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四年我身上被贴过一些标签,“均绩第二”“出过三支单曲的独立音乐人”“学生团委副书记”“斩获10余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及百项征文赛事”“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主持人”等等。身边人总是称我“全能学霸”,戴着主角光环,但我认为那应当被理解为“幸运 努力”。对我而言,逆风翻盘,拿下4.38绩点,这是一个无线循环的过程。
都说学霸是相似的。4.38的绩点养成背后有着我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也同样少不了正确方法的加持。我的方法很简单:注重课堂,打卡图书馆。
我是这样建立自己仪式感的学习过程:六点起来,早餐后在操场上跑上几圈,做好长足的心态和身体准备。期间,习惯读上一段英语美文。同时,每天七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学习现场,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然后在笔记本上贴上喜欢的贴画或者写上一句少年感满满的心理暗示。一切完毕后,留下五分钟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静心养神。
在课堂上,我一般会一步一步来,习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疑问就与同学讨论或自己思考。一学期中每一门,我都争取获得好分数,一些好得的分数,比如说举手发言、考勤、加分项等,我通常都会主动做到位。同时,我会观察自己长期的学习效率,分析自己备考的成绩。经常细化设定每本教材中新知识的目标,拆解出最关键的基本部分。像一把出神入化的剪刀,从关键入手,嗖的一声直击要害。
当然,复杂的课程光是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确实远远不够。为了更好温故知新,图书馆三楼东北角是我大学四年来每周必坚持打卡三次的地方。在复习的时候,我习惯考试前看一遍目录,主动养成了解章节问题出处的习惯;看章后习题,划出核心知识点的关键词,并根据它们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把难度由厚变薄。接着再反复地做题目,熟络运用掌握场景....专注的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王国网络,形成思维导图一样的框架。我还会短时间多次重复记忆,会在每个周末将所上过的所有专业课程复习一遍,对于细节不用记憶,但保证自己完全理解。上课前一天晚上再看一遍,争取记住一些细节。期中期间,再利用一周时间将前半学期课程完整串一遍,了解课程逻辑以及老师上课思路。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了四年。
除了课堂效率要高以外,我一般都尽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学习力和专注力。比如,学习的时候我会把手机静音,排除外界干扰,做到自律。修绩点是自主式学习的过程,没有老师会天天督促我学习。所以,唯有每天定节奏,列计划-执行-反思,才能鞭策我往前走,才可以有效缓解我的拖延症,让我有条不紊更加从容。
学习对于我来说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课余生活的安排。大学期间,虽然每天都挺忙的,但我喜欢劳逸结合,在学习、科研、学生工作、课余兴趣爱好的时间分配比例大致是5:1:2:2。
大学四年,我给自己找了许多“麻烦”:捣鼓出三支音乐单曲,开发出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结果App“匠心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省级C刊发表了两篇附带稿费的论文,跟国家实践队去福建安溪支教七天,以背包客的状态行走过七省十八处地市,连续三年成为院新生分享会的特邀嘉宾……
虽然学习计划中那些日常操作看上去繁琐、枯燥,偶尔也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来袭,但是当我真正去做到极致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在这里边我发现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感觉很快乐,就像打怪兽晋级一样,在学海上不仅完成了“杀敌”的量,而且还保证了“妥帖”的质量。
除了以上三点,针对绩点低想上进的同学,我觉得最稳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找准自己的优势,要慢慢打造金字招牌,培养一些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例如科研才能、组织领导才干或是一些鲜明的个人特点:掌握一门外语、擅长茶道、品酒或乐器等。在学习路上,自控力是天生的,与其埋怨、解释自己为什么成绩不好,不如痛定思痛,努力把重点放在挖掘自己优秀的一面上。
大学,可以五彩缤纷,也可以碌碌无为。刚踏进校园之际,大家其实都差不多,但四年之后却可能天差地别,这都取决于大家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由,但也应该为之有所承担。我始终相信,命运给我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我们,让我们用我们的奋斗去改写自己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奋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都说学霸是相似的。4.38的绩点养成背后有着我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也同样少不了正确方法的加持。我的方法很简单:注重课堂,打卡图书馆。
我是这样建立自己仪式感的学习过程:六点起来,早餐后在操场上跑上几圈,做好长足的心态和身体准备。期间,习惯读上一段英语美文。同时,每天七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提前二十分钟到达学习现场,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然后在笔记本上贴上喜欢的贴画或者写上一句少年感满满的心理暗示。一切完毕后,留下五分钟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静心养神。
在课堂上,我一般会一步一步来,习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疑问就与同学讨论或自己思考。一学期中每一门,我都争取获得好分数,一些好得的分数,比如说举手发言、考勤、加分项等,我通常都会主动做到位。同时,我会观察自己长期的学习效率,分析自己备考的成绩。经常细化设定每本教材中新知识的目标,拆解出最关键的基本部分。像一把出神入化的剪刀,从关键入手,嗖的一声直击要害。
当然,复杂的课程光是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确实远远不够。为了更好温故知新,图书馆三楼东北角是我大学四年来每周必坚持打卡三次的地方。在复习的时候,我习惯考试前看一遍目录,主动养成了解章节问题出处的习惯;看章后习题,划出核心知识点的关键词,并根据它们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把难度由厚变薄。接着再反复地做题目,熟络运用掌握场景....专注的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王国网络,形成思维导图一样的框架。我还会短时间多次重复记忆,会在每个周末将所上过的所有专业课程复习一遍,对于细节不用记憶,但保证自己完全理解。上课前一天晚上再看一遍,争取记住一些细节。期中期间,再利用一周时间将前半学期课程完整串一遍,了解课程逻辑以及老师上课思路。这样的习惯一直持续了四年。
除了课堂效率要高以外,我一般都尽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学习力和专注力。比如,学习的时候我会把手机静音,排除外界干扰,做到自律。修绩点是自主式学习的过程,没有老师会天天督促我学习。所以,唯有每天定节奏,列计划-执行-反思,才能鞭策我往前走,才可以有效缓解我的拖延症,让我有条不紊更加从容。
学习对于我来说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课余生活的安排。大学期间,虽然每天都挺忙的,但我喜欢劳逸结合,在学习、科研、学生工作、课余兴趣爱好的时间分配比例大致是5:1:2:2。
大学四年,我给自己找了许多“麻烦”:捣鼓出三支音乐单曲,开发出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结果App“匠心居”,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省级C刊发表了两篇附带稿费的论文,跟国家实践队去福建安溪支教七天,以背包客的状态行走过七省十八处地市,连续三年成为院新生分享会的特邀嘉宾……
虽然学习计划中那些日常操作看上去繁琐、枯燥,偶尔也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来袭,但是当我真正去做到极致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在这里边我发现了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感觉很快乐,就像打怪兽晋级一样,在学海上不仅完成了“杀敌”的量,而且还保证了“妥帖”的质量。
除了以上三点,针对绩点低想上进的同学,我觉得最稳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找准自己的优势,要慢慢打造金字招牌,培养一些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例如科研才能、组织领导才干或是一些鲜明的个人特点:掌握一门外语、擅长茶道、品酒或乐器等。在学习路上,自控力是天生的,与其埋怨、解释自己为什么成绩不好,不如痛定思痛,努力把重点放在挖掘自己优秀的一面上。
大学,可以五彩缤纷,也可以碌碌无为。刚踏进校园之际,大家其实都差不多,但四年之后却可能天差地别,这都取决于大家的选择。每个人都有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由,但也应该为之有所承担。我始终相信,命运给我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我们,让我们用我们的奋斗去改写自己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奋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