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与颠覆式创新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什么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形成,又是什么阻碍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决定这些的都不是任何外部性资源,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领域。如今,创新早已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按照现代研究结果来看,所谓的“创新”应该包含哪几个层级结构?人们在认识创新时,又存在哪些理解误区?
  
  “苹果式”误区
  
  斯蒂芬·乔布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CEO,他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凭借着极富想象力的创新意识,苹果公司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了非常卓越的个人电脑产品。可以说,苹果电脑是那个时代在技术、性能、样式等方面都十分出色的产品。但遗憾的是,固执的乔布斯没有将苹果电脑在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在错失了最好的市场扩张机遇之后,苹果电脑的设计理念与技术优势被英特尔与微软的联合体打败。当1995年微软推出视窗3.0时,就注定了苹果电脑只能走下坡路,乔布斯也因此被自己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
  苹果电脑的失败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它说明了在技术上成功但在战术上失误的企业最终的命运。苹果电脑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创新变成了“技术爱好者”的自我价值实现。作为CEO,乔布斯过于专著技术本身的创新性,而忽略了市场的变化。好在乔布斯能够“反省”自我,在重返苹果公司后,凭借着过人一等的创新思维,以及对数码音乐播放器产品市场的充分研究,苹果公司的iPod大获成功。有意思的是,虽然iPod的成功之处还是在于创新,但已不体现在技术层面,而是设计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如今,创新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在商业领域内,当中国企业依靠成本制造优势立足于全球竞争之时,如何通过创新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产业链价值,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创新大国已成为企业家们思考的共同问题,创新思维似乎也成为中国企业应对未来全球竞争所必须的素质。国内各界对创新的认知陷入了一种“苹果式误区”,即把技术层面的突破等同于竞争力的提升。换句话说,企业家们片面地理解了创新的含义。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这主要包括五种情况:产品创新、工艺或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开发新的资源和组织管理创新。从本质上讲,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但却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创新不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只有当新的技术发明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熊彼特强调,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的行为才是创新,而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现实中,只有企业家才有能力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实现“创新”。
  
  创新“新解”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研究开始高潮迭起。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不仅解释了现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因,也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按照现代研究结果来看,所谓的“创新”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技术创新只不过是创新的一种形式,而单纯的技术发明不等于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转化需要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社会性商业组织,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来实现。也就是说,创新最重要的还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这一点,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离开了对全球消费者的研究与诱导,无法将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效应扩至全球市场,则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苹果电脑失败的案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其次,创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企业家根据市场的变化提出新思想,到新技术的发明与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再到管理与生产流程的创新,直至市场营销的创新,真正的创新过程应该通过完整的商业化运作体现出来。从企业层面来看,取得点上的突破也许很简单,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有规律地保持创新性,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面上的突破。目前,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设计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一些点的突破,但中国企业却无法实现面上的系统性成就。作为国内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佼佼者,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市场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与组织创新方面,华为还没有将此与技术创新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因此,虽然技术差异已越来越小,但华为的海外市场开拓只能依靠低价策略,还是无法与爱立信、诺基亚等通讯巨头企业展开直接的正面竞争。
  再次,虽然说技术创新是整个创新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但技术创新绝非等同于新技术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一种“废物再利用”,是对已有资源及传统商业组织方式的再挖掘与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按照熊彼特的观点解释就是,“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Google成功似乎最能说明这一点。事实上,Google也并非是Web2.0的技术发明者,像眼下最炙手可热的Web技术Ajax早已在3D游戏中有所应用,以Google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技术公司只不过是把这项技术重新挖掘出来,从而极大地发挥了这一技术的潜能。可见,在全球化时代,善于挖掘传统资源暗含的价值,善于通过创新思维与系统改造提升传统技术的价值,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新技术研发投入成本和时间,还可以集中优势资本与资源,在市场创新、组织与运营创新、人才管理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为企业积攒参与全球竞争的软性资本。一个善于挖掘并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必定是全球性的。只有全球性的公司才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确定创新的角度。
  最后,最高层次的创新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戴尔电脑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微软-英特尔”联盟的重压之下,戴尔无论进行任何技术创新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戴尔换了一个角度,从业务模式的角度开拓出新的思路与方式。通过直销、信息化管理等方式,一改传统PC制造业的竞争模式,使自身取得了低成本竞争优势。因此说,业务模式和商业思想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难实现,这不仅需要较高的智慧,更需要一种颠覆性思想。在熊彼特看来,创新的过程,是不断破坏旧的结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企业家应该敢于对传统商业模式发起挑战,以新的商业思想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来优化资源配置。
  总之,在技术、市场、人才等资源已经变成为全球性时,创新的思维基础也越来越体现出全球性。对于任何一个意欲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来讲,如果无法从全球范围内挖掘并获取创新资源,从全球市场考量创新价值,所谓的创新只能是点上的突破,或者不具有任何的竞争性杀伤力。
  
  颠覆式创新
  
  如今,中国社会掀起一股创新热潮,自主创新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共识。全社会对创新重要性认知程度的提高,是一种积极的变化,创新也应成为中国企业突破“三块板”束缚的重要路径。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方面自主创新不要变成单纯的以技术发明为目标的技术热,陷入“苹果式误区”。提倡创新应该从一个系统的角度去思考,在产品创新、工艺或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开发新的资源和组织管理创新等多方面形成总体性突破;另一方面,自主创新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企业与企业家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全球市场与产业竞争趋势的研究与分析,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思维,利用各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培养中国企业的颠覆式创新思维。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可能形成跨越式发展,与顶尖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淡化“自主创新”概念,重视对全球资源的利用,美国的科技、德国的制造工艺、印度的软件、中国的制造……一切全球性商业资源都可以成为“自主创新”之外更为重要的思维基础。归根结底,创新是全球性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阻碍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形成,阻碍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大国的困境与障碍,不是任何外部性资源,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全球化时代是一个资源共享又相互竞争的商业环境,企业间的竞争已远远超出企业本身,是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所有资源方面是完备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都不可能凭借自身努力实现“独步天下”。全球化时代,必须充分利用来自于全球各地的资源促进发展,特别是对人才的吸引。
  (作者工作单位是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和新奇度提取音乐代表性摘录的方法。最大化片段与整个作品的相似性来找到最相似的摘录,最大化片段的新奇度来找到意义最丰富的摘录,并把这两个参数结合起来寻找最具代表性的摘录,同时引入数学形态滤波对音频信号预处理,消除信号中的非主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找到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摘录,并且对音乐源只作了很少的假设。
由于算法的简单和效果的出色,Na ve Bayes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垃圾邮件过滤当中。通过理论与实验分析发现,结构差异较大的邮件集特征分布差异也较大,这种特征分布差异影响到了Na ve Bayes算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的双层过滤模型,对不同结构的邮件使用不同的Na ve Bayes分类器分开训练和学习。实验分析表明,Na ve Bayes使用该模型之后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已
在介绍标准RSA密码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近似最短加法链算法给出了软件实现模幂运算的一种改进方法;基于求解孙子定理的混合基数计算算法(MRC)改进了RSA的解密方法;最后,结合快速有效的素数测试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软件实现RSA密码算法的新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各相关算法的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实现的RSA密码软件系统,可使加、解密运算速度平均提高6~10倍。
研究一类微小型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专家S面运动控制算法。首先,基于STM32-ARM核心板设计了一类微小型无人艇的
19点从东京站发出的特别卧铺列车“朝风2号”,于第二天早上10点27分正点到达终点站下关车站。可是,A车厢的一名乘客却失踪了。列车从东京站发出后不久,列车员检票时,那个乘客已换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停跳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采用stThomaslI号停跳液)和实验组(采用含乌司他丁的StThomaslI号停跳液),对手术中心脏停跳液用量、心脏停搏
基于灰关联的理论思想以及信息隐藏的特点,文中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灰关联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彩色图像的信息隐藏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原始载体图像DWT域中LH和HL频带的系数进行调整,将秘密数据隐藏到彩色载体图像各个颜色分量的LH和HL频带系数上,根据系数间的灰关联系数大小对秘密信息进行提取,提取时不需要覆盖图像,实现了秘密信息的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
针对汉字文本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特征———空白线特征(BCF)来进行文本投影轮廓生成。在对生成的投影轮廓进行分析之前,应用BCF矢量平滑算法(BVSA)对它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投影轮廓揭示了汉字文本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BCF矢量中间聚集现象。通过统计实验验证,这是一个稳定的现象,也就是说,不同字体、不同字号、印刷体和手写体等等文本风格的不同,都不影响汉字文本的BCF矢量中间聚集现象。应用这个现
单幅图像的人脸识别问题目前研究较少,而许多识别算法一旦应用到单幅训练图像的人脸库时,识别率会急剧下降。通过研究人脸的各个局部特征对识别人脸的影响,筛选出几个最能表达人脸信息的局部特征,然后利用Boosting思想,为从单个图像样本中挖掘更多的信息,重复使用人脸特征,将人脸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结合起来构造了两个人脸识别系统———多特征投票法和复用特征法。
本院于2007年1月始根据JCI(医院评审标准》第3版的要求,将其消除手术错误监测标准纳入质量改进优先级项目,管理层充分重视、员工积极配合,运用PDCA方法进行全程控制,使确实达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