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裂隙压剪变形破坏与非线性渗流特性

来源 :工程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岩体中流体的流动机理对解决隧道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突涌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描述岩石单裂隙受压剪共同作用下的渗流特性是理解裂隙渗流机理的基础,但已有研究尚未建立应力、位移、开度、惯性系数等关键控制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制作了含单裂隙的花岗岩试样,采用固定剪切位移后逐渐增加法向应力的方式开展变水头渗流试验,得到裂隙渗透率的演化规律;通过高精度3维轮廓仪获取裂隙表面的形貌数据,在自主开发的基于接触力学变分原理框架的裂隙受压变形计算程序的基础上,表征不同剪切错位和不同应力条件下裂隙面的变形特性和内部空腔结构演化规律;提取裂隙开度分布数据,在COMSOL软件中求解Navi-er-Stocks方程,实施不同剪切位移和受压状态下的裂隙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剪切位移、法向应力、空腔几何特征与非线性渗流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裂隙表面破坏区域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裂隙变形计算程序的可靠性.法向应力、剪切位移分别与力学开度呈幂函数递减和指数函数递增的关系,且剪切位移的增加会导致裂隙内的接触面更集中.Forchheimer方程中的惯性系数B和临界水力梯度Jc可以定量刻画裂隙的非线性渗流特性,B和Jc与剪切位移之间呈幂函数递减关系,且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Jc和B的增加速率和波动范围逐渐降低:当剪切位移从2 mm增加到8 mm时,Jc的波动范围从6.10×10-3减少到1.20×10-3,降低了80.32%;B的波动范围从2.97×1014 Pa·s2·m-7减少到2.43×1013 Pa·s2·m-7,降低了91.28%.裂隙开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惯性系数B和临界水力梯度Jc之间均存在相似的幂函数关系,并据此建立了计算渗流从线性转换为非线性临界点的预测公式.
其他文献
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以及全球未来碳中和共识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码喷墨印花作为典型的数字化、绿色化技术,具有高创意感染力、高科技含量和高时尚内涵,是我国印染行业向创新发展、低碳发展、智能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10月27日,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承办的“数造新业态绿色新未来”2021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柯桥峰会在绍兴柯桥举行.
期刊
新国家标准GB/T 39508—2020《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于2020年11月19日发布,与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两项行业标准组成我国婴幼儿及儿童针织服装的产品标准体系.对这3项标准进行对比与解读,为生产企业、检测机构有关人员理解、使用标准提供一定的借鉴.新国标并非两项行业标准的简单合并,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规定及指标既相似又互有区别.准确理解、使用这3项标准可规范、促进我国婴幼儿及儿童针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提升产品质量.
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金沙江上游白格滑坡两次滑动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了巨大破坏;且其滑源区边界外仍存在K1、K2和K3等3处规模较大的残留体,有再次失稳堵江的可能性,对下游4座在建水电站构成威胁.受滑坡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制约,现阶段对白格滑坡残留体的规模、可能的失稳模式、一次失稳体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不能为金沙江上游相关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撑.针对上述问题,2019年,对滑坡残留体开展了精细地形测量、变形现象详细调查、深部结构探测等工作,系统分析了3处残留体的体积、失稳方式、可能的失稳组
中国是堰塞湖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堰塞湖对上游淹没区和下游溃决演进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深入掌握堰塞坝冲刷溃决过程可为应急泄流道的设计和下游应急避险措施的制定等提供重要科技依据.以2018年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为研究背景,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对堰塞坝冲刷溃决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堰塞坝冲刷溃决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过流孕育阶段、溯源侵蚀阶段、溃决发展阶段及河床再平衡阶段,其中:当溯源冲刷的陡坎追溯到上游坡顶,泄流槽进口断面在侵蚀作用下突然拓宽,泄流槽将连通形成底坡i>0的斜坡道
随着海洋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斜桩基础凭借良好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在跨海大桥、海上平台、高桩码头等海洋结构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波流强烈的非线性作用下,斜桩附近会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刷,降低结构物的安全性,甚至会导致破坏.为了解不同波高、流速条件下,倾斜角度对正斜桩冲刷特性的影响,并对比与垂直桩冲刷特性的差异,在波流水槽中开展波流共同作用和纯流作用下的局部冲刷试验.通过对α=0°、10°、20°、30°的正斜桩进行试验,研究了倾斜角度对冲刷历时、相对时间尺度及冲刷坑形态的影响,开展了无量纲参数Fr、KC、Ucw对
分别以配制的氯氧镁水泥、硫氧镁水泥、磷酸镁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制备干密度等级为A05的3种镁基泡沫混凝土.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水胶比、镁水泥组分配比、缓凝剂掺量、粉煤灰掺量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3种镁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建立镁基泡沫混凝土比强度与镁水泥组分配比的函数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氯氧镁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镁水泥组分配比>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缓凝剂掺量,各因素对硫氧镁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性与氯氧镁泡沫混凝土相同,
土与结构物的界面力学性质一直都是岩土工程探究的热点,为了探究非水反应高聚物与混凝土的界面剪切特性,基于单调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竖向应力、剪切速率对高聚物-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竖向应力与剪切速率下,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高聚物-混凝土界面呈现出剪切软化的现象.剪切速率对界面抗剪强度、黏聚力、摩擦角影响较小,对界面剪切模量值有显著影响,并且剪切模量值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不断减小,减小幅值明显;竖向应力对高聚物-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以及剪切模量值有显著影响,高聚物-混凝土界面抗剪
堰塞体一般在自然力作用下瞬间形成,堆积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坝料级配宽泛、稳定性差、易在水流冲刷下发生溃决等特点.堰塞体作为一种重大的水旱自然灾害,其安全评价和灾害预测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1)堆积体由天然宽级配土石料构成,表现出显著的状态相关性,缺乏正确描述这种宽级配堆石料状态的相关剪胀理论与本构模型;2)堰塞体形成后,会受上游堰塞湖水位抬升、持续非稳定渗流、湖区滑坡涌浪、后期地震等外荷载作用的影响,缺乏稳定性评判的标准和方法;3)堰塞体缺乏必要的洪水溢流设施,容易发生溃
深刻认识采动应力路径下岩体力学响应的卸载速率效应,是科学界定实际工作面推进最优速率的重要基础.基于平煤矿区煤岩初始地应力环境,定量分析了千米级赋存深度煤岩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应力演化特征,展开更为符合真实应力状态的不同卸载速率下煤岩体力学行为试验测试;同时,与未考虑采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强度受卸载速率影响较小,在卸载速率为1~4 MPa/min时,强度并无明显变化;达到5 MPa/min时,强度才有明显的上升,约为115 MPa.2)随卸载速率增加,采动过程中煤岩体
微波辅助混凝土骨料回收是一项污染少、能耗低的新型绿色技术.为探究微波辐射条件下含水率变化对混凝土加热效果及强度弱化的影响规律,分析微波加热完成后混凝土内部骨料与砂浆的分离效果,采用不同加热路径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加热,获得试块的升温特性,并利用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含水率试块加热完成后的抗压强度.试验表明:微波辐射功率和含水率是影响混凝土破碎的2个重要因素;试块在含水率相对较高时,采用高功率微波连续加热混凝土,试块在短时低温下就会爆裂,骨料与砂浆分离界面明显,可以从破碎后的混凝土中剔选出较多砂浆附着率低的完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