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及评价对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所起的作用。
  
  1 利用情感交流评价,营造习作和谐氛围
  
   奥苏伯曾谆谆告诫我们:“情感因素影响学习动机。对身心尚未成熟、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情感力量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驱动力。”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常用饱含情感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如:“在你的笔下,校园里的大花坛每一样景物都是那么美丽,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审美家!”人性的本质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学生这种渴望得到赞美的心理愿望。在习作批改中,我常常以赞赏的口吻来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哪怕是习作水平很差的学生,我也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竭力在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找出用得准确的好词佳句来,一旦发现就立即在词末句尾打上一个“!”,或画一个翘起的拇指。这样,学生拿到批阅过的习作后,就会觉得有所收获,感到老师认真批阅了他的习作,便会增强习作信心,以后再作就更加认真了。符号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言语点评同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如:“这个词用得贴切传神!”“这个句子生动形象!”“这段话如诗如画,把校园的景色描写得真美啊!"……正面表扬能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乐趣,带来干劲,增强自信心。一个班的学生习作水平当然参差不齐,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评讲时,教师应抓住某篇习作中的“珍珠”进行评讲。如某生构思新颖,即表扬其构思;某生一个细节描写生动,甚至某生抄写认真等,你帮他指出来,他就觉得你与他有了情感上的共鸣。也许他写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好在哪里,但经你这一点评,他再仔细琢磨琢磨,感觉确实如此,那么他的习作劲头就更足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师指导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2 采取多元主体评价,搭建习作互动平台
  
   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既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又不利于调动多方面的因素,无疑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制造了障碍。而实施多元评价方式,即把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调动起来,共同对某篇习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
  2.1 师生互动进行评价。习作成文后,把它通过展示台放大到屏幕上,让学生逐句逐段研读,自由评价。这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或说出好在哪里,或指出何处应如何修改。最后,教师再做出激励兼指导性的评价。如一位学生写学校里的大花坛,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学校院内的大花坛真是太美了,一年四季不知吸引了多少同学向它注目,它的美简直让人无法形容!”在学生对此段文字做出评价之后,我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点评意见:“是啊,大花坛确实很美,你真是独具慧眼!但是否到了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地步呢?比如说,在晨光初露时,在阳光下照耀下,在细雨朦胧里,在微风轻拂中,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一种美呢?请同学们回忆平时观察所得,把它清楚地展现给大家。”在教师的评价引导下,学生乐意进行二度习作,通过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的运用,把学校大花坛的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一场春雨过后,校园呈现出更加生机勃勃的景象。一走进校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那个一年四季引人注目的大花坛。一眼望去,嫩绿、深绿、淡红相互辉映,好看极了!微风徐来,各种花草树木轻轻摆动,多么像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在翩翩起舞啊!”
  2.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习作一旦成文,我一般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看看习作是否切题、是否有序、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可以画一张笑脸,也可以画上五颗星。自评时,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仔细品味。学生读自己的文章,会更加入情入境,因此也就看得更真切,体会得更深刻。
  2.3 小组内共评。与人交流,期盼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赞赏。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伙伴一起分享。这是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词句的生动形象,学习学习选材的与众不同,品味品味构思的独特奇妙,参谋参谋如何进行修改,这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他人的佳作,还获得了别人的帮助,以便把自己的习作写得更好,岂不是一举两得之事?
  2.4 让家长参与评价。自评也好,师生、学生互评也罢,它往往需要在课内完成。为了让学生习作更完美,同时也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习作状况,我还让学生把写好的习作带回家,念给家人听,让家长进行评价。清代教育家颜昊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家长大都有夸耀孩子的习惯,他们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一般都会用心尽力地从中找出其优点,让孩子体验习作成功的愉悦,获得他们所需的成就感。这样,孩子的习作兴趣当然会不断地提高。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
期刊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发展思维的催化剂。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把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因此,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意识的设疑,把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精心设计,一方面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配合协调;另一方面使教学层次的展开与教学思维及数学发现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产生和谐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尺,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中考作文分值所占比例几乎近于“半壁江山”,为此作文更成了众多师生与家长关注的焦点。然而,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现象,导致教师怕教,学生怕写,教师批改喊累,学生望而生畏。自我校实施“自改互评”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后,才感到摆脱了这种困境,步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期刊
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中和全新的理念同步成长。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本文针对开放式教学认识不统一,且程度仍不能满足目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等情况,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开放式的数学教
期刊
【摘 要】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重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首先最主要的问题是搞清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现代的素质教育的区别:前者是选拔教育,也是“淘汰教育”;后者注重全面发展,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
期刊
中专技校生从没接触过会计知识,没有参加过工作实践,其感性认识为零,但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开始了会计的学习。而《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的首门专业基础课,是引导学生跨进会计学科的重要开端,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但是每一个初学会计的同学都会感到会计很难学,细究原因,学生除了对生产经营、生产过程没有感觉外,就是对该学科一直没有入门。所以,会
期刊
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要抓住三个环节、做好两个参与,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障和关键。    1认真抓好三个环节,是构建数学有效课堂的保障    1.1重视课前的备课。①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订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决问题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幼儿园园本课程设置。研究发现,以开放的学习态度、借鉴世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建立和发展适合中国幼儿园实际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确立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依据幼儿发展目标来确定课程,最终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本文章基于此,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分析,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    学生是否能注意力集中地观察所学语言规律的种种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首先从48个国际音标开始,因此我
期刊
初中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