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
【机 构】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
:
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SYJ20119001),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SZ-SQ20180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
其他文献
城市廊道的生态建设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琼中县辖区内各种廊道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有型廊道、自然恢复型廊道和人为修复型廊道等三种生态廊道建设类型,以及相对应的建设思路,同时阐述了生态廊道建设需将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经济性协调统一的观念,拟为推进琼中县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近年来,禁用农药毒死蜱在豇豆中被高频检出,已成为豇豆中农残超标率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明确毒死蜱在豇豆播种期、苗期、结荚期使用后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进行了田间模拟残留试验,将采集的成熟豇豆通过乙腈提取,C18分散净化,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豇豆中的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1,在0.01~5 mg·kg-1添加水平下,毒死蜱的平均回收率为76.3%~88.3%,相对标准偏差(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虾类养殖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常用的EHP检测方法是以核糖体18S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检测,但由于18S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该方法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扩增问题。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方法,得到了特异性较高的EHP孢壁蛋白2(spore wall protein 2,SWP2)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019 bp,开放阅读框全长687 bp,编码229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26.32 ku,5′非编码区为120
以中国江南传统庭园和西班牙伊斯兰庭园为例,采用文献梳理的方式,从气候差异性角度出发,分析中国江南和西班牙地区的气候背景,进而围绕遮阳、通风和空气湿度调控三个方面阐释两者的避暑营造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庭园通风系统上具有相似性,在庭园尺度、水体应用、植物配置和地形设计上又呈现出差异性。通过探讨中国江南传统庭园与西班牙伊斯兰庭园的避暑营造,完善了对传统庭园避暑营建的认识,揭示其以天然胜人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营造理念,为当代庭园被动式节能建设提供借鉴。
探究给母鼠饲喂泰山磐石散对腹泻模型仔鼠生理机能和肠道组织的影响.选取28只妊娠13 d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模型组、给药Ⅰ组、给药Ⅱ组,每组7只.通过给仔鼠灌服番
以“两山”理论为导向,按照“生态优先、还利于民”的基本目标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保护谁受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根据怒江州贡山县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探索适合贡山县发展的生态综合补偿策略。针对性地提出:基于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效益专项补偿;测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提高生态转移支付;将独龙江作为独立区域,探索综合生态补偿;建立生态产业引导机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采取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等一系列措施。以供借鉴。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林农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基于新时期广东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广东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下经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宣传与技术培训工作、科学认识和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策略,以期为推动广东省林下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通过认真学习和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是相关的四部分十七条建议,提出森林城市建设要高质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于“优化国土空间新格局”、高质量“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高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自1987年松阳县首次从诸暨引种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以来,松阳香榧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松阳香榧种植面积已达5645hm2,年青果产量约为250 t,年产值约1500万元,成为了浙江省香榧南扩的先行区和示范县。本研究通过相关资料梳理与基地调查分析,汇总介绍了松阳县香榧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产业布局、种植模式、品牌建设、研究成效等方面叙述松阳香榧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松阳香榧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推广“香榧+茶”“香榧+多花黄精”
2020年12月,《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印发,要求各省市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执行落实。林长制是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制度创新,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林长制为平台,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森林督查为考核手段、林草资源监测与生态监测为依据,构建林草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提高我国林业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