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裸鼠移植瘤抗血管生成后肿瘤灌注改变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覆盖全病灶的容积灌注CT(VPCT)用于肝癌裸鼠移植瘤抗血管生成后肿瘤灌注改变情况的可行性。

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A-nu裸鼠40只,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尾静脉注射贝伐单抗(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于处理前、处理后第3、6、9天各随机选择5只小鼠行VPCT检测,检测完成处死小鼠后取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D31表达,并检测血管成熟度指数(VMI)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

结果

两组实验建模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感染、死亡情况。治疗第3、6、9天,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5±0.35)、(1.61±0.43)、(1.76±0.59) cm3,对照组分别为(1.72±0.53)、(2.96±0.86)、(3.98±1.02) c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2.251、2.357,P=0.039、0.025、0.016)。治疗前,两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0.259)。治疗第3、6、9天,治疗组BF分别为(18.57±4.27)、(26.15±10.78)和(13.05±3.72) ml/(100 ml·min),BV分别为(3.35±0.85)、(5.56±2.38)、(3.02±0.99) ml/100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5.102、3.561、2.133、2.963、3.512,P=0.030、0.000、0.000、0.038、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MVD逐渐下降,对照组肿瘤组织的MVD值逐渐增多,治疗第3、6、9天,治疗组MVD均低于对照组(t=3.591、4.632、4.215,P=0.000、0.000、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VM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照组肿瘤组织的VMI值无明显变化,治疗第3、6、9天,治疗组VMI均高于对照组(t=2.351、2.638、2.159,P=0.032、0.000、0.040)。

结论

VPCT能够从血流灌注、肿瘤解剖和血管功能方面进行无创性评价,减少肿瘤异质性带来的系统误差,其监测的肝癌血流灌注情况与VM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观察40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微小RNA(miRNAs,miR)表达谱变化,从而寻找疾病相关的重点miRNAs及其靶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表达芯片原始数据GSE40807。首先比较了两种样本的差异表达miRNA,利用数据库预测出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随后分析了这些靶基因的功
目的探索以鼻中隔来源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复合纤维蛋白胶,用于修复大鼠膝关节股骨滑车全层软骨缺损。方法取大鼠鼻中隔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后用于修复大鼠膝关节股骨滑车全层软骨缺损。实验按不同的植入物分为3组:鼻软骨细胞复合纤维蛋白胶(NC+Fibrin)组;单纯纤维蛋白胶(Fibrin)组;单纯缺损(Defect)组。术后6、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材。检测并记录Catwalk步态分析、大体观、大体
期刊
目的探讨CD98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CD147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70例结直肠癌和及其癌旁组织中CD98蛋白的表达。设计和合成针对人CD98基因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瞬时转染入HCT116细胞中,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98和CD14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98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57.1%(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以下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组(IRI组),远端缺血预适应+缺血组(RIPC组)。术后24 h处死大鼠,收集血液、肾组织及尿液标本,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检测;评价肾小管损伤程度并检测环氧化酶2(COX-2)、膜结合型前列腺素E合成酶1(mPGES-1)表达
期刊
目的探讨肝癌HepG2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CREB/Foxp3)途径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Exsomes);透射电镜及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将HepG2和L02细胞来源外泌体分别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检测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Western blot检
目的选用成年Wistar大鼠,制备较为稳定的改良可复性机械性不全性肠梗阻模型。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肠梗阻模型组30只。对模型进行体重变化、死亡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小肠组织丙二醛(MDA)检测,对小肠黏膜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改良可复性机械性不全性肠梗阻模型48小时死亡率为20%,血清DAO、组织MDA明显升高(F=6.575、38.598,P=0.
脊髓损伤(SCI)是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后导致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为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按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其中氧化应激与SCI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对SCI中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一步阐明SCI继发性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对近年来针对抗氧化治疗出现的抗氧化剂进行分析,为SCI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建立体外人肠类器官培养以及基于慢病毒介导的基因高效导入体系。方法(1)将外科手术中回肠或结肠标本取下3~5 cm后,将黏膜层与肌层分离开,用预冷的乙二胺四乙酸螯合液消化、分离并收集肠隐窝。用基质胶重悬肠隐窝后接入预热的96孔板,待凝固后再加入含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每日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每隔2~3 d更换培养基,6~7 d后传代。(2)包装高滴度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感染肠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