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综合体在城市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城市生活工作及休闲等功能,是城市对外的一张名片。如今综合体的功能复杂多变,故如何在一座功能多样的建筑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组织空间流线就成为了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综合体作为城市名片,入口空间的形象也十分重要;再则,综合体的商业价值是其成活的关键。项目所在地的现状条件对解决复杂功能及流线的组织及商业布局提出了很大挑战。方案采用垂直交通等处理手法提出合理解决流线问题,并通过周边环境分析提出商业布局模式,创造出高效、舒适的街区空间环境。
关键词:综合体;立体交通;街区空间;灰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项目地处西安高新区科技三路和唐延路交叉口,所处地段是高新区乃至西安的办公商务区,写字楼有很好的市场。项目内容为租赁写字楼结合公寓,酒店和商业辅助的商务综合体。
一、设计难点
基地虽然处于办公核心区,但只有一面临街且为一交通次要干道,道路红线仅15米宽,距主干道唐延路越200米。基地仅一面临街的现状对于城市综合体来说是相当不利的设计因素,主要产生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没有完整的商业界面,而且基地呈“L”形,如果采用大片商业模式延伸到基地内部,内侧商业将不能临街,这就必然导致商业成活率降低,无法实现商业价值;二是综合体功能种类较多,需要在一侧临街界面上合理解决办公、酒店及公寓入口位置以及各独立功能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矛盾;三是需要解决办公酒店及公寓的门厅视觉导向问题;另外,由于周边已有成熟商圈外加道路条件限制,不适合采用大商业模式。建筑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将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合理解决,设计才能成立。
二、解决方案
(一)商业空间布局
迫于场地规模限制及周边大商圈的竞争,决定采用小型商业的模式,这也符合市场调研的现状:小型商业铺面较大型商业铺面更易出售。小商铺对可达性要求高,布置在沿街界面吸引人流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中充分利用沿街空间,将商业布置成L字和U字形的组合,回应场地形状,这样做既可以最大程度延展了商业界面,也能产生内广场,引导人流进入(图1)。提高商业价值,形成围合感强的内向型商业空间,有利于攒聚人气(图2)。
图1 商业空间
图2 商业空间
(二)立体交通
国外著名建筑师霍尔在成都来福士广场项目中突破了传统内庭院的垂直交通组织方式,采用上广场的形式,为各层商业空间设计单独出入口和入口广场,同时形成的联通的室内外空间,成为设计的核心亮点。北京建外SOHO中商业位于高层裙房中,并在高层底部有廊桥直接连通到商业裙房,采用垂直交通的方式加强高层和商业的可达性。可以发现场地内各功能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矛盾,以及门厅导向性问题可以通过上广场的形式解决,将办公和酒店的入口抬高到二层,公寓的入口抬高到三层,这样在立体上解决了流线矛盾,而且大楼梯的设计手法具有很强的视觉导向性(图3、图4)。
图3立体交通
图4 抬升广场
(三)街区空间
当下的建筑设计焦点早已从功能技术转移到对空间意义的关注,建筑设计是空间的游戏,空间是人们活动的容器。在类似于商业空间这样的公共性很强的空间中,人们不仅希望感受到舒适的建筑环境,更希望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人看人”的空间中享受乐趣。立体交通会为人们提供多层次的交流,烘托出商业气氛,产生有活力的社区情趣(图5)。
图5 街区空间
(四)入口灰空间
当代美学的研究中心已从传统美学中对建筑本体及其构图原则的讨论转移到审美主体—人和人的生活体验。这就不难解释将心理学难入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必要性。最直接接受外界刺激的是视觉,然后引起心理反应。从心理感受上讲,人们希望进入某一场所的感觉不是突兀的而是顺其自然的,即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综合体中高层的围合和广场底面的抬升创造了进入的灰空间,上台阶的过程也是心理准备的过程,空间过渡较自然。另外,空间的可识别性有利于建立使用者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入口的大楼梯运用了图形与背景的关系,造成可识别的图形,能够清晰的被感知(图6)。
图6 入口灰空间
三、结语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前期调研、概念生成及方案设计三个阶段,前期需了解项目背景、相关实例以及相关规范。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搜集资料、费时费力的过程,并决定了之后的方案設计走向,因为一般都是在对场地现状分析之后才能发现设计的主要矛盾。设计矛盾需要通过设计手法来解决,通过收集大量相关实例寻找设计矛盾的解决方法,这一解决问题的设计手法往往会成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即概念。概念本身对于建筑来说一定是反应在空间上的,并能引导人的行为及心理感受。本次设计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分析,方案合理解决了地块存在的仅一面临街、面积小、地块较封闭等不利条件,营造了轻松宜人的小尺度街区空间,回答了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3]《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 67—2008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有关章节,1994年6月
关键词:综合体;立体交通;街区空间;灰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项目地处西安高新区科技三路和唐延路交叉口,所处地段是高新区乃至西安的办公商务区,写字楼有很好的市场。项目内容为租赁写字楼结合公寓,酒店和商业辅助的商务综合体。
一、设计难点
基地虽然处于办公核心区,但只有一面临街且为一交通次要干道,道路红线仅15米宽,距主干道唐延路越200米。基地仅一面临街的现状对于城市综合体来说是相当不利的设计因素,主要产生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没有完整的商业界面,而且基地呈“L”形,如果采用大片商业模式延伸到基地内部,内侧商业将不能临街,这就必然导致商业成活率降低,无法实现商业价值;二是综合体功能种类较多,需要在一侧临街界面上合理解决办公、酒店及公寓入口位置以及各独立功能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矛盾;三是需要解决办公酒店及公寓的门厅视觉导向问题;另外,由于周边已有成熟商圈外加道路条件限制,不适合采用大商业模式。建筑设计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将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合理解决,设计才能成立。
二、解决方案
(一)商业空间布局
迫于场地规模限制及周边大商圈的竞争,决定采用小型商业的模式,这也符合市场调研的现状:小型商业铺面较大型商业铺面更易出售。小商铺对可达性要求高,布置在沿街界面吸引人流是最好的选择,方案中充分利用沿街空间,将商业布置成L字和U字形的组合,回应场地形状,这样做既可以最大程度延展了商业界面,也能产生内广场,引导人流进入(图1)。提高商业价值,形成围合感强的内向型商业空间,有利于攒聚人气(图2)。
图1 商业空间
图2 商业空间
(二)立体交通
国外著名建筑师霍尔在成都来福士广场项目中突破了传统内庭院的垂直交通组织方式,采用上广场的形式,为各层商业空间设计单独出入口和入口广场,同时形成的联通的室内外空间,成为设计的核心亮点。北京建外SOHO中商业位于高层裙房中,并在高层底部有廊桥直接连通到商业裙房,采用垂直交通的方式加强高层和商业的可达性。可以发现场地内各功能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矛盾,以及门厅导向性问题可以通过上广场的形式解决,将办公和酒店的入口抬高到二层,公寓的入口抬高到三层,这样在立体上解决了流线矛盾,而且大楼梯的设计手法具有很强的视觉导向性(图3、图4)。
图3立体交通
图4 抬升广场
(三)街区空间
当下的建筑设计焦点早已从功能技术转移到对空间意义的关注,建筑设计是空间的游戏,空间是人们活动的容器。在类似于商业空间这样的公共性很强的空间中,人们不仅希望感受到舒适的建筑环境,更希望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人看人”的空间中享受乐趣。立体交通会为人们提供多层次的交流,烘托出商业气氛,产生有活力的社区情趣(图5)。
图5 街区空间
(四)入口灰空间
当代美学的研究中心已从传统美学中对建筑本体及其构图原则的讨论转移到审美主体—人和人的生活体验。这就不难解释将心理学难入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必要性。最直接接受外界刺激的是视觉,然后引起心理反应。从心理感受上讲,人们希望进入某一场所的感觉不是突兀的而是顺其自然的,即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综合体中高层的围合和广场底面的抬升创造了进入的灰空间,上台阶的过程也是心理准备的过程,空间过渡较自然。另外,空间的可识别性有利于建立使用者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入口的大楼梯运用了图形与背景的关系,造成可识别的图形,能够清晰的被感知(图6)。
图6 入口灰空间
三、结语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前期调研、概念生成及方案设计三个阶段,前期需了解项目背景、相关实例以及相关规范。这是一个需要大量搜集资料、费时费力的过程,并决定了之后的方案設计走向,因为一般都是在对场地现状分析之后才能发现设计的主要矛盾。设计矛盾需要通过设计手法来解决,通过收集大量相关实例寻找设计矛盾的解决方法,这一解决问题的设计手法往往会成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即概念。概念本身对于建筑来说一定是反应在空间上的,并能引导人的行为及心理感受。本次设计通过前期的调研与分析,方案合理解决了地块存在的仅一面临街、面积小、地块较封闭等不利条件,营造了轻松宜人的小尺度街区空间,回答了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3]《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32/J 67—2008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有关章节,199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