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语的语意不明、时机把握不准、方式固化单一、观念滞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教师精力分散,导致对问题不能展开探讨。据此笔者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提出了加强评价语的延时性,增强课堂评价的针对性,注意加强评价语的客观性以及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问题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课程的热爱。因此,恰当巧妙的课堂评价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独特作用。
1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存的问题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信息及学习效果的收集,评价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当前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评价语的语意不明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上会经常提问,但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却含糊其辞、简单重复甚至置之不理,经常用“嗯”“对”“不错”“真棒”等词作为对学生的反馈,缺乏引导性,很少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的评价或指导。这导致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错、棒在什么地方,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学生又往往不敢追问。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予任何评价,用简单重复学生的话代表自己已经听到了学生的发言,缺乏引导的评价语言。
1.2评价时机把握不准
许多教师对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准,应该评价时保持沉默或引导不到位,应该倾听时则“夸夸其谈”,导致学生对继续回答问题失去兴趣,而在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却又习惯性地保持沉默,不给予延伸性的评价,时常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例如,讲解课文《第八次》,教师请同学读课文时,主人公音译的名字“布鲁斯”被学生读成了“补卢斯”,由于音调听起来非常滑稽,导致同学们哄堂大笑,而教师并未对读音予以纠正或解释,每逢主人公的名字出现,同学们都会大笑,而老师则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继续讲课,没有给予纠正或评价,导致读课文的同学非常尴尬,课堂的秩序也因此受到了干扰。
1.3评价方式固化单一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改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但仍有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评价语不负责任,简单统一的评价语像一个“万能模板”,适用于回答所有学生的提问,弱化了评价语原本功能。例如,讲解寓言《狐狸和乌鸦》时,狐狸通过小手段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针对文中狐狸对乌鸦的夸赞,老师让学生回答狐狸是怎样的品格。有些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有些学生则认为狐狸是狡猾可恶的,两派学生争论不休的同时都很期待老师能予以回应,但老师给出的回答却是“原来大家认为狐狸有这样的品格啊,真棒”。
2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的归因
2.1班额过大
很多小学都是超大班额,人数超过66人,学生挤满了教室班级的每个角落,下课活动都很不方便。小学生处于最有求知欲、上课最活跃的阶段,对教师的提问也充满热情,导致教师的精力很难平均分配给每个提问或回答的学生,面对这种“热情”教师纷纷表示有些“难以招架”。
2.2课程目标束缚
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步骤、统一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看起来恰当且符合合作的教学理念,但由于每位教师的性格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所以教师上课的进度也不相同,进度慢的教师在课程目标的束缚下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一切以完成课程目标为基准,导致教师对问题的钻研和讨论只能浅尝辄止,对学生提出或存在的问题自然不能展开深入的讨论。
2.3教师无心关注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虽然教材内容看起来更加系统,但是其中隐含的知识量也在大大增加。因此,教师在致力于讲透书本内容的同时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部分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而感到手忙脚乱,只是机械地讲解、分析教材,在一味追求扩充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注重广博文化知识的涉猎及教学理论基础的积累,没有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不能给予学生准确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3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建议
3.1加强评价语的延时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注定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方法与其他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使用课堂评价语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心力。班额过大的班级,教师可以将问题铺开,避免及时评价,留适当的时间供学生们思考,通过讨论的方式将某个同学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延伸,针对同一个问题给同学们更大的发挥空间。这种方式也能巧妙地覆盖并解答其他同学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避免了因班额过大教师无法细化评价语、无法给予更多同学回答问题机会的弊端。
3.2增强评价语的针对性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定期展开讨论,将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整合,使零散的目标综合化、系统化并具备明确的指向性,达到有效促进教学的作用。
3.3注意加强评价语的客观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杜绝一味的表扬,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回答,对错误的答案要勇于指出并恰当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及自己的回答是否有精妙之处。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杜绝过于担心学生的自尊而影响自己的正常评价,尤其要注意自身课堂评价语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文产生更深的兴趣。
4结束语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题,如评价语的语意不明、时机把握不准、方式固化单一、观念滞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教师精力分散,导致对问题不能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丁邦平.从“形成性评价”到“学习性评价”[J].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2008(28).
[2]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问题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课程的热爱。因此,恰当巧妙的课堂评价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独特作用。
1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存的问题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信息及学习效果的收集,评价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当前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评价语的语意不明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上会经常提问,但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却含糊其辞、简单重复甚至置之不理,经常用“嗯”“对”“不错”“真棒”等词作为对学生的反馈,缺乏引导性,很少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的评价或指导。这导致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错、棒在什么地方,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学生又往往不敢追问。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予任何评价,用简单重复学生的话代表自己已经听到了学生的发言,缺乏引导的评价语言。
1.2评价时机把握不准
许多教师对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准,应该评价时保持沉默或引导不到位,应该倾听时则“夸夸其谈”,导致学生对继续回答问题失去兴趣,而在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却又习惯性地保持沉默,不给予延伸性的评价,时常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例如,讲解课文《第八次》,教师请同学读课文时,主人公音译的名字“布鲁斯”被学生读成了“补卢斯”,由于音调听起来非常滑稽,导致同学们哄堂大笑,而教师并未对读音予以纠正或解释,每逢主人公的名字出现,同学们都会大笑,而老师则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继续讲课,没有给予纠正或评价,导致读课文的同学非常尴尬,课堂的秩序也因此受到了干扰。
1.3评价方式固化单一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新课改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但仍有部分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评价语不负责任,简单统一的评价语像一个“万能模板”,适用于回答所有学生的提问,弱化了评价语原本功能。例如,讲解寓言《狐狸和乌鸦》时,狐狸通过小手段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针对文中狐狸对乌鸦的夸赞,老师让学生回答狐狸是怎样的品格。有些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有些学生则认为狐狸是狡猾可恶的,两派学生争论不休的同时都很期待老师能予以回应,但老师给出的回答却是“原来大家认为狐狸有这样的品格啊,真棒”。
2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的归因
2.1班额过大
很多小学都是超大班额,人数超过66人,学生挤满了教室班级的每个角落,下课活动都很不方便。小学生处于最有求知欲、上课最活跃的阶段,对教师的提问也充满热情,导致教师的精力很难平均分配给每个提问或回答的学生,面对这种“热情”教师纷纷表示有些“难以招架”。
2.2课程目标束缚
教师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步骤、统一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看起来恰当且符合合作的教学理念,但由于每位教师的性格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所以教师上课的进度也不相同,进度慢的教师在课程目标的束缚下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一切以完成课程目标为基准,导致教师对问题的钻研和讨论只能浅尝辄止,对学生提出或存在的问题自然不能展开深入的讨论。
2.3教师无心关注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虽然教材内容看起来更加系统,但是其中隐含的知识量也在大大增加。因此,教师在致力于讲透书本内容的同时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部分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而感到手忙脚乱,只是机械地讲解、分析教材,在一味追求扩充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不注重广博文化知识的涉猎及教学理论基础的积累,没有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不能给予学生准确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3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建议
3.1加强评价语的延时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注定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使用方法与其他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使用课堂评价语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心力。班额过大的班级,教师可以将问题铺开,避免及时评价,留适当的时间供学生们思考,通过讨论的方式将某个同学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延伸,针对同一个问题给同学们更大的发挥空间。这种方式也能巧妙地覆盖并解答其他同学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避免了因班额过大教师无法细化评价语、无法给予更多同学回答问题机会的弊端。
3.2增强评价语的针对性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定期展开讨论,将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整合,使零散的目标综合化、系统化并具备明确的指向性,达到有效促进教学的作用。
3.3注意加强评价语的客观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杜绝一味的表扬,用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回答,对错误的答案要勇于指出并恰当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及自己的回答是否有精妙之处。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杜绝过于担心学生的自尊而影响自己的正常评价,尤其要注意自身课堂评价语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文产生更深的兴趣。
4结束语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题,如评价语的语意不明、时机把握不准、方式固化单一、观念滞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教师精力分散,导致对问题不能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丁邦平.从“形成性评价”到“学习性评价”[J].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2008(28).
[2]蔡伟.教师课堂评价质量标准研究[J].教育科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