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崇尚“语文课堂是灵魂陶冶的艺术境地”这样的教学理念,因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智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师生在这样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快乐。
  
  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 创设情景,诱发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九寨沟》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但由于时空的局限,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将难以获得亲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情趣会受到影响。因此,课始,教师播放九寨沟精美绝伦的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九寨沟“雪峰插云”、“平湖飞瀑”、“古木参天”等自然景观,对“高低错落的瀑布”、“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的自然景象有了真实、亲切的体验,实现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转化,从而产生心灵的震动。这时的课堂上流动着诗意的气息,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对阅读文本的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进入乐学的状态。
  
  2 创设氛围质疑,引发学生的研究意识
  笔者始终认为,“整合”不等于简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相加,更不是取代,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和学。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
  
  3 整合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学习环境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某项学习活动而需要的某种情境,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东方之珠》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在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教师紧紧围绕“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达到阅读教学中“自悟自读”的境界。
  在第二节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接着,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展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图片,配上教师柔和的感情诵读,学生自然地融进在那迷人的海湾景致中,深深被陶醉了: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来到海滩,脚踩细纱,手捧海水,耳听海浪拍打的声音,如同在倾听一首轻快的曲子;他们又仿佛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漫步沙滩,尽情嬉耍……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产生“真是舒服极了”的体验。
  
  4 创设情景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思考
  
  1 合理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过多过滥地使用信息资源,否则信息资源会成为干扰因素。资源的取用不能取代课文本身、更不能取代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还要强调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在教学中要注重研究过程
  当今,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掌握研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因此,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促进者。
  
  3 把握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尺度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加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着手,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这是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我们要做到的。
其他文献
受《南方电视学刊》委托,我们对北京地区的时尚类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以及节目的审美意识、情怀等方面开展。调查的对象主要锁定btv-3的《美
11月中,港股见到了预期中的下调。我们无法判断会不会再下行22,800或更低,但可以肯定的是,港股将在波动中上升,下调后很多股票已具投资或短炒价值。对于新利淡,我们认为:市场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知识虽然不难,但要上好这门课却不容易。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采用生动形象的演示比较法  我在上三年级的《图形的剪贴》一课时,新课的导入就是通过演示比较开始的。由于这一课首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复制”与“粘贴”两个命令,而如何使学生理解这两个
直喷发动机电控技术在高档小轿车里已经被广泛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修理直喷发动机汽车,汽修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直喷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原理.汽修人员除了要了解直喷发动机的
本文以某道路隧涵为例,对道路隧涵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固方案。本文为今后相似工程结构方案的选定,设计模型的建立,设计参数的选取,加固方案的拟定,结构计算与力学
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葵一个完整的开发流程与强大的创新支持系统。创新体系需要有效教育、良好研发环境,稳定产业环境等强力支撑。本文探索一个建立创新型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它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通过人机交互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为自己的孩子配备电脑,辅导学习。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在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的现象。  【现象一】教室里正在上生物课,年轻的教师娴熟地操作着计算机展示实验过程,学生睁大眼睛盯着屏幕,生怕
2004年,前TechTV频道主持人凯文·罗斯创立了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社交新闻网站Digg,当时Facebook还不成气候,Twitter也是在两年之后才呱呱坠地。Digg提出以民众的力量来决定内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某边坡挡墙倒塌的事故,并分析了挡墙坍塌的原因。
文章分析了“微增长”时期汽车行业运行特点与原因,提出了在微增长常态发展环境下,汽车企业需要积极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注重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