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不断提问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听课质量,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启发学生弄清讲课重点、难点、疑点和延伸讲课内容等。因此,提问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提问应本着一定的原则。
一、提问的地点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
2.应在关键处设疑。
众所周知,中学地理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中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设疑时还应该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即我们常说的开放性试题),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提问的方法
1.激趣法。
即提出学生感兴趣并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起注意。利用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生活中会有白天黑夜,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带着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然后解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一点点突破来完成该节教学任务。这样既可联系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比较法。
即用某些有共同联系的地理知识来比较异同的提问。例如:在讲《四大地理区域》时,通过看图,比较南方和北方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有哪些异同点,比较西北和青藏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有哪些异同点,不断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法。
即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情感的方法来提问。例如:在讲《黄河》时,先放“黄河”的歌曲,同时让学生说出与黄河有关的诗句、谚语、民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后提问——哪条河流是我们的 “母亲河”。母亲河现在生病了,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给母亲河治病,有哪些症状,病根儿在哪,怎么治?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忧患意识。
4.因果法。
即用地理现象的起因或者结果来提问。例如:在讲《长江》时,通过一幅漫画反映了长江将成为第二条 “黄河”,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长江洪水频发?1997年的洪水为什么水量不是最大的却是造成损失最多的?
5.实验法。
即提供感性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手电筒比作太阳光,用手电筒照着地球仪的一面不动,转动地球仪,发现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为什么?继续转动地球仪,同纬度的东西两点,哪点先看到日出?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探索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另外,有关地理教学提问的方法还很多,平常常见的还有例证法、矛盾法、探求法、归纳法等。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提出一些质量高的问题,才能使所讲内容尽量完善。总之,我们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科学设计问题,提出难易度适中、学生参与性强的好问题。因此,充分重视、不断探索、精心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和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让学生提问题。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得巧妙、提得深刻,指导学生去书店购买某本新书,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努力学习,突破重难点;能使学生集思广益,相互激励;能使学生获得解决知识的技能技巧;能使众多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能使自己的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初中地理教学的提问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门授课技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清楚而敏捷的思维,精通教材,每次发问才能必有所为,启发思考,促进学生运用思维和发展智能。
一、提问的地点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
2.应在关键处设疑。
众所周知,中学地理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中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设疑时还应该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即我们常说的开放性试题),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提问的方法
1.激趣法。
即提出学生感兴趣并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起注意。利用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生活中会有白天黑夜,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带着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然后解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一点点突破来完成该节教学任务。这样既可联系生活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比较法。
即用某些有共同联系的地理知识来比较异同的提问。例如:在讲《四大地理区域》时,通过看图,比较南方和北方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有哪些异同点,比较西北和青藏在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有哪些异同点,不断让学生进行比较归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法。
即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情感的方法来提问。例如:在讲《黄河》时,先放“黄河”的歌曲,同时让学生说出与黄河有关的诗句、谚语、民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后提问——哪条河流是我们的 “母亲河”。母亲河现在生病了,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给母亲河治病,有哪些症状,病根儿在哪,怎么治?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忧患意识。
4.因果法。
即用地理现象的起因或者结果来提问。例如:在讲《长江》时,通过一幅漫画反映了长江将成为第二条 “黄河”,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长江洪水频发?1997年的洪水为什么水量不是最大的却是造成损失最多的?
5.实验法。
即提供感性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手电筒比作太阳光,用手电筒照着地球仪的一面不动,转动地球仪,发现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为什么?继续转动地球仪,同纬度的东西两点,哪点先看到日出?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探索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另外,有关地理教学提问的方法还很多,平常常见的还有例证法、矛盾法、探求法、归纳法等。针对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提出一些质量高的问题,才能使所讲内容尽量完善。总之,我们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教材内容,科学设计问题,提出难易度适中、学生参与性强的好问题。因此,充分重视、不断探索、精心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和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让学生提问题。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得巧妙、提得深刻,指导学生去书店购买某本新书,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激发学生质疑技能的培养。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理论,才能在处理各种教学问题上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努力学习,突破重难点;能使学生集思广益,相互激励;能使学生获得解决知识的技能技巧;能使众多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能使自己的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反馈,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初中地理教学的提问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门授课技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清楚而敏捷的思维,精通教材,每次发问才能必有所为,启发思考,促进学生运用思维和发展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