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覆盖全病灶的容积灌注CT(VPCT)用于肝癌裸鼠移植瘤抗血管生成后肿瘤灌注改变情况的可行性。
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A-nu裸鼠40只,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尾静脉注射贝伐单抗(1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于处理前、处理后第3、6、9天各随机选择5只小鼠行VPCT检测,检测完成处死小鼠后取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D31表达,并检测血管成熟度指数(VMI)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
结果两组实验建模成功率均为100%,未发生感染、死亡情况。治疗第3、6、9天,治疗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5±0.35)、(1.61±0.43)、(1.76±0.59) cm3,对照组分别为(1.72±0.53)、(2.96±0.86)、(3.98±1.02) c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2.251、2.357,P=0.039、0.025、0.016)。治疗前,两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0.259)。治疗第3、6、9天,治疗组BF分别为(18.57±4.27)、(26.15±10.78)和(13.05±3.72) ml/(100 ml·min),BV分别为(3.35±0.85)、(5.56±2.38)、(3.02±0.99) ml/100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5.102、3.561、2.133、2.963、3.512,P=0.030、0.000、0.000、0.038、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MVD逐渐下降,对照组肿瘤组织的MVD值逐渐增多,治疗第3、6、9天,治疗组MVD均低于对照组(t=3.591、4.632、4.215,P=0.000、0.000、0.000)。随着时间的进展,治疗组肿瘤组织的VM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照组肿瘤组织的VMI值无明显变化,治疗第3、6、9天,治疗组VMI均高于对照组(t=2.351、2.638、2.159,P=0.032、0.000、0.040)。
结论VPCT能够从血流灌注、肿瘤解剖和血管功能方面进行无创性评价,减少肿瘤异质性带来的系统误差,其监测的肝癌血流灌注情况与VM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