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瘤:病理学的新观察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j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瘤(GCF)是一种少见的间叶肿瘤,报道1例CD34阳性的GCF,并提出“血管扩张样腔”形成的可能机制。患者男,17岁。在过去数年中,腹部缓慢出现一个3.5cm大小的无痛结节。手术切除后28个月内无复发或转移。

其他文献
长期应用各种药物,可使易感寻常痤疮患者的症状恶化或引起痤疮样皮疹。如果突然出现寻常痤疮或出现痤疮样皮疹,尤其在不是寻常痤疮好发的年龄或青年期的寻常痤疮加重,原则上均应考虑为药物所致的皮肤反应。很多药物可引起痤疮或痤疮样疹,如卤族、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雄激素)、异菸肼、巴比妥类、钾盐、抗?痫剂、四环素等。
期刊
患儿,女,14岁。由母婴传播而致的HIV感染者,在舌及龈部发生5个疼痛性溃疡(直径2mm~12mm)。口腔病变处细菌、分支杆菌、霉菌等培养,以及电镜检查病毒等均为阴性。
诸如多发性肌炎(PM)、包涵体性肌炎(IBM)和皮肌炎(DM)之类的炎症性肌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在这类疾病患者中检测出多种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如抗肌球蛋白、肌红蛋白抗体及抗核抗体等,这些抗体并不能启动上述疾病的发病过程,而只有肌细胞表面抗原才可诱发肌细胞损伤,为此作者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l ELISA)检测炎症性肌病患者是否含有抗肌细胞特异的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
期刊
二苯莎草酮(diphencyprone,DPCP)是一种绝对的接触致敏药物。目前,外用DPCP治疗成人斑秃,其治愈率为20%~60%。由于该药的远期安全性尚未被熟知,故仅偶用于治疗儿童斑秃。作者报道运用DPCP治愈儿童斑秃的疗效。
患者女,78岁,右颞部出现一个缓慢增大的结节2年,无自觉症状。体检:肿块1cm1.5cm大小,中央有轻度红斑和炎症,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同一张切片中存在两种上皮肿瘤。切片一侧的瘤细胞,在真皮浅层呈板状生长,与表皮平行,边界清楚,柱状苍白细胞组成的瘤团多处与表皮下缘相连。高倍镜下可见肿瘤团块向周围伸出一些放射状小芽蕾;无异型性、坏死及核分裂象。符合毛囊漏斗部肿瘤
期刊
为研究抑郁、焦虑、生活满意度及情感表达水平对银屑病患者的发病,病情加重的影响,作者对50例确诊的病程1年以上的成年银屑病患者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包括Beck抑郁调查表(BDI)、Spiel-berger焦虑状态调查表(STSI Ⅰ~Ⅱ)、生活满意度调查表(LLS)、Courtauld情感控制调查表(CECS)及形体满意度调查表(BIS)。用银屑病面积严重指数(PASI)来评价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期刊
乳铁蛋白(lactoferrin)是临床标本中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的标记。该文作者研究了应用乳铁蛋白乳胶凝集试验(LFLA)鉴别诊断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可能性。方法:用LFLA对确诊为有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铁蛋白半定量测定。纳入研究的生殖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和细菌性阴道病(BV)。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者被排外。
要评价大量新合成的维生素D3类似物的作用,所采用的体外实验方法应简单易行。作者建立了银屑病和正常表皮的器官培养模型,并用该模型比较了维生素D3和一种类似物22-氧骨化三醇(OCT)的抑制作用。
羟脲原为抗肿瘤药物,但在皮肤科应用也很广泛.本文对羟脲的作用机理、适应证尤其对银屑病的应用价值、使用剂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肾毒性等方面作一复习.
急性坏死性血管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是成人少见的一种皮肤病,它也可影响其他器官。皮损表现为广泛性红斑或丘疹,有时具有紫癜、风团、脓疱和结节。病理变化表现为小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伴有重度嗜中性自细胞浸润,其中许多白细胞显示核固缩及核碎裂。在某些病例的损害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有些病例的循环中间接证实有免疫复合物的存在。但也有人认为尚不能肯定皮肤血管炎就是由复合物所引起的。本文报道一例急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