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课前任务数据评价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面积与面积单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在课堂中接触“面积”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实际面积观念”。本案例再造教学流程,以设计课前任务为评价形式,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实施教学中,以互联网平台作为评价工具,通过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实反映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业结果、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给予学生有效建议与精准指导。
  本案例中的课前任务是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设计的,任务与目标精准对应,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基于表现性评价标准。通过解读课程标准,确立如下目标:(1)初步体会面积的含义。(2)掌握用方格数的多少表示平面图形的面积。(3)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的大小,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
  设计表现性评价标准
  1. 学业结果评价标准
  (1)面积的含义。三星: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面积,表达准确。二星:在老师的指导下表达准确。一星:表达还不够准确。
  (2)数方格。三星:能数出图形所占的方格数,熟练应用凑整格的方法。二星:知道凑整格的方法。一星:凑整格的方法还不熟练。
  (3)平方厘米的概念。三星:知道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并能举例说明。会设计3种以上的3平方厘米的图形。二星:会设计1~2种3平方厘米的图形。一星:不知道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不能举例说明。不会设计3平方厘米的图形。
  2. 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评价标准
  (1)微课用时。二星:微课用时大于等于视频长度。一星:微课用时少于视频长度。
  (2)参与讨论。二星:参与学习圈讨论,能主动提出或解决问题。一星:不参与讨论交流。
  布置课前任务
  1. 知识传授
  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微视频。
  2. 进阶作业
  练习1(填空): 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 )。
  练习2(选择):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1厘米 B.1平方厘米 C.1平方米
  ……
  练习6(问答题):比较生活中两个物体的面积,除了数方格,你有哪些方法?
  3. 讨论
  请你根据图片指出1平方厘米和1厘米有什么不同?
  在学习圈提出一个问题或回答同学的问题。
  注意:一般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教师不另外布置书面作业,提前2~3天在互联网平台发布。
  评价课前任务
  评价的观察点来自学生在平台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可以较准确地从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业成果三方面给予等第评价,在课前任务单的设计中学生也可以参照标准进行自评,评价结果见下图。
  案例分析
  1. 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案例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同时,应用设计课前任务这种评价形式,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实反映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以及个体发展情况。
  2. 注重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价
  课前任务的评价是教学流程再造的基础。对于学生,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课前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更多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前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 注重学生评价的数据统计
  互联网平台提供了高效的评价工具,让学习过程产生两个层次的数据:既有单次完成情况(包括完成情况、微课情况、练习情况和讨论情况)的结果分析,也有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趋势、学习特征分析。这样,教师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哪些学生已完成、哪些学生在进行中、哪些学生尚未开始;是否在完成挑战任务前观看了微课、每部分各花了多少时间、练习花了多少时间、每道题用时多少、答案正确率分布情况如何等,以及学生个体是否发表讨论或参与讨论。学生隐性的思维过程也可在微课笔记、学习圈讨论中得以显现。
  根据学生学习时长与正确率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根据一个时间段内学习趋势的分析,还可以明晰重点需要关注的知识点与学生,分析学生的线上学习特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深度、学习效度等,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4. 注重有效反馈评价的结果
  有效反馈的结果就是,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给予学生有效建议与精准指导。在本案例中,课前任务作业中发现的薄弱点,是课堂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师从反馈课前任务入手,设计帮助每位学生达成标准的教学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作品展示等表现性任务,分析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时的表现。反馈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达成标准的过程性记录。
  (作者单位: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及绘图软件的普及,《机械制图》课程因传统授课方式带来的弊端愈发凸显,在教材的编写与授课实践中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容势在必行。本文从此角度分析了《AutoCAD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特点,同时也从学校、企业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开发、运用此套教材,重点强调CAD软件与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内容。  【关键词】AutoCAD机械制图;特点;现代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摘 要】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的新版教育领导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涵盖了公平与公民倡导者、有远见的规划师、授权的领导者、系统的设计师、连接的学习者等五个能力维度。对比分析新旧两版ISTE教育领导者能力标准发现,新版标准核心内容,既与之前标准一脉相承,又有所拓展与更新。从整合技术到利用技术变革学习,同时增加授权教师与学生创造新教育文化。本文从适用对象与教育领导者作用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
上海市实验学校以“尊重个性差异,发掘智慧潜能”作为办学理念,依托“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育”的实验研究,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与发明、探索与发现、合作与沟通、使命与担当”品格和能力的卓越人才。  建校30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自主组建校园网和学校门户网站,自主研发计算机应用教程和小学语文电子教材。2000年开始,开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类数字化校园平台。近10年来,学
【摘 要】基于创新、实践、分享的创客教育飞速发展,Mixly创意电子以其支持“做中学”等优势在国内创客教育载体中占据一定地位。物联网能够与多种生活情境相关联,在社会各个领域备受关注,将它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创客教学对学生熟悉物联网原理、感知物联网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客教育;物联网;Mixly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
校园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在网络时代如何将传统教育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融合?本文以我校开设的英语综合实践课程“TED网络课程与国际理解”为例,探讨将网络教育资源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带来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变化。  TED课程简介  TED是科技(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设计(design)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由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体育等领域的精英人物以
开展研学旅行,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自从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仅仅一年多时间,研学旅行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引来众多社会参与机构和投资者。当前,研学旅行已成为学校、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3个类别9个项目25点,这成为讨论核心素养的基本架构。截至本文撰稿之日,关于核心素养的正式文件仍未出台,尚在酝酿之中。而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似乎争议颇多。6月3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在北京共同发布了《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对全球21世纪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教育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被称作“乔布斯之问”,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教育信息化的绩效和期待之间存在这么大的
2016年6月14日9时,我情绪非常低落,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原因是刚刚上完一节信息技术选考班的课,这是本学科第一届“选考学生”的第一次复习课,可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背景介绍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正式在我国中小学设立了信息技术课程。2003年,浙江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浙江实际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1]2014年11月,浙江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站在时代新的起点上,国家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绘制了教育改革的新蓝图。  在整个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中,技术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