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香港书展学到什么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效、实际的商业逻辑来经营文化活动,是香港书展成功的一大因素。
  
  7月27日,收到香港贸发局工作人员的一封电邮,说今年的香港书展又创了纪录,共吸引近92万人次进场,较去年微升2%。尤其值得他们骄傲的是,参观者中,还有1万多来自内地、中国台湾和澳门的游客。
  香港书展至今办了21届,由香港贸发局操刀,原本只是一个填补展馆淡季空白的出版社“展示会”,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下子做大了,成了全香港人参与的阅读盛会。我仍然记得去年第一次去采访时,香港会展中心外那蜿蜒有序的排队人流,当时惊叹于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竟会对书籍和阅读有着如此强烈的欲望。后来才逐渐意识到,原来,它的成功并非偶然。
  
  把书展当生意做
  
  香港书展虽被标榜为一场“文化盛会”,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半零售、半版权交易的商业展会,是强调市场化运作的文化活动。
  因此,书展前的造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年的书展大体是7月中旬开幕,作为主办方的香港贸发局早在四五月份就开始了路演造势。
  今年的路演设为五站,由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先生亲自带队,一行数人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北京、上海、台北、广州和深圳,邀请各地名作家如莫言、沙叶新、张大春等谈阅读、谈书展,与媒体和读者互动。
  与此同时,贸发局还与上海、广东及台湾地区等15家旅行社合作,继续推出“香港书展特色游”,珠三角出发的旅行团团费最低只需98元。
  到了开幕前后几天,香港大大小小的媒体便铺天盖地争相报道,从靓模能不能进会展做签售的争议开始,一直到猜测韩寒会不会参加书展等等,其商业造势之专业化和水准,远远超过内地的书展。
  此外,在地铁站、巴士、路牌上,也无处不见书展广告。各种精美的小册子、宣传单、优惠券等,在香港各主要交通区域和文化场所供市民免费取阅。香港本地的文化名流们,如陈冠中、梁文道、黎明等,纷纷露面或写文章,谈读书的经验和乐趣;同时,还拿出相当篇幅介绍书展所在地湾仔的主要购物及休闲场所、香港近期的主要文化演出活动等等,既具阅读性,又有实用价值。
  贸发局新闻发言人张志辉说,在书展上,除了图书本身,相关的衍生产品也都被开发出来并且销售,其中最受欢迎的当数麦兜、麦唛的相关产品。而书展之外,展览的周边行业如物流、展览服务甚至花店等,都赚得盆满钵满。
  可以说,以高效、实际的商业逻辑来经营文化活动,是香港书展成功的一大因素。
  
  充分利用多元化优势
  
  每年的香港书展,除了书展本身的“互动活动”之外,往往都有重量级的“新闻看点”,就像一盆色香味已佳的菜肴,如果再佐以少许酱醋,会更有味道。
  去年的香港书展上,“靓模”成了书展的最大新闻点,那些穿着暴露的年轻女孩的写真,在深受年轻读者追捧的同时,也引发了当地舆论的激辩。靓模热是出版商和媒体合力催起来的现象,是极为成功的市场推广策略,捧红了一些新秀,吸引更多少女愿意以出位的方式来参与促销。于是乎,书展也随之升温。
  到了今年,尽管“是否允许靓模入馆”的争议余音未了,但最大的看点,则是一开始就被爆炒的大陆青年韩寒。
  据主办方透露,韩寒确定赴港出席书展的消息公布后,先后有近百家媒体要求“专访”;韩寒到港的当天,甚至还有众多本地媒体去机场围追堵截,摄像机就架在出口处。而到了书展期间,主办方安排韩寒演讲,1800多人当场,将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甚至香港有线电视的新闻台还破天荒地进行了直播。
  此外,主办方今年还邀请了高龄70的旅美新儒学大师杜维明开讲座,请章诒和演讲,请台湾来的陈文茜和大陆商人潘石屹对话,充分展现了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城市的包容性优势。
  对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来说,书展的包容性是最值得骄傲的,“各方面的议题,包括有所谓的‘意识形态’、‘政治敏感’的书都能包容。”
  
  精心策划文化活动
  
  始于1990年的香港书展,一開始并不成功,按周启良的说法,是从出版人的“圈子聚会”一步步走出来的。数年前,主办方还曾为入场读者数字不理想而发愁过。
  随着书展越办越火爆,香港市民对贸发局和书展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希望这不只是一个卖书的散货场地,而是把为期一周的书展,办成文化周、读书周,让书香飘满全城。
  5年前,香港贸发局与在华人圈享有声誉的《亚洲周刊》合作,开始邀请两岸三地的文坛名宿和新秀来书展演讲,最初金庸、倪匡的讲座十分火爆,吸引了四五千人来听讲。之后,贸发局也开始与其他机构合作,策划更多讲座和文化活动,推广书展的广度和深度。
  随后,在每年的香港书展上,高层次的讲座和文化活动,便成为书展的一大亮点。这些活动有名作家讲座系列、阅读香港讲座系列、企业家谈阅读讲座、中华文化普及系列、两岸三地阅读文化座谈会、“名人讲故事”系列、名人阅读分享系列、亚洲出版研讨会、香港作家巡礼等,内容涉猎广泛,形式既有场外,又有场内,内外互动,引起媒体和香港读者的极大兴趣。
  从2007年开始,贸发局又组织了一个顾问团,请他们推出每年书展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从香港阅读世界——关心社会
其他文献
在决定“赌一把”之前,新加坡政府确实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希望在可预见的情况下,将“开赌”可能带来的弊端,降到最低程度。    新加坡第一家内设赌场的综合度假村,已于虎年春节大年初一,在旅游胜地圣淘沙开门营业。向来以素质好、秩序井然、管理高效出色的新加坡,这回打破传统允许赌场成立,在海内外引发热议。  新加坡人热议的重点,是围绕“开放赌场业对新加坡是好是坏”。对政府来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得到“好处多
尹孝功感到难以理喻:“租赁是从1952年开始的,延续了50多年,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国有资产了?既然是国有资产,你为什么不在1995年买了厂房以后就停止和我签租呢?”    酿酒世家    大雨过后的宜宾,空气中飘荡着雨后特有的清新。当然,还可以嗅到酒都空气中特有的一丝酒糟味。作为全国酿酒重镇,宜宾的酿酒历史超过600年。巴蜀鬼才魏明伦在一篇赞扬宜宾的骈赋之中动情地写道:  四川酒有口皆赞,五粮液无人
李振辉说李家想提供一个“真实的,不为人知的”李小龙,于是就像看拳王阿里的传记电影看不到他打拳,这部李小龙的传记电影会让你觉得在看香港50年代版的《岁月神偷》,一个顽劣儿童的家庭生活史。    4年前,李小龙的弟弟李振辉从电脑工程师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又遇到了和女友的感情危机,就离开了已居住将近30年的美国,回到香港定居。他曾经是香港70年代的摇滚歌星,还娶过TVB的女艺人当妻子,本身也是城里的老名人
在文强制定的江湖秩序中,柔软的膝盖成为社会生活的硬通货。    透过文强此案,官场上的黑白逻辑顿现。  “文强案”是重庆打黑迄今为止级别最高、系统最完备的“黑金链条”。在金字塔的顶端,是曾经的公安局副局长文强,紧随其后的,是权力秩序下的市局几个总队长。  和文强同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他曾经的手下和“三大金刚”——重庆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总队原副总队长黄代强、重庆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总队原副总队长赵利
从数月前的对阵,再到如今的合营,拜登到底能为奥巴马带来什么?    8月23日,美国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的州议会大厦旧址前面,身穿白衬衫配红领带的奥巴马挥举右手:“容我向你们介绍美国下一任总统——”很少出现口误的奥巴马顿了顿,“下一任副总统,乔拜登!”台下的摄影记者纷纷倒带,怀疑自己先前听错了。  在欢呼声中,65岁的约瑟夫罗比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
徐培德,曾曼仪,是生活在上海普陀区长风二村的一对老夫妇。五十年前,他们的初恋结出果实,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随后平淡的岁月里,他们真心相待;面对生活的重创,两人相濡以沫……有人说,爱情的保质期很短,这对夫妇却是初恋了五十年。    淮海路上的初恋    曾曼仪儿时一直跟随祖父在马来西亚生活。她的祖父在在马来西亚有着大片的橡胶园,家族兴旺,生意兴隆。曼仪9岁前从未离开过马来西亚。后因母亲去世,曼仪随祖母
《社会保险法》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事关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和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极为重要的法律,弥补了我国在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上的缺失,令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  老吴是外地人,今年58岁了,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上海。老吴来上海之前一直在户籍所在城市的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企业既未和老吴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给老吴缴纳任何社保,老吴为了保住工作敢怒不敢言。2005年,老
今日之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    已经记不起来具体时间了,总之是上世纪80年代中的事情,我领受报社的任务,来到浦东采访。具体是什么题目,迄今已经没有印象。要说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当时踏上浦东“岸畔”,所感受到的“清冷”景象。  因为陌生,更不知如何能够到达浦东。老报人告知,到外滩,从延安东路的轮渡码头上船,到对面的陆家嘴下来就是了。当年的轮渡,是只比现在的轮渡要小得多的“機器舢板
近来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和位于印度洋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先后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于一连串的震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分析说,这些地震总体来说是板块活动的正常现象,对中国大陆基本不会造成影响。  刘杰说,通过板块构造来看,萨摩亚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的交会部位,苏门答腊也处在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边缘。该地区是世界上地震频发区域之一,自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巨大地震并引
作为组织部门,我们不怕议论,我们经得起公众考验。我注意到网民对年轻干部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尊重民意,我想,我们要正确面对网络舆论,适当的时候,积极回应。    对干部年轻化有着怎样的战略思考?对外界质疑有着怎样的回应?干部年轻化是否等同于领导干部年轻化?又如何看待年轻干部的优缺点?……7月初,有着20多年组织工作经验的昆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康接受了《新民周刊》专访。    干部年轻化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