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脚拖拉机手李来财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jiangfa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10月26日,全国群英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一次历史性盛会,参会代表共有六千多人,包括了全国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在这些典型中,有一位已经脱下军装的英模,成了整个大会聚焦的热点人物。他叫李来财,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伤残老兵,荣立一等功的他本可以在休养所中靠国家养一辈子,但他不愿享受,刻苦补习文化知识,自己学着用假肢走路,并熟练地掌握了汽车驾驶技术,最终成为誉满全国的无脚拖拉机手。
  在革命中成长
  1929年,李来财出生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的西紫陵村。
  西紫陵村,北靠巍巍太行山,南依蜿蜒东去的黄河支流沁河,这里土地肥沃、溪流遍地,自古以来就有“小江南”的美称。李来财全家共有11口人,虽然生活艰辛,但还不至于受冻挨饿,可到了1942年灾难多生,李来财全家11口人是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李来财一个孤儿。
  李来财和一个本家婶婶逃难来到山西省的介休县,投奔婶婶的儿子李进财。李进财在介休大街上跟人合伙开了一家名叫“中应德”的书铺,李来财在这里当了一名学徒。让李来财没想到的是这个书铺竟然是八路军的一个联络点,跟李来财睡一个火炕的王鸿恩竟然是八路军游击队的战士,白天不少顾客竟然是八路军的同志。
  夜深人静,王鸿恩便会给李来财讲游击队上的生活,怎样行军、怎样打击敌人、穷苦老百姓如何欢迎八路军……听着听着,有一次李来财禁不住问:“鸿恩哥,你看当个八路军容易吗?”王鸿恩回答道:“那有什么不容易,八路军讲平等,在那儿当军官的跟当战士的,可没什么界线。”就这样,八路军在李来财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5年,日本投降了,已经长大了的李来财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沁阳却并不太平,西紫陵是解放区,国民党占领着沁阳城,三里地外就是战场,战斗的枪声时常在不远处响起。
  这年冬天,共产党领导的工作队进驻西紫陵村,带领受苦大众闹翻身,李来财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来。要开斗争会了,许多人怕日后地主老财报复不敢站出来诉苦。李来财想着饿死的父母,想着被日本人枪杀的哥哥,想着被卖掉的两个妹妹,想着横死在街头的弟弟,想着领着三个孤儿不知流落在何方的嫂子,他在斗争会上第一个站起来诉苦,从而点起了西紫陵人们斗争的火焰。1947年,李来财担任了西紫陵村民兵队队长,经常带领民兵到沁阳城边去打击敌人。在党组织和工作队的关心培养下,李来财在革命斗争中不断成长,这年四月份,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不久,李来财受党组织派遣来到沁阳的临县博爱县第五区去组织武装工作队。为了斗争,白天,工作队的同志两三人一组分散到各个村庄去领导农民进行诉苦斗争;晚上,工作队便聚集起来跟敌人打游击,在无数次生死战斗中,李来财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1948年7月,李来财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12月荣立二等功,次年被评为全旅模范党员,195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党员。1950年,他随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0月参加临津江战役,在华岳山战斗中自告奋勇承担扫雷任务,冲破敌军3道防线,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坚持三天两夜,并同负伤的排长一起击退敌军3次进攻,胜利完成战斗任务,荣立一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奖章1枚。但在这次战斗中,因极度严寒,他的下肢被严重冻伤,战后做了右小腿中部和左脚面截肢手术,成为失去双脚的残疾人。1951年10月25日,李来财转入当时的河南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生活学习,并安上了假肢。
  我也要站起来
  肢体虽然残缺了,可李来财奔跑的梦想却依然存在。他始终觉得,自己才22岁,不能在教养院过这种安稳的生活,自己要站起来、要学会走路……
  在练习利用假肢行走的过程中,残肢端一次次被假肢磨破,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可李来财咬牙坚持着。在一次次摔倒、爬起后,李来财不仅可以独立走路,而且还学会了骑自行车。
  生活能自理了,自己能不能自食其力呢?在苏联“无脚飞将军”马列西耶夫事迹的感召下,李来财想到去学开汽车为社会服务。经过多次申请,教养院领导同意让他試试。为学会开汽车,他每天坚持花2个小时学习文化知识、4个小时学习汽车驾驶技术。经过13个月的艰苦练习,克服伤口溃烂、假肢掌握不好油门等重重困难,李来财通过了驾驶员技术考核。可当交通厅负责人知道他是失去双脚的残疾人时,不同意给他办理驾驶证。
  对此,李来财也很能理解。他想,既然开汽车不行,那自己能不能改去开在田地里跑的拖拉机呢?田地里人少,总不至于出什么事故吧!1955年春,他再次找到组织,请求学开拖拉机被批准。当年6月,李来财来到博爱农场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
  由于拖拉机的方向盘、离合、制动装置都比汽车笨重得多,劳动强度也就自然大了许多,李来财的残肢端再次被磨得血肉模糊。但在他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什么困难他都能克服。又经过半年的努力,李来财熟练地掌握了拖拉机操作的各种技能,经过考核被定为三级驾驶员。自此,他成为博爱农场的一名合格拖拉机手。
  农场中获得新生
  1955年5月,豫北大地麦浪翻滚,李来财、杜德新、马海元、徐兆文,在张科三师傅的带领下,轮流开着汽车从新乡直奔博爱国营农场,望着窗外大好河山、嗅着扑面而来充满麦香味的清新空气,李来财怎能不兴奋,组织上派他们到博爱国营农场实习,他们就要从一个残疾军人变成一个真正的祖国建设者了。
  农场场长组织办公室主任、机务室主任等同志在场长办公室欢迎李来财他们到来。场长介绍完17000亩农场的种植布局、农业机械化建设等情况后,热情地欢迎他们这些革命战士来支援农场建设。可当张科三介绍起李来财他们怎样在朝鲜前线英勇作战、怎样负伤、怎样不得不截掉腿和脚的情况后,现场的气氛顿时变了,农场的同志好奇、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他们。
  对于大家的表情,从农村走出来的李来财并不感到奇怪,他知道,“麦熟一晌”的道理,现在马上就要开始麦收了,这是一场战斗,人们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劳作,和老天抢时间,让小麦颗粒归仓,让秋作物按时播种,这些都是重体力劳动,而他们都是失去腿脚的人,难怪人们怀疑他们。   李来财从桌边站起来打破了这沉默,他说道:“虽说我们是残疾人,可是,我们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不残废的人,旁的职工干什么,我们就一样干什么,我们的技术还很低,可是,请领导上相信,我们遇到困难一定能坚决克服,希望领导上多多指导我们,不要因为残疾,就分派我们一些轻的工作,我们要跟旁人一样工作,一样劳动。”
  李来财的表态感动了农场所有的人,机务室主任吴霭光激动地说:“我们有决心把同志们培养成为成熟的拖拉机手!”
  就这样,李来财在博爱农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麦收战场立新功
  麦收时节到了,全农场的人都动员起来,收割、运输、晾晒,成片成片金灿灿的麦田,在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中,一条条、一片片消失着,它们变成股股麦流,从联合收割机的储蓄仓流入运输麦粒拖拉机的拖斗里,再被运到晾晒场上。
  望着熙熙攘攘而有条不紊的人流,听着田野上机器的怒吼声,李来财兴奋地想到了战场,他又上前线了,他要在这个麦收的战场上也打个大胜仗。李来财的任务是担任一部小型拖拉机驾驶员的助手,负责把联合收割机打下的麦粒运往晒麦场上。
  在运输过程中,李来财发现了个问题,联合收割机20分钟就能收割一仓麦粒,而往晾晒场上运输麦粒前后却需要30分钟时间。也就是说,联合收割机要在田地里白白地等10分钟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场不得不让马车也加入进来。看着这些,李来财想,麦收的时间多宝贵呀!麦穗熟透了,收迟了,麦粒就会脱落到泥土里,要是万一下起雨来,就不知要有多少麦粒糟蹋在田地里。为了抢时间,当联合收割机向拖斗里倾倒麦粒时,他就使出平生力气,飞快地用铁锨把麦粒弄匀、摊平,摊了一层,又一层,他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
  第一天结束了,李来财累得浑身发困、发疼。夜间,把假腿解去,虽然一翻身就疼得不得了,但他的脑海里却一直想着怎样减少运输的时间,让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时间和拖拉机的运输时间匹配起来,不再浪费时间。
  天还没亮,李来财就起了床。他怕自己的假腿走路慢,就带了几个馒头,一边在路上吃,一面往地里赶。又经过一天的劳作,李来财摸清楚了其中的规律,他决定行动起来。
  当他们开着拖拉机来到晒麦场上时,李来财不再休息,他主动帮助晒场上的同志卸麦粒,把卸车的时间从4分钟,缩短到3分钟。
  车一卸完,他和驾驶员就轮换着开着拖拉机奔波在高低不平、满是尘土的田间小道上,尽可能地加快速度。
  到了田地里,他们估摸着联合收割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能收满一仓粮,就提前把拖拉机停在那个地方,这样又缩短了时间。
  联合收割机倾倒麦粒时,李来财一刻不停地爬上拖斗,飞快地摊着麦粒,把原来的5分钟装车时间,缩短到两分半钟。
  麦收以来,农场上下都在关注着李来财这个装着两条假腿的拖拉机手,开始人们只是怀疑他能不能真正地参加劳动,现在人们都想看着他如何创造奇迹。第四天,河南省农场管理局的同志也来到了博爱农场,他坐在李来财的拖拉机上,拿着表,计算李来财他们这个拖拉机整个运输过程的时长,结果,果然是20分钟,正好和聯合收割机收一粮仓麦子的时间吻合。20分钟!李来财这个装着一双假腿的残疾军人打破了原来30分钟才能运输一趟的纪录!在整个13天的麦收战斗中,和李来财他们合作的那台联合收割机,共收割麦子1756亩,计341700斤湿麦粒,成为农场5台联合收割机中收获最多的一台,李来财也一下子成为农场里的突击手,在麦收总结大会上,李来财他们的那辆拖拉机还被评为优秀车。
  劳动是辛苦的,但能劳动更是快乐的、幸福的。这对李来财来说更是如此。在这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他找到了用武之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心情为之愉悦、身体为之健壮。他决心要在农场扎下根来,做一个真正的农场人,作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下雨了,他和健康人一样,扛起100多斤的粮袋飞奔;要耕田了,他开着大型拖拉机冒着风雪在田野里驰骋……
  李来财的事迹引起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的注意,他向解放军报社作了推荐。1956年2月,重伤后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李来财作为《解放军报》创刊后宣传的第一个典型,隆重向全军、全国推出。他也因“无脚拖拉机手”这一称号闻名全国。《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全军开展了学习李来财事迹竞赛活动。1956年前后,李来财两次出席全国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被选入主席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两次出席全国革命残废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9年,他受邀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就这样,李来财——一个一等功臣、一个残疾革命军人、一个无脚拖拉机手的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其他文献
这是一定要用心去做的rn赵樱子说:“关心长辈,关注长辈的生活,这是一定要用心去做的.”每个人表达自己爱意和关怀的方式都不一样,尤其工作后,大家可能会因为各种事情进入到“
期刊
提到潘粤明,大家一定会想到他主演的《白夜追凶》《怒晴湘西》《白蛇传》等热播剧,但知道他参演过《惊涛骇浪》这部电影的人可能没那么多,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的主旋律精
期刊
期刊
今年“八一”前夕,社区书记和主任找到我的第一句話是,你是“军迷”,又是社区热心志愿者,而且你收藏了不少军功纪念章,希望你在八一建军节为社区居民讲讲军功章的故事。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好记性,记得5年前我写过《我是军迷》一文。面对他们诚恳和殷切的目光,恭敬不如从命。  我和军功纪念章结缘于20世纪60年代末。那时刚进厂,车间里有位张师傅是复员军人。我俩因同为“军迷”,很谈得来。他聊起老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期刊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日暴雨,洪涝成灾,长江、鄱阳湖、太湖等大江大河的水位超过警戒线,形势严峻,广大干部群众及解放军战士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防汛抗洪一线,不怕吃苦,
期刊
18岁那年,我高中毕业携笔参军。换上军装那天,父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声说:“咱家又出了个军人,咱家三輩都有当兵的,是真正的军人之家。”再三嘱咐我到部队后好好干,一定要续写家族的光荣。  光荣之家,军人辈出  我二爷是家里的第一代军人。他加入了八路军,抗战期间,二爷随大将陈赓的第4纵队转战晋南一代,在“百团大战”中,已是连长的他立下赫赫战功。1947年,二爷随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期刊
一、奥贝尔氧化沟中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奥贝尔氧化沟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三个沟道的溶解氧呈0—1—2mg/L(外—中—内)的梯度分布。二、需氧量与供氧量的设计计算奥贝尔氧化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