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一笑百媚生——数学中的美学赏析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数学家克莱因曾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能使人获得智慧,科学能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数学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 在本册同步辅导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数学美.
  一、 两岸青山相对出——展示数学的对称美
  从古到今,人们普遍认为对称的形式是美丽的,无论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艺术作品,对称美随处可见. 两岸青山相对出是自然对称美;对偶句是语言对称美……数学也不例外,如数学的曲线和几何图形都具有对称的特点,它们像艺术品那样令人赏心悦目. 在自然界的奇妙结构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对称美:从雪花的六角形对称结构到蜜蜂的六角形蜂房,从蜗牛壳的螺线、向日葵花盘的圆的渐开线到行星的椭圆形轨道,数学曲线和几何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有时算式的优美与答案的优美会联袂出场:
  计算:■.
  原式=■=111 111 111×111 111 111=12 345 678 987 654 321.
  看,算式整齐匀称和谐且对称,给人以美的感受,令人兴趣盎然,而答案尤其“夺人眼球”. 值得一提的是,让上述算式中的数字有规律地改变,仍会有类似的答案.
  ■=11 111 111×11 111 111=123 456 787 654 321.
  二、 淡妆浓抹总相宜——展示数学的和谐美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和谐就是美. ”
  数学中的有些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也是美妙无比的. 例如黄金分割中的黄金比0.618,原本是个枯燥的数字,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让人们感觉不到它的枯燥,相反却感觉它是那么的神奇. 我们常见的书籍、门、窗等的外形为什么就做成现在我们常见的这种规格,而不做成其他的规格呢?原因在于它们能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其短边与长边之比为数学中的黄金比0.618. 同样,让人们的身心感到最舒服的气温是23度,这个温度与人体的正常体温的比为0.618 ;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第二层的高度与第二层之上的高度的比为0.618;最优美的身段,是指身体下肢的长与整个身长之比为0.618,爱神维纳斯就具有这种身段.
  三、 横看成岭侧成峰——展示数学的奇异美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并且各种三角形都是如此而并非巧合,可见三角形的奇异美. 同样,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三条垂直平分线都交于一点,同学们通过学习,会进一步体会到三角形的奇异美.
  其次,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无不简洁规整. 在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中,当a=0时,就变成三角形公式;当a=b时,又变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里充分显示了数学的奇异美.
  再如:有时数值计算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奇异而美妙的结果.
  112■=121,1112=12 321,1 1112=1 234 321……
  111 111 1112=12 345 678 987 654 321
  四、 千树万树梨花开——展示数学的文学美
  相传郑板桥做县令时,常微服私访,一年春节,他看到一家门上贴着一副稀奇古怪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郑板桥看后微微一笑,马上叫人取来白米和衣物送去,主人叩头谢恩. 有人问他其中缘由,郑板桥笑着说道:“这家人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只有南北)过年啊!”对联的主人巧妙地用数字给人们描述出他家过年时的贫困境况.
  诗与数的构成有相似之处,诗有回文诗,数也有回文数,在正整数中,有一种数无论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回文数”,如88,454,43 534等都是回文数.
  五、万紫千红总是春——展示数学的符号美
  大数学家克莱因曾指出:“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符号语言,如同音乐利用符号来代替和传播声音一样,数学是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与日常讲话用的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精心设计的. “=”是两条平行线,表达运算结果的唯一性,体现了数学科学的清晰与准确. 又如“n”表示自然数,它不是n个单位,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具体”中充满着“不具体”,它就是这样用其最简单的形式将所有的自然数表示出来. 又如勾股定理a2+b2=c2,以一个简洁整齐的形式表达了一切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其简洁与概括给人以符号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光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世界上将是漆黑一片.对于人类来说,光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是不可缺少的.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眼对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瞳孔可随环境的明暗进行调节.但如果长期在弱光下看东西,视力就会受到损伤.相反,强光轻则可使人眼瞬时失明,重则造成永久伤害.人们必须在适宜的光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可能对周围的光环境造成破坏,使原来适应的光环境变得不
期刊
[大纲要求]  (1) 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音调、响度、音色.  (2) 了解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 会利用声的特性解释现象.  (4) 理解晶体和非晶体,能区分、解释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  (5) 掌握常用的三种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使用.  [应用举例]  例1 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期刊
我们知道,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进行分解,产生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色光.  将这些有颜色的色光按上述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光谱.  除了这些能看见的、有颜色的光之外,太阳光中有没有其他的光呢?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红外线(也称“红外光”)和紫外线(也称“紫外光”)这两种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利用的光.    一、红外线及应用    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如果我们把非常灵敏的温度
期刊
一、选择题    1、D  2、C  3、A  4、D  5、B  6、B  7、D  8、D  9、A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二、填空題(每空1分,27题2分,计28分)    16、汽车后视镜,牙医内窥镜,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利用光的折射  17、红 其他颜色 蓝 其他颜色  18、凸透 会聚  19、30
期刊
镜面走廊    将两块平面镜平行摆放,两镜之间摆放一盏灯和两个灯笼,灯光在平行的镜子间产生无数次的反射,就产生了看上去没有尽头的“走廊”。      鱼洗    中国古代的一种,器具,利用手掌和器壁的摩擦引起水的共振,带动盆中的水剧烈地喷发。    科技实验    通过弹簧间的伸缩,模拟横波的传播,演示空气传播声音的方式。    气顶球实验    通过不同的气流速度和强度,顶起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小球
期刊
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着?    冰箱冷凝格,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冷冻食物及制冰。  冰格常用铝制,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既低又是热的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份就很快冻结成薄冰。也就是与冰格凝同在一起,于是就粘着了。  当人手与冰格接触,却不易粘着,因皮肤的温度比湿布高,但若人手不慎(这是危险的)与干冰接触,由于干冰的升华点的温度为-78,5℃,皮肤的水就会立即凝固而被
期刊
彭先觉院士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是华夏儿女的新生代。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彭先觉的成才之路是艰辛的,可以用“8分汗水,2分天智”来概括。当然,环境的熏陶、严格的训练、良好的学习与科研氛围,使他
期刊
声纹(voice print)也称“语图”,是由专用的电声转换仪器(语图仪)将携带言语信息的特征声波绘制成的波谱图形,声纹技术则是应用声纹的特征进行技术鉴定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声纹的形成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根据语音来识别熟悉的人,其实人的语音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发声器官和发音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人的发声器官实际上存在着大小、形态及功能上的差异,人发声的习惯亦有快有慢,这些微小差
期刊
同学们,你知道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音乐发烧友”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一个名叫“乙”的诸侯,史称“曾侯乙”,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他生前制作的编钟在已发现的编钟乐器中绝无仅有、举世无双,说他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发烧友”可谓当之无愧。    发掘往事    1978年2月,驻湖北省随县(现随州市)某部队扩建营房。在一山岗开山平地时发现了一座面积达220m
期刊
[大纲要求]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及应用.  (3)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会对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的相关现象进行调节.  (5)理解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应用凹透镜解释一些现象.  (6)理解色散及透明体、不透明体的颜色.  [应用举例]  例1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