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骑行队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行大峡谷中,有个很美的地方,叫七星岩。七星岩山脚下有个湖,叫七星湖。七星湖被群山环抱,周边是一片片湿地,这里鸟语花香,动植物丰富,景色非常美。
  话说七星湖畔有个村子,叫七星寨。七星寨尽管风景优美,但风景不能当饭吃,村子依然很穷。
  为了改变七星寨的贫穷现状,上面专门派来了一个年轻能干的村支书,来七星寨带领村民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新来的书记叫秦鹏,年龄也就30来岁。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村民们都对这位年轻的村支书不抱啥希望。
  也许是年龄的关系,秦鹏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一来到七星寨,就跑了出去,望着美丽的湖面赞叹不已。秦鹏还是个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来的时候,就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让村民们反感的是,时间不长,他竟然不务正业,和村里几个爱骑行的老头搅和到了一块儿,整天和几个老头骑着自行车在周边瞎转悠。
  在喜欢骑行的老头中,有个牛二爷,今年都84了,身体还特别硬朗,骑上车子一天跑上个百十公里不在话下。让牛二爷意外的是,这天骑行回来,秦鹏竟然鼓动他说:“二爷,我想把咱七星寨喜欢骑行的老年人组织起来,组建个骑行队,一起骑出这大峡谷,到山外去,到周边的县城,周边的城市,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牛二爷一听非常赞同,可后来回到家和老伴一说,老伴就有了看法:“你们这些糟老头子,骑自行车到外面走走看看是个好事,既能看風景,又能锻炼身体。可他秦鹏是咱们七星寨的村支书啊,上级派他来,给他开工资,难道就是让他陪着你们这些糟老头子骑自行车游玩?”
  牛二爷听了好久没说话,后来突然找到了辩驳的理由:“关心老年人,带着我们老年人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也没啥不好啊!支书怎么了?支书就不能带领我们骑自行车了?再说了,骑自行车外出游玩也是有时候的,又不是天天都骑……”
  第二天,牛二爷就开始动员村里的老头们,要大家参加骑行队。可动员了一圈,有的同意参加,有的说啥也不愿意参加,嫌骑自行车累,而且还得买辆上档次一点的车子,怕花钱。
  就在牛二爷正有些泄气的时候,没想到老孟头来了。老孟头今年也是80多了,但身体依然特别硬朗。老孟头的儿子孟大宝是七星寨的村主任,老孟头的女儿家在城市,经常被女儿接到城市里生活。在城市里,老孟头经常接触到城市里的老年骑行队,因此,对组建骑行队这件事很支持。
  牛二爷和老孟头在村子里做动员,七星寨村委会也是大力支持,还专门花钱为骑行队员们购置统一的骑行服。
  很快,七星寨的骑行队就要组建起来了。可起个什么名字呢?有的说,就叫七星骑行队。可有的不同意,说这名字太土气,没有战斗力。
  一条飞龙河从山里流过来,流入七星湖,最后又从七星湖流出,沿着山谷一直流出大山。后来,就有人提出,干脆,我们的骑行队,就叫飞龙骑行队吧!
  大家都觉得这名字不错,于是,这飞龙骑行队的名字就诞生了。
  骑行队成立以后,接下来就是骑行。在秦鹏的带领下,骑行队开始骑出大山,向城市进发。沿途的风光,城市的风景,让这些特殊队员们美不胜收。为了鼓励村里更多的老人们参加骑行,村委会还拿出资金,解决队员们骑行中的午餐问题。
  飞龙骑行队在一天天壮大,由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23个。20多人的老头骑行队,穿着统一的骑行服,车子后架上还绑着小红旗,在城里穿大街走小巷,一路上好不威风。
  俗话说乐极生悲。这天,这骑行队还真就出事了。回来的时候,遇到一群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们,这帮人速度太快,在一个转弯处,一个小伙子转弯时一个没留神,撞到了老孟头。老孟头摔伤后,秦鹏赶紧找车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经过检查还算好,没有骨折。
  听说老孟头在骑行中受了伤,村民们可就纷纷议论起来了:“这个秦书记真是吃饱了撑的!你说你一个村支书,不好好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整天带着那帮老头们骑自行车瞎跑个啥?这下好,出事了吧?”
  老孟头的儿媳妇很厉害,老孟头受了伤,这事可是有点麻烦。
  回到家后,牛二爷思索再三,还是和队友们买了一些营养品去了老孟头家里。可让大家意外的是,老孟头的家人非常通情达理,一点也没有埋怨的意思。尤其是老孟头的儿媳,看着牛二爷他们来了,非常热情,又是倒水又是让烟,还端出了一大盆洗好的水果让大伙吃:“俗话说,常在河边站,没有不湿鞋。一直在外面跑,偶然遇到点意外,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话说回来,难道在家就没有危险了?前年我爸和几个老头在屋子里打牌,头顶的吊扇突然掉下来,还把马大爷的头给砸了个不小的窟窿呢,这事找谁说理去……”
  老孟头家人的通情达理,让骑行队这帮老头感动。
  七星寨的飞龙骑行队每个星期至少有两次骑行活动。这天,骑行队骑行回来,进了村,大家都各自回家。牛二爷正推着自行车走着,就被村里好事的槐花给拦住了;“二爷你停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啥事?你说吧!”
  “啥事?还不是你们骑行队的事。二爷,你们这些老头们年纪大了,骑着车子转转散散心,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们大家都理解。可问题是那个秦鹏,他可是上面派过来的村支书啊!上级派他过来干啥?难道就是要他整天骑着车子瞎转悠……”
  槐花的话让牛二爷无话可说。
  这天,骑行队再一次集体骑行。出了大山,路很好,都是柏油路面,车子也不多,大家一边骑一边闲聊。
  牛二爷追上秦鹏,忍不住就把那天槐花的话对秦鹏说了一遍。末了,牛二爷说:“秦鹏啊,我看你也是个好小伙子,热心肠,你关心我们这些老头子,我们都领情,可我们大家都替你担心啊!你说你一个村支书,整天带着我们这些老头子骑着自行车转悠,万一上面知道了批评起来……”   听完牛二爷的话后,秦鹏笑了:“二爷,谢谢你的关心。不过你放心,我也不是那种心里没谱的人,等我们的飞龙骑行队步入正道后,我就不再和你们一起玩了。”
  秦鹏说到做到。渐渐地,秦鹏离开了飞龙骑行队。没有了秦鹏,老头们照样骑行,照样玩得开心。
  转眼半年过去。让牛二爷他们奇怪的是,不知道啥时候开始,来七星寨的人多了起来。根据游客的需要,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把自己的房子拾掇好,开起了家庭旅馆。有的条件好的,还把房子进行了修整。
  城里人越来越多,七星寨村民们的收益也越来越好。就这样,七星寨不知不觉中富起来了。孝顺老人,这个光荣传统,在七星寨表现得尤其突出。手里有了钱,为了安全,也为了让老人高兴,都开始花錢为老人们买了新的更上档次的自行车。有了新车,这些老头们骑着转悠,可就更开心了。
  这天,从市里骑行回来,老孟头突然招呼大家停了下来:“老哥老弟们,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知道秦鹏为啥要组建这个飞龙骑行队吗?”
  牛二爷听后哈哈一笑说:“这还用说吗?一来,这秦鹏喜欢骑行,年轻人爱玩;二来嘛,他一个人来到咱们村也没啥意思,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嘛;这第三嘛,也是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的关怀,为了让我们多锻炼,勤锻炼,有个好身体,所以……”
  “错!”
  牛二爷刚说到这,老孟头就打断他说:“秦书记组建这个飞龙骑行队,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帮我们七星寨脱贫致富!”
  听到这大家都愣住了:“啥?组建飞龙骑行队的目的,是为了帮我们脱贫致富?没听说过!难道骑行还能骑出人民币来?”
  老孟头望着大家疑惑的目光继续说:“我们七星寨,脱贫致富的最好办法,就是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而我们七星寨的资源,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外,还有一个更独特、更珍贵的资源,那就是我们村里的长寿老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七星寨环境好,能让人长寿。我们村,光10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个,8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个。为了充分利用我们的长寿资源,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我们七星寨旅游、居住、养老,所以秦书记才组建了这个飞龙骑行队。事实胜于雄辩。我们20多个老人整天骑着自行车在城里转悠,这广告的影响力可不小。这不,半年功夫,终于大见成效啦……”
  听到这,大家是如梦方醒:怪不得现在来我们七星寨游玩度假的人那么多呢,原来这都是我们飞龙骑行队,不,这都是秦鹏的功劳啊!
  知道了秦鹏的良苦用心后,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随后,大家一致决定,回去后,要在村里最好的饭馆,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宴来宴请秦鹏,对这个年轻的村支书说声“谢谢”!
其他文献
清明节将近的一天晚上,张雨阳在图书馆看书,手机突然振动起来,是父亲张振华打来的。他跑到阅览室外面的走廊上接听电话。  “雨阳,我和你说个事,你大姑走了……”  “大姑怎么會呢,什么时候?”他只觉得眼前一阵蒙,巨大的山一样的什么东西压在眼睛上,眼泪像南方夏天的暴雨一样突如其来,他也没有意识到,却感觉到不知哪里来的钻心的寒意。  后来父亲说了什么,他好像怎么也听不清。他只记得他和父亲说了句“我明天回去
期刊
一夜之间“主要看气质”刷爆微博、朋友圈,爱豆们更是用生命在炫气质。其实这个梗源于一个连环游戏,发一张自己的照片,标题为“主要看气质”,如果有谁点赞或评论那就变成了下一个中招者,如果玩不起就发一个5.21元的红包。想必爱豆们也是那个中招者吧,只要能看到爱豆们的“美照”,什么梗都无所谓喽!  吴亦凡  Mr_凡先生:听说最近流行看气质了,哈哈哈哈哈,my time has come 。  真愛粉:陌上
期刊
去水建村之时,陈立闽乘车在高低起伏的盘山公路上穿梭着。刚经历一场地形雨,山下早已放晴,山上却还是雾气重重,就像是一顶乌黑的大帽子盖在上面。雾气一团一团的,朦朦胧胧从山腰和山谷飘来。车速慢下来,漂浮雾气的移动速度似乎也慢下来,牢牢地把车围住。车速加快,它便也随车速移动着,变幻着,等你慢下来的时候再次合拢围上。  “就到这里吧,上面路太窄,不通车,你顺着公路旁这条土路往西走1公里就到。”轿车司机转身向
期刊
一次性纸杯乃家庭必备之物吧,每次给客人喝完即扔掉,那么要怎么做到更環保利用呢?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变废为宝,用纸杯做可爱的纸灯笼。正是迎新年之际,在家里用灯笼做装饰也是极好哒!这个技能你get了吗?
期刊
林琅:别再抱怨你在十四亿人中找不到一个对的人了,考试时你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找不到一个对的。  猛鹿:这个笑点我为什么没有get到?  猫吉:她說的是期末考试……  林琅:快扶宝宝去医院。  茶少:想到考完试之后,就有长长的假期,内心还有些小激动。(憧憬中……)  小笼包:有什么好激动的,你不是都工作好多年了咩?  猫吉:猛鹿,你说我今年能拿到多少压岁钱呢?(陷入沉思中)  林琅:这个问题嘛,主要靠演
期刊
赵大顺是沂河镇的镇长,这天他去贫困户刘大爷家走访时,得知刘大爷摔了一跤,卧床了。赵大顺心里怪不是滋味,当时就决定要在全镇所有的贫困户家里修一条庭院爱心小路。  这赵大顺想的“庭院爱心小路”,就是在贫困户的院子里,从大门口一直到屋门口,硬化一条宽1米的小路出来,以方便贫困户出行。一条宽1米长10米的水泥路,造价大约500元左右,全镇3600户贫困户,需要18万元。  消息传出来后,许多工程队都想把这
期刊
东山村村支书老潘,因为爱罚款,被人称为“罚款书记”。这天,他从乡里开会回来,立刻走进了村里的广播室,对着高音喇叭呼喊起来:“村民们请注意,村民们请注意,根据乡里的紧急通知,今年禁止在田里烧玉米秸秆,违者重罚!违者重罚……”  在村北的一块玉米田里,二林正在把玉米秸秆堆起来。听到支书老潘的呼喊声,鼻孔里不由得哼了一声:“哼,这些当官的,就知道罚款!这些玉米秸秆不叫烧,放到哪里去!”说着,他不管不顾地
期刊
袁枢,字机仲,福建建安(今建瓯市)人,宋绍兴元年(1131年)生。袁枢5岁入乡塾读书,8岁时曾在屏间题诗:“泰山一叶轻,沧浪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天地之大,只在一指指引之间)。”表现出其童稚时的天赋和非凡抱负。  绍兴十七年,袁枢到临安(今杭州)入太学(国立最高学府)。他勤奋学习,曾参加国子监(最高学府、常与太学互称)考试,所写《修身为弓赋》,深得太学录(太学的学官)周必太和刘珙的赏识。
期刊
赵大升当选为赵家垅村主任后,向乡政府保证,两年内把3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他给贫困户找路子给项目,仅一年半时间,只剩光棍赵祥狗一户没有脱贫了。可就是这个赵祥狗,成了村子全部脱贫的最后一块硬骨头,赵大升使足了吃奶的劲也啃不下来,只好去乡政府讨救兵。  乡领导把民政科郝科长喊过来,交代他:“老郝,去赵家垅村,帮一下赵大升,解决最后一个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赵大升一见郝科长,心里就起了疙瘩。这个郝科长
期刊
老王是一家公司的保洁员,跟同事们相处得挺不错。老总特别爱干净,对于公司里的保洁员都挺满意,到年底了,为了鼓励他们来年更好地工作,特准备了冰箱、彩电、洗衣机这3个大奖,准备奖给最优秀的3位保洁员。  公司里一共有10多名保洁员,大奖该给谁呢?老总想了半天,灵机一动,有了主意。那就是让保洁员都准备一段关于工作方面的感悟演讲,谁的感悟深刻,谁演讲得好,就给他发大奖,其余人等送两桶洗衣液作为鼓励。  要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