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末日之旅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不会总是一个蓝色星球——再过十几亿年,地球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生命,我们都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每个人都会死。天体也是这样,虽然它们寿命以亿年计,但也有毁灭的一天。
  太阳燃烧核心内的氢时,自身会逐渐变热。现在的太阳比46亿年前刚诞生的太阳亮了约30%,而且它还会变得更亮。所以说,地球上生命的命运早已注定——它们最终会在太阳强烈的热量中化为灰烬。地球将再次成为死寂的岩石星球。
  不过,我们先别把眼光放得那么远。花几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一下地球最后的旅程。显然,生命的终结不会是一个简单变为零的过程。这一段时间,将会有新的、奇异的生命形式产生出来。那么在这烤焦的星球上,哪些生物最终会存活得更长?它们会躲到哪里去?我们的蓝色星球在最后的日子里有着何种景象?我们人类的命运将会怎样?我们能否避免自身的灭亡?
  最初的研究
  以提出“盖亚假说”闻名于世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首先考虑了太阳逐渐变亮对地球的影响。1982年,他与他的朋友迈克尔·维特菲尔德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化学反应——雨滴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硅酸盐发生反应,产生碳酸盐固体。这一过程被称为风化。风化会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温度越高,雨下得越多,风化速度就越快。
  他们认为,随着地球变暖,风化速度应该加快,最终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得很低,使得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当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会抑制温室效应,并使气温不再急速上升,但这只是短期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果最终会因太阳不断变亮而被掩盖掉。
  没有光合作用,意味着没有植物,这对动物来说可不是好消息。洛夫洛克和维特菲尔德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完全灭绝,可能需要再过大约1亿年,而1亿年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来说,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虽然基本的想法没有变,但目前的科学家却认为那天并不会那么快到来,可能得需要6到9亿年的时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才会低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含量。
  地球的时间线
  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杰克·奥马利-詹姆斯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利用我们对太阳、地球以及生物所知道的知识,草拟了一个关于地球生物圈未来40亿年内的时间线(见时间线的图表)。
  奥马利-詹姆斯表示,这有点像生命在反向进化。动物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简单。一些物种可能会比其他的物种活得更好。例如,地球变暖后,候鸟凭借其飞行能力,可能比其他动物更容易找到更凉爽、更高的地区。而海洋中的生物可能比地面上的生物活得略好一些,因为水变热比空气变热需要更多的时间。
  为了适应极端环境,生物可能会变得与我们所熟知的非常不同。例如,动物可能会进化出外壳,就像乌龟壳那样含有铁矿物的壳,用来隔离来自太阳的强烈辐射。也许,某些动物的背上会进化出一个大水袋,来保护内部的器官,因为水也可以隔离辐射。
  最有可能的情形下,一旦陆地上和海洋中的脊椎动物全都死亡,剩下的生命将只是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以及与它们相伴的微生物。奥马利-詹姆斯认为,最后的动物将是生活在深海热液口附近的管状蠕虫。
  10亿年之后,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到那时,全球的平均气温将达到47℃。海洋会急速地蒸发,大气中额外的水蒸气会引发失控的温室效应。微生物会附着在逐渐减少的水环境中。热带地区的微生物首先会灭绝,最终两级地区的也会灭绝。之后一段时间里,山顶以及地下冰穴会成为远离炽热的避难所。生命最后的避难所将位于地下深处,那里的微生物将勉强维持生计,直到——根据最乐观的估计——距今30亿年之后,它们也会完全灭亡。
  板块以及月球的影响
  然而,现实往往很复杂,一些因素会对地球未来的走向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对风化的理解可能是有问题的,而這会打乱奥马利-詹姆斯所估计的时间。虽然温度的上升和二氧化碳消耗的增加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其他因素,例如岩石类型和酸度等等,可能更重要。所以,很有可能二氧化碳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地被消耗掉,这意味着植物会比预期存活更长的时间,使得生物圈崩溃的时间拖延数亿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板块构造也可以改变生物圈的命运。这个过程是由地热驱动的,能量来自地球深处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但是可衰变的物质是有限的,所以释放的能量会慢慢降低。板块运动最终会嘎然而止,此时,山将会停止上升。再经过数百万年,陆地会因侵蚀变平。这可能发生在距今10亿到20亿年之后。如果发生得过早,那么地球在完全干涸之前,可能先会变成一个水世界(见水世界情形)。
  月球也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影响。它现在以每年3.78厘米的速度远离我们。在未来,距今15亿到45亿年之间的某个时候,月球将不能稳定住地轴。此时,地轴可能会摇摆不定,会使得地球的气候经常急剧地变化。如果那时候仍有动物或植物,它们可能不会存活太久,因为气候变化太快了,它们没办法去适应新的环境。
  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月球可能仍会对地轴有些控制,最终地轴会稳定在其他的角度上,但不会是目前的倾斜角度(23.5度)。地轴倾角越大,季节变化越明显,而这可能使得一些区域适合生命继续存活(见倾斜的星球情形)。
  人类的命运
  那么,我们人类会怎样?现有的化石记录暗示着人类的未来并不乐观。平均来说,从诞生到灭亡,一种哺乳动物可以存在大约100万年。能存在数千万年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目前,我们人类已经存在了约20万年,所以我们面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一路上会麻烦不断。
  例如说,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8℃,那么就会大幅度地改变我们所知的人类文明:海平面会比现在高出60米,大部分沿海城市会被淹没;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会向两极移动,使得热带地区基本上无法居住,这意味着南北半球的人口会比现在更为集中……
  如果未来的人类最终找到了应对这一切的办法,那么在新的环境下,他们很有可能会发生进化。最为乐观的情况下,借助基因技术、仿生技术等手段,未来的人类可能会使自己变得与现在的人类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未来的人类将会进化为一个新的物种。
  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人类或新人类真的能存活下来,那么他们肯定会尝试给地球降温,虽然选择非常有限。一种能有效降低地球气温的办法,是给地球建造一个行星级的遮阳伞。但是距今40亿年之后,任何形式的遮阳伞也无法阻挡太阳的炽热。不过,仍有一些更为激进的选择,例如迁移地球。
  随着太阳变亮,太阳系的宜居带——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的范围——会向太阳系边缘移动,而地球将不再处在宜居带中。那么,我们也可以试着迁移地球,使它离太阳远一些,再次回到宜居带中。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借助飞向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影响。如果安排得当,你就可以将彗星或小行星的轨道能量转换成地球的轨道能量,来使得地球公转速度提高,并向外迁移。
  大约在75亿年之后,太阳会膨胀为一颗红巨星。此时,木星或土星的一些卫星应该会处在宜居带中,人类也可以选择搬到那里生活。
  但不管怎样,太阳最终会变为一颗白矮星,并逐渐冷却和黯淡下去。所以,即使我们没有被烤死,也可能会被冻死。除非,我们搬到了太阳系以外的宜居之地。
其他文献
婴儿的乳牙和成年人的牙齿都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发育了的。在动物界中,鲨鱼换牙是非常频繁的,它们的牙床就像有一个传送带一样,掉一颗牙之后就会有新的牙被“传送”到掉牙的位置,从而长出新牙,这是由特定基因控制的。而我们的体内其实也含有这样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在人类胚胎发育到第20周时就停止工作了。拥有固定数量的牙齿对成年人来說是有好处的,它们可以牢固地锚定在颚骨中,这使我们能咀嚼坚韧的植物和谷物。
期刊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土壤的组成都有所不同。而人类生活的大多数地方生存条件都比较好,那里有水、植物还有动物。植物和动物都是碳基生命,它们死去后会被微生物分解。隨后死去的植物和动物的大部分碳会进入微生物的细胞。然而,微生物也有寿命极限,在它们的有生之年不可能把所有进入体内的碳消化掉,所以,当这些微生物死亡后,它们体内的碳会与地上的腐败物汇合。在碳循环的最后阶段,一部分碳会变成二氧化碳被释放回大气中,但
期刊
事实上,当我们还是6到9个月大的婴儿时,是可以轻松分辨出同一种动物中不同个体的面孔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在很多人身上渐渐减弱了。其中的原因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大脑发生变化。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天看到的大多数是人脸而不是其他动物,在科学界,这个过程被称为感知缩小。与此同时,我们大脑中神经网络的连接也在不断地发育,随着婴儿的成长,经常使用的神经网络(识别和区分人脸)被加强,不经常使用的
期刊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对僵尸病毒的特征并不了解,不过一些研究者利用衡量普通流行病扩散情况的SIR模型来对僵尸病毒的传播进行了研究。SIR模型中设计3类人群:S代表易感者、I代表感染者、R代表死亡或者恢复者。模型所依据的变量包括僵尸的移动速度、人类杀死僵尸的几率和人类被僵尸咬着的几率等等。  根据这个模型,研究者们计算出,假设一个僵尸的寿命是20天,每天可以找到一个人,有90%的机会感染受
期刊
经常喝酒的人确实可能更容易发胖,但是并不是酒本身让人发胖,而是酒会导致人的生理出现一些问题,从而使人发胖。  通常情况下,摄入过多的热量会导致人发胖,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能从酒精中获得热量,因为它们很快会被分解,而分解酒精所需的能量来自身体中储存的热量。但这并不是说喝酒不会使人发胖。一方面由于分解酒精所需要的能量是身體中储存的能量,因此人喝酒之后会觉得更饿,从而吃下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当体内有酒
期刊
一位女士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感到情绪激动和头昏眼花,老是担心上班路上会发生什么意外事故。另一位女士因担心恐慌症的发作,不得不辞去工作,避免交友,甚至都不出去遛狗。某位男士一接电话就紧张不安,因为他老是担心说错话或被误解。  有许多人都跟他们一样,患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调查表明,焦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平均来说,6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患有焦虑症,而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在西方国
期刊
我们星球上的人造结构——房屋、工厂、马路、垃圾填埋場等,都统称为“人工圈”。这个人造的圈层有多重呢?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地质学家根据相关的数据,估算出了人工圈的质量——地球表面每平方米上有50千克人造结构,整个人工圈的质量大约有30万亿吨。研究者认为,自人类出现以来,人造物不仅改变了人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  英国莱斯特大学地质学家  科林·沃特斯
期刊
继首站琼中、次站保亭后,《大科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的第三站,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临高县,在临高思源实验学校和临高县博厚中学,我们向两所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和贫困学生代表赠送《大科技》雜志,同时为同学们带去了最新的世界科技前沿知识,与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受到了这两所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贫困山区的同学们虽然缺少机会接触更丰富的科学世界,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不逊于任何大城市的孩子们。大科技杂志
期刊
到目前为止,已有大约1.2万种蚂蚁被发现,可能还有大约2000种尚未被发现。有人估计,世界上可能有大约1015只蚂蚁。  如果把蚂蚁集中起来裝在一个容器里,那么它们将占用约8000立方米的体积,大约是3.2个奥运会游泳池的大小。当然,在自然条件下,蚂蚁的密度不会很大。据调查,在亚马孙雨林每0.00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大约有350万只蚂蚁。如果按照这样的密度,那么你需要超过11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或者法
期刊
锂离子电池有两个电极,两个电极之间有一层可燃的有机溶剂电解质。手机电池很纤薄,且宽,扁平的电极之间的缝隙很小。以三星Galaxy Note 7来说,设计上的缺陷使电极可相互接触。当电极发生接触时,电池就会出现短路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加速了电池的化学反应,产生更多热量,最终起火、爆炸。手机充电时间太长或者在气温低于0℃的環境中充电,手机也可能会起火。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充电的电量会明显低于正常电量,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