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精神、社会责任、心灵感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新闻精神就是史家精神,不虚美,不隐恶,尊重事实,强调真实,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新闻人应该具有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三不”精神。所谓社会责任,就是新闻人应该是社会这只大船的瞭望者,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他要关注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担当起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所谓心灵感悟,即是新闻人应该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以炽热的人文情怀,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更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关键词】新闻精神;社会责任;心灵感悟
  转瞬之间,我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十余年,前后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新闻学子,可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如何做一个新闻人?一个新闻人应该有怎样的精神气质?应该尽到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情怀?尽管在这个浮躁和功利化的社会中这种思考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我认定思考这些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这种思考起始于我接触过的众多新闻学子,也来自众多已经毕业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在新闻现场的每一次采访,他们所写成的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是对于上述问题的最好回答。接到光明日报记者刘先琴女士的《今生有缘》[1],通读数遍,对萦绕内心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些答案。学术思维与业界实践的契合与共鸣,更坚定了我对新闻和新闻人的判断和理解。
  一、新闻精神:不虚美,不隐恶
  何谓新闻精神?学者们往往引经据典,举出《春秋》《左传》《史记》,认为史家传统实际上就是新闻精神的源头。司马迁为什么是伟大的历史学家?正如汉代班固所说,《史记》是“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2]。也即是说,《史记》所记录的史事,是真实而客观的,没有因个人情感而歪曲史实。过去的历史就是当时的新闻,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应当认清自己的角色和担当。
  刘先琴女士在书中引用了“崔杼杀君”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新闻观。公元前584年,齐国大臣崔杼谋杀了齐侯,他不愿以谋杀国君的形象入史册,便命太史伯以国君病死记载,太史伯不从,崔杼将其斩首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录,太史仲仍以死忠于历史,其三弟和两位哥哥一样血溅史册,当这家的最后一个史官——小弟弟太史季做出同样的记录时,崔杼在正义面前发抖了,听任《春秋》留下这样的记载:“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崔杼弑其君,《春秋》的记载很简略,就是上边一句话。因为后来《左传》记录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否则我们永远不会对历史的真相有所了解。《左传》为什么要详细记载这件事,就是要表达作为史官要有不畏强权的立场,对历史负责。“新闻记者实际上也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我们应该无愧于历史。”(《没想轰动》)
  如何避免报纸成为“易碎品”?如何避免新闻速朽?如何使新闻获得恒久的价值?我想,最关键的是新闻记者要有自己的操守和立场,不能人云亦云。社会浮躁,新闻记者不能浮躁。社会势利,新闻记者不能见风使舵。新闻记者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精神或职业精神。他追求的应该是真实、客观、公正、理性。诚然,新闻要追求轰动,要追求社会反响,但并不是要一味地跟风,出卖自己的良心,违心地迎合形势,说假话。时下,新闻界很少出现好作品,大概与新闻记者头脑中的“中心论”“定调论”“主题先行论”“吸引眼球论”不无关系。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而是以别人的头脑代替自己的思考,又如何能写出好新闻?
  面对采访对象,刘先琴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是从现实出发,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已经有的定论,看似不能再挖出新意的对象,以大量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尽量还原现实,辩证思考。比如《南街不是梦》一文,报道的是众所瞩目的南街村。关于南街村,媒体已经有不少报道。人们对于南街村,也是看法不一。那么如何将一个真实的南街村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何尽可能让事实说话,而不是以记者的好恶作为评判对象的标准?刘先琴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呈现为读者认识南街村提供了扎实的依据。不仅如此,她也没有回避问题:南街村作为“集体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典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这是人们思考与追问的核心。在刘先琴的文章中,我们对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这就是用外圆内方与市场经济接轨。“南街村对内实行的是共产主义的实践,但对外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聘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行月工资上千元的高薪,外出跑业务,迎来送往也吃饭送礼,村里有一座豪华别墅,室内卫生,装修材料,电器设备全部是进口的,专供村里合资企业的日方老板居住。”
  在《驻马店:让历史成为资源——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今昔》一文中,作者也没有轻易地用“好”或“坏”对采访对象轻易下结论,而是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驻马店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当然,记者并不仅仅是还原,还应该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说既有的历史是出发点,那么当下的现实就是落脚点。作为历史,嵖岈山人民公社已经一去不复返,但今天的人又如何认识这一历史现象?文章的结尾,记者通过采访,让大家认识到“历史也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旅游资源,是一种思想资源。作为旅游资源,它为人们提供了对于某个历史阶段和特有现象的实证。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已经不知道人民公社是怎么回事,而忘记过去,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作为思想资源,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不仅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旅游符号、旅游目的地,它的意义还在于告诉今天的人们,“这个地区有着怎样的观念和环境”。
  二、社会责任:传承文化
  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一种说法是要起到“瞭望哨”的作用,即大众传媒通过传递信息,发挥环境监测功能。
  除此之外,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3]   《传承:留住我们的根》同样关注文化的传承问题。它以现代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焦点,提醒人们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现在,人们对物质文化的保护比较重视,而对非物质文化则重视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典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较,非物质文化大多是民间草根文化,它的传承主要是在乡野民间。动物纹样中的龙、凤、麒麟、鹿,植物纹样中的松、梅、莲花,人物纹样中的门神、钟馗、寿星、八仙等,极富华夏特色和地域特点,被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华夏民族代代相传的护佑符,是一种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活态载体。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一件是50年代中国著名画家张斌应邀专程会见毕加索,为挑选礼品绞尽脑汁,后来带了两块开封木版年画艺人雕刻的线版,毕加索如获至宝;另一件是日本小泽征尔当年来中国访问,有机会看到中原农家妇女的剪纸作品时,被一把小剪刀几张薄纸创造出的线条、生动的画面和人物故事深深吸引,当场感叹,这是“应该跪下欣赏的艺术”。
  长期为民间文化保护奔走呼吁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就是人是文化的主人,不像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存放博物馆,可以静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人身上保留着,人不存在了,文化也就随之消失,因此更加弥足珍贵。”联合国一位世界文化遗产评委曾告诉冯骥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有一半在中国。冯骥才则认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半在河南。
  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夏挽群认为,全球化使人类全球文化界线愈加模糊,而对于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保留民族文化的最好手段之一,可目前在全国各级学校的课内外教育中,很难看到传统民间文化的身影。下一代教育和兴趣的缺失,将可能断送传统民间文化的未来。
  人才培养,千秋之大业;文化传承,民族之生命。刘先琴对教育与文化的关注,既出于紧迫的现实责任感,更源于深厚的民族情感。
  三、心灵感悟:贵在创新
  我总认为,新闻写作不能总是所谓的标题、导语、主体,之所以在大学的课堂上讲授“新闻的六要素”“倒金字塔”“倒三角”以及“新华体”“新闻联播体”,无非是让人们明白新闻写作的几种方法或现象。课堂上的一条条概括是灰色的,只有生动的新闻实践之树常青。如果我们的记者总是从本本出发,从教条出发,是永远写不好新闻的。因为“诗无达诂”“文无定法”,新闻写作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条条框框的创新过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面对冰冷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饱含温情地对于世界、人生、社会、现实的心灵感悟。
  作为一线记者,刘先琴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以前“每次写作时首先占据脑海的所谓‘新闻模式’‘新闻视角’压迫我、困扰我太久了!它给了我模仿、沿袭,却把创新关在门外”,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用自己的感觉选择形式”,突破现有的新闻写作模式,才能激活新闻的生命。刘先琴是一位专业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文学才华的作家。这样一种独特的个人禀赋,使得她有将文学与新闻有机融合的优势。“散文化新闻”就是她的独特创造。以散文的笔法写新闻,将文学的表现方法运用到新闻写作实践中,这不仅是一种敢于创新与勇于创新的“文体自觉”,更是新闻写作过程中内在涌动的“心灵自觉”。她在文章中说:“第一次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流泪了,一种异常的气息和情绪,透过铅字奔涌而来,像潮水一样,不知不觉地浸透了心灵的沙滩。我无法查找作者罗森代尔是否有过文学经历,但我可以肯定,在这里,他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即意境的创新性。”的确,如前所述,新闻固然要真实、客观、公正、理性,但新闻写作过程却要求写作者以人文情怀体察现实和感悟生活。表面上看,新闻理性与文学感性不可调和,而从内在看,两者又有高度的一致性。“散文化新闻”写作的大胆尝试,既兼顾了对于新闻主体的冷静把握,又强调了新闻作品中“意境”的酿造,大大提高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增强了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当然,“散文化新闻”写作“并非鼓动大家去发明新文体,而是说要寻找适合的载体,而不要使我们本来良好的感觉受到束缚和禁锢”。(《成功者就是你自己——尝试写散文化新闻的心灵启示》)
  作为散文作家,其非凡的才华可从代表作《望海》中窥知全豹。著名作家徐刚这样评价这篇作品:“这是作者倾注了全部感情写的一篇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个广阔的海洋,它是一个年轻母亲的心灵,是自己纺织的童话和梦幻,是这个世界上最和煦的风,最温柔的雨,融和着血液和奶汁,母爱的石英等嵌成的黄金海岸,也是姥姥手缝的小衣小裤,是一只芦叶船,是各种各样的风帆,是歌一样的涛声携着夜海中的星月,轻盈地漫上海滩……是人性的颂歌!是人的颂歌!”(《海上无路却有帆》)
  作为记者,从《改名换姓的女博士——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刘平平是刘少奇的女儿,刘少奇在位时,可谓天之骄子。刘少奇被“打倒”后,命运一落千丈。刘平平因父母遭受厄运,被造反派当人质,入狱一年半。父亲平反后,终于过上正常人的日子。在美国留学时,平平改名王晴,她不想让人知道她是刘少奇的女儿,她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五年时间获得了四个学位。回国后,在她的努力下,北京的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投产了,当上了北京市劳模。对于刘平平大起大落、自我奋斗的传奇人生,作者这样写道:“和‘文革’中摆脱不了家庭的厄运一样,平平至今摆脱不了这种苦恼,尽管有人认为那是一种荣耀和幸福。也许王晴今生都别无选择,但是,和公平最终属于她的父母一样,历史也会同样把一切给予他们的儿女。”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采访对象所取得的成绩上,而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详细刻画了人物所遭受的苦难、挣扎、欣慰、苦恼,因情之切、情之真、情之深,故而动人。
  从刘先琴的新闻实践,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新闻不仅仅是我们课堂上讲的采、写、编、评,每一篇稿件都或隐或显地体现了记者对于社会的认知态度,都体现了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和当事者的价值判断,新闻的背后一定体现着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切。新闻人,也绝不仅仅是能写几篇新闻稿件的人,他还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精神,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底线,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按照既定的新闻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以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性,以炽热的人文情怀,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思考、感悟,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一种任务写作、职业写作,而是永无止境的创作、创新和创造。
  正如刘先琴在其作品集后记《今生有缘》一文中所说:“有人说,记者是孩童般永远追求新奇的职业,因此也是从业生涯最短,最容易产生专业疲劳的职业,而对于我,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寻觅与发表,已经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加油站,让我永远向往前方未知的一切。”
  诚则斯言!只有放下过往的一切,对于未来充满热切的期望,不断进取,才能成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参考文献:
  [1]刘先琴.今生有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
  (作者为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来关注体育类娱乐节目。体育类娱乐节目形态新颖、故事情节曲折、趣味性强,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该类节目运动强度大,对参与者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是一种极限挑战。因此,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依托体育类娱乐节目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和身
期刊
【摘要】《老人春秋》杂志连续十年逆势增长,并获得了多项大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分析与梳理杂志坚守导向、坚守质量、坚守诚信、坚守品牌、坚守创新的思路和做法,对其成功原因做深层次的探究、总结与归纳,为新媒体时代研究传统纸质媒体与多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老人春秋;坚守;融合  《老人春秋》1992年创刊,23年来,伴随着多媒体的快速兴起求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我国舆论格局的转变。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由于事件本身就备受关注,社交媒体渗透其中,会使舆论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社交媒体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产生的舆论影响很大,推动着舆情的生成和演变。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社交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的影响,并寻求应对方法。  【关键词】社交媒体;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天津“8·12”
期刊
【摘要】漯河市广播电视台自2013年开始,在如何办好城市台网络春晚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从主题为“开往漯河的高铁”到“爱情河”,漯河市广播电视台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电视网络春晚的经验表明,城市电视台要办好电视网络春晚,就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立足原创,深挖本土优秀文化,大胆创新,节目编排勇于突破,扎根群众、借力网络、重视策划、广泛发动,提高城市台网络春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提升城市台网络
期刊
在新中国新闻教育版图中,天津是一块坚韧进取、底蕴深厚的热土。1959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天津师范学院(今天津师范大学前身)新闻学专业的建立,拉开了这座华北重镇新闻教育事业的序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学人的兢兢业业、不懈奋斗换来了时至今日的大局既定、独具一格。个中甘苦起伏、冷暖得失,无不令每一位亲历者心存怀想、念念难忘。而在这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史中,不得不提的便是眼前这
期刊
【摘要】如今是信息快速生产和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信息的发布渠道,其内容生产的新闻专业性也成为学界新的关注点。本研究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分析了媒体微博在突发性热点事件发生后的内容生产,从发文量和信息分类、新闻专业性及互动性三个方面探讨其新闻专业性的表现。研究发现,纸媒微博在新闻专业性方面并没有降低标准,同时也没有减少社会影响力,仍是大部分民众获取可靠信息的主
期刊
【摘要】综述2006~2015年期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领域的原创性代表性成果,可以发现:一是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议题在呈多元化的同时更加聚焦中国本土,其中网络舆论是最重要的议题群;二是研究的路径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跨学科,这是由于中国的网络传播之于中国社会、经济、法制、伦理、文化等的嵌入之深已经常态化了,任何一个学科路径都无法完整地解读网络传播的相关现象;三是具体的研究在方法上仍然存在问题,包括工具理性与
期刊
【摘要】《华盛顿邮报》网站(摘自当天报纸)针对2015年中印在也门撤侨行动的同一事件分别撰写了两篇报道,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运用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进行修辞话语、主题内容与价值框架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主流媒体在国家根本利益因素考量下,对报道突发人道主义救援事件时的涉华内容和对其他国家报道的不同切入点与话语体系构建,说明美国的话语体系构建是以国家利益至上、以意识形态为准,并且基于救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王晓明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引发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思考,不过,那场人文精神讨论是在中国社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倡导人文精神主要也是针对文化界世俗化和商业化倾向的。而在全球化与新媒介环境下,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再次讨论人文精神,就不能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将人文精神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大众对立起来,而应在全球化和新媒体的新语境下,反思今
期刊
【摘要】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学基本和重要的研究对象,传播技术是舆论监督历史演进函数中的重要变量。传播技术的革新进步使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及监督范围扩大,基于网络互联移动的传播技术,催生舆论监督样态的多样化。传播技术对媒介制度和管理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受其反作用的制约。研究认为,新兴媒体在进一步融合传统媒体各类功能之后,将使舆论监督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從而消解公众和社会的各种表达边界,并使各种表达诉求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