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嘉宾发言集萃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名牌》杂志社社长税立: 新型城镇化与循环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当前,中国在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与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正在成为相互促进的有机体,成为创造和拉动城市化驱动力的有益因素,成为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潜力的凸显力量。
  预计到2021年,城镇化比率将从50%升至60%,必将对城市的环境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不仅体现在理念新、模式新,更重要的是思维和机制也要新。
  当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都已开始向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废旧物品回收、空气质量监测、土壤修复等众多环保相关领域积极渗透、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正在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绿色的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充分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
  作为新华社权威媒体,《中国名牌》始终呼吁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历经十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了包括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循环经济论坛、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峰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品牌活动,并且与世界绿色组织合作举办了五届世界绿色论坛。2016年10月份将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举办第六届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也欢迎大家去参加,来共同展现中国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成熟的循环经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总监夏青:循环经济变成绿色循环生产力才有力量
  循环经济不能总是停留在概念和提法上,要变成绿色循环生产力才有力量。
  新型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新”更突出以人为本。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上体现“新”字就必须体现循环经济,也就是资源利用最优化的问题。
  现在提倡的绿色循环生产力,应在提高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的同时,兼顾人的幸福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
  21世纪中叶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来自下水道”。这是目前绿色生产链的怪圈,必须要解决。
  有人提出将“海绵城市”和解决黑臭水体相结合,这是一种误导,像一些没有理解循环的城市建设口号一样。绿色生产力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产品也需要创新。如果绿色生产力重点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产品更体现质量、安全、健康、环保、舒适。
  同时,相关模式也要创新,其核心是突出资源利用最优化,提出的概念是从摇篮到摇篮。比如餐厨废物做成土壤调理剂,再回用到土壤。
  在绿色时代还必须进行服务创新。国务院2015年对企业的绿色产品标准提出要求,由企业自己备案。按照中央的指示,全国的绿色产品认证都要使用统一的标识、统一的认证标准。所有的植物洗涤液的植物原料,医学部门做的无菌、无毒的检测报告、全部降解的证明,全部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这个服务将非常有力地推动绿色循环生产力的发展。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16年2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二是以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包括户籍改革、居住证制度,建立农业转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四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包括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危房改造、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城市地下网络改造工程,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六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所谓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就是以人为本、经济生态、“五为一体”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摒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城市化道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加经济刺激增长动力。
  全面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虽然侧重面有别,但是是相辅相成、互补的,没有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改革很难推进。没有供给侧改革,就会弱化生产力、市场竞争力,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程会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
  根据国家的统计,2015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病,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口膨胀、经济不协调的问题集中涌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周期阶段,在城市病集中迸发的时期,循环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
  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是从小循环到中循环、大循环逐渐演变的过程,通过企业内部工艺流程改造-资源再生体系构建-园区共生体系构建-社会大循环的构成,是由小到大的涟漪效应,是逐渐扩大的过程。循环经济是通过产业集聚实现资源、土地的集约,以及人才、信息、装备、服务设施的集约发展,在集约的基础上实现优化组合,最终从生产型的循环经济到服务型的循环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循环经济还是在强调以物质循环为特性。既然循环经济进入3.0时代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就应该实现“从物质到人、产业链条到体系”的升华,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向融合的机制和模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新模式时代。美丽中国的建设也会因为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而最终得以实现。   北京市市委研究室副主任余钟夫:新型城镇化需要循环经济思维
  循环经济的思想精髓就是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是绿色的、集约的、可循环的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共同点就是可持续。所以循环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意。
  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当中体现循环经济的思维?城市规划是起点。在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规划是急功近利的、权力主导的、贪大求快。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矫正过去的规划、管理中存在的瑕疵。
  今天是一个地下空间的利用高速推进的时代,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地铁立项。就新型城镇化来讲,如果一个城市的地下空间没有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前景规划,这样的城市是没有多少品质可言的。
  中国普遍的城市管理,从宏观上讲要“得法”,也就是城市的总量和规模控制要合理。作为政府管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都在宣讲。即便是这样的规划,在引导和约束城市化推进的时候,常常是软弱的,经济发展经常突破规划的限制。
  城市的中观管理要“得体”。城市的中观管理大体都是采用运动式的、外科手术式的方式,尤其是行政级别比较高的,包括首都城市也一样。这些都是循环经济、新型城镇化能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可持续策略下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病”,主要包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房价高、就业难、管理粗放、应急迟缓。
  新型城镇化只有避免人口的不断增长、占用土地的不断扩张,才能实现城市增长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策略下的城市,应在可持续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核心角色。城市的新陈代谢应该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
  生物多样性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并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公园、林荫道和河岸缓冲区能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和洪水并净化雨水。城市生物圈保护区,目标是将城乡景观与城市绿色空间的网络连接起来。
  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其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由人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交互作用决定。
  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城市的存在是为了支撑人类社区复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需求。如果塑造城市伦理学,其核心思想应该倾向于模仿自然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及美感的城市。
  陕西省铜川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大为:老工业城市的绿色转型
  铜川市长期以来是矿强市弱,先有矿后有市,铜川市的煤产量曾一度占陕西省的70%。
  随着经济转型,铜川市原有的经济模式需要进行改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铜川市聚拢了一部分新型产业。同时,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5年,陕西省委书记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讲了铜川市生态环境的故事,以朱鹮在铜川市繁衍为例说明了铜川的环境变化。朱鹮对生存的环境十分挑剔,环境不好就会飞走。而铜川市目前已成为朱鹮重要的栖息地。
  铜川市的环境发生改变,文化旅游产业也成为铜川转型发展的一大劲旅。一个小镇只有不到2000人,逢双休日或重要假期,每天接纳游客的最高人次可以达到2.7万人。旅游产业的发展给铜川市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和收入,最重要的是用环境来改善人的行为方式。
  铜川市发展新型城镇化,通过引入有影响、有分量的国有公司,使村集团公司的员工像城里人一样工作生活。
  铜川市有很多矿区,以前一个矿区就是一个小社会,基础设施较差,但人文底子很过硬。如今发展新型城镇化,让计划经济时代的矿区在市场经济下重新焕发青春。
  循环经济是系统工程,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铜川市创建成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镇化率、幸福指数居陕西省第二、宜居水平居第三。好绿色、好空气、好蓝天让更多人关注铜川、向往铜川。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常务副市长胡洪:高原明珠实践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2015年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试点。拉萨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和近现代以来比较复杂的发展历史背景,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如何立足于国家对西藏的定位,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使拉萨的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循环经济是很好的抓手。
  拉萨以循环型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级有机生命产品、高原地道保健药材、优势矿产和清洁能源为抓手,整体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各环节循环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努力把拉萨真正建成特色鲜明的高原循环经济示范区、高原净土健康产业集聚区和清洁能源基地。
  拉萨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构建以高原净土产业为基础的农牧业与工业循环符合的体系,形成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高原特色生物保健品、藏医药种植与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构建以清洁能源、民族手工业和新型建材共生发展的循环工业体系。
  在构建循环经济主导体系的同时,拉萨将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精准扶贫的实施,深化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普及绿色循环文化,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提高城市资源节约效益、环境友好水平和新型城镇化。
  拉萨的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结合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机会。例如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文化可以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很好的机会。同时青藏高原独有的自然资源禀赋,阳光、空气、水等等都能够提供为新能源利用提供很好的契机。另外,青藏高原产业的分布是比较典型的自然经济,导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也是很好的实验场所。   瑞士沙夫豪森州中国代表金仲武:沙夫豪森州: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自1800年到1850年,沙夫豪森经历了重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确实是奏效的,然而在1990年初,由于经济萧条,瑞士面临经济衰退,沙夫豪森在当时瑞士的经济中是垫底的,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沙夫豪森的经济转型可以总结为三点:首先是摒弃以低附加值重工业发展为依托的模式,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轻工业发展;二是努力树立沙夫豪森的品牌,把沙夫豪森打造成宜居城市;三是吸引跨国企业,打造总部经济文化。这也成为沙夫豪森取得今天成就的垫脚石。
  在环保方面,沙夫豪森尽可能多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瑞士的竞争力一直在全世界高居榜首,这与瑞士的工业结构调整有一定关系。瑞士的工业结构调整并不是废弃原来的重工业生产线,而是政府出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律,在法律层面对企业提出要求。如果企业不遵守就要强行关闭,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企业要在内部对现有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带动了环保技术、创新技术的发展。创新技术也给产业带来的更多的就业岗位,反过来又刺激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通过利用科技,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省了30%。瑞士还制定了节能建筑标准,以政府公共示范项目为依托,公共建筑能耗降低50%。一系列措施换来了瑞士的青山绿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常务代表梁海东:科技进步推动循环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光大国际大力投入科技研发经费和力量,建立了一套适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科研体系。坚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坚持产学研合作,坚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是光大投资建设的高科技装备公司,主要生产垃圾焚烧炉、渗滤液处理、烟气净化等核心环保设备,并研发了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渗滤液处理、飞灰处理、危废焚烧电气及控制系统等一系列专业成套设备。其中自主研发的垃圾焚烧炉排机械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证书。通过独立研发与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机构合作,在核心环保设备的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垃圾焚烧发电炉开炉、烟气净化系统和渗滤液处理方面取得了上百项专利。
  除自主研发,光大国际成功引进了德国马丁垃圾焚烧炉技术、比利时BIC危废逆流回收技术、瑞士斯特福公司水冷炉排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其中,水冷炉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生物制循环发电项目,也适用于垃圾焚烧项目。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水冷系统在降低热磨损和压力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外,光大国际创新垃圾发电和农民生物制综合利用合并技术,推出城乡一体化业务。城镇一体化主要是把处理生活垃圾和农林秸秆的模式相互结合。在同一块场地上,把垃圾焚烧发电跟生物制发电混合建设,共用同一套烟气系统、水系统和发电线路、同一批管理团队,有利于该区域的统筹、资源调配和共享,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体现循环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融互通的优势。
其他文献
绵延万里的长江巨龙,在入海之际,留下了一颗“绿珠”,这就是上海崇明岛。十几年来,崇明岛立足“生态岛”的定位,在“绿”字上下工夫,谋发展,展开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绿色画卷。  又是一年春来到,“绿岛”崇明上的“绿活”再度繁忙起来,一个个“绿意盎然”的故事徐徐盛开。  绿色产品让生活放心  上海市民王阿姨,每天盼望的除了孙女放学归来吃饭,还有就是家门口菜场的“崇明绿色蔬菜新鲜直送”。“崇明的绿色
期刊
也许是巧合,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过3天的6月8日《美人鱼》正式下线。这部在2016年上半年有不凡表现的电影,讲了一个有关环保的故事,再度唤醒了中国人的环保意识,表白了人类对环境、对动物的致敬。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精明的周星驰“把沙子攥出了油”,揭开了环保电影的绿色商机。  电影从来没有放弃环保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部教授夏波对《中国名牌》表示:“环保电影就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题材的电影,可以是
期刊
皖南灵韵之地,在春季的新安江上泛舟前行,两岸多为高山峻岭、绿树环绕的徽派村庄,白墙黛瓦掩映其间。船在江中游,仿佛驶入了一幅没有边框的山水画……  山是闭塞的屏障,水却是开放的大门,新安江本就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杭“天堂”之地的纽带。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的新安江蜿蜒而下,在浙江省淳安县汇集成为千岛湖,而歙县深渡镇至淳安县段,更是如同水墨丹青一样的“山水画廊”。  新安江水的清澈其实并非一如既往
期刊
2016年5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生活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创业能力。  上述方案中,将智能家居示范工程列为重点工程。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朱俊岗告诉《中国名牌》:
期刊
在德国购买酸奶,你会发现包装上有个“请撕开”标识,这不是什么抽奖活动,而是提示人们将塑料杯以及外面的一圈纸质包装分离,以便更好地将塑料垃圾和纸质垃圾分类。  在德国,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民众大多会自觉将垃圾按照纸质垃圾、生物可降解垃圾、玻璃垃圾、电子垃圾、生活垃圾等分类并投入到相应垃圾箱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让孩子觉得垃圾分类是件自然的事。  垃圾分类回收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期刊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新五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同时写进“十三五”规划指导纲要。2016年,稳定经济增长,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顶层设计的源头入手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看扬州。2013年世界绿色设计论坛进入中国,于古城扬州举办。201
期刊
一路翻山越岭,一路风尘疾行。2016年4月16日下午,执行中国首次长距离无人驾驶测试的两辆无人驾驶汽车,在经历5天的行程后,成功抵达北京。  记者全程跟随无人驾驶测试车队,体验了初次登上无人驾驶汽车的新鲜刺激,目睹了秦巴山区大弯道、隧道群的严峻考验,感受到了无人驾驶汽车背后“黑科技”的神奇,经历了无人驾驶汽车穿越平原工业区“重车丛林”的惊魂时刻,还见证了一个让中国民族工业引以为傲的新纪录诞生。  
期刊
目前的零售市场风云变幻、跌宕起伏,零售经营者需要突破传统业务成功伴生的模式与经验束缚。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在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百货业在并购整合、流通供应链、运营管理等商业基础层面上欠下了大量的‘必修课程’,这正是传统零售业陷入困境的本质原因。”  楚修齐强调,百货业不是没有春天,但只有定位合理、经营合理的百货才有春天。百货业现在的问题就是未来的机会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4月15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9%;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2%,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些数据增减背后是“十三五”开局首季,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新进展。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正从多个角度进行信贷结构调整,将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中转移出来,引导到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跨界深挖客户需求,为实体经济健
期刊
如何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卫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  在第十一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的对话环节,北京环卫集团给出了答案。依托66年的环卫服务经验和16年的企业化运营经验,北京环卫集团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体化大环卫服务,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试水全国环卫市场,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  塑造“京环模式”  据了解,北京环卫集团全称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8日。主要承担首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