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职责。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生;工匠精神
  一、新时代语境下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1.1提升职业院校供给质量的需要
  中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其他高等学校而言,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以就业方向这个层面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中国产业工人或说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拥有良好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而部分中职生又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注重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無疑是缓解人才需求与高校供给间尴尬悖论的一剂良方。加强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春风化雨中帮助他们树立对工作、对职业、对质量敬畏的态度,养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追求精品、追求一流的执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他们面对问题与矛盾的勇气与决心,进而能够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与变革,主动开拓,大胆创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在工匠精神成为中职生们信仰的进程中自然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中职院校的供给质量。
  1.2以匠心致初心的需要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实践和非凡成就,习近平同志发出伟大号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以初心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积极引导广大中职院校的学生焕发学习热情,释放创新潜能,筑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匠心阵地,力争将他们培养成为能够持续担当社会需求使命、德技并修的时代工匠,在“匠心”与“初心”的良性互动中,促使青年们仰望星空守初心,脚踏实地践使命,这对于实现十九大确立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二、新时期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乏力的原因
  2.1教育主体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机制不健全受“能力本位”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特别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忽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培育。就“工匠精神”的培育而言,目前既没有专门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没有系统的培育机制与“一条龙”服务指导。办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认知与行为践行脱节、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渗透脱节、校园理论学习与企业实习锤炼脱节。可见,高职院校过分重视人才市场对学生技能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缺位。
  2.2教育对象方面
  职业目标的短视与功利性导致高职生轻视“工匠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的选择与流动是自发的,逐利的。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不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更吸引人的是诸如金融、互联网、动漫影视这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哪里有丰厚的薪酬、较高的社会地位、看上去更好的前途,社会资源就会自发投向其中,高职生很难不随流涌入。这就导致许多传统的技能岗位无人问津,技工荒由此形成。可见,职业目标短视与功利性直接导致了高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轻视与遗弃。
  2.3教育环境方面
  信息社会的发展极大弱化了人们的职业稳定性专注、热爱、执著,是“工匠精神”的情感基础;敬业、专业、乐业,是“工匠精神”的行为表现。现代社会,机器生产的兴起、市场经济的建立,极大削弱了技能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在此基础上,自媒体的兴起、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丰富了人们的就业选择。面对各种职业诱惑,跳槽、创业变得日益简单、便捷、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高职生潜心专注于某一行业日益变得困难,离开了“专业”,敬业、乐业就失去了根基,“工匠精神”因此被边缘化。
  三、新时代下,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
  3.1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可分为社会制度和非社会制度,培育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制度正是技术层面的管理制度。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明确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转,否则就会陷入无序,不能完成预期教育目标,更谈不上提高培育效果。因此,中职院校就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文件的精神,针对本校自身实际情况强化相应的制度建设。在学院章程、发展愿景等宏观制度的制定上体现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引领;在培训、奖惩、职称评聘、考核等微观制度的制定方面,对提升技能、推广应用等方面有特殊贡献的要有倾斜,体现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导向性。
  3.2转变价值理念
  当前以培养工匠精神为主要任务的中职院校,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对培养工匠精神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培育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价值理念,全面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重新定位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地位,将工匠精神纳入学院未来发展战略及办学理念中、教风中、学风中、制度设计中、纳入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体系的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考核方式的多元等诸方面,从而,使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造就大国工匠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追求,引领学校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3.3构建“课程 + 项目 + 平台”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1)实施工匠精神培育的课程化。将课程分为职业素质公共课程与职业素质专业课程。工匠精神涵盖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职业礼仪等要素,因而,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归属于职业素质公共课程教育范畴。为此,中职院校要以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为主线,以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为核心,重点深化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职业素质公共课程体系改革,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虽然不同行业与专业的工匠精神有共同的内涵实质与价值追求,但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培育又同时应渗透到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教育中。为此,中职院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帮助中职生能够学习到高、精、尖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学中干、干中练中得到职业熏陶,不断养成工匠精神。   (2)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项目化。就是将工匠精神培育的各项活动视为项目,以项目为导向,任务推进的形式展现。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这些项目可分为思想素质引领类项目、人文素养提升类项目、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项目、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类项目、身心健康发展类项目、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类项目等。将这些项目融入到思政课及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项目任务形式推进,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切身体验,达到知、情、意全身心投入,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工匠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内化为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推动工匠精神培育的平台化。
  (3)着力加强以体验感悟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公共教育平台、以“理论学习 + 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职业素质专业教育平台。前者主要包括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等。后者主要针对具体专业而设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课程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具体程序模块为载体,以理论学习为主。线下课程主要是以学生操练、教师指导为手段,以器材、场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主。
  3.4推行现代学徒制
  自从教育部頒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以来,政府并没有扩大高职院校的自主权,也没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因此,当前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探索出何种合作方式让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一旦校企合作促成,双方紧密合作,就可以打造出一支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的教学团队,帮助学生理解与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熟悉并掌握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下一对一、手把手地传授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循序渐进地培养工匠精神
  结束语:
  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所生产出的产品精心打造的理念,更要求不断吸收最先进的技术,创造出更新的成果。在科技引领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非常宝贵。而当代社会却渐渐缺少了“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培育“工匠精神”是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马野.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7(13).
  [2]国胜. 塑造大国工匠精神 [N]. 中国青年报. 2015-07- 06 (009) .
  [3]汤琴.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J].南通大学学报,2016,(11):112-113.
其他文献
摘要:楚武王在春秋时期第一个称王,开启了楚国800多年辉煌历史的宏大章。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武王于公元前700年后在洞庭湖畔今汉寿县皇城村建郢都;180年之后的前523年,楚平王在桃源县境内建采菱城,进一步加强了对沅澧流域的开发和统治;公元前三世纪,楚襄王继位,面对秦国强大的进攻,他一面派兵抵抗,一面在澧水流域兴建“澧阳城”,取得了楚国晚期的“春申之治”短暂辉煌。  关键词:楚国;都城遗址;皇城;
期刊
摘要:中职服装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适应当前服装业的发展要求,成为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在新时代,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职数字服装画技法的课程更是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数字服装画技法》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思考。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方法;中职服装  一、目前中职《数字服装画技法》课程的教学现状  《数字服装画技法》是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电商企业,或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速发展的世界对技能型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增加,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鉴于主观、客观等各方面的原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遇到了些许问题,现结合本人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与实
期刊
摘要:设计学类专业具有人文与工学双重色彩,其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有其特定的价值与机理。地方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必须得到政府、企业的鼎力支持,其自身也要及时参与到地方的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是指导实践教学的灵魂。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创新;价值;机理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计学类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
期刊
摘要:高校危机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并且会对学校及学校成员造成伤害或损失的事件。高校校园人口密度大,人员众多,因此在对高校危机的管理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危机的发生,一方面会对学校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所以建立体系完备的高校危机预警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学生工作;高校危機管理;危机预警  建立较为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首先需
期刊
摘要: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中,美容美体教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它的技术操作要求较高,且直接关联着美容师的资格证书考试。教师教学是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容美体技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不同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上该课程设置不够优化,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差距不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及其实践教学规律,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课堂有效性  当前,中职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西方优秀文化,而红色文化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文化体系,是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与改革中所形成的。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關键词:红色文化;高职;
期刊
摘要:PDCA在企业是一种常用的过程管理工具,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也多有应用。本文结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旨在探索出PDCA循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关键词:PDCA;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财经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中進出口双方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是一门融国际贸易专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性,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为今后的各行各业提供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教育。然而,情感缺失,学习懈怠等是现在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研究了情感教育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旨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班主任;中职学生  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主要是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