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才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系统分析家国情怀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家国情怀素养;初中历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35
   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爱国主义精神,还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初中历史教学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渗透,增强学生家国情怀意识,促进学生家国情怀发展。在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应加强对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一、深入理解家国情怀素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家国情怀素养是初中历史课程价值目标的重要凸显形式,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家国情怀在被纳入历史核心素养前,虽然有教育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入理解家国情怀素养内涵与外延,形成培养學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认知,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发展。
   家国情怀素养概念具有层次性,根源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它非常强调中华民族文化对时代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又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目前,家国情怀素养被赋予新的内涵,它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基础上,理解与感悟家乡、社会及国家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达到情感认同。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家国情怀素养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及认知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既可以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又能够提供量化的标准,检验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学反思。通常情况下,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相兼容,主要体现在接受、顺应、确信与内化四个层次,因此制定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层级,在符合学生情感发展基础上进行选择,以确保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此外,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师生活动,为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过程不能以教师自身作为衡量标准去设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准。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应具有层次性与系统性,所以教学目标应引领教学活动,以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制定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时,应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进行陈述,即学习主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做什么,应做到哪种层次等内容。从本质上讲,行为动词也代表了学生在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活动下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与层次。通过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内明确的行为陈述,可为教学设计提供方向与标杆,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最后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应选择有利的行为条件,即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发展,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需要通过行为条件指导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特定行为条件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挖掘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素材,完善家国情怀素养教学评价体系
   初中历史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如人物故事、历史图片与典故等,因此需要由教师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各种历史材料,深度挖掘其中蕴含家国情怀素养的内容。此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可引入优秀历史文学作品,渗透家国情怀素养教育。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文学素养,将历史素材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为开展家国情怀素养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如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分析古代各国的位置分布,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动态。初中历史可关联许多学科知识,教师也可引用其他学科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丰富家国情怀教育素材。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素材,初中历史教师只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拓展与外延,必然会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通过拓展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又能够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思想感情,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念等。教学评价应具有完善的体系构成,初中历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积极创造自评与互评的平台,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评价活动,或者直接否定学生的评价内容。
   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若学生存在家国情怀认知偏差,不可直接指责批评学生,而需要运用评价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渐发现自我错误并积极进行改进。此外,为了确保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关于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确保评价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体系应有的功能。
   三、从整体、情境及综合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一)整体化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整体化教学策略的重点在于,关注知识联系与知识构建过程,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和谐完善。家国情怀与历史知识必然存在一定联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独立的,而事物本身也是生成新事物的前提条件。初中历史教师应认识到蕴含家国情怀素养的知识并非独立存在,而需要引导学生不断联系其他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生成新知识,以构建完善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系。在备课环节,教师必须将家国情怀素养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脉络,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内容,观察家国情怀之间的异同点,以增强学生对当代家国情怀素养的认知与感悟。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可知,学习过程主要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重构,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家国情怀相关知识时,需要强调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关系内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通过循环往复的形式不断扩大学生的历史家国情怀知识体系。整体化教学策略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通过整合各学科家国素养知识,加强校园、家庭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认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及了解知识的意义比获得知识本身更具有价值,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也是统筹学科知识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情境化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情境化教学策略主要是将知识置于特定情境内,增强学生课堂中的家国情怀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解读知识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素养,避免教学过程出现僵化现象。
   若想增强家国情怀素养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知识置于特定情境,使学生发现与体验知识。情境化教学策略强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情境内主动获取知识,它既可以改变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深刻与感性的家国情怀素养,以此实现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
   在开展情境化教学时,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據知识情境化的要求,以知识产生环境为前提,借助多媒体技术、语言与生活经验等为学生创造不同主题的家国情怀情境。情境创设过程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快速将情感融入情境内,再结合情境渲染与教师的语言讲解,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欲望,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发展。
   我国悠久的历史蕴含了非常多的情境化内容,有些是学生所熟知的,而有些相对陌生,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创设家国情怀教学情境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避免过于复杂的情境影响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若知识情境内的家国情怀素养过于深奥,学生则难以产生情感认同,即便掌握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知识,也无法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现代化的家国情怀素养。
   (三)综合化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途径有许多,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策略,或者通过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以实现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目标最大化。在情境化素材选择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可进行延伸与拓展,通过奇闻轶事增强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教学活动可分为内在与外在活动,外在活动通常指身体活动,而内在活动则是指内心与大脑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让学生活动起来,但却没有把握好外在与内在活动之间的联系。初中历史教师应明确家国情怀素养教学活动的主题、内容及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内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不能让活动取代知识讲解环节,而需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观察与分析逐渐解决问题,以此获得家国情怀知识与情感。除了常规教学活动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辨析不同时代下的家国情怀素养,以此增强学生对当代家国情怀素养的认知与感悟。
  参考文献:
  [1]李志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提炼与培养——以《早期的中华文化》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2).  
  [2]蔡振莺.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以“伟大的开端”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  
  [3]张凤格.古诗文家国情怀教育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英语教师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交际性语言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是二语习得中比较典型的四种教学方法。然而,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该文试从教学方法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学生群体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运用于英语课堂,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不仅要培养专业本领过硬的技术性人才,更要促进技术性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也就是能面向世界、走进世界的国际技术性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尤为重要。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需要学校和教师从情感,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摘 要: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都是重点和难点。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趣味性不足等原因,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微课”的教学模式,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为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微课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提示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渗透策略很有必要。基于此,该文首先对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内涵与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做出解读,进而提出了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希望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实际上就是在渗透学科德育的目标。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题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优化和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朗读;写作;口语交际  中图分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中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知识;教师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等方面谈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始在各大高校广泛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对于学习者极为重要。因此,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进行更加高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大部分近代的武术家,如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等,我们基本是通过电影电视来了解的。他们在荧屏上的形象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八十年代,一部《大侠霍元甲》创造了当时的收视狂潮,九十年代,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则让所有的男生都学会了一招“佛山无影脚”,到了新千年,甄子丹的叶问创造了新的功夫片系列。谁是你记忆中的武术大家呢?  ◆无可替代的武侠精神 @明灯  小时候读武侠小说,常常看到几个词诸如“剑眉朗星”“
期刊
舍伍德·安德森于1919年出版的《小镇畸人》确立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坛先驱者的地位。在这部小说中,他塑造了众多女性角色,深刻地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妇女遭遇的挫折与苦难。本文通过分析《小镇畸人》中众多女性角色,得出本书中的女性无论是以何种身份存在都无法逃脱沦为家庭、情感和男性的囚徒的命运的结论,揭示了安德森在塑造女性角色时的局限性,以期启发读者关注女性生存境遇,对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更深刻的思考。
本课题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基于雨课堂的听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通过雨课堂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拓展应用各环节的运用,研究其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