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说美国的一位教师在泥塑制作,课前,他在教室中间放了很多粘性的泥,一上课,他便让全班学生任意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这些泥。于是,有的双手一齐插进去,有的用铅笔、尺子去戳,去刻泥,有的干脆赤着双脚踩了上去……顿时,教室里热闹的象炸开了油的锅。试想,如果在国内,这岂不是天方夜潭?再想一想,国外的学生在这样的亲身体验中学习,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是不是会比中国学生一板一眼地从教师的教具讲解中获得的知识更丰富、生动呢?他们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是不是比我们学生更为强一些呢?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不难看出,他们倡导的是一种在实践探索中发展学生认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使艺术学习更容易,更有趣,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音乐中的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在特定的游戏性的活动方式中,增强他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艺术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材内容,提供了体验的条件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在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编制了相当多的与自然环境,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内容,为学生进行艺术体验提供了很多素材。如在“去同学家”中,体验放学后去同学家这一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在“有趣的声音”中,体验生活里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在“玩具进行曲”中体验玩具的种类、功能;在“对不起,没关系”中体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学习生活的快乐;在“爱我的家”中体验亲情这种人间最无私的真情……
从心理角度来讲,这些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同时又是那样贴进生活,贴进自然,容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情景,将生活中的美,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现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去体验艺术教材中蕴涵的生活情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教育应该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还应该积极开发当地的地方资源,并融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体验这些艺术内容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的,而是它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创设了体验的空间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了小学艺术活动与游戏的互动,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的,随机的艺术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能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活动,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艺术活动中去。
如在《有趣的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教学需要和学生心理出发,紧紧围绕“有趣”这两个字,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通过“猜谜语、听声音、看图片、找朋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动物的叫声,外形、动作、颜色、神情等特点的了解,这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探究,展示自我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艺术性的游戏中更投入,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变得逐渐敏锐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鼓励化的评价方式,增强了体验的信心
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生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的的学科教育中,日益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彩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让每个人的艺术能力都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展示。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信任和鼓励,对初涉艺术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最高的奖励,它是对学生学习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切不能因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弱而用言语讥讽学生,训斥学生。反之,教师中的鼓励性语言,赞许的眼神和表情,轻轻抚慰,都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勇气,减少他们的挫折感,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能力,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激励学生勇敢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贯穿于每个教学过程的鼓励性评价,可以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渴望上音乐课,渴望参与各种艺术活动。
总之,体验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中,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生活化、活动化、鼓励化等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使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不难看出,他们倡导的是一种在实践探索中发展学生认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思想,《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使艺术学习更容易,更有趣,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音乐中的体验学习就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在特定的游戏性的活动方式中,增强他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艺术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材内容,提供了体验的条件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在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编制了相当多的与自然环境,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内容,为学生进行艺术体验提供了很多素材。如在“去同学家”中,体验放学后去同学家这一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在“有趣的声音”中,体验生活里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在“玩具进行曲”中体验玩具的种类、功能;在“对不起,没关系”中体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学习生活的快乐;在“爱我的家”中体验亲情这种人间最无私的真情……
从心理角度来讲,这些学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同时又是那样贴进生活,贴进自然,容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情景,将生活中的美,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现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去体验艺术教材中蕴涵的生活情景。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教育应该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还应该积极开发当地的地方资源,并融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体验这些艺术内容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并不是那样遥不可及的,而是它就在我们生活中。
二、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创设了体验的空间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了小学艺术活动与游戏的互动,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的,随机的艺术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能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活动,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艺术活动中去。
如在《有趣的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教学需要和学生心理出发,紧紧围绕“有趣”这两个字,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通过“猜谜语、听声音、看图片、找朋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动物的叫声,外形、动作、颜色、神情等特点的了解,这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动手、动口、动脑,为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探究,展示自我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使他们在艺术性的游戏中更投入,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变得逐渐敏锐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鼓励化的评价方式,增强了体验的信心
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生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的的学科教育中,日益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彩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让每个人的艺术能力都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展示。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信任和鼓励,对初涉艺术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最高的奖励,它是对学生学习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切不能因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弱而用言语讥讽学生,训斥学生。反之,教师中的鼓励性语言,赞许的眼神和表情,轻轻抚慰,都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勇气,减少他们的挫折感,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能力,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激励学生勇敢地进行探索和尝试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贯穿于每个教学过程的鼓励性评价,可以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渴望上音乐课,渴望参与各种艺术活动。
总之,体验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中,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生活化、活动化、鼓励化等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使音乐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