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在西医上被称为“糖尿病”,它的病症主要包括多尿、多食、多饮、乏力、体重骤减。世界卫生组织为糖尿病的分类与诊断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而消渴病分期辩证与疗效判定则是通过吸取中医与西医各种的长处,并通过统计2500多名消渴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专家们的多次研究讨论最终修改审定。本文旨在探究与分析消渴病中医分期辩证与疗效评定标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辩证;疗效评定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80-01
1 消渴病中医分期辩证
消渴病主要分为三期:Ⅰ期(消渴病隐匿期)、Ⅱ期(消渴病期)、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其中,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又可根据患者合并症严重程度分为Ⅰ期(早期)、Ⅱ期(中期)、Ⅲ期(晚期)。
1 Ⅰ期(消渴病隐匿期)
1.1 临床特点 (1)患者大多体型肥胖,体质仍属强壮,食欲较大,但身体耐久力减退,舌头颜色较红。(2)患者血糖偏高,但无尿糖现象;一旦患者处在应激状态下,则出现尿糖的情况。血脂含量(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等)偏高。
1.2 病机特点与证候
1.2.1 病机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
1.2.2 证候 证候有以下常见的三种:(1)气阴皆虚:阴虚加气虚。(2)阴虚阳亢:阴虚且头晕。(3)阴虚肝旺:食欲较大,大便干燥,小便颜色发黄,脾气暴躁易怒,舌头颜色较红且舌苔颜色发黄,脉数。
2 Ⅱ期(消渴病期)
2.1 临床特点 (1)患者多尿,多食,多饮,乏力,体重骤减,口舌干燥,大便干燥,小便颜色发黄,舌头颜色较红且舌苔颜色发黄,脉数。(2)患者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等)、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等含量偏高。
2.2 病机特点与证候
2.2.1 病机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化热。
2.2.2 证候 证候有以下常见的五种:(1)气阴皆伤,经脉失养:气虚加阴虚,四肢无力,身体耐久力差。(2)肝郁化热:脾气暴躁、易怒,常出现太息,头晕,易疲劳,舌质颜色暗红,舌苔薄且颜色发黄,口苦舌干,脉沉弦。(3)湿热困脾:腹胀,口渴但饮水少,肌肉酸胀,舌苔黄且质厚,脉滑数。(4)胃肠结热:大便干燥,喜凉怕热,脉象有力,多饮多尿,容易饥饿,口舌咽干燥。(5)燥热伤阴:口舌咽干燥、大便干燥,多饮多尿,舌头色红且有裂,舌苔粗糙、颜色发黄,脉细数。
3 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患者合并症的种类、产生、严重程度等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仅出现一种并发症,有的患者则同时出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合并症。此外,各种合并症在其早、中、晚期的指标还需具体拟定,但总体以患者的主要脏器受损程度分辨。
3.1 Ⅰ期(早期)
3.1.1 主要病机 气阴皆虚,经脉不稳。
3.1.2 临床特点 腰背部、四肢酸痛乏力,胸闷气短,视力、记忆力、性功能衰退,头晕目眩等等,但上述症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与生活。
3.2 Ⅱ期(中期)
3.2.1 主要病机 痰瘀互结,阴损及阳。
3.2.2 临床特点 心悸、胸闷气短、脉象弱、口唇颜色暗淡、下肢浮肿、手脚冰凉、头晕、咳嗽带有粘痰等。视网膜病变加重(进入Ⅲ---IV期),出现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等病症。头晕目眩(脑血管病导致脑供血不足而产生)、记忆力衰退、神经疼痛、肌肉萎缩等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
3.3 Ⅲ期(晚期)
3.3.1 主要病机 气血阴阳皆虚,痰湿痰瘀互结。
3.3.2 临床特点 患者在Ⅱ期(中期)的基础上,病症加重。肢体残疾、不能自主活动,脏器等身体器官受到严重损伤甚至有生命危险。如,冠心病加重发展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尿毒症伴随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加重(处于Ⅱ---IV期),出现脑出血、脑血栓等病症。
二、消渴病(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1.症状缓解:(1)患者的体重恢复正常值,保持在标准体重的约20%以内;(2)患者血脂含量恢复正常值。其中,总胆固醇含量2.9~6.0mmol/L(120~230mg%) , 甘油三脂含量0.22~1.2mmol/L(20~110mg%), 游离脂肪酸含量0.3~0.9mmol/L(8~25mg%), 磷脂含量1.7~3.2mmol/L(130~250mg%);(3)合并症消除(具体指标另行制定);(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消失;(5)生存质量级别上升至少2级;(6)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值。其中,空腹血糖含量小于6.2mmol/L(llomg/dl), 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8.2mmol/L(150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5g。
2.显效:(1)患者的体重趋向正常值且偏瘦的患者体重增加超过2kg,偏胖的患者体重减少超过2kg;(2)(3)(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5)生存质量达到相应期的最高水平;(6)空腹血糖含量小于7.21 mmol/L(13oms/dl),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不超过10.06 mmol/L(18o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10g。
3.有效:(1)患者体重开始向标准方向发展。(2)(3)合并症的治疗有效,病症有所减轻;(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5)生存质量得到适当提高。(6)空腹血糖含量小于8.2mmol/dl(150mg/dl),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小于11.0 mmol/L(200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15g。
4.无效:患者各项指标均不能达到上述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哲,王世东.2735例2型糖屎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壮火食气”病机探讨[J].世界中医药 2013, 5 ( 5 ) 488-490
[2] 杨海燕,金艳蓉.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生存治疗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 (6) 11-13
[3] 胡玲玲,高天舒?消渴病湿热证的论治探析U].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20 ( 1 ) 27-28
[4] 徐远,王艳梅.徐远教授“达肝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8 ) 648-652
[5] 胡玲玲,高天舒.消渴病湿热证的论治探析U].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20 ( 1 ) 27-28
关键词: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辩证;疗效评定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80-01
1 消渴病中医分期辩证
消渴病主要分为三期:Ⅰ期(消渴病隐匿期)、Ⅱ期(消渴病期)、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其中,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又可根据患者合并症严重程度分为Ⅰ期(早期)、Ⅱ期(中期)、Ⅲ期(晚期)。
1 Ⅰ期(消渴病隐匿期)
1.1 临床特点 (1)患者大多体型肥胖,体质仍属强壮,食欲较大,但身体耐久力减退,舌头颜色较红。(2)患者血糖偏高,但无尿糖现象;一旦患者处在应激状态下,则出现尿糖的情况。血脂含量(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等)偏高。
1.2 病机特点与证候
1.2.1 病机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
1.2.2 证候 证候有以下常见的三种:(1)气阴皆虚:阴虚加气虚。(2)阴虚阳亢:阴虚且头晕。(3)阴虚肝旺:食欲较大,大便干燥,小便颜色发黄,脾气暴躁易怒,舌头颜色较红且舌苔颜色发黄,脉数。
2 Ⅱ期(消渴病期)
2.1 临床特点 (1)患者多尿,多食,多饮,乏力,体重骤减,口舌干燥,大便干燥,小便颜色发黄,舌头颜色较红且舌苔颜色发黄,脉数。(2)患者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等)、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等含量偏高。
2.2 病机特点与证候
2.2.1 病机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化热。
2.2.2 证候 证候有以下常见的五种:(1)气阴皆伤,经脉失养:气虚加阴虚,四肢无力,身体耐久力差。(2)肝郁化热:脾气暴躁、易怒,常出现太息,头晕,易疲劳,舌质颜色暗红,舌苔薄且颜色发黄,口苦舌干,脉沉弦。(3)湿热困脾:腹胀,口渴但饮水少,肌肉酸胀,舌苔黄且质厚,脉滑数。(4)胃肠结热:大便干燥,喜凉怕热,脉象有力,多饮多尿,容易饥饿,口舌咽干燥。(5)燥热伤阴:口舌咽干燥、大便干燥,多饮多尿,舌头色红且有裂,舌苔粗糙、颜色发黄,脉细数。
3 Ⅲ期(消渴病合并症期)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患者合并症的种类、产生、严重程度等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仅出现一种并发症,有的患者则同时出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合并症。此外,各种合并症在其早、中、晚期的指标还需具体拟定,但总体以患者的主要脏器受损程度分辨。
3.1 Ⅰ期(早期)
3.1.1 主要病机 气阴皆虚,经脉不稳。
3.1.2 临床特点 腰背部、四肢酸痛乏力,胸闷气短,视力、记忆力、性功能衰退,头晕目眩等等,但上述症状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工作与生活。
3.2 Ⅱ期(中期)
3.2.1 主要病机 痰瘀互结,阴损及阳。
3.2.2 临床特点 心悸、胸闷气短、脉象弱、口唇颜色暗淡、下肢浮肿、手脚冰凉、头晕、咳嗽带有粘痰等。视网膜病变加重(进入Ⅲ---IV期),出现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等病症。头晕目眩(脑血管病导致脑供血不足而产生)、记忆力衰退、神经疼痛、肌肉萎缩等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工作与生活。
3.3 Ⅲ期(晚期)
3.3.1 主要病机 气血阴阳皆虚,痰湿痰瘀互结。
3.3.2 临床特点 患者在Ⅱ期(中期)的基础上,病症加重。肢体残疾、不能自主活动,脏器等身体器官受到严重损伤甚至有生命危险。如,冠心病加重发展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尿毒症伴随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加重(处于Ⅱ---IV期),出现脑出血、脑血栓等病症。
二、消渴病(糖尿病)疗效评定标准
1.症状缓解:(1)患者的体重恢复正常值,保持在标准体重的约20%以内;(2)患者血脂含量恢复正常值。其中,总胆固醇含量2.9~6.0mmol/L(120~230mg%) , 甘油三脂含量0.22~1.2mmol/L(20~110mg%), 游离脂肪酸含量0.3~0.9mmol/L(8~25mg%), 磷脂含量1.7~3.2mmol/L(130~250mg%);(3)合并症消除(具体指标另行制定);(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消失;(5)生存质量级别上升至少2级;(6)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值。其中,空腹血糖含量小于6.2mmol/L(llomg/dl), 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8.2mmol/L(150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5g。
2.显效:(1)患者的体重趋向正常值且偏瘦的患者体重增加超过2kg,偏胖的患者体重减少超过2kg;(2)(3)(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5)生存质量达到相应期的最高水平;(6)空腹血糖含量小于7.21 mmol/L(13oms/dl),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不超过10.06 mmol/L(18o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10g。
3.有效:(1)患者体重开始向标准方向发展。(2)(3)合并症的治疗有效,病症有所减轻;(4)多尿、多食、多饮、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5)生存质量得到适当提高。(6)空腹血糖含量小于8.2mmol/dl(150mg/dl),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小于11.0 mmol/L(200mg/dl)(7)24小时尿糖含量小于15g。
4.无效:患者各项指标均不能达到上述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哲,王世东.2735例2型糖屎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壮火食气”病机探讨[J].世界中医药 2013, 5 ( 5 ) 488-490
[2] 杨海燕,金艳蓉.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生存治疗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 (6) 11-13
[3] 胡玲玲,高天舒?消渴病湿热证的论治探析U].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20 ( 1 ) 27-28
[4] 徐远,王艳梅.徐远教授“达肝法”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 8 ) 648-652
[5] 胡玲玲,高天舒.消渴病湿热证的论治探析U].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 20 ( 1 )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