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针对当前体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相应的办法与措施,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融入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66-02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一面,却一直未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给现代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心理疾病随之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其成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从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和基本内容来看,学校体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将更自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心理健康也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是人生历程中重要的转折时期,也是“心理断乳期”。因此,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1 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1.1 心理健康的涵义
  国际上通常用“良好的健康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来解释心理健康。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六条标准:智力正常、自我评价适当、情绪愉快稳定、意志品质坚强、人际关系融洽和环境适应力强。
  1.2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具有操作功能,而非智力因素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也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2 现行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注入式”、“强制式”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情感,难以给学生带来成功的乐趣;“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要求,不知不觉中使部分学生远离了体育。
  2.2 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
  专项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欲求,而学生喜欢的内容没有机会练习,身心得不到满足,限制了他们对运动乐趣的体验,使其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2.3 教学模式单一固定,教学中只管教,不管学,体育课成了机械的“训练课”,学生成了“练习机器”
  2.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只注重硬性指标,采用单一的以技术和运动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考核,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基础、学习情绪以及学习的进步程度,尤其是部分体能较差的学生在竞争中没有取胜的机会,情绪越来越低落
  2.5 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与教师的思想不合拍,师生之间缺少友谊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3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举措
  3.1 改变教师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性。要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即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同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保健方法,使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和心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进行体育心理训练,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体育心理训练的作用不只是局限于对心理活动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调节,它还有消除和医治某些已经形成的心理障碍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技术动作的失误,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通常我们碰到的有过分积极活跃、淡漠消沉、过分紧张、运动感觉迟钝等。对此,我们要采用专门性的心理恢复手段或治疗措施,而不能用简单的身体训练或技术训练的方法去代替。有些老师误以为那些因心理原因使技术动作出现失误的学生是运动的量和强度不够,反而增加这方面的练习,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身心疲劳,加重心理障碍。所以,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就必须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而不能试图依靠身体训练或技术训练。同时,也不能放弃修复性的治疗。
  3.3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发挥学生优势
  教学方法上要一改以往呆板、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媒体”教学,用现代化手段组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注重实践教学的探索,克服单纯追求外在技能水平的弊端,打破以往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选择时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还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把检查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比如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降低篮球篮板、排球网高等的高度,取消走步、后排前场扣球等限制,使每位同学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潜力。适当地降低教学要求,改革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与自尊,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4 进行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学习活动中让每位学生取得最大的收获。积极实施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课程园区模式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交往互动及双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主要给学生激励、点拨、引导,使学生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性学习转变。要求学生从批量化生产向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以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其途径有三:
  一是开发学习动力调节系统,注重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如,教学中帮助学生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深挖教材的魅力,运用娱乐、比赛等手段。   二是培养适度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以“乐学”为手段,让学生既有挫折的体验,又有最终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以诱发其内部“能源”和需要,培养情绪智商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等。
  三是以“三基”教学为手段开发运动技能,并通过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能力的训练来实现。
  3.5 进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加强学生个性品质
  健全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求实创新、乐观、理智等品质,促进个性完善和人格健全,预防形成不良心理品质。主要方法如:锻炼愉快体验法、榜样教化法、创设情景法、游戏竞赛法、课堂心理环境优化法等。
  体育运动中获得的自我体验无时不影响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个性倾向,进而影响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此,教师应悉心研究体育教学在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结合体育教材特点,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类型,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的显性表现(并将学生的隐形因素显性化),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磨炼意志。
  3.6 进行情绪调控教育,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随着体育锻炼后体质的增强,情绪就会起相应的变化:由含蓄→直率,自卑→自信,羞涩→大方,保守→创新,焦虑→乐观,淡漠→开朗,优柔寡断→果断敢为。
  体育教师在进行身体教育的同时,要善于激发、保持、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有助于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情感的体验”中。一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蕴藏的对人的各种刺激,如竞争、成功、挫折等,使学生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个体与群体、合理与不合理等多元体验,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情绪体验和个人的需要。二是利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强。三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四是教会学生运用“自我暗示、自我升华、自我排解、适度的宣泄、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缓解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厌倦情绪,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所特有的鲜明、强烈、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以取得理想的育体、育智、育心的效果。
  3.7 进行社会适应教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调整人际关系。运动中的良好自我体验促进人的社会化。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通过有目的、有规则的参与有关活动,有助于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和提高自律的能力,有助于体验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并能自觉主动地调节人与人、人与整体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德育的范畴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独立一面。值得体育教育界的各位同仁继续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樊炳有.识别体育与健康的本质关系[J].天津体育院学报,2001(3):57-59.
  [2] 徐爱军.对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2):78-79.
  [3] 黄祖文.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10-112.
  [4] 邵继萍.重视学生的体育心理训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4:129-131.
  [5] 安淑萍.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7-79
  [6] 杨文贤.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72-73.
  [7] 姚蕾,等.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2,(2):45-57.
  [8] 颜军.论我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向[J].体育科学,2001(3):81-84.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根据技工学校学生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这一论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英语 改革教材 教学方法 创新考核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71-01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前进,专业英语已经成为技术交流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技工学校
期刊
【摘要】 “体育学困生”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转化这些“体育学困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指出“体育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从思想教育、保护鼓励、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和分组考核上几个方面对他们进行转化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 学困生 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
期刊
【摘要】 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拳击选项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挫折情景,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 拳击选项课 抗挫折 教法  【中图分类号】 G8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65-01  1 抗挫折概念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
期刊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一分为二”的思考,却也发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亦有弊。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趋利避弊,做到适量、适度、适当,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冷”与“热” 趋利
期刊
【摘要】 英国学者托尼·巴赞所创造的思维导图,是将放射性思考实现具体化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入手,对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拓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72-01  1 对思维
期刊
【摘要】 启蒙声乐教学不是教师不懂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础训练程序,而是常常会忽视一些关键的问题。歌唱气息的运用和声带闭合的训练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而且会影响到学生声乐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笔者以自身体验为思考叙述主体,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气息 闭合 僵硬 发声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61-01  学
期刊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激发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解放了班主任大量的时间,使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能。  【关键词】 班级 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8
期刊
【摘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担任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启蒙教育,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充实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素养 课程整合  【
期刊
【摘要】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总是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教学主要特点在于任何一种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都需要作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这就充分地显示出体育的活动性,正是由于这种活动性,才能更容易表露学生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行为中可以了解其性格品质。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实践,浅析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 优良品质 培养
期刊
【摘要】 中学生群体普遍存在自律意识差、自律能力不足的现象。中学生自律的培养事关青少年未来一生的发展,事关学校、班级的建设,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 自律 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78-01  1 中学生自律现状原因分析  1.1 社会不良现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