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人外貌类作文中旗开得胜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万物,许多事物其实都是有联系的,许多现象也都是有原因的。我在生活中也很喜欢拿不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对比,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异同和联系。
  刚接触到写人的作文时,描写外貌经常看很多人写:“他有一双大眼睛,鼻子下面还有张大嘴巴……”如今看诸如此类的话,总会忍俊不禁。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谁都有眼睛、鼻子、嘴巴这些五官啊,如果你不把人物最大的特征写出来,基本上就是招来了一批当兵的小喽啰,丢入战场人海之中再也找不出来了。
  打好一场战斗的关键之一要知己知彼,而我们经常在作文中提到的外貌描写,关键也在于要熟悉人物外貌和性格,要把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给呈现出来,挑选出最优秀的将领协助自己。描写外貌首先要把顺序给梳理好,一般情况下为整体到局部,当然如果你喜欢的话,从局部再概括到整体也是可以的。我们最熟悉的《故乡》一文中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最后总写杨二嫂给人整体“圆规”般细脚伶仃的形象。
  一场战斗获胜的原因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几大因素,我们写人外貌的作文除了要按照顺序才能显得有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抓取人物的特点,让读者对你写的人物有深刻的记忆点,这样才能够使你写的人物在众多人物中脱颖而出。你选择的特点应该要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好比那“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鳳,“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的猪八戒,“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的林冲,你瞧瞧这些作家笔下的人物外貌是不是都能够反映出他们各自的身份和本身的性格呢?如果你刻画的人物能够令读者感觉到与他人有较大的区别,那么你就要出师了噢!
  最后自然是要用上一些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会令我们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这里尤其以隐喻最常见。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同样是把某种事物比拟成相似的另一种事物,它可以不用“好像”“仿佛”这些比喻词,而是采用了“变为”“成为”这些词语,比起比喻更加高级。就像这句“我有一双柳叶眉,下面是像两颗黑葡萄似的水灵灵的大眼睛”,改为隐喻后可以是“一双黑葡萄水灵极了,不偏不倚地嵌在那双柳叶眉下面,看上去炯炯有神”,一对比,是不是更形象一些了呢?
  描写外貌也依旧要在自己的词汇库里储备大量的好词,描写头发类的“乌黑、浓厚、密密匝匝……”描写眉毛类的“剑锋眉、淡淡弯月眉、细细柳叶眉……”描写眼睛类的“狡黠双眸、澄澈双眼、炯炯有神……”当你将好词好汇尽收囊中,在写作的“战场”上也能够对它们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从现在开始,赶紧调动你的“士兵”,多多操练起来吧!
  编辑/李鹏修
其他文献
天底下所有小孩子的成长各不相同。他们小小的内心世界,只能不断被自己的经历填充,会积累一层又一层回忆,堆叠起一阵又一阵心悸,受过的伤一遍遍结痂又愈合,等到什么时候你能够把它们不动声色地藏在心底缝隙里,就成了所谓的大人。  我亲爱的弟弟:  我知道过年对你来说一定是无比期待的日子。幼儿园早就放了假,村子一街到头寒冷又萧条,家里只有真的老掉了牙的爷爷奶奶和忙着干活的爸妈。你一定无聊地拿着那把塑料手枪一天
“老师,跟父母吵架是很糟糕的行为吗?每次跟爸妈吵架,大家都说我很叛逆,冷静下来以后我也会后悔,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真的生气和觉得烦的时候,就会说很不好听的话。可是有时候忍住不说,过后也会觉得懊恼,因为爸妈也不总是对的。我该怎么办?”  亲爱的小青,你好!  从小我们被教育,恭谦温良是美德,听话不顶嘴是孝顺。渐渐长大,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越来越多,爸妈对我们的关注和控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我们发现“听话”
待苦尽甘来,星河日月都来为你祝贺。[1]  今天是5月17号,距离高考还有3周时间。  平时总吵吵闹闹、没心没肺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翻起了课本,那看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是真的永远也做不完。随着倒计时的一天天改变,老师们发试卷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从一天两套到3套,到现在的6套。哦,我说的是一科。也就是一天下来,我们至少可以收到30多套卷子。上个厕所回来,桌面完全被杂乱的卷子覆盖,此时的我除了叹口
周立波曾在某个节目上,公开质疑过吃大蒜的人:“阿拉上海银喜欢喝咖啡,比如说他们喜欢吃大蒜的人,只知道自己吃得香,不管人家闻得臭。”  实际上,人家周立波这话说得没毛病,它是个事实。吃完大蒜那味儿,的确很魔幻,很朋克。最要命的是,吃蒜的人根本不懂夜的黑——吃完蒜的人总是以为刷刷牙、漱漱口就行了,实际上那味儿就是吃两板儿“炫迈”也遮不住。  吃完大蒜,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医院换个嘴。  而周立波错就
不是每個人的少年时光都那么美好。有歌声的人怀念歌声,有欢笑的人怀念欢笑,有的人却不得不极力躲避回忆,甚至困窘奔逃。清醒时绝口不提,唯有在睡梦中才与当年那个被压抑紧攥却又无所遁形的自己被迫相对。  同样的一条上学路,有人走得轻快,有人步履沉重;同样的一条放学路,有人盼望家中的饭菜香气,盼望同学亲切隐秘的夜半来电,有人却仅仅希望不要再被讥讽嘲笑,不要再被拳脚相加。  我听过那么多故事,这个最沉重。再勇
1.  “妈妈,其他小朋友都放学回家了,你什么时候来接我呀?”  “你今天有上课?”2.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我一个人没法睡觉。”  “没事,你那么丑,家里的鬼不会吃你。”3.  “妈,我晚上和朋友出去看星空会晚一点回来。”  “你直接住星星上去吧。”4.  “妈妈,我班级同学都说我很像你诶。”  “我哪里有那么丑来着。”5.  “妈妈,我今天给你买了一束花。”  “看来你还有零花钱,那我先
当我将前半生复制、粘贴到文档中后,我才发觉长达14 年的四角天空下的时光,除了机械地重复做题与休息外,我竟没什么兵荒马乱的青春记忆可供感叹。并且,我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高考没能好好发挥,大概只能碌碌无为一生了。  从前,当我学有余力的时候,在每本教科书的扉页上写道:“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挣脱平庸的桎梏,但也要潇洒用力地活一回,至少以后,不会只能向晚辈吹别人的牛皮。”  但直到高考失利,我才幡然醒
我是农村孩子。在计划生育抓得正严的时候,妈妈东躲西藏,直到生下第四个孩子,她才终于决定放弃这种“游击战”式的策略了。而为生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与挣扎,其实只有一个目的——要个男孩。只是现实没有让爸爸妈妈如愿。  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没有像妹妹一样秀气的长相,没有像大姐一样优秀的成绩,也不像二姐一样是活泼可爱的小机灵鬼。平淡无奇到就像在家里的排行一样,不上不下,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  我的小学是当
上课恨不得低下头钻进书桌里,恨不得和老师永远没有目光接触,只想在班级里做一个小透明,可是——  最近我发现每个老师上课都喜欢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有拿出成绩单有针对性地提问成绩极好或者极坏的同学;也有随机抽号数的——“今天3月4日,那就12号起来回答吧。”刚开始我总是摸不清楚这位老师点名的规律。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我悟出来了!3月4日意味着老师可以点7号、12号、34号……也有“今天上钱钟书
我和同桌兼好友赵也佳又在冷战了。  从这个学期开始到快结束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而每次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我忘记提醒赵也佳写笔记,我给别的同学买了生日礼物……  这次我甚至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早晨我洗漱完去隔壁宿舍找赵也佳一起去上早自习,寒冬腊月的天着实冷,我站在门口揉搓着因为用凉水冲洗而泛红的手,赵也佳整理完被褥径直挽着别人的胳膊略过我下楼。  因为快要迟到了,她拉着别人一路从宿舍楼狂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