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应成官员常态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央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一起擀面条、扫大街、坐地铁、参加值勤等做法,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使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实现“接地气”这一话题,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
  与民主治理相结合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基本内涵是民主的工作作风和民主的工作方法,其精神实质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基本目标是消除权力腐败和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改变现实中存在的权力缺位、错位、越位状况,从而使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根本的转变,建立党和群众的信任关系,凝聚党群干群共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与发展目标和人民幸福安康而奋斗。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和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新时代,走群众路线必须具有新内涵,必须与社会转型时期艰巨复杂的改革议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相结合,逐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体制机制,使“走群众路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治国理政”的基本制度安排。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民主治理”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方式。
  因此,通过走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活动,不仅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群众利益、群众观点”教育,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实践中真正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公正廉明地自觉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且在客观上要通过“建章立制”疏通“民情、民意、民心”,建立制度性的、规范有序的群众诉求和愿望的表达渠道,建立民主性的干群互动交流平台,使新时期“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国家治理”层面,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并通过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主治理体系”建设好、落实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社会长治久安、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保证。
  要解决社会矛盾与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的改革与发展时期,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走群众路线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要在教育与实践过程中,真正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放到政府日常工作的中心位置,把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要求强烈的问题、人民群众基本的诉求和愿望放到公共政策制定和“改革议题”的中心位置。
  我们所谓的走群众路线要“接地气”,在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就是指要“接人气”,要通过政府公正的公共政策“反映民情、回应民意、凝聚民心”,最大限度地使社会上上下下形成改革发展“共识”,使改革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走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我们也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最终建立一个向善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在新时期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注重“两个结合”,即:一要把走群众路线与解决目前社会转型期中国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人民关心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结合;二要把走群众路线与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相结合。只有这样,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接地气”,真正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知道,要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改革事业就不会成功。因此,走群众路线实质上就是“凝聚民心”的工程,是建立社会信任和共识的过程,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把心思放到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上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权力腐败和民生问题。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治理权力腐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央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苍蝇老虎一起打等的权力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政府的威信。
  2014年,随着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治理权力不廉洁、不作为、乱作为等权力不纯洁现象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同时,对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分配不公、社会公正等问题,要通过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制度性安排,真正取得实效,让人民满意。这就是说,只有把走群众路线与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相结合,着力通过制度建设解决问题,走群众路线才能“接地气”,落到实处。
  尊重群众权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体目标,这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改革战略的整体构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性保障。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形成“现代性的民主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因此,走群众路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新时期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从国家治理的高度,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层面理解走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社会主义条件下赋予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纳入走群众路线的全过程,在坚持公共权力公开透明的过程中,逐步把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真正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真正通过制度平台和制度渠道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
  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保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才能真正使“密切联系群众”具有制度化、常态化的体制机制,才能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改革符合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在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只要我们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群众的观点和立场看问题,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从着力于制度建设的战略高度谋划发展全局,注重群众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意识,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就会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优势,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理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社会公正、稳定、秩序、和谐的基本保证,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正>近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脑卒中患者,除部分在发病前既有心脑肾等器官基础病变之外,多数在发病后出现多系统功能异常,至发展为多脏器衰竭(MOF),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已引
精神支柱是对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的以信仰为核心的处于主导地位的目标体系和动力机制的形象概括.它集中表现为一种支持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主导的精神力量.本文以现实的视角
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患有疾病需要照顾的人.随着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本文从时下严重的职务犯罪现状入手,在深入地分析论证之后,揭示此现状的成因在于我国现行<刑法>对职务犯罪的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解决之道.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也在于创新,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应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并且建立各种创新机制,努力达到图书馆管理创
惊厥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虽然大多预后良好,但有颅内、外严重疾患所致,病死率较高,且易造成不可逆脑损伤,而其预后则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现将我科1995~2000年收治267例婴幼
本文对电算化会计数据的安全与维护问题进行了探讨。
<反分裂国家法>于2005年3月14号由全国人大通过并于当日公布实施.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制定的依据充分;二是立法宗旨和范围明确;三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点明确;四是和平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