口78.2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43.9万人(其中劳动年龄的劳动力37.5万人,女性17.6万人,占47%)。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5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7%。外出人员主要流入广东(约16万人,占64%)、福建(约3万人,约占12%)、上海(约1万人,占4%)、其他地区(约5万人,占20%)。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16-25岁的占26%(其中女性为13%),26-36岁的占33%(其中女性为15%),37-60岁的占41%(其中女性为19%)。按文化水平分类,初中以下文化的占39%,初中文化约占50%,高中文化的占10%,大专及以上的只占1%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占65%。也就是说,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占95%。按技术工种和行业分,毛织业4.5万人、占19%,制衣工6.2万、占26%,木工1.4万人、占6%,泥工1.4万人、占6%,其它工种43%。从掌握的技能看,外出打工人中,接受过企业上岗前培训的约占30%,参加过外出前技能培训的约占5%。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外出务工很大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带力气进厂边学边干,遭受无技术的歧视,苦、累、脏的活几乎被这些人员全揽。工资起点低,很多外出务工者每月工资仅三四百元,除去吃住开支,有的连返乡的路费都要向人家借。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于都外出务工群体虽然人员多、数量大,但是务工人员文化不高、技能偏低、就业质量较差,“中间高两头低”的特点十分明显。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潜力、优势和可能并存。对这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改变他们的就业境况,是关系到农村贫困问题能否得到尽快解决的大事要事,扶贫科技培训必须跳出传统思维的误区,另创出新的局面。
  
  “小培训”与“大教育”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属于职业技能教育的范围。然而贫困地区农村普通义务教育任务重,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无法纳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扶贫部门是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又不可能单独办学,而重蹈传统的一次性三天五天的培训方式则根本适应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
  定位扶贫,政策扶持,借助外力,整合资源。光有学员,没有好的培训机构、好的实验实训基地和充足的就业岗位是不行的。这三者是制约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瓶颈。我县建立了以县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专、于都科技为主,以各乡镇中学为辅,以于都电子学校、振利制衣培训学校、永生钢模模具学校等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县、乡、民间三级培训体系。
  培训基地本着“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开展“三结合”培训,即用工需求与培训相结合,职业指导与培训相结合、职业鉴定与培训相结合,开设了电子、电工、电焊、计算机、数控、模具、家电维修、毛织、制衣、幼师、家政服务等专业,使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培训基地以人为本,本着“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培训一批、致富一方”的培训宗旨。工作认真负责,实行培训与输出两不误,一边抓技能培训,一边抓有效输出,并且搞好输出后的跟踪服务工作,使受训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因此,培训基地成了劳务输出的窗口和纽带。
  
  招之即来、来之能学、学之能用、用之满意
  
  由于各种地域、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县突出在实效中做文章,加强培训质量和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这个关健,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是否有较高的素质和具有一技之长。近来年,我县大力实施公民职业化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同时积极与劳务市场、劳务派遣公司及各类企业合作,建立就业用工信息库,最终实现劳动力资源库与就业用工信息库的对接,为参与培训的农民提供优先的就业信息。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使他们能真正转得出、留得住。
  鉴于劳务用工市场对模具、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县又增设一个培训基地——于都县科技学校,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和建设。扶贫办的同志经常前往这些培训基地,与学校领导一起探讨培训模式,解决培训基地教室装修、课桌购置和师资配备等实际问题,为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解决学员实习实训问题,县里多次出面与楂林工业园的电子厂、模具制造厂、模具学校、齿轮箱厂等企业协调,落实实习企业,使学员能边学边到企业跟班锻炼,增进了学员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我县招商企业输送了合格的产业工人,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赢得了企业的好评。
  在我县,经过学校培训发家致富的例子有很多,如银坑镇周庆村的陈福生,培训前去了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由于缺乏技术,在厂里只能在生产车间做一些勤杂工,月工资仅800元左右,得知有免费培训的消息后,毅然放弃押金,回于都职业中专学习电子技术,学成后经过办事处推荐,在自己的努力下,工作不到半年,现任欣冠电子有限公司工程部见习经理,月工资达2500元,年收入可达3万元。另外是来自黄麟乡的邱黎明,家庭非常贫困,经过培训后,由学校驻东莞就业服务管理处的推荐进入台湾上市企业锦旭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刚开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流水操作员,但他工作认真,不论工作时间多长,严格要求自己,在2个月的试用期间,他组装的产品合格率达100%,令比他先进公司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老员工大为震惊,更令公司领导刮目相看,半年后,邱黎明被提升为技术员。目前,月薪已达2000元。如今,我县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出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学、学之能用、用之满意”的局面。岭背镇的针织工,贡江镇的电子工,罗坳镇和梓山镇的模具工以及一大批幼师人员正成为上海、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的新宠,具有很高的声誉,真正实现了“培训一批、致富一方”的效果。
  
  [作者简介]王功育,男,江西省于都县扶贫办主任;华有仁,男,于都县扶贫办干部。
  [责任编辑:尧水根]
其他文献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弋阳县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1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15个重点村共计175个自然村,总户数 10421户,其中登记在册的贫困户 1025户,低收入户 1363户;总人口42773人,其中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3996人,占重点村总人口的9.3%;低收入人口5543人,占重点村总人口的12.9%耕地面积40463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3918.2亩,人均0.7
期刊
江西省兴国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6年有78个村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村, 2008年又有87个村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村,两年来投入扶贫资金4934.5万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59个,建设移民点58个,搬迁深山区库区移民5600人,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5.67万减少到2007年的 2.3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61元提高到2007年的2025元,全县的贫困状况得到缓解,基础建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富民政策,使广大深山区群众摆脱贫困,安远县高云山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移民扶贫的新方式,实行“两个带动三个结合三个慰问帮扶”的“233”移民扶贫模式,改善深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两个带动”营造移民搬迁氛围  移民扶贫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须做到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不能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由于许多自然
期刊
《联合国千年宣言》  在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有8个方面,包括:  在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各国首脑通过了《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了在2015年前
期刊
提要 我国林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森林保险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发展缓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和对江西省部分乡镇的林业发展进行调查,认识我国和江西森林保险的现状,分析我国并着重分析江西森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风险;森林保险;江西省  作者简介 冷静(1985—),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
期刊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瓜果飘香。2009年10月14日,江西省社会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享有“江南宋城”之称的赣州市召开。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永思,副主任饶振华,江西省光彩扶贫基金会会长吴成华,赣州市委常委、农工部长曾新方,赣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扶贫办主任温会礼,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处处长刘伟旗、原省扶贫办副主任胡跃明出席会议。原省扶贫办副主任黄海根主持会议。来自35个省直单位和5家民营企业代表,
期刊
2009年7月6日至8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调研培训班会议在南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思,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彭林森、张志豪、漆根顺、饶振华,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蔡子津,省扶贫和移民办各处室副处以上干部及各设区市的扶贫办和移民办主任。  会上,各设区市的扶贫办和移民办主任分别向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汇报了各市的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刘永思主任就我
期刊
按照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一次会议关于努力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大扶贫”的格局、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的要求,国土资源部党组统筹考虑支持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定点扶贫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项目扶贫力度,探索建立“大扶贫”机制,努力开创定点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立足职能、加大力度、支持定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国土资源部党组将定点扶贫工
期刊
架一座桥,铺平了发展之路;  治理一条河道,夯实了发展基础;  培植一项主导产业,托起了群众致富的希望;  ……  这一切都是湖北省竹山县陈家河村因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而悄然发生的变化  陈家河村位于竹山县最西部竹坪乡,距县城100多公里,与陕西省旬阳县毗邻,全村版图面积5.97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360户1464人,耕地面积2044亩,其中水田354亩,素有“朝秦暮楚,西楚门户”之称由于
期刊
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西部片区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09年9月3日至4日,国务院扶贫办在陕西西安市召开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西部片区研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听取西部各省区市对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建议,对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起草的联合调研总报告提纲提出修改意见。参加研讨会的有西部12个省、区、市的扶贫办主任及有关处长,部分贫困地市、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领导,国务院扶贫办机关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