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术,同本有一条专门给人擦皮鞋的街道颇有名气。因为这条街的客人比较多,所以街上的擦鞋匠们有个不成文的服务规则:效率第一,质量第二。通俗来说,擦鞋匠给客人擦鞋时,往往遵循的是速度不是很快、质量也不是最好的原则,这么做做才能以最少的时间服务更多客户,收入也就增加了。
不过,有一个人却没有遵从这个规则,他就是22岁的年轻人源太郎。源太郎接待客户从来不知道效率的说法,他放弃了速度,完全追求质量,每个客人皮鞋上的一寸一厘他都细心打理,甚至连鞋底也要清洁。所有皮鞋只要经过他的手,从任意角度看过去甚至能看到鞋面进发的锃亮光芒。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源太郎擦鞋的速度很慢,往往旁边的同行已经接待四五个客人了,他才接待一个。
和源太郎关系要好的同行朋友提醒他,行业里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则,是因为前人走过了很多弯路总结出来的。如果完全追求质量能成功,这条街的所有人也早就这么做了,正因为不能,才有现在的以效率为第一的规则。道理说清后,朋友们纷纷劝源太郎放弃这种行为,这样干下去获得的收入会让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谁知源太郎依旧我行我索,朋友们见状也都暗自摇头。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下去,人们发现了一件事,源太郎的客户从来没有断过。不仅如此,人们宁可不去其他人那擦鞋,也要在源太郎这里排队,有人为了能让源太郎给自己擦鞋,甚至提前几天预约。发展到后来,预约都柬不及了,有人愿意抬高价格,提前享受服务,价格一度抬到了原先的数倍。
源太郎皮鞋擦得好,名声渐渐传了出去,不少达官贵人、政界人士闻讯而来,点名要他擦鞋。
这时,同行们才反应了过来,当他们决定像源太郎那样追求质量时,已经晚了,源太郎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一种招牌、一种口碑。几年后,他的事业达到了巅峰,受一些豪商巨富的推荐,源太郎成为了希尔顿酒店的定点擦鞋匠,他开始给世界各地的名人擦鞋,包括迈克·杰克逊、奥黛丽·赫本等。
后来,那条擦鞋街的规则发生了改变,从效率第一变为质量第一,但再也没出现过像源太郎那样的行业精英。人们很好奇,难道那些人的技术都不如源太郎嗎?其实并不是这样,可以从源太郎曾说过的话中得到答案:“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我从最开始就只想做高端人士的擦鞋服务,为了这个目标我能忍受一切。”
原来,擦鞋街的人并非没有技术,但他们只懂得为眼前的利益奔波,却不懂得停一停,仔细思考自己的定位。即使有人肯停下来找定位,他们也不愿意丧失眼前的利益为自己的定位付出。只想随大流,不想受磨难,当然就不会出现第二个源太郎了。
没有任何规则是让你一条路走到底的保障,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像源太郎那样一直走下去。
(一米阳光摘自《山东青年》2017年第3期)
不过,有一个人却没有遵从这个规则,他就是22岁的年轻人源太郎。源太郎接待客户从来不知道效率的说法,他放弃了速度,完全追求质量,每个客人皮鞋上的一寸一厘他都细心打理,甚至连鞋底也要清洁。所有皮鞋只要经过他的手,从任意角度看过去甚至能看到鞋面进发的锃亮光芒。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源太郎擦鞋的速度很慢,往往旁边的同行已经接待四五个客人了,他才接待一个。
和源太郎关系要好的同行朋友提醒他,行业里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则,是因为前人走过了很多弯路总结出来的。如果完全追求质量能成功,这条街的所有人也早就这么做了,正因为不能,才有现在的以效率为第一的规则。道理说清后,朋友们纷纷劝源太郎放弃这种行为,这样干下去获得的收入会让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谁知源太郎依旧我行我索,朋友们见状也都暗自摇头。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下去,人们发现了一件事,源太郎的客户从来没有断过。不仅如此,人们宁可不去其他人那擦鞋,也要在源太郎这里排队,有人为了能让源太郎给自己擦鞋,甚至提前几天预约。发展到后来,预约都柬不及了,有人愿意抬高价格,提前享受服务,价格一度抬到了原先的数倍。
源太郎皮鞋擦得好,名声渐渐传了出去,不少达官贵人、政界人士闻讯而来,点名要他擦鞋。
这时,同行们才反应了过来,当他们决定像源太郎那样追求质量时,已经晚了,源太郎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一种招牌、一种口碑。几年后,他的事业达到了巅峰,受一些豪商巨富的推荐,源太郎成为了希尔顿酒店的定点擦鞋匠,他开始给世界各地的名人擦鞋,包括迈克·杰克逊、奥黛丽·赫本等。
后来,那条擦鞋街的规则发生了改变,从效率第一变为质量第一,但再也没出现过像源太郎那样的行业精英。人们很好奇,难道那些人的技术都不如源太郎嗎?其实并不是这样,可以从源太郎曾说过的话中得到答案:“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我从最开始就只想做高端人士的擦鞋服务,为了这个目标我能忍受一切。”
原来,擦鞋街的人并非没有技术,但他们只懂得为眼前的利益奔波,却不懂得停一停,仔细思考自己的定位。即使有人肯停下来找定位,他们也不愿意丧失眼前的利益为自己的定位付出。只想随大流,不想受磨难,当然就不会出现第二个源太郎了。
没有任何规则是让你一条路走到底的保障,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像源太郎那样一直走下去。
(一米阳光摘自《山东青年》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